太極基本功開胯,太極拳基本功開胯技巧-典傳筋骨開發

2020-12-17 騰訊網

太極基本功練習時,咱們初學者總會遇到一個問題:開胯

太極時,是否開胯了,能直接判定一個練習者是否掌握了太極拳的發力原理。

首先要了解,太極基本功什麼叫開胯

太極拳練習者常提到腰勁,極少有人提到胯勁。胯與腰相連,運動時胯帶動腰,是太極拳的勁力源泉。正因為胯有如此的重要性,很多拳師刻意隱藏不露胯的關鍵作用,把練胯用胯當作看家本領。太極拳真正發勁的秘訣就是胯勁。武術界也有「傳拳不傳胯,傳胯師父差」的說法。

胯,腰和大腿之間的部分。武術練習中的胯指髖關節。它的解剖結構為:股骨關節面佔頭面積的2/3,嵌入髖臼內。臼的月狀面圍繞髖臼窩,窩內充填脂肪;髖臼唇附著於臼緣增加臼的深度。髖臼橫韌帶封閉髖臼切跡,神經血管經過韌帶下出入關節。髖臼凹陷與股骨頭關節面之間的間隙為髖關節間隙,正常成人此間隙寬為4~5mm。間隙的上半較窄,顯示兩相對骨性關節面的距離。下半較寬,顯示股骨頭與髖臼窩底之間的距離。關節囊一般堅厚,而其後下方較薄弱;在髖骨附於髖臼周緣及橫韌帶;在股骨,前方附於轉子間線,上方與下方附於大小轉子附近,在後方附著於離轉子間嵴約1cm處。構成骨盆外側半的向上擴展的大骨,骨盆是由兩塊髖骨和一塊骶骨(還有尾骨既尾閭)組成的。而髖骨由髂骨、坐骨和恥骨組成。在太極開胯練習上,如果開發出來胯部周圍的大筋的彈性應用到發勁上去,威力是很大的。

太極拳基本功開胯

既然胯骨在行拳中這麼關鍵,太極基本功開胯有什麼技巧

開胯的目的是盤開胯根至膝彎的大筋,借從而產生自動的皮筋般彈射勁力,練助肩胯的反擰對拔,將「大筋」拉伸,習一段時間後達到胯自動「崩彈」的效果。所以太極拳基本功開肩開胯,是盤拳初期必須掌握的核心。

太極基本功開胯-開胯活胯

要想練出胯的崩彈勁,首先要用意念引領開胯活胯。

太極拳基本功開胯訓練圖

太極時,有意橫拉襠,把襠撐圓,將兩大腿內側胯根大筋盤練的彈性增加,促使胯關節松活有彈力。要通過意念引領,讓胯骨部位開放、旋轉,帶動全身骨骼運動。要明確,能劈叉並不意味開胯了,開胯是靠意念支撐下通過專項訓練盤開胯關節,劈叉是拉筋展胯。所以,真正的抻筋拔骨並非外在的壓腿劈叉,而是內在的意領身隨,抻拔驅動骨關節的大筋。開胯是為活胯,只有胯活才能帶動腰部的左右旋轉靈活,讓腿腳虛實轉換自如。

太極拳基本功開胯-崩彈勁

再次,要練胯的平轉形成崩彈勁。

在胯活的前提下,利用胯的水平面左右擰轉,可以陰陽虛實換勁,並通過反擰反彈形成一股強大的勁力,擰轉時肌肉要放鬆,大筋要繃緊。要有「用筋骨力不用肌肉力」的感覺,也就是骨肉分離感,從而形成以胯骨為中心向外放射的骨骼勁力,節節催勁貫穿。

太極基本功開胯

太極拳的基本功怎樣練開胯-龍虎二勁

接下來要練習胯的縱向勁力,翻胯帶脊擁有「龍虎二勁」

太極論講:「命意源頭在腰隙。」這一點不假,當太極拳練到一定層次就明白了其真正的用意。在太極拳走架及推手中腰胯間隙處的內勁運用效果明顯。說太極拳能「四兩撥千斤」,要明確那是高手所為。必須是已練到能時刻注意腰隙作用,並能運用此處內勁的人,才有可能靠腰隙內勁穩定自己重心,而破壞對方重心平衡,撥動對方。這個發放在於腰隙內勁發作,這裡就是胯縱向翻轉帶脊崩彈的因素。

說到這裡,我們對太極開胯基本功訓練已經有所了解。胯和脊為身動之樞紐,胯動脊隨,胯脊擰壓,便產生彈簧之勁,由胯骨帶動脊骨,進而帶動四肢筋骨發勁,便催生節節貫穿的整勁。我們通常把腰胯勁稱為「虎勁",把腰脊勁叫「龍勁",當把這兩股勁合起來崩彈,便擁有了「龍虎二勁」。我們看老虎奔跑捕物,就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胯脊勁運用的作用。

我們練太極拳要找到胯動帶腰帶身的感覺,唯有找到用胯發勁的感覺,才能體會到太極發勁的真正威力。

相關焦點

  • 開胯如何科學做?-典傳筋骨體系
    一、典傳筋骨體系之開胯:松胯要想開胯,第一步先找到胯關節在哪?讓胯關節能夠運動起來,通過橫向旋轉運動,慢慢讓胯關節松活下來,也就是松胯。典傳筋骨體系,將開胯中的松胯放在首要位置,動作如下:1、兩手捏住盆骨兩邊2、腳尖朝前、膝蓋朝前、頭朝前,保持重心穩定3、兩手輔助用力,讓胯關節進行橫向水平的旋轉
  • 陳雄老師聊太極圓襠開胯
    2008年10月,「二大爺」老師給我傳授了楊氏太極拳108式小快架與一些基本功,悉心說出以馬步姿勢坐在凳上體驗開胯圓襠的功用,對太極拳初學者而言,是個較好的入門練法。如能松腰沉胯的吃準襠勁,就會使腰胯松沉到腳底地面貫通生根勁,從胯襠、大腿後面和內側、小腿後面和內側、腳踝後面和內側感覺到有兩條主要的「筋」(一條「筋」在腿後腳後,另一條「筋」在腿內側腳內側)在通從上到下、從下至上之氣和傳從上到下、從下至上之勁。
  • 「筋骨開發答疑解惑」筋骨開發「開胯」的重點是大筋嗎?
    :刀哥老師好,我想問下筋骨開發「開胯」的重點是大筋嗎?筋骨開發發起人刀哥:你好,這個問題其實有很多筋骨訓練的朋友向我諮詢過,在訓練開胯的時侯,大筋不大筋的並不是特別重要(因為我們道韻筋骨體系「傳承版」在訓練其它關節時,可以同步「強化」訓練到大筋)。
  • 開胯太極拳VS不開胯太極拳
    現在盛行於世界上的太極拳,事實上就是兩種太極拳,一種是不開胯太極拳,一種是開胯太極拳,有馬嶽梁先生的X光圖片為證。兩種太極拳的基本研究原則不同,不開胯的太極拳是以人類是用兩隻腳站立的角度來研究的。開胯太極拳則是以人類是以四隻腳站立的角度來研究的,也就是說如何回到先天的四肢爬行動物狀態。
  • 開胯劈叉和開胯練拳的異同
    有些太極拳初學者提問:如能開胯劈叉就能開胯練拳,是這樣嗎?且看以下分解。瑜伽和舞蹈基本功都有劈叉訓練,劈叉分為兩種:橫劈叉和豎劈叉。開胯劈叉和開胯練拳是有異同的,相同之處是需要柔軟靈活的胯部才能完成,都要逐一放鬆腰、腹、臀、大腿根的肌肉、肌腱、韌帶、骨關節等。但太極拳是拳術,是講究意氣和勁力的,要服從意氣和勁力運用這個目的,不是開來展去,給人好看。
  • 練拳到底怎麼開胯,到底怎麼才算開胯?
    所以,怎麼解決開胯的問題就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同時,在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把其它武術拳種的開胯方法方式引入進太極拳當中成為了理所當然的想當然!其實,這麼做大錯特錯。太極用胯是可以肯定的,但胯是適得其用。這個適得其用就是恰到好處。所以,開發過了第一是沒有必要,第二是過猶不及。只要是太極拳,無論什麼門派,什麼架子,都要在練習當中循其理,象其形。這個理就是陰陽轉換,生生不息之理。
  • 筋骨開發-開胯,你畢業了嗎?| 一張圖告訴你
    筋骨開發是從傳統武學中提煉的核心,並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四大版塊,人體十二處練法「十二大開」)幫助功夫愛好者利用空餘時間,直接訓練人體核心部位,無論在健身養生還是漲功上都效果明顯。「寧教十手拳、不教一手胯」,開胯更是練拳入門之必修功法,俗話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筋骨訓練體系就是功夫中的核心......
  • 習太極「開肩開胯定終生」
    ,雖然還有些絕對,但對於95%的太極拳練習者來說,這絕對是至理名言,不得不重視。因為他練習了開肩開胯,每到一定的階段,對太極拳的體會就會不一樣有些同學就會說,太極拳的核心那麼多,憑什麼就說開肩開胯,那立身中正
  • 太極拳松胯、開胯,鬆開胯
    拳圈也有「寧傳十手,不傳半摸」之說,尤其是摸胯,所以說徒弟在聆聽了師父的指教講解後,還得在師父的同意下,用手撫摸一下師父示範動作松胯時骨、肉、皮的變化,這樣學法心中有數,比較明白。對於松胯的感覺,各人的文字表述、語言表達不一樣,說法也不一樣,練法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個人,練拳的階段層次不同,說法和練法亦不盡相同!
  • 學會一招,輕鬆開胯進入太極之門,這是太極拳開胯最大的秘密
    我們知道很多人講究練武術要開胯, 究竟練傳統武術的開胯和做體操、 練舞蹈、 柔術、 雜技, 的開胯有什麼區別呢? 這個胯開到什麼樣的程度才叫開?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一些練太極拳的人說,我開胯了, 我從什麼時候開始開跨了, 這個開胯有沒有一個定量的指標來衡量?
  • 只知圓襠開胯的人,被擋在太極門外了
    圓襠松胯,是太極拳習練中的基本要求,也是有志者步入太極殿堂的必須之路。但是很多太極拳愛好者誤以為練拳時兩膝外撐,兩胯撐開,就算圓襠開胯,其實這不夠全面。 欲要下盤穩定只單純的開胯顯然達不到圓襠要求,太極名家張東武老師說過:「前襠要開後襠也要開」。什麼意思呢? 襠勁欲要飽滿不能只考慮一面,前襠後襠皆圓撐,馬步勁力既相斥又相吸,開中還需有合勁,如拳諺所說:「襠下有橋」。 馬步有如拱橋結構內勁外撐,外勁內裹。
  • 開胯和松胯的特殊方法,髖關節,骶骨,尾骨,腰關節的詳細介紹
    只有把這些身體部位細節弄明白,才能一說就明白了怎麼做,才能知道每一個太極拳的動作鍛鍊的是哪?才能做有針對性的練習,才能統一太極拳的術語,不會一個師傅解釋的一個樣,教的一個樣,才能使太極拳的訓練既有個性又有統一的標準,才能傳統和現代科學相結合,更有益於太極拳的推廣普及和提高。
  • 太極筋骨齊鳴,太極拳練的筋骨齊鳴如何練習?-典傳筋骨開發
    太極筋骨齊鳴,不少練太極的愛好者都聽說過筋骨齊鳴,但卻不知如何練太極可以練出太極筋骨齊鳴。2、太極筋骨齊鳴:太極拳練的筋骨齊鳴其本質上,太極筋骨齊鳴,或者說太極拳練的筋骨齊鳴,跟其他拳種所出現的筋骨齊鳴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在練習的拳種上的風格有所不同。
  • 胯的重要作用以及開胯活胯的方法,卷尾閭和提肛是一回事嗎?
    只有把這些身體部位細節弄明白,才能一說就明白了怎麼做,才能知道每一個太極拳的動作鍛鍊的是哪?才能做有針對性的練習,才能統一太極拳的術語,不會一個師傅解釋的一個樣,教的一個樣,才能使太極拳的訓練既有個性又有統一的標準,才能傳統和現代科學相結合,更有益於太極拳的推廣普及和提高。
  • 康偉老師:松胯與開胯
    (會員:老師,松胯和開胯是一個功能嗎開胯是兩胯根放鬆橫向外展,把上身裝進去。在一定的高度上,你可以把胯的力量鬆掉,但身體再向下落,你不開胯,胯就又要被下來的身體壓住了,就又要支撐了,所以,身體越向下,就越要開胯。所以做泥牛入海(請見「全民太極」APP課程),最後是要求你把身子蹲下去。
  • 習武為什麼要開胯?怎樣開胯?
    開胯,就是增加胯關節向斜上方運動的幅度,減小這個硬折的角度。胯打開了的人,在做正手圈第二步轉腰的動作時,這個硬折差不多完全消失了,大腿內側和小腹幾乎處於同一個平面,至少胯彎變圓了。,太極拳的力主要是結構力。
  • 從摟膝拗步談開胯
    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要學會開胯,太極拳的每個動作姿勢都要舒展大方,如何落落大方,開胯很關鍵。這個動作比較複雜,需要反覆的練習才能掌握,修煉太極拳貴在堅持。外旋的時候,要注意左側胯的股骨頭外側、膝蓋外側、踝骨外側,在一個垂直側面上同時轉動。外旋時,胯根、膝蓋都要要守住,不能向後移動重心,同時膝蓋也不能向前跪。外旋,也可理解為以腳跟和胯根、同一側的腰為「門軸」,以膝蓋外側、胯根外側、腳踝外側為「門扇」的轉動。
  • 太極拳發勁訓練:太極拳需要盤練筋骨嗎-典傳筋骨開發
    太極拳發勁訓練講究松活彈抖,松活彈抖的基礎在於勁力通透,盤練筋骨是勁力通透的前提。螺旋纏絲勁的核心是全身的筋肉形成一個完整的連結,把全身的筋膜肌腱、韌帶、肌肉煉成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系統,是 太極拳的精髓和靈魂。
  • 練太極拳開胯拉筋,開胯為什麼這麼重要?
    學藝校的和舞蹈的都知道,裡面有個開胯的環節是相當痛苦的,有些剛健身的人,也想要拉筋開胯,可是沒兩下就哭著不做了,為何呢?那是只是因為,你還不懂裡面的原理,和一些小竅門。 所以開胯就是開髖了嗎?這麼說還是不合理的,因為髖部那個關節是骨頭。
  • 「筋骨開發」為何多年習練開胯,勁力卻無法到手?
    很多練習筋骨開發多年的學員,有過這樣的困惑,就是勁力感覺到不了手上。我們道韻在傳授開胯的重點就是「胯肩整體發勁」,並可將勁力運用到自己所練拳術當中。這裡統一做個說明,要想勁力很好的傳遞到手,一是要胯肩能整體發勁;二是肩胛、肩縫開發較好,能運用肩胛獨自發勁;三是肘關節的開發,「崩」的習練至關重要......甚至我們還要訓練到腕、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