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漸增,聽到最多的一個詞是「認知」。
所謂的認知,就是通過思維活動的認識和了解。通常認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自己對自我的認識,而另一部分是別人對你的認知。
通常這兩種認知會存在一定的偏差,自己的認知更好一些,但往往不那麼客觀,而別人對你的認知或許不夠友好,但相對來說會更客觀一些。
首先,我們來說說大部分人對女性年齡的認知。
在普通人的思維裡,女性一旦過了35歲,基本上想要找到如意的另一半很難。一方面,由於女性的年紀擺在這裡,即便女生很優秀,然而大部分優質的男性依然會選擇避而不見。
在他們看來,自己可以找到更年輕的女性,為什麼要選擇一個年長的女人呢。老實說,這話沒毛病。
在婚戀市場上,每個人都希望找到一個優質的伴侶,這種優質有能力上的,年齡上的,事業上,甚至是外貌上的。
很多人為什麼不願意將就著進入婚姻,就是因為他們本身對於自己的另一半,對於婚姻有著高要求,也正是因為這種高要求,他們寧可堅持寧缺毋濫。
堅持是對的,但堅持的前提是,你得看清時局,明白自身所處的處境,同時對自己需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01.
早上刷到這麼一個故事,一位36歲的女性,我們暫且叫她小李,小李在自己的領域裡有一番不錯的事業,然而婚姻大事卻遲遲沒有著落。
這時小李的一位女性好友告訴她,自己有一個朋友,感覺非常適合她,甚至是很合適的結婚對象,問小李是否願意接觸一下?
考慮到自己圈子確實很小,並且自己也有這方面的需求,最終在朋友對對方的一頓誇讚中,小李接受了朋友的提議,與對方加了微信後,聊了大概半個月左右。
後來,倆人見面,說實話,小李看到對方的那一刻,內心是有些失望的,因為對方看起來明顯比她想像中老很多,於是小李也很直白問了對方的年紀。
男人起初並沒有明確告知自己的年紀,而是反問小李是否可以接受比自己年紀大一些的男性,這讓小李更加好奇了,再次問對方幾歲。
這時男人告訴她,自己50歲了,離異10年,有個兒子已經25歲,並且他還是小李朋友的親叔叔,這下讓小李尷尬不已,然而除了尷尬之外,她還有憤怒。
為什麼自己才36歲,而朋友卻要給她介紹50歲的老男人?她去找朋友質問,沒想到朋友卻來了一句:你都36歲了,配50歲正好,怎麼你還想找小鮮肉嗎?人家也未必能看上你!
02.
這個故事中,彼此認知的偏差就出來了。
小李自己覺得,我才36歲而已,雖然是大了一點,但還不至於到要匹配離婚老男人的地步,她自認為自己有事業有追求,不說一定能找到比自己小的,起碼也可以找和自己年紀相當的吧。
這個觀點其實沒毛病,站在她的角度來思考,當然這樣的男性跟自己更匹配。
而小李朋友則認為,女性過了35歲以後,其實是在走下坡路的。事業好不好不重要,因為事業是女人自己的砝碼,但不是男性在擇偶時看中的砝碼,大部分男性還是更願意看女性的年紀,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在她看來,朋友既然已經36歲了,就應該適當調整自己的心態,她不認為36歲匹配50歲男人有什麼問題,反而她覺得36歲的女人想要找比自己年紀小的男人不實際,因為小年輕也不傻。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我會覺得,這位朋友有些「自作主張」,當然她可以介紹年長的男性給自己朋友,但前提是,她應該先了解清楚對方是否喜歡這類男人,內心會不會介意。
別人配得上什麼樣的人那是她自己的事,我不認為作為朋友就有管別人事的資格,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互相尊重,這是最起碼的一種分寸感。
很顯然,其實這個朋友從來也沒有把小李當成真正的朋友,否則她就不會如此「嫌棄」小李,如果她真正去了解,就會知道,為什麼小李始終不結婚,不是因為嫁不出去,而是想嫁一個自己喜歡的。
而自己喜歡的前提,並不是降低條件,去為了結婚而結婚,這是有條件的,也就是說,她對自己的另一半是有要求的。
03.
生活中,我們往往喜歡說這樣的話「我都是為了你好,你別不知好歹」,其實這裡邊包含了兩個意思:第一,我說的都是對的;第二,我做什麼你都應該聽從。
過來人總喜歡以自己的道理去要求別人,卻忘了,道理始終是道理,聽過道理的人不少,但是真正過好這一生的並不多。
就拿這位朋友來說,我也不相信她是一個擁有幸福婚姻的女人。因為如果她擁有幸福的婚姻,她就會明白,婚姻幸福的前提是什麼。
婚姻想要幸福,絕對不是靠降低要求,去接受自己不喜歡的人,然後妥協著過一輩子。
愛情,在婚姻中的佔比很重要,沒有愛的婚姻,彼此不會懂得忍讓,更不能夠理解對方,兩個人之間只有愛彼此,才會真正做到為對方著想。
社會進化到現在,很多觀念已經出現了改變,比如說結婚這件事,它已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有的人適合結婚,確實也有人不適合婚姻。
而且幸福婚姻的機率太低,離婚率太頻繁,也讓越來越多人缺乏對婚姻的信心。那些帶著愛走進婚姻的人,最終都是離婚收場,你憑什麼認為,沒有愛的婚姻,反而可以幸福一輩子?
如果幸福不是婚姻的目的,那麼人又為什麼要結婚呢?
其實關於婚姻本身,有很多矛盾的地方。現實就是,大部分走進婚姻,不是真的因為深愛,而是一種人云亦云的跟風而已,這就給婚姻不幸留下了更多的隱患。
收信人有話說:
結婚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在於你會如何經營婚姻。結婚或者不結婚,在於此時的你是否需要。
結婚不是幸福的終點,離婚也不是失敗的起點。婚姻關係只是兩個人之間的一種聯繫而已,它代表的僅僅是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變化。
另外,不要把你認為的事,強加給別人,你得明白,生活是多元化的,選擇也是。
別用固有的認知來理解女性,理解婚姻,學著包容,是進步的第一步。
今日互動:你認為過了35歲的女人就應該找四五十歲的男人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