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嘉興市公安局南湖區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南湖公安積極落實「命案必破,積案多破」的要求,藉助大數據等現代科學技術,一代代刑偵民警鍥而不捨,繼偵破「1997.12.3搶劫殺人命案積案」後,一個月內連續再破兩起命案積案。
時隔20多年,「1994.11.19文化局宿舍吳某某被殺案」、「1995.7.10天星河旅社林某某被殺案」的犯罪嫌疑人終于于今年6月落網。
記憶的帷幕也徐徐拉開。
【入室盜竊引發的命案】
97歲的獨居老太
被殺害在自家臥室
1994年,嘉興的秋天,銀杏的落葉層層疊疊,為道路鋪了金裝。
安徽滁州人唐某文經表哥介紹,來到市區文昌路一家歌舞團彈貝斯。初來嘉興的他,有衝勁也滿懷期待,跟著歌舞團到海鹽、桐鄉、嘉善等地到處演出。但好景不長,做了一個月,他就覺得沒意思,賺不到錢,又累。
因為歌舞團生意不景氣,唐某文的表哥辭職去了泉州「探路」,留下他一個人在嘉興。
1994年11月19日晚上10時多,唐某文一個人從歌舞團出來溜達,走到歌舞團後面的宿舍時,心中瞬間來了「靈感」——搞點錢花花。
他之前有過盜竊的經驗,輕而易舉通過落水管,爬上2樓一戶人家的陽臺。陽臺沒有上鎖,他直接進入一間臥室,找了一圈,只找到一個旅行箱。他從箱子裡翻出來一個金戒指和幾百塊錢,原本以為可以順順利利離開時,唐某文一轉身,發現隔壁房間睡在床上的老太突然站了起來。
97歲老太吳某某想不到的是,因為自己半夜的驚醒,會招來殺身之禍。來不及呼救,甚至還沒回過神的吳老太,就這樣倒在了血泊中。
案發時已是深夜,沒有目擊證人,監控視頻條件也有限,現場留下唯一有價值的線索就是一小塊不完整的血掌紋。
由於受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該案偵破工作始終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時隔26年
嫌疑人竟在監獄服刑
20年彈指一揮間。當年的案卷逐漸泛黃,但南湖公安一代代刑偵民警一直沒有放棄。
今年以來,市區兩級公安機關根據「雲劍-2020」命案積案攻堅專項行動部署安排,迅速行動、強力攻堅。4月中旬,通過公安部的大數據資源庫,對當年留下的血掌紋印進行比對,發現安徽滁州的唐某文有重大嫌疑,而此時,唐某文正在江西某監獄服刑。
為了進一步確認唐某文的身份,專案組民警趕赴安徽滁州,針對唐某文的活動軌跡及身份進行外圍取證。通過多方取證,成功鎖定其就是「1994.11.19吳某某被殺案」命案積案的犯罪嫌疑人。
6月11日,南湖警方將犯罪嫌疑人唐某文從江西監獄解回帶審。面對民警的審訊,不同於其他命案逃犯在潛逃多年後被捕時的釋然,唐某文在如山鐵證面前,面對警方的審訊仍然選擇刻意逃避。
「我只是偷了一個金戒指和幾百塊錢,其餘的我不清楚。」在審訊中,他極力狡辯。
最終,經過幾輪偵查員的心理攻勢,唐某文的心理防線終究還是被攻破,將當年罪行如實供述。
「我以為那個房間沒人,誰知道她突然站起來了。」據唐某文所述,原本只想「撈一筆」的他,翻遍了整個房間,只找到2、3百塊錢和一個金戒指,正當自己要從正門離開時,睡在小房間的老太吳某某突然站了起來。
「我到現在也想不通,當時為什麼要殺了她。」當時唐某文一時間受到驚嚇,衝進小房間,對吳某某實施暴力扼頸,造成吳某某窒息死亡。案發後,唐某文連夜潛逃到了泉州。
1989年,當時只有19歲的唐某文就因為盜竊,被安徽滁州法院判處有期徒刑4年。出獄後,他並未改邪歸正,而是變本加厲,1994年命案發生後,唐某文依舊在四處漂泊中重操舊業。2012年,唐某文在上海又一次入室盜竊,涉案價值高達40萬元,被上海市長寧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2年。
時隔26年,唐某文終於歸案,告慰了死者的在天之靈,也為這起命案積案畫上了一個句號。
【一句口角之爭引發的命案】
小旅館發生命案
現場留有帶血鈍器
1995年,當時只有28歲的張某安,跟著兩個表弟,一路從陝西來到浙江「謀生」。在杭州呆了幾天,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7月9日,他坐火車來到嘉興。
一下火車,張某安就和表弟走散了,一個人漫無目的在廣場走著。
「讓一讓,讓一讓。」就在這時,路人林某某因為張某安擋住了路朝他喊了幾句,性格暴躁的張某安瞬間火冒三丈,覺得林某某故意找茬。兩個人吵了幾句後,林某某就走掉了。
張某安越想越惱火,看到走遠的林某某,他立馬加快步伐,跟了上去,一路尾隨到了天星河旅社。
看到林某某進去登記入住,守在馬路對面的張某安隨後也走進了那家旅社。
「老闆,住宿!」在上世紀90年代,火車站周邊的旅社,住宿條件簡陋,但價格便宜,主要都是路過的旅客和來找工作的人入住。在張某安的要求下,旅社老闆讓他和林某某住了同一間雙人間,11號房間。
拿了鑰匙,來到房間時,林某某人已經不在房間,張某安放下行李,找了靠門口的那張床,躺下休息。
睡了一覺醒來,看到林某某還是沒有回來,他便繼續閉上眼睛「等待」。「咔嚓」,迷迷糊糊中,他聽到了開門聲,是林某某回來了。
1995年7月10凌晨,帶著一身酒氣的林某某,和朋友聚餐後回到房間休息。聽到林某某發出了打鼾聲,張某安從床上爬起來,悄悄拿出包裡事先準備的鈍器,用力砸向了睡熟中的林某木,將其殺害。
他用被子將林某某的屍體蓋住後,張某安第一時間逃離了現場,慌忙中留下了帶血的鈍器……
25年前欠下的「債」
終究還是要還的
旅社裡有人被殺了!一時間鬧得人心惶惶。
案發後,當年的秀城區公安分局迅速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當年監控設備並不普及,刑事科學技術比較落後,加上案發時間已是凌晨,沒有目擊證人。
同住一室的男子有很大嫌疑。當時,該男子入住時用的身份是安徽男子「卓偉」。警方循著這個線索,發現這是一個冒用的身份。
在缺少有力線索的前提下,案子一直沒有進展。
25年來,嘉興市南湖區兩級公安機關始終沒有放棄對案件的攻破,每年都對該案進行信息梳理,當時參與偵查的人員有的已經退休,案件主辦人也換了幾波,但是這項工作卻一代接一代,始終沒有放棄。
「變的是不同的偵查員,不變的是完成緝兇的使命」,天星河旅社殺人案,已成為一代代南湖公安人的「未了心願」。
依託於近年來迅速發展的刑事科學技術,也通過市區兩級公安機關不懈努力,案件終於有了突破——通過將該案提取的多枚指紋進行重新整理和編輯,通過公安部大數據比對,比中了一枚現場指紋,確定了嫌疑人張某安的身份。
今年4月初,南湖警方組織警力前往張某安的老家陝西漢陰縣,通過外圍的走訪調查,對張某安的軌跡進行分析研判,最終確定其就是當年殺害林某某的兇手。
6月29日,抓捕組再一次前往陝西,為了不打草驚蛇,抓捕組民警在張某安家周圍進行蹲點守候。
6月30日傍晚,在當地公安的支持下,一舉將剛下班回家的張某安抓獲。
「我們是浙江嘉興的警察!」聽到民警說出這句話時,張某安整個人一下子就癱軟了,「我欠下的債,終究還是要還的。」
正義雖然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目前,兩起命案積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等待50歲的唐某文和53歲的張某安的,也必將是法律的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