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勣割自己肉給單雄信吃,秦瓊面露難色,程咬金:你還蒙在鼓裡

2020-12-18 古今中外大家談xue123

公元620年,唐王李淵封秦瓊為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命李世民率部親徵,兵伐洛陽城,剿滅王世充,恩收單雄信。李世民找秦瓊商議發兵之事,秦瓊面露難色。

李世民說:「二王兄,既是恩收,你去也無妨」,徐世勣低頭不語,程咬金在一旁插話說:「二哥,咱們和單雄信分手時,你不是說早晚有對得起他的那一天嗎?這一天終於到了」。

秦瓊仍覺得有為難之處,李世民考慮到他與單雄信的私交關係,許他一切軍務全部由他私自做主,全軍鼎力配合支持,秦瓊這才應允領兵,於是李世民率5萬大軍向洛陽進發。

《新唐書》卷一《本紀第一·高祖》:「(武德三年)七月壬戌,秦王世民討王世充。」

李世民大軍來到洛陽城北,只見城門大開,並無重兵把守。秦瓊明白這是單雄信故意給他難看,責怪他不夠朋友,他隨即下令:全軍在城北紮營,沒有我的命令,不許向洛陽城前進一步。

洛陽城打探消息的人將秦瓊在城北紮營匯報給王世充和單雄信,單雄信哈哈大笑,說:「秦二哥,我看你也沒臉進我的洛陽城」。王世充心如火燎,讓單雄信快想退敵之策,單雄信說:「大哥放心,明天我就去闖唐營」。

第二天夜裡,單雄信披掛上陣,單騎闖唐營,李世民聽說急忙傳令:一不許開弓放箭,二不許和他打鬥,全軍上下都要趕快躲避,不然被他殺死,咎由自取。

單雄信在唐營鬧了一夜,只遇上幾個躲避不及的唐兵被他打死,連李世民和眾將的影子他也沒見著,單雄信賭氣返回了洛陽城。

第三天和第四天夜裡,單雄信又連續兩次獨闖唐營,一個唐兵也沒看著,更找不到李世民和唐營眾將,天亮前單雄信只得趕回駙馬府。

又過了幾天,王世充的援兵趕到了洛陽城,兩軍列陣,單雄信抬頭觀望,見秦瓊居中兩旁戰將大多數都是賈柳樓結拜的兄弟,心中十分酸楚。

單雄信率軍出戰,他提槍縱馬直取秦王李世民,徐世勣縱馬前迎制止單雄信說:「五弟,這是秦王」!單雄信一聽說是想恩收自己的秦王,心裡也有些敬畏,於是退走。

《舊唐書·李密傳》:太宗圍逼東都,雄信出軍拒戰,援槍而至,幾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懼,遂退,太宗由是獲免。

沒多一會兒,單雄信又碰到了程咬金,程咬金說:「五弟,跟我們一起吧,投奔唐軍吧」!單雄信嘆了口氣說:「金蘭兄弟,各事其主,刀兵相見,我信任的人指不上,老兄弟羅成反倒幫我守洛陽」。程咬金哈哈大笑說:「五弟,你還蒙在鼓裡」。隨後就把羅成投唐的經過告訴了單雄信,單雄信聽完,憤恨難當,氣得一句話都沒有了,縱馬向洛陽城飛奔而去。

雙方的戰爭持續了七個多月,公元621年(武德四年)二月,王世充率領軍隊出方諸門,跟李唐朝廷的軍隊準備打拉鋸戰,沒想到王世充的軍隊被打的大敗,李唐朝廷的軍隊乘勝追擊,在城門外駐守,單雄信領著騎兵退回城內,王世充的步兵不能進城,驚恐潰散向南逃竄,李唐朝廷的軍隊乘勝追殺,斬殺了幾千人,還俘虜了五千多人。王世充從此以後不敢再出城,只是環城固守。

四年二月,世充率兵出方諸門,與王師相抗,世充軍敗。因乘勝追之,屯其城門。世充步卒不得入,驚散南走,追斬數千級,虜五千餘人。世充從此不復敢出,但嬰城自守。

王世充愁眉不展,驚恐疑惑,不知道怎麼辦,他準備突圍而出,向南逃往襄陽,跟眾將領們商議,都不知聲,這時候的單雄信也沒了主意,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想著被李唐恩收的事,王世充無奈,只能帶著文武官員到李世民的軍營門前請求投降。

王世充的黃門侍郎薛德音由於在他草擬的文書中寫了大不恭敬的話,先被殺掉,接著抓捕王世充的同黨段達、楊汪、單雄信、陽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張童仁、朱粲等十多人,都綁赴洛水的小洲上斬首示眾。

世充惶惑,不知所為,將潰圍而出,南走襄陽,謀於諸將,皆不答,乃率其將吏詣軍門請降。世充黃門侍郎薛德音以文檄不遜,先誅之,次收世充黨與段達、楊注、單雄信、楊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張童仁、朱粲等十餘人,皆戮於洛渚之上。

單雄信被抓捕後,依律是死罪,徐世勣上表稱讚單雄信武藝絕倫,如果將之赦免,他一定會感恩戴德、為國家效命。徐世勣還請求用自己的官爵為他免死,但遭到李淵拒絕,單雄信安慰徐世勣說:「沒關係,我知道自己必定會死」。徐世勣說,忠義難兩全,並表示說自己沒有忘記當初的誓言,會在單雄信死後照顧他的家人。單雄信臨受刑的時候,徐世勣對著他號啕痛哭,徐世勣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單雄信吃,說:「生死永訣,此肉與你一同入土了」。單雄信死後,徐世勣收養了他的兒子。

《舊唐書·卷六十七·列傳第十七》:初平王世充,獲其故人單雄信,依例處死,勣表稱其武藝絕倫,若收之於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為國家盡命,請以官爵贖之。高祖不許,雄信曰:「我固知汝不辦事!」臨將就戮,勣對之號慟,割股肉以啖之,曰:「生死永訣,此肉同歸於土矣。庶幾猶不負昔誓也」!仍收養其子。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這個故事的背景是李淵去太原時遭到楊廣追殺,陰差陽錯的誤殺了單雄信的哥哥,因為有殺兄之仇,所以單雄信堅決不投唐,致使賈柳樓四十六友結義兄弟走向對立面,以至於金蘭兄弟,分道揚鑣,各為其主,刀兵相見。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實的單雄信:武藝絕倫,但有一致命缺陷,讓時人不齒
    於是單雄信孤身一人離開了瓦崗寨,被王世充發現後收到帳下,並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單雄信,王世充被李世民擊敗後,徐世勣為單雄信求情,但他因兄長被李淵誤殺,至死不肯投降唐朝,最後被殺,所以是個悲劇人物。
  • 為何單雄信臨死前只喝了程咬金的酒,這揭示了人性的醜惡嗎?
    ,還吃了徐茂公的肉,徐茂公親自用刀從自己腿上割下來餵給單雄信吃的。然後割下腿上的肉餵給單雄信吃,單雄信張嘴吃了徐茂公的肉,相信了他的誓言。徐茂公對單雄信的後代也真的照顧有加,單雄信的兒子叫單道真,做到了梁州司馬的職位。對於單雄信,徐茂公可謂有情有義了。
  • 賈家樓四十六友前八位:三個上柱國四個國公,那個叛徒不是單雄信
    這句話其實也未必準確,在歷史上能像秦瓊程咬金相伴到永遠的親密戰友,還真沒有多少,徐茂功割肉餵單雄信,更是古往今來獨此一人,王伯當對窮途末路的李密不離不棄,算得上義薄雲天。捫心自問:如果換個位置,又有幾個人能做到賈家樓四十六友那樣義字當先?
  • 程咬金背著單雄信劫皇槓,一戰成名,單雄信打劫程咬金,以牙還牙
    看到「程咬金背著單雄信劫皇槓,一戰成名,單雄信打劫程咬金,以牙還牙」這樣一個標題,喜歡隋唐系列小說故事的朋友,可能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的確,程咬金劫皇槓的故事,是小說中非常重要的線索,但單雄信打劫程咬金,這是從何說起呢?似乎在《隋唐演義》和《說唐》,還有《興唐傳》裡都沒有這些故事啊?難道又是老樂編的?
  • 李世民執意要殺掉單雄信,瓦崗寨眾將只有一人為他求情
    在武德元年時期,當時的李世民下令處死了一部分人,而在這群人裡還包含了大將單雄信,在行刑的現場,徐世勣還曾隻身一人努力的為單雄信求情,希望李世民能夠放過他,甚至想用自己獲得的功績來換他的性命。但很可惜的是,最終還是被拒絕了,而沒能成功的徐世勣感到非常的自卑,畢竟單雄信救過他的性命,為了報恩將自己身上的一塊肉切了下來,讓單雄信吃掉,以展現出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忘記當時留下的誓言。看到這裡許多人一定都很好奇,為何李世民不管怎樣都要殺了單雄信呢?我接下來就為你們分析一下單雄信與李家結下的恩恩怨怨。
  • 單雄信被殺,大罵瓦崗寨兄弟,只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
    單雄信是隋朝末年的猛將,勇武過人,擅長馬上用槍(也有說是馬槊),他和徐茂公一起參加了翟讓的瓦崗軍反隋,後來翟讓被殺,眾人推舉程咬金為王,單雄信被封為"五虎將"之首。效忠於混世魔王程咬金麾下,後來李密當王,又在李密帳下聽用,由於李密心胸狹隘容不得眾英雄,46兄弟大都離開了李密。
  • 殺掉單雄信!
    翟讓帶領著徐茂公、單雄信還有自己的親信去赴宴,酒過三巡後,翟讓讓單雄信等人退下,並且給翟讓拿出了一把寶弓,讓他鑑賞一番,結果弓還沒有看完,翟讓就被人給殺了,而徐茂公也被李密的人砍傷,在門口的單雄信看到這種情況後,直接跪地求饒。單雄信哪裡有想過給自己的老東家報仇呢,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說。
  • 隋唐小說中寧死不降唐的單雄信,史上卻是個貪生怕死跪地求饒之人...
    翟讓也不傻,自然知道是鴻門宴,為了以防萬一,他請來好友瓦崗虎將單雄信、徐世勣等人隨行赴宴,做好自己的防衛工作。 單雄信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宴會上,李密看見翟讓有單雄信、徐世勣等人貼身保護,不好動手,於是先將自己心腹全部撤出宴會大廳,以此來迷惑翟讓
  • 程咬金忽悠單雄信:除我之外的人都可以殺 單雄信問:秦二哥呢?
    但是有一部京劇,還真演得比較貼近實際:秦瓊在唐營地位極高,有他在場,李世民還真殺不了單雄信;視死如歸的豪邁英雄單雄信,慷慨赴死前,念不忘的也是秦瓊秦叔寶;而程咬金則是粗中有細的滑頭一個——《新唐書》《舊唐書》記載的程咬金就是這樣一個人:秦瓊投唐,是程咬金建議的,玄武門之變,程咬金是積極地鼓動者,程咬金年近七旬當主帥,領著蘇定方北徵突厥的時候屠城搶錢,而且回來後也就是被停職兩天就異地做官去了
  • 秦瓊秦叔寶為何見死不救單雄信,原因何在?
    秦叔寶加入瓦崗後,很為李密看重。李密建立了一隻8000人的精銳部隊,秦瓊是這隻精銳部隊的四名首領之一。但單雄信在瓦崗軍中地位相對要高得多,兩人交集應該有限,只能算普通的同事關係。李密失敗後,秦瓊和單雄信均投降王世充。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牛進達、吳黑闥等瓦崗軍將領不久後均脫離王世充加入唐軍,而單雄信則一直效忠王世充。唐軍與王世充的戰爭中,單雄信作戰勇猛,曾經殺到唐軍主帥秦王李世民面前,威脅到了李世民的人身安全。
  • 單雄信被處死前,大罵徐世績和羅成,為何只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
    單雄信臨刑前獨飲程咬金的送行酒,並大罵徐世績、羅成,出自京劇《鎖五龍》。
  • 李世民赦免了王世充,為何要斬殺單雄信?唐朝史料給出了三個答案
    李世民要殺單雄信,徐世勣(就是徐茂功、李勣、李世勣)哭著求情,願意獻出自己的一切封賞和官爵,只求保單雄信一命,但是被李世民無情地拒絕了,徐世勣只好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平生誓共為灰土,豈敢念生,但以身已許國,義不兩遂。雖死之,顧兄妻子何如?」徐世勣收養了單雄信家眷,也算盡到了朋友之責。
  • 單雄信為什麼在被李世民處死之前,只願意喝程咬金的這杯送行酒?
    後來單雄信為了替翟讓報仇,跪在李密面前表示願意效忠李密,並設計讓李密兵敗,然後自己帶著部隊前去投靠王世充。可惜,王世充果真只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縱使單雄信再神武,也無力回天,最後還是被李世民擊敗。徐茂公在李世民前為單雄信求情,願意放棄自己的功名利祿,來保住單雄信的性命。李世民也是欣賞單雄信的神武,說若是單雄信願意歸降,便給單雄信一條生路。可惜單雄信卻是無法投降李世民。當年李淵被楊廣追殺的時候,在山中遇到了一隊人,這個時候的李淵已是驚弓之鳥,以為是楊廣派來的追兵,當即一箭把領頭的給射死了。
  • 李世民為何要殺死單雄信,該如何解釋呢?
    這裡面包括單雄信。李世勣聽說李世民要處死單雄信,急忙跑來說情。他與單雄信曾經同為瓦崗軍將領,兩人有著很深厚的私交,曾經發誓生死與共。所以他在李世民面前深切懇求放單雄信一馬。他對李世民說:單雄信勇武絕倫,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就這樣殺了殊為可惜,我願意以自己全部的官爵來換取他的一條性命。
  • 單雄信資料彙編
    [9] 《舊唐書·李密傳》:太宗圍逼東都,雄信出軍拒戰,援槍而至,幾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懼,遂退,太宗由是獲免。[10] 《舊唐書·李勣傳》:又初平王世充,獲其故人單雄信,依例處死,勣表稱其武藝絕倫,若收之於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為國家盡命,請以官爵贖之。高祖不許,臨將就戮,績對之號慟,割股肉以啖之,曰:「生死永訣,此肉同歸於土矣。」
  • 江湖「總瓢把子」單雄信被砍頭的時候,為何只喝程咬金的送行酒?
    誰也別說自己多麼高大上。兄弟之間互掐的像烏眼雞。有一次,單雄信在偷襲李世民大營時失手,被唐軍生擒活捉。▲單雄信、秦瓊李世民想收降單雄信,卻被單雄信拒絕了。單雄信一心求死,當時徐茂公和李世民考慮要儘快殺掉單雄信,為的是防止夜長夢多。但是想到秦瓊和單雄信是莫逆之交,秦瓊肯定不答應,於是二人用計,假借需要秦瓊押送軍糧,把他遠遠支走了。
  • 單雄信被殺時,大罵結拜的秦瓊等人,為何唯獨沒罵程咬金?
    所以單雄信跟秦瓊、程咬金等人的關係,其實還是非常不錯的。可是後來瓦崗寨成了李密的天下,導致英雄們分道揚鑣。其中單雄信投靠了王世充,而秦瓊、程咬金等人則投靠了李世民。單雄信難道不知道王世充是個不可成大事的人嗎?他當然也知道,但是他沒有辦法,他是不可能投降李世民的。
  • 為什麼單雄信被殺時,大罵結拜的秦瓊等人,唯獨卻喝了程咬金的送行酒?
    —阿諾德 隋朝後期,隋煬帝上位,他橫徵暴斂,只顧自己的貪圖享樂而置百姓於水火之中。由於隋煬帝的暴政導致了天下都揭竿而起,單雄信與四十人義結金蘭,他們正準備推翻隋朝的暴政,但是當時的李淵還依然是隋朝的臣子,他依然聽命於隋煬帝的號令。隋煬帝便讓李淵前去鎮壓這些起義的人,但是李淵自己也是不滿隋朝的暴政的,於是李淵便對於這些起義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李世民處死單雄信時,那麼多瓦崗寨舊部,為何只有李勣一人求情?
    演義中的賈家樓四十六人結拜是虛構的,歷史上,只有單雄信和李勣恐怕是真的。而演義中和單雄信同樣是生死兄弟的程咬金、秦瓊、羅士信等人,在真實歷史中,都和單雄信沒有太好的交情。,出面阻止單雄信動手的就是李勣:太宗圍逼東都,雄信出軍拒戰,援槍而至,幾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