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到底怎麼了?災難不斷,氣溫異常,黑龍江暴雪、北京狂風、雲南紅河冰雹等等,這些訊息不斷的刷新著我們手機的新聞頭條,地球到底怎麼了?是否會像科學家預測的那樣,地球從2020年就開始進入為期30年的「小冰河」時期?
科學家在2018年對太陽的觀察發現,太陽表面的黑子數量正在持續的減少,這意味著太陽活動正在減弱。一項研究預測,最早到2020年太陽活動將開始顯著下降多達7%,並將持續到2050年,地球將可能進入「小冰河時代」。
太陽活動呈周期性變化,並且輻射量在11年的周期中不斷增加和減少,這與黑子數量的增加和減少相對應。另外,太陽活動具有較大的波動範圍。幾十年來,太陽活動將達到最低水平,黑子的數量將遠遠低於平均水平。
天文學家發現太陽黑子顯著減少,太陽活動顯著減少,進入了微型周期,這是一個相對著名的太陽微型周期,發生於1645年至1715年的蒙德微型周期。在30年中,每年觀測到的黑子的平均數量僅為1.7,而在正常情況下每年可以觀測到的黑子的數量超過1500個。在蒙德的最小時期,地球進入了小冰河時代,大多數地區經歷了嚴冬。因此,科學家將太陽活動與地球溫度的變化聯繫在一起。
另外,在18世紀和19世紀之交,有一個道爾頓最小時期,而從15世紀中葉到16世紀中葉,則有一個Spoller最小時期。在太陽活動進入低谷期間,地球上的溫度低於平均水平,夏季和冬季的溫度將相對較低。在道爾頓的最短時期,加上坦波拉火山的大規模噴發,大量的灰塵進入大氣層以阻擋陽光,這進一步降低了溫度,使1816年成為無夏的一年和夏季的夏季。那年出現了異常低溫。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地球明年不太可能進入小冰期。由於人類大肆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因此強烈的溫室效應使地球的平均溫度每年都創下新高。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今年夏天北半球將是自有溫度記錄140年以來最熱的季節。由於存在溫室效應,太陽活動的減弱不會立即引起地球平均溫度的顯著下降。地球溫度可能會下降很多年才能降至平均水平以下,然後開始小冰河時代。科學家預測,未來50年地球處於小冰期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全球變暖的速度可能會比小冰河時代造成的速度高,所以全球變暖的趨勢不會逆轉,反而會減緩。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為您分享更多科學知識,創作不易,您的評論與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