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楊的進攻水平解析!吹!使勁吹!吹不到位把你給楊咯

2020-08-28 鴿騎第E吹

今天應黑澤老師的邀請,來講講看19-20賽季特雷·楊同志的進攻水平。

不過,在具體切入分析吹楊的進攻水平之前,我得先講幾句別的。



三年前,小託馬斯28.9分5.9助攻,一度是MVP熱門人選,第四節得分一度傲視群雄,還得了個「末節之王」的稱號。此後,因傷斷崖式下滑,場均沒再超過16分,總體命中率甚至停留在36%上下,直到今年在奇才的這個賽季,才回暖到40.8%,然而依然很低效。要知道,當年小託馬斯出名博得「地表最強175」稱號時,命中率是46.3%。

他要了一份大合同,安吉沒給,去了騎士,而後輾轉湖人、掘金,今年落戶奇才。


有人問我,小託馬斯做錯了什麼,導致淪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我說:自視甚高。

僅此而已,但也足夠了。



後來我誇過路威,我說他性價比太高了,一年才800萬,當個第六人太划算了。但潛在含義不止這些,我覺得他能多要點兒,要一份1200、1400萬的合同,也很合理——雖然防守端也差勁,但進攻確實犀利。

回過頭再想想小託馬斯,人有心氣,心高氣傲,不是壞事兒。

有句古語說得好: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小託馬斯有傲骨,但多少也沾了點兒傲氣,他認不清楚自己的定位。那一年神奇的表現,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是全隊可著他來,供養出來的表現。尤其是防守端,布拉德利一直在給他擦屁股呢,否則,這般的防守黑洞如何坐得穩首發位置?



後來,講米切爾,我說,好好磨練雙能衛的技巧,能該打控衛的話,就爭取打控衛吧。身高這個東西吧,你可以不在乎,但真的很耽誤事兒。

巴克利1.98米,韋德1.93米,保羅1.83米,你問問他們就知道了。

他們在各自的位置上都是翹楚,但相對而言更矮的身高,有沒有對他們造成影響?

顯然,有;而且,影響不小。


吹楊進聯盟的時候,我也是這麼想的,我很喜歡這位以投射見長,自信滿滿,技術運用爐火純青的控衛。

但這個身高,我很擔心。


講吹楊之前墨跡了這麼久,是為了給諸位打個預防針,身高低於位置平均的球員,不論當下發展得多麼好,都要做好他忽然之間無法進步,或者斷崖式下滑的準備。


那麼,進正題。



要分析吹楊,就勢必繞不開將他和庫裡拿來作一番比較,畢竟早在他選秀的時候,就已經頂著「小庫裡」的名號了。

但是實際上,這兩位差別很大。


庫裡是一位有無球皆通,受助攻率相當高的控球後衛,他對球權的要求並不高,也並不最合適持球大核心的打法。這不是說他不具備持球能力,而是指,有無球結合,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庫裡的威力。在持球擋拆、單打和無球catch & shoot、繞掩護中不斷切換,會使得對方的防守重心被不斷拉扯,可以說,這種有無球的頻繁切換,是一種能極大程度豐富球隊進攻體系的高級戰略體系。

但很顯然,吹楊並不是這樣的球員,僅從他這兩年的表現來看,他現階段隱隱約約展現出了非常強大的「持球核心」屬性。儘管老鷹的戰績一如既往費拉不堪,但是吹楊本人,是打出了超過老鷹戰績的個人水平的。


先來看看吹楊19-20賽季,在進攻端有著怎樣的構成和效率。



知道這數據有多誇張嗎?

一個小知識點:本賽季,吹楊持球擋拆進攻佔比整體進攻的53.3%,全NBA位列第三,僅次於分別佔整體進攻比55.3%和55.2%的DJ奧古斯汀和羅斯。


吹楊持球擋拆佔比位於全聯盟第一梯隊,而如果將其擋拆、面筐單打合併,並將轉換也視作為他持球的一部分的話,他的持球佔比,將高達78.3%。換而言之,吹楊持球佔比八成,是整個NBA持球戲份最多的球員,幾乎沒有之一。

相比之下,NBA幾個著名的持球攻擊手,也不過如此:

  • 東契奇,三項合計71.4%。
  • 威斯布魯克,三項合計62.2%。
  • 哈登,三項合計83.6%。
  • 勒布朗,三項合計64.4%。

可以說,老鷹隊的整體進攻,完全依賴於吹楊一個人策動,大量的持球擋拆即成為了他個人得分的主要手段,也是他盤活全隊進攻的核心戰術。



不過,與威斯布魯克和勒布朗不同,前者是由於投射能力欠佳,缺乏足夠的無球能力;後者是略微缺乏無球意願,而吹楊呢?吹楊的無球能力,實際上沒有太大問題,而其跑位的意願理論上也不成問題。大部分不願意跑無球的球員,要麼是心高氣傲拉不下臉;要麼是體重太大,跑起來確實太累了。雖然受限於身板,他不可能擁有很好的切入效率和機會,但他強大的投射水平和射程也賦予了他足夠的catch & shoot能力。

糟糕的是,任何一位球員想要提高自己的無球進攻佔比,都勢必要依賴隊友的配合:

無球跑位戰術的布置;

擋拆掩護牆的設立;

持球組織者的適時傳球。


但是非常現實的是,老鷹不具備這樣的資源和配置。在吹楊之後,老鷹使用率和助攻率排得上號兒的球員,是這幾位:

  • 科林斯:使用率22.4%,助攻率7.5%;
  • 蒂格:使用率17.8%,助攻率27.2%;
  • 亨特:使用率17.3%,助攻率7.9%;
  • 赫爾特:使用率16.9%,助攻率17.1%。


唯一助攻率高一點兒,好歹能幫襯吹楊多跑點兒無球的人,是傑夫·蒂格

而傑夫·蒂格雖然助攻率矮個裡拔高個兒,看起來還湊合,但實際上呢,無外乎是個運球裡三圈外三圈的運曼巴。更糟糕的是,他也是控球後衛,他和吹楊的位置重合率過高。在蒂格為老鷹出戰的25場比賽中,他與吹楊,一共同時登場了48.8分鐘,也就是堪堪打滿一場比賽的時間罷了。

這種碎片化的搭配,無法讓蒂格和吹楊形成任何有效配合,也無法真正削減吹楊所肩負的持球重擔,提高其無球進攻佔比。

因此,本賽季,吹楊受助攻率21.25%。



吹楊的進攻效率不低,本賽季他場均29.6分9.3助攻4.3籃板,命中率43.7%,三分命中率則達到36.1%。雖然基礎命中率並不好看,但是他的真實命中率高達59.5%,得分比上賽季提高了10分,兩項命中率也分別提高了1.9%和3.7%。



雖然他命中率平平,但是他的效率倒是相當可觀:

  • 轉換效率略低,考慮到其射程,他在轉換中必然是對手重點盯防對象;
  • 面筐單打效率超過70%的球員,小打大能力出色;
  • 持球擋拆得分能力位於全聯盟第一梯隊,是產效結合最強的三人之一。


另外兩位是:

  • 場均13.5次擋拆得分,每回合1.14分的利拉德
  • 場均13.2次擋拆得分,每回合1.04分的東契奇。



那麼,除卻一些需要依賴隊友和陣容配置的問題,在短時間內,是無法通過吹楊個體的努力和調整進行改善的以外,他還有什麼能做的嗎?


本賽季,吹楊出手1249次,命中546球:

  • 油漆區出手572次,佔比45.8%;
  • 中距離出手109次,佔比8.7%;
  • 三分球出手568次,佔比45.5%。

本賽季,吹楊各區域命中率統計如下所示:

  • 油漆區命中率51.2%;
  • 中距離命中率44%;
  • 三分球命中率36.1%。


固然,他的攻筐效率略低,三分命中率也沒有到達頂尖水平,但是他的出手分布,堪稱是新秀球員中做得最好的。

不過,與哈登魔球化不同的是,吹楊的魔球分布更為合理。

他並非是為了魔球而魔球,為了削減中距離而削減中距離。

本賽季,哈登的三分球佔總出手比例,高達55.5%;而其中距離,僅僅出手了16次。這種過於極端化的出手分布,雖然在理論上看似符合魔球的宗旨,但本質上,是給了對手一個可預測的出手模式。但凡有一日,哈登在進攻端失去了平日裡造犯規的頻率,那對他而言,將會是一次影響其職業生涯發展的致命打擊。


現如今的吹楊,除了提高對抗能力,加強攻筐效率之外,並不需要在出手分布上再做過多的更改。他的拋投是殺入三分線內的一大殺器;他的超遠三分是足以改變對手防守體系,從中線就發起進攻的小型核武器。

看起來,他已經足夠優秀了,我們應該滿意了。


但,這些還不夠,還不夠。

他還有上升空間,他還需要進步。



在NBA中有一個魔咒,到現在,都沒有被打破。

即,控衛持球核心(大包大攬式打法)奪冠魔咒:

  • 魔術師身高有二米多,你當成前鋒看就行了;
  • 庫裡是歷史上有無球結合最完美的控衛;
  • 其他控衛?要麼奪冠但不包攬;要麼包攬但沒奪冠。

換而言之,控衛身材的超級零號位,都是沒奪過冠的。


我從來不認為,吹楊的目標應該停留在全明星或是一陣,我一直都將他的目標放在MVP和總冠軍,甚至是一個時代的標杆上。

而想要奪得總冠軍,他就必須面對持球核心控衛無法奪冠的魔咒。

要麼破除魔咒;要麼避開魔咒,別無他法。

考慮到他的身材確實會制約球員的強投能力,因此,破除這一魔咒,對於吹楊而言,是不太現實的選項。大量的前輩在這條道路上前赴後繼,但最終,都只能望洋興嘆。它就像是阿基裡斯悖論一樣,起初的每一步都顯得十分輕鬆,越往後,每一步都愈發艱難。儘管現代物理學已經證明,時間與空間並不無限可分,總有一天,阿基裡斯能超過烏龜;我也十分願意相信,終有一日,超級零號位可以奪冠。

可是,如此美好的那一天,究竟會在何時到來?

而如果想要避開魔咒,他就必須要做一個抉擇,是仿照前輩庫裡,走那條有無球結合,無縫切換的路數;而是自己開闢新天地?


我不知道,我也不打算知道。

因為這個問題,是特雷·楊的使命。

相關焦點

  • 特雷楊:他強任他強,我吹楊依然是楊不悔
    並且兩人的起點也不一樣,東契奇早就打了幾年的歐洲聯賽了,並且球隊老闆也不一樣,特雷楊在亞特蘭大仍然有人不服他,而獨行俠的庫班則是把東契奇當做2.0的德國戰車諾維斯基來培養。所以以後的高度很難說。其實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比賽方面,特雷楊一直都不懈怠,保持著足夠的專注度,並且還有極大的積極性,就拿救球來說,場均1.2次,排聯盟第19位。成功救球對於一次進攻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特雷楊還是付出了努力的。
  • 吹楊逐漸漏洞化,老鷹的節奏再被打亂,季後賽難了
    上賽季特雷楊憑藉自己超強的得分表現讓整個NBA都認識到這個年輕人,認為他即將代替庫裡成為新一代三分球的代言人,甚至是小球時代新的代言人,他跟東契奇共同崛起,甚至很多人認為這二人將成為接下來新的一生之敵。
  • 東契奇太帥,今天不吹牛,咱們吹楊(Trae Young)
    特雷.楊吹楊,也就是特雷. 楊。特雷.楊作為小個球員,想要挑戰大個球員,這些技能是必須武裝上身的,而他也做到了,再加上自身良好的運控球基礎與節奏感加靈活性,特雷楊可以說是吸收了所有小個前輩兒們的優點後出現在這個時代的,而正是其自身的局限性(身高),讓他在練習過程中奠定了那些特點的基礎。
  • 背後換手+大幅變向,吹楊戲耍歐文遭回應,生涯第三季或趕上盧卡
    坐擁凱利-歐文和凱文-杜蘭特兩大頂級砍分高手的情況下,加之原本季後賽班底,細數進攻一端能夠比肩籃網成色的球隊估計聯盟不超過一巴掌,但新賽季的老鷹絕對是其中之一。老鷹崛起速度的確出乎意料,休賽期引進加裡納利、博格丹博格達諾維奇和湖人奪冠功臣拉簡隆多之後,特雷-楊帶領老鷹打出非常強勢的3負的開局,同籃網這場比賽打響之前,老鷹也是聯盟唯二沒有輸球的球隊之一。
  • 吹楊受限於身高,想成功不容易,效仿艾佛森也難
    特雷楊本賽季的數據依然非常出色,目前場均能夠拿到24.8分8.5助攻的數據,光看這個數據絕對是球星級別的了,雖然相比上賽季特雷楊的數據有所下降,但這也是因為其出場時間與出手數全都下降導致的,這點數據的下降還是在情理之中的。
  • 吹楊和隊友場上鬧內訌!場下又不滿教練!全亂了
    再加上, 自己的班底沒動, 吹楊、雷迪什、亨特都是新秀紅利合同, 如此一來 兩連敗之後, 立即傳出了老鷹更衣室不合的新聞: 球隊內部會議上,前鋒科林斯當年質疑了吹楊的打法,認為他們不應該一味追求快打旋風的XJB投,球隊出手應該更合理,隨後吹楊全面否認了他的提議,會議不歡而散。
  • 領先三節遭魚腩逆轉,成就吹楊紀錄之夜
    北京時間2月21日,老鷹主場129-124擊敗熱火,這場比賽坐實了熱火主場龍客場蟲的身份,首節熱火領先4分,半場還領先1分,第三節打完熱火領先到7分,末節開場雖然被老鷹扳平,但在終場前5分22秒熱火再度手握了5分的領先優勢,豈料巴特勒兩不中,阿德巴約兩罰不中,赫爾特與亨特隨即命中三分完成反超
  • NBA球探報告:「吹楊」——特雷.楊
    作為老鷹隊的核心,特雷楊也是不負眾望。在進入聯盟的第二個賽季,便入選了全明星陣容。楊有著小庫裡的稱號,投射是他的最重要的武器。無視距離的快速出手三分,確實非常符合這個聯盟的打法。他可以說是前途無限,在老鷹他就是絕對的戰術地位第一人。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在保證自己的得分下帶領老鷹隊進入季後賽。其實他的優缺點很明顯,進攻犀利但是防守較為薄弱。。讓我們看一下他當年的選秀報告吧!
  • NBA球探報告:「吹楊」——特雷.楊
    作為老鷹隊的核心,特雷楊也是不負眾望。在進入聯盟的第二個賽季,便入選了全明星陣容。楊有著小庫裡的稱號,投射是他的最重要的武器。無視距離的快速出手三分,確實非常符合這個聯盟的打法。他可以說是前途無限,在老鷹他就是絕對的戰術地位第一人。
  • 吹楊和科林斯的矛盾,在卡皇看來,就是下一個哈登和霍華德
    科林斯對特雷-楊主導進攻的方式提出了質疑,認為自己在進攻端參與度不夠。科林斯希望自己更多參與進攻,在進攻端更多地摸到球,換句話說就是要球權。 這樣各種進攻技巧都嫻熟的內線,並且還只有23歲,要個頂薪並不過分。但問題是他如果一直在老鷹,就必然只會是個二當家。 給二當家頂薪是需要斟酌的,科林斯不像阿德巴約,巴特勒也和吹楊沒啥可比性。福克斯能拿頂薪,因為他就是國王未來的建隊核心。
  • 特雷楊本賽季什麼水平?
    那麼我們來從全方位分析一下特雷楊本賽季的表現,看看他值不值得讓老鷹託付未來!球隊影響力從球隊得分來看,當特雷楊在場時,球隊每百回合可以攻下109.9分;當他不在場時,球隊每百回合僅得92.4分,也就是當特雷楊下場時球隊每百回合要少得17.5分。
  • 特雷楊,到底能不能做好球隊基石?
    而後本次調查的發起人,也是文章的撰稿人Michael Scotto回應了特雷-楊,他們就是沒投票給你,不許說我標題黨!但和胖七不同的是,吹楊一直活在質疑之中。特雷楊的靈動傳控和超遠三分能力令人驚訝,讓人不自覺地想到庫裡,甚至覺得他未來會成為庫裡那樣的球員。就算身體條件一般,也能在其他方面做到極致,成為超巨。
  • 特雷楊和莫蘭特誰更優秀?一個數據爆表,一個用正確方式帶隊
    特雷楊和莫蘭特都是現役聯盟卓越的新秀,他們有著傲人的才華,在籃球領域上都創造出不錯的成就。這兩名球員都是後衛類型,都承擔著球隊的進攻重任,也都是球隊的大腦。那麼到底是吹楊更出色呢?還是小莫更加優秀,下面就一起跟隨著腳步來探討一下吧。
  • 利拉德本賽季扔進226記三分,特雷楊205記,那哈登呢?
    利拉德、特雷楊、大鬍子就是代表!那他們本賽季各投進多少記三分球呢?進攻端的威脅非常強。現在的特雷楊已經成為了老鷹的核心,未來他將會是聯盟前五的球員,等到詹姆斯、杜蘭特等球員退役之時,吹楊、東契奇、塔圖姆等球員將會成為聯盟的門面!
  • 解析 | 冉冉升起的頂級控衛,特雷楊和莫蘭特誰會是最佳新人?
    單純比較數據來說,不是很能客觀的解析球員。,雖然身高在NBA中不算特別出眾,但是在進攻端,特雷楊在大學時就幾乎把天賦拉滿,對應的模板是庫裡,大學期間榮獲NCAA得分王及助攻王,他的三分和造罰球能力尤其出色,場均3.5次三分和8.0次罰球分別排在聯盟第五和第二,不誇張地說,特雷楊的得分能力已經達到了巨星水平。
  • 特雷楊的上限比肩科比?出眾的進攻能力,缺乏帶隊成績是關鍵
    他的右側三分線內的進攻命中率均高於聯盟水平,命中率達到驚人的50%以上,這就是他聰明的地方,用腦子打球的球員進步總是突飛猛進,當然特雷楊有著極高的進攻天賦才可以不斷完成新賽季的蛻變。更深入的探討可以得知,特雷楊的打法更具有智慧和大局觀,面框架進攻確實是他在進攻回合中最長選擇的進攻空間,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要強行和比他高壯的防守球員硬碰硬,而是藉助隊友的擋拆掩護,在配合上自己很好的持球能力,殺到禁區附近就是在極大程度上提高本次進攻的成功率。
  • 特雷·楊創NBA歷史:12次出手砍37分,吹楊新季註定騰飛!
    特雷·楊創NBA歷史:12次出手砍37分,吹楊新季註定騰飛! 老鷹新賽季首場比賽,客場124比104大勝公牛。這場比賽老鷹贏球倒不是什麼稀奇事,但特雷·楊的表現卻創下了歷史紀錄,他出戰26分鐘,12投10中,三分6中5,罰球14中12砍下37分6籃板7助攻。
  • 特雷楊1代疑似曝光:錫安已定、吹楊將至、077還會遠嗎?
    目前中底的配置還不得而知,可能會是和Next Level 2.0相似的造型和配置,也可能是將原有的Lightstrike改成了Bounce,也或許是像哈登5一樣的混合中底配置,在官方還未做出明確說明之前誰都不知道它會是怎樣的配置,不同的配置使用也代表著不同的產品定位,就目前吹楊的賽場表現來看
  • NBA尼克楊被特雷楊取代了,楊少俠名頭依舊
    尼克楊被特雷楊取代了,老鷹在特雷楊的帶領下,戰績排名很不錯,特雷楊的球風像極了尼克楊的球風,最大的區別在於當時的尼克楊是只管自己進攻,不管隊友。球感來了的話,真是各種進。現在的特雷楊進攻能力也很強,三分很準,助攻能力也很強,能夠盤活球隊的進攻,雖然過去的尼克楊退隱江湖了,可是特雷楊現在繼承了楊少俠的名頭,甚至有超過了當初尼克楊的趨勢,真是長江水後浪推前浪呀。
  • 開拓者險勝老鷹,吹楊大戰利拉德,老鷹關鍵時刻連續失誤葬送比賽
    半場比賽開拓者隊利拉德19分、麥科勒姆16分,老鷹隊楊17分、卡佩拉19分,不得不佩服卡佩拉的吃餅水平,確實厲害。第三節開始卡佩拉造成小德裡克-瓊斯的犯規,兩罰命中,離開登哥罰球也準了,此後利拉德發揮超遠三分命中,跳投命中,老鷹看到開拓者起勢,趕緊叫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