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我,被朋友介紹50歲大叔:認知的偏差,到底害了多少人

2020-12-23 早安收信人

隨著年齡漸增,聽到最多的一個詞是「認知」。

所謂的認知,就是通過思維活動的認識和了解。通常認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自己對自我的認識,而另一部分是別人對你的認知。

通常這兩種認知會存在一定的偏差,自己的認知更好一些,但往往不那麼客觀,而別人對你的認知或許不夠友好,但相對來說會更客觀一些。

首先,我們來說說大部分人對女性年齡的認知。

在普通人的思維裡,女性一旦過了35歲,基本上想要找到如意的另一半很難。一方面,由於女性的年紀擺在這裡,即便女生很優秀,然而大部分優質的男性依然會選擇避而不見。

在他們看來,自己可以找到更年輕的女性,為什麼要選擇一個年長的女人呢。老實說,這話沒毛病。

在婚戀市場上,每個人都希望找到一個優質的伴侶,這種優質有能力上的,年齡上的,事業上,甚至是外貌上的。

很多人為什麼不願意將就著進入婚姻,就是因為他們本身對於自己的另一半,對於婚姻有著高要求,也正是因為這種高要求,他們寧可堅持寧缺毋濫。

堅持是對的,但堅持的前提是,你得看清時局,明白自身所處的處境,同時對自己需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01.

早上刷到這麼一個故事,一位36歲的女性,我們暫且叫她小李,小李在自己的領域裡有一番不錯的事業,然而婚姻大事卻遲遲沒有著落。

這時小李的一位女性好友告訴她,自己有一個朋友,感覺非常適合她,甚至是很合適的結婚對象,問小李是否願意接觸一下?

考慮到自己圈子確實很小,並且自己也有這方面的需求,最終在朋友對對方的一頓誇讚中,小李接受了朋友的提議,與對方加了微信後,聊了大概半個月左右。

後來,倆人見面,說實話,小李看到對方的那一刻,內心是有些失望的,因為對方看起來明顯比她想像中老很多,於是小李也很直白問了對方的年紀。

男人起初並沒有明確告知自己的年紀,而是反問小李是否可以接受比自己年紀大一些的男性,這讓小李更加好奇了,再次問對方幾歲。

這時男人告訴她,自己50歲了,離異10年,有個兒子已經25歲,並且他還是小李朋友的親叔叔,這下讓小李尷尬不已,然而除了尷尬之外,她還有憤怒。

為什麼自己才36歲,而朋友卻要給她介紹50歲的老男人?她去找朋友質問,沒想到朋友卻來了一句:你都36歲了,配50歲正好,怎麼你還想找小鮮肉嗎?人家也未必能看上你!

02.

這個故事中,彼此認知的偏差就出來了。

小李自己覺得,我才36歲而已,雖然是大了一點,但還不至於到要匹配離婚老男人的地步,她自認為自己有事業有追求,不說一定能找到比自己小的,起碼也可以找和自己年紀相當的吧。

這個觀點其實沒毛病,站在她的角度來思考,當然這樣的男性跟自己更匹配。

而小李朋友則認為,女性過了35歲以後,其實是在走下坡路的。事業好不好不重要,因為事業是女人自己的砝碼,但不是男性在擇偶時看中的砝碼,大部分男性還是更願意看女性的年紀,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在她看來,朋友既然已經36歲了,就應該適當調整自己的心態,她不認為36歲匹配50歲男人有什麼問題,反而她覺得36歲的女人想要找比自己年紀小的男人不實際,因為小年輕也不傻。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我會覺得,這位朋友有些「自作主張」,當然她可以介紹年長的男性給自己朋友,但前提是,她應該先了解清楚對方是否喜歡這類男人,內心會不會介意。

別人配得上什麼樣的人那是她自己的事,我不認為作為朋友就有管別人事的資格,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互相尊重,這是最起碼的一種分寸感。

很顯然,其實這個朋友從來也沒有把小李當成真正的朋友,否則她就不會如此「嫌棄」小李,如果她真正去了解,就會知道,為什麼小李始終不結婚,不是因為嫁不出去,而是想嫁一個自己喜歡的。

而自己喜歡的前提,並不是降低條件,去為了結婚而結婚,這是有條件的,也就是說,她對自己的另一半是有要求的。

03.

生活中,我們往往喜歡說這樣的話「我都是為了你好,你別不知好歹」,其實這裡邊包含了兩個意思:第一,我說的都是對的;第二,我做什麼你都應該聽從。

過來人總喜歡以自己的道理去要求別人,卻忘了,道理始終是道理,聽過道理的人不少,但是真正過好這一生的並不多。

就拿這位朋友來說,我也不相信她是一個擁有幸福婚姻的女人。因為如果她擁有幸福的婚姻,她就會明白,婚姻幸福的前提是什麼。

婚姻想要幸福,絕對不是靠降低要求,去接受自己不喜歡的人,然後妥協著過一輩子。

愛情,在婚姻中的佔比很重要,沒有愛的婚姻,彼此不會懂得忍讓,更不能夠理解對方,兩個人之間只有愛彼此,才會真正做到為對方著想。

社會進化到現在,很多觀念已經出現了改變,比如說結婚這件事,它已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有的人適合結婚,確實也有人不適合婚姻。

而且幸福婚姻的機率太低,離婚率太頻繁,也讓越來越多人缺乏對婚姻的信心。那些帶著愛走進婚姻的人,最終都是離婚收場,你憑什麼認為,沒有愛的婚姻,反而可以幸福一輩子?

如果幸福不是婚姻的目的,那麼人又為什麼要結婚呢?

其實關於婚姻本身,有很多矛盾的地方。現實就是,大部分走進婚姻,不是真的因為深愛,而是一種人云亦云的跟風而已,這就給婚姻不幸留下了更多的隱患。

收信人有話說:

結婚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在於你會如何經營婚姻。結婚或者不結婚,在於此時的你是否需要。

結婚不是幸福的終點,離婚也不是失敗的起點。婚姻關係只是兩個人之間的一種聯繫而已,它代表的僅僅是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變化。

另外,不要把你認為的事,強加給別人,你得明白,生活是多元化的,選擇也是。

別用固有的認知來理解女性,理解婚姻,學著包容,是進步的第一步。

今日互動:你認為過了35歲的女人就應該找四五十歲的男人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50歲的男人最想找多少歲的女人?聽這3個男人是怎麼說的,很真實
    很多時候,男人到了50歲以後,在年齡上面真的就是處於一種特別「尷尬」的地步,畢竟50歲的男人說年輕吧?好像有點說不過去,那你說他老吧,又有點牽強。說白了50歲的男人,正處於人生一個不上不下的年紀,看起來好像特別的「難受」,但是有人覺得,50歲的男人明明很好啊!真正的中年大叔,不是說現在的女人都喜歡中年大叔嗎?
  • 50歲爆紅大叔竟然改名字!張嘉譯變張嘉益,到底因為啥?
    導語:50歲爆紅大叔竟然改名字!張嘉譯變張嘉益,到底因為啥? 張嘉譯改名字了! 畢竟張嘉譯作為爆紅的大叔,已是家喻戶曉的大腕兒,他每一次出演的電視劇,都能引發熱捧。去年《少年派》中出演的暖男老爸林大為,更是圈粉無數。也正是因此,「張嘉譯」三個字,成了一個標籤。如今,張嘉譯竟然變成了「張嘉益」,這到底是發生了啥?
  • 女人50歲以後,喜歡多少歲的男人?3位過來人說出了心裡話
    文|情感心啟點話題:「50歲的女人喜歡多少歲的男人?」我們知道男人不管在什麼年紀都喜歡年輕漂亮的女人,這是不爭的事實。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女人50歲後以後,喜歡多少歲的男人?就好比現在四五十歲的大叔喜歡二十多歲的女孩子一樣,不過二十多歲的男人在我眼中就是小孩子,太年輕了一點,還很稚氣,不夠成熟。所以我覺得30歲左右就好,如果情況允許,我都想找一個30歲的男人結婚。雖然說今年我已經五十多歲了,但是我平時保養的好,看上去和三十多歲差不多,我也一直覺得我沒有老,還是可以在享受生活和愛情的。
  • 「都是為你好」太多只是情緒綁架,父母的認知偏差可能會害了你
    他們的一生,其實也不過是摸著石頭過河,把自己勉強「渡」過來了,而孩子也是在莽莽撞撞、渾渾噩噩中,靠人靠己「渡」過來的。所以,當父母為你傾盡所有,以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你好的時候,有時候可能是害了你。比如現實生活中,不少人經常被父母催婚、逼婚,而其中一些較為極端的父母,甚至以斷絕父子、母子關係,更甚至以性命做要挾。
  • 曾患抑鬱症的50歲大叔,如今成功挑戰900個引體向上,這肌肉不服不行!
    歲的模樣,  反正小編我早就已經在腦海裡過起了退休生活,  身邊很多朋友也表示別說50歲了,30歲還沒到就感覺已經不行了。  但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超出常人認知的存在,  6%體脂率,900個引體向上挑戰,  一頭長捲髮,健碩的背肌,  你能相信這是一個50歲的大叔嗎?
  • 作為領導者,如何克服認知偏差?
    「事實」是指在認識的事實和真正的事實有差距,從而導致認知偏差。 還有「經驗」,是指過分相信過去成功的經驗,由於環境的不斷變化而導致認知偏差。 人類為什麼會有認知偏差 這三點其實只是認知偏差原因的一部分。
  • 《爐石傳說》中的認知偏差:賭徒謬誤
    不管你信不信,這些認知偏差並不是稀有玩意。簡單的說,他們就是邏輯上的常見錯誤,即每個人自己的對現實的主觀理解。當然,在你仔細思考這些東西之後,你會發現他們都是放屁。但是,關鍵的是,他們實實在在地在日常生活中影響著每個人——就像你和我。在這個系列的文章中,我打算談到一些能影響爐石玩家的常見認知偏差。他們是怎麼影響我們的?他們為什麼會產生?
  • 自己交社保的女性,到底多少歲退休?部分人50歲就能退休!
    我們國家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男性是60周歲,女性是50周歲或者55周歲,這樣一個彈性的標準。對於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來說,退休年齡很好判斷,工人身份的女職工50歲退休、幹部身份的女職工55歲退休,男性職工一律60歲退休。
  • 50歲大叔,每天堅持引體向上,看起來比小夥還年輕
    50歲大叔,每天堅持引體向上,900個不在話下,看起來比小夥還年輕大家看到這一頭烏黑亮麗的波浪捲髮,是不是會腦中自主腦補畫面,一個性感風情的女性,擁有著性感迷人的美背,背影感人。但驚人的是,擁有這樣的背影的居然是一位男士!而且還是一位已經50歲,年過半百的大叔,他叫Kane。
  • 我42歲,父親介紹他65歲的朋友給我,稱:年紀大的男人會疼人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認為年紀大的男人更懂得疼人,所以有些人在找對象時,會更加青睞於找比自己年紀大一些的男人。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年過40歲沒有結婚的女人,得知父親要把他朋友介紹給女兒,女兒問父親,你要給我介紹的人多大?
  • 情歌王子光良50歲了 有多少人還記得他?
    情歌王子光良50歲了 有多少人還記得他?時間:2020-02-13 13: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情歌光良50歲了 有多少人還記得他? 年近50的光良,當年的情歌王子已經不紅了。有多少人還記得他?
  • 36歲白百何狀態上熱搜,年輕似重返20歲,陳羽凡卻成油膩大叔
    提到白百何這個人,相信我們大家還是非常熟悉的,為什麼這樣說呢?但是在離婚之後,我們並沒有看見白百何和她的新男朋友走到了一起,反而我們卻看見了陳羽凡和他的小女朋友走在一起,可以說陳羽凡找女朋友的速度絕對是不低於白百何出軌的速度,很多網友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內心也是10分的詫異,這到底是百合先出的軌還是陳羽凡先找到的女朋友呢?
  • 3歲小姑娘活成38歲大叔,我仿佛在她身上看見我爸的影子…
    不過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小姑娘可能會完全顛覆你的認知,雖然只有兩歲出頭,但是你在她的身上卻能看見熊熊燃燒著的「大叔之魂」。 妹妹出生後,媽媽也開始時不時的拍一些妹妹的日常,然而媽媽拍的越多越發現,這...請問我是生了個大叔嗎?
  • 賭徒謬誤和概率認知偏差
    但這些「概率」很多並不是「大概率」,這其中就有許多的認知偏差……        首先針對個遊戲提問:拋一枚硬幣,如果拋了第一次的結果是正面,第二次又是正面,第三次、第四次也是正面。那拋第五次的時候,出現正面的機率是多少呢?
  • 33歲有顏值有氣質,彼此欣賞,為什麼大我20歲的大叔把我拉黑了
    女孩33歲大嗎?我自身條件,容貌氣質都比一般人好不少,經熟人介紹認識了大叔。大叔大我20歲,離異有一個的女兒在上大學,不是為了錢,我們一開始就很談得來,我們絕對是單純的情感,靈魂的伴侶,。一開始,他就說不想再要個孩子了,一個女兒已經夠了,我非常贊同,我還是一個孩子呢,有個小孩我就不自由了,真的受不了,因為我就是想做丁克,沒想到和大叔不謀而合。
  • 50歲大叔唯獨對「引體向上」鍾愛,挑戰900個你能做多少個?
    30歲、40歲、50歲……開始練還來得及嗎?他叫 —— Kane,一位已經50歲的大叔擁有6%的體脂率,清晰的倒三角帥氣迷人之前在網絡上發起了一項健身挑戰它能幫助我增加後背肌肉圍度嗎?81公斤年過50歲之後體重下降到了77公斤當Kane知道自己過了50歲時他有接近1周的時間沒有訓練而之前他從不會超過3天不健身的
  • 心理學中的十大認知偏差,你了解幾個?
    認知偏誤不受年齡、性別、受教育狀況以及智力等因素的影響,每個人都會遇上這事。認知偏差中有些很顯著,有些卻不常見,但它們都趣味十足。
  • 50歲的本亮大叔月入百萬上熱搜,怪不得年輕人爭著搶著要當網紅
    也因為直播行業正處於風口紅利期,同時還下沉到了三四線城市,讓一些原本踏踏實實工作的人,都選擇放棄了原本的工作,開始了直播,例如本亮大叔。本亮大叔,原本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但因為直播文化也滲入到了他們村,所以他也走上了直播道路,現在還成為了快手紅人。
  • 53歲油膩大叔,健身讓他「逆生長」
    導語:在大家的認知中,有很多人不管年輕時候有多貌美如花、陽光帥氣,到了中年以後,就要面臨身體發福,皮膚褶皺鬆弛,抵抗力變差。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衰老速度是只增不減。當然這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把自己保養得很好,除了年齡在增長,其他還和年輕時候一樣。
  • ...別人不懂 AI 懂|打工人|AI|疲勞|數據|偏差|認知|大腦|-健康界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隸屬於美國國防部)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 AI 系統,旨在感知人的認知疲勞,以及決定何時幹擾其表現。同時,該系統還會提出幹預措施的建議,以幫助個人及時恢復清醒,防止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