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學與考的最優結合,助力學子考入理想大學!
文言文一直是令高中生頭痛的一個難題,花時間多,成效卻微乎其微。尤其對理科生來說,文言文簡直就是語文分數的剋星,可語文老師卻抓得比什麼都要緊。
同學們紛紛大呼,古人一天沒事幹寫那麼多東西幹啥,吃飯要寫,聚會要寫,搬家要寫,恐怕能和現在的一眾網友瘋狂拍照發朋友圈的行為相提並論了。
感嘆歸感嘆,為了避開語文老師可怕的眼神,為了世界祥和安寧,同學們還是一頭扎進文言文裡,可是總有那麼幾篇,難度很大,簡直「難於上青天」!高中生公認最難背的4篇文言文,第4篇考試最易錯。讓我們來看看是哪四篇呢?
1.《逍遙遊》
首先第一篇,就是莊子老先生的《逍遙遊》了,這篇文言文呢,名字很逍遙,可是背起來卻一點也不逍遙。
首先莊子老先生的哲學思想令人拜服,但是其深奧內容卻久背不能記於心,再加上特殊的文言實詞虛詞的用法,真的是考哭了!
背起《逍遙遊》,什麼「鯤」「鵬」「蜩」「學鳩」就已經夠人頭痛了,再加上人,「神人」「聖人」的區別,真的是永遠分不清誰是誰,哭暈在考場啊。
也不知是哪位同學,戲謔改編《逍遙遊》,「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一個秘制,一個麻辣,再來一瓶雪花,帶你浪跡天涯……」
2.《師說》
《師說》呢,有的人說簡單,一背就會,可是有些小迷糊同學,總是會背錯。
好多句子,看起來很相似,可是背起來就會串句,寫到卷子上還自信的覺得自己寫的對。比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像這樣的句子,即使看見原句,也覺得自己似乎寫的對,直到看見卷子上的紅叉叉,才傻眼了。
3.《阿房宮賦》
關於這個《阿房宮賦》啊,真的是給跪了,阿房宮的繁華在詩人杜牧的筆下簡直像活過來了一樣,可是那些句子,真的是不好背,四字的詞語排列,忍不住就要串句。
後半篇的文章更是借用議論的方式來批判秦朝的奢侈對於人民的掠奪。好多個句子仍然是四字詞語的累計,再加上複雜的句子,讓人望文生畏。
寫在卷子上更是想哭,有一種痛,叫做背下了寫不上。好多字,念起來容易,可是寫法卻很複雜,比如「鼎鐺玉石,金塊珠礫」「釘頭磷磷」「棄擲邐迤」「錙銖」等等真的是感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啊。
4.《離騷》
屈原,咱們的愛國詩人,在高中課本上,他不僅僅代表粽子和端午節,他還寫下了高中生最難背的文言文———《離騷》。
楚辭的表達方式和其他文言文有所不同,楚地的語言特色也不是一下下就能接受的。這就好像東北人碰見了江蘇人,真不理解人家在說啥。理解就是個困難,還得背,真的是簡直了!
再說這個詩人屈原呢,他自己的寫作方法也與一般的方法不同,背慣了其他形式的文言文,對於《離騷》簡直就像猜謎一樣,猜猜下句是啥?
年代久遠,屈原的語氣詞也是給跪了,每句都一樣,讓人無法不背串。生僻字更是十個字裡面有九個都是,比如「忳鬱邑餘侘傺兮」背起來真像在念咒語。
綜上所述,文言文難背的原因無非有這些:文章年代久遠、語言習慣與現代不同、篇幅略長、主旨內容難以理解、生僻字較多……
那麼怎樣攻克這個難關呢?
首先查出生僻字,多讀文章,很多時候「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其次,記住首段標誌語,以及句中轉換語。最後,理清文章思路,將自己代入文章角色。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那麼你認為文言文難背的有哪幾篇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