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報告釋疑影子銀行監管 前期治理避免槓桿率快速上升

2020-12-16 和訊銀行

  作者: 杜川

  [ 2016年末,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高達51萬億元。 ]

  [ 截至2019年末,廣義影子銀行規模降至84.80萬億元,較2017年初100.4萬億元的歷史峰值縮減近16萬億元。 ]

  我國影子銀行隱患一度非常嚴重,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初步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但應看到,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

  12月4日,《金融監管研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一報告由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發布。報告指出,不同類型的影子銀行的作用和風險水平差異較大。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

  數據顯示,2016年末,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高達51萬億元。經過三年專項治理,影子銀行野蠻生長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截至2019年末,廣義影子銀行規模降至84.80萬億元,較2017年初100.4萬億元的歷史峰值縮減近16萬億元。風險較高的狹義影子銀行規模降至39.14萬億元,較歷史峰值縮減了12萬億元。

  銀保監會課題組相關人士表示,影子銀行的規模會是動態的,和經濟增速、市場具體需求密切相關。高風險的部分還要繼續壓降,未來會支持合法合規、對實體經濟有積極意義的部分業務。

  風險隱患一度居高不下

  中國影子銀行在2008年後迅速發展,隨著金融業務範圍的拓展和跨行業、跨市場綜合經營的擴張,影子銀行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

  到2016年底,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亦高達51萬億元。這不僅使金融風險不斷積累和暴露,違法違規問題日益嚴重,而且也大大抬高了我國宏觀槓桿水平,吹大資產泡沫,助長脫實向虛,嚴重影響了金融與經濟的良性循環。

  一些國際組織也多次發出警示,認為中國影子銀行已嚴重威脅金融體系安全和穩定。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指出,我國影子銀行經歷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呈現出一些與其他經濟體不同的特點。

  比如,以銀行為核心,表現為「銀行的影子」。從資產端看,影子銀行的客戶絕大部分是銀行的客戶,實質為通道業務;從負債端看,銀行是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影子銀行資金的主要提供方。

  此外,以監管套利為主要目的,違法違規現象較為普遍;存在剛性兌付或具有剛性兌付預期;收取通道費用的盈利模式較為普遍;以類貸款為主,信用風險突出。

  支持對實體經濟有積極意義的部分業務

  影子銀行風險的居高不下,不斷推高槓桿水平、助長脫實向虛、嚴重掩飾資產質量真實性、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逆向激勵,甚至危及社會穩定。

  例如,2013年12月,推出同業存單業務,一些銀行大量發行同業存單,甚至通過自發自購、同業存單互換等方式進行同業理財投資和委外投資,虛增資產負債,資金只是在金融體系內部「繞圈」,並未真正流向實體經濟。

  2016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2017年2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指出,要堅決治理市場亂象,堅決打擊違法行為。

  金融管理部門對影子銀行重拳出擊,努力消除系統性金融風險隱患。通過嚴厲整治市場亂象、規範對交叉金融監管、堅決拆解非法金融集團、嚴肅追責問責、全面彌補監管制度短板等,三年來取得了積極的治理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課題組指出,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我國影子銀行統計監測體系和認定標準,釐清了影子銀行的真實規模和業務分布。通過風險排查、現場檢查與監管督查,穿透識別底層資產,基本確認了風險最終承擔主體。

  從治理成效來看,影子銀行野蠻生長得到根本遏制。比如,加通道、加槓桿和加嵌套的高風險業務得到重點清理。同業理財在2017年初曾達到6.8萬億元的歷史峰值,2019年末降至8400億元。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由2016年底的23.05萬億元降至2019年末的15.98萬億元。同期委託貸款和網絡借貸P2P貸款分別由13.2萬億元、0.82萬億元降至11.44萬億元和0.49萬億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同業理財、委託貸款和網絡借貸P2P貸款分別進一步降至6607億元、11.22萬億元和0.19萬億元。

  與此同時,風險抵禦能力也有了提高。今年以來,新冠疫情使中國經濟社會遭受巨大衝擊,世界經濟也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中國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支持抗疫和復工復產的政策措施,金融政策是其中重要一環。

  銀保監會課題組相關人員表示,前期精準拆彈影子銀行為金融政策的發力,特別是為逆周期調節措施出臺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為信貸大幅增長預留了空間,避免了風險進一步積累,同時也有效避免了槓桿率的快速上升。

  「我國宏觀槓桿率在過去幾年穩中微降,扭轉了過去每年十幾個百分點的增速。非金融企業、居民部門和地方政府槓桿率快速上升的勢頭也得到控制。為應對疫情採取的擴張政策並沒有大幅推高宏觀槓桿率,也沒有加重部門債務負擔。如果沒有前幾年嚴厲的結構性去槓桿,我國的槓桿率絕不會是現在的水平,相關宏觀對衝政策的實施會遭到嚴重掣肘,效果也將大打折扣。」課題組稱。

  銀保監會課題組相關人員強調,今年受疫情影響宏觀槓桿率有所升高,這在疫情背景下有其合理性,也是逆周期調整的體現。但要看到,高風險影子銀行的規模仍在持續下降,一些低風險、對實體經濟支持大的有所升高。未來會支持合法合規、對實體經濟有積極意義的部分業務。

  對於後續監管思路,課題組指出,要健全統計監測、嚴防反彈回潮、建立風險隔離、完善監管制度、慎重開展綜合經營。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首份官方報告釋疑影子銀行後續監管,前期治理有效避免槓桿率快速上升
    我國影子銀行隱患一度非常嚴重,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初步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但應看到,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12月4日,《金融監管研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一報告由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發布。
  • 和合資管:官方系統界定"中國影子銀行",建立持續監管體系
    12月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據悉,這是官方首次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和標準進行系統性界定。和合資管認為,當前國家將解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及時彌補監管短板,堅決治理市場亂象。金融管理部門對影子銀行進行精準拆彈,並且建立持續的監管體系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 官方首次明確影子銀行詳細界定標準 五方面建立影子銀行持續監管體系
    來源:證券時報12月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將發表於最新一期的《金融監管研究》。這是官方首次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和標準進行系統性界定。官方首次明確影子銀行詳細界定標準影子銀行是指常規銀行體系以外的各種金融中介業務,通常以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載體,對金融資產的信用、流動性和期限等風險因素進行轉換,扮演著「類銀行」的角色。報告是官方首次對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分類進行系統性界定。
  • 銀保監會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官方首次詳細界定影子銀行標準
    12月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金融監管研究》期刊中。這是官方首次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和標準進行系統性界定。  官方首次明確影子銀行詳細界定標準  影子銀行是指常規銀行體系以外的各種金融中介業務,通常以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載體,對金融資產的信用、流動性和期限等風險因素進行轉換,扮演著「類銀行」的角色。報告是官方首次對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分類進行系統性界定。
  • 中國首份影子銀行官方報告出爐 明確影子銀行界定標準和分類
    原標題:中國版影子銀行官方定義出爐!這六類金融產品和活動被定義為高風險的狹義影子銀行!  我國首份影子銀行官方報告今日出爐!  由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組成的課題組12月4日在《金融監管研究》雜誌公眾號上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 中國影子銀行首迎官方定義,銀保監會: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
    課題組表示,這是第一次由官方對中國影子銀行進行全面、系統的定義。相關標準參照了國際標準和定義,結合中國的情況進行調整,整體上符合我國影子銀行的現狀。《報告》指出,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下一步,將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把所有影子銀行活動納入監管,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
  • 監管動態|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受金融體系結構、金融深化程度以及監管政策取向等因素影響,我國影子銀行呈現出與其他經濟體不同的特點。本報告詳細描述了影子銀行的起源和發展演變,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規模,以及影子銀行三年治理的背景、過程和成效等,並提出相應的監管建議。
  •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我國影子銀行隱患一度非常嚴重,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初步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受金融體系結構、金融深化程度以及監管政策取向等因素影響,我國影子銀行呈現出與其他經濟體不同的特點。本報告詳細描述了影子銀行的起源和發展演變,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規模,以及影子銀行三年治理的背景、過程和成效等,並提出相應的監管建議。
  • 官方首次定義影子銀行!《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發布
    原標題:官方首次定義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規模,以及影子銀行三年治理的背景、過程和成效等,並提出相應的監管建議。影子銀行風險具有系統性風險特徵。我國影子銀行隱患一度非常嚴重,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初步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  同時,《報告》將影子銀行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
  • 【金融投資者維權】中國版影子銀行官方定義出爐!這六類金融產品和...
    我國首份影子銀行官方報告今日出爐!由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組成的課題組12月4日在《金融監管研究》雜誌公眾號上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報告兼顧影子銀行國際標準的共性特徵和我國影子銀行特點,首次確定了我國影子銀行的界定標準、範圍和分類;並就監管方向與重點提出設想。
  • 權威報告拆解影子銀行:廣義規模曾超百萬億 下一步如何治理?
    來源:中新經緯「影子銀行是套利行為驅使的產物,具有天使與魔鬼的兩重性。」這是《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下稱報告)中對影子銀行的描述。該報告由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12月4日發布在專業學術期刊《金融監管研究》的微信公眾號上。
  • 這是首次給出官方定義,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影子銀行首個官方定義來了。12月4日,《金融監管研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一報告由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發布。報告內容指出,我國影子銀行積累時間長,存量風險較大,相當多金融機構仍然存在規模情結,各類隱性擔保和「剛性兌付」沒有被真正打破,「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尚未真正建立,部分高風險影子銀行可能借不當創新捲土重來。但也應看到,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不同類型的影子銀行的作用和風險水平差異較大。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
  • 影子銀行是天使,還是魔鬼?
    影子銀行是指「常規銀行體系之外的各種金融中介業務,通常以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載體,對金融資產的信用、流動性、期限等風險因素進行轉換,扮演著『類銀行』的角色」。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也是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官方首次公布對影子銀行的系統研究,其中提到「影子銀行是金融工具,介於天使與魔鬼之間,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
  • 首份影子銀行官方報告出爐 提出界四項標準
    我國首份影子銀行官方報告出爐。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日前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界定影子銀行的四項標準,並將我國影子銀行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大類。課題組表示,這是第一次由官方對中國影子銀行進行全面、系統的定義。
  • 什麼是「影子銀行」?權威定義來了!以後這樣監管
    根據銀保監會最新的《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裡面的界定,我們看到,影子銀行指的是「常規銀行體系之外的各種金融中介業務,通常由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載體,對金融資產的信用、流動性、期限等風險因素進行轉換,扮演著『類銀行』的角色。如何界定影子銀行?
  • 【推薦】影子銀行是什麼?這份報告首次給出明確標準
    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4日首次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詳細描述了影子銀行的起源和發展演變,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規模,以及影子銀行3年治理的背景、過程和成效等,並提出相應監管建議。
  • 監管「重拳」來了!官方首次定義這類銀行,「野蠻生長」時代終結!
    央視財經消息,銀保監會12月4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對影子銀行的概念、影響等發布全面的分析報告,報告指出,經過三年治理,我國的影子銀行規模大幅壓縮,野蠻生長得到了根本遏制。那麼到底什麼是影子銀行?哪些業務屬於影子銀行範疇呢?銀保監會的報告首次給出了我國對影子銀行的官方定義。
  • 中國版影子銀行官方定義出爐!這六類金融產品和活動被定義為高風險...
    我國首份影子銀行官方報告今日出爐!  由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組成的課題組12月4日在《金融監管研究》雜誌公眾號上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報告兼顧影子銀行國際標準的共性特徵和我國影子銀行特點,首次確定了我國影子銀行的界定標準、範圍和分類;並就監管方向與重點提出設想。
  • 什麼是「影子銀行」?有什麼特點?權威定義來了!
    記 者丨李玉敏編 輯丨李伊琳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公眾號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署名為「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這也是中國監管部門官方首次公布對影子銀行的系統系研究,並就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進行了明確。
  • 監管明確中國高風險狹義影子銀行範圍 信託貸款佔比超16%居第四
    原標題:監管明確中國高風險狹義影子銀行範圍 信託貸款佔比超16%居第四   12月4日,銀保監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