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路,幫烈士回家》獲2019江蘇報紙好新聞系列報導一等獎

2020-12-22 騰訊網

前不久,2019江蘇報紙好新聞評選結果揭曉。其中,由揚子晚報與新江北報聯袂策劃的《尋路,幫烈士回家》獲2019江蘇報紙好新聞系列報導一等獎。此次參與評選的系列報導多為重大題材報導、競爭激烈。

一封幫烈士找家的信

引起總編、社長的高度重視

2019年2月20日下午,新江北報總編輯楊躍手機微信裡突然收到新華日報社揚州分社社長趙成君提供的一條新聞線索:一封尋找烈士的信件在不少南京市民的朋友圈刷頻,信件是山東菏澤烈士陵園張和莊寄出的,內容是烈士王慰華(20歲)於1947年12月犧牲於山東菏澤戰役,希望郵遞員同志辛苦一下,幫烈士找到家。寄往的地址是江蘇省南京市六合縣馬鎮區溝石村。

這條新聞線索引起了新江北報楊躍的高度重視,認為這是一個有重大新聞價值的線索。楊躍隨即安排記者與發出該條求助信息的六合郵政局投遞部投遞員孫祝安取得聯繫,到馬鞍街道核實、採訪,並連夜將稿件趕了出來,第一時間發給揚子晚報。2月22日,新江北報用整版刊登了《長眠異鄉72載 請幫江北英烈王慰華尋找「回家路」》的特稿。

揚子晚報與新江北報聯袂發起

《尋路,幫烈士回家》大型全媒體行動

為幫烈士早日榮歸故裡、回歸家鄉,2月25日,揚子晚報與新江北報聯袂發起了《尋路,幫烈士回家》的大型全媒體行動,全國範圍為長眠異地的烈士,尋找家鄉或親屬後人。活動發起以來,越來越多的烈士「榮歸故裡」。

期間,揚子晚報和新江北報記者先後跟隨南京六合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工作人員,趕赴山東菏澤調查走訪,為六合籍烈士「王慰華」身份的最終確認找到了有利線索。此外,還有讀者源源不斷地提供線索:高淳遊子山腳下有兩座無名烈士墓安葬著「蘇南抗日最後一戰」犧牲的兩位新四軍戰士;揚州68歲老漢尋找「當兵的伯父」;六合區冶山街道東王社區義忠地埋葬著70多位解放戰爭時期的無名烈士……2019年3月30日,在省、市、縣三級退役軍人事務管理部門的三級聯動下,淮安漣水籍志願軍烈士魯文柏的親屬也找到了!新江北報記者自始至終全程參與、跟蹤報導,先後刊登了《幫烈士回家》的連續報導數十篇。

江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加入「尋路」行動

江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也加入揚子晚報「尋路」行動,提供更多的專業指導。

「之前就關注到揚子晚報和新江北報策劃的『幫烈士回家』的活動,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江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副廳長徐衛為揚子晚報《尋路,幫烈士回家——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體行動》點讚說。

據了解,江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是根據機構改革的統一要求,將原來分散在民政、人社和軍隊有關部門職能整合而成的新組建部門,2018年11月正式掛牌。2018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以立法的形式,加強了對英雄烈士的保護,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傳承和弘揚英雄烈士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確實存在很多無名烈士或長眠在異地與烈屬、家鄉離散的情況,因此需要組織、引導社會各界的力量關注烈士保護,讓烈士早日『正名』、早日『榮歸故裡』。」徐衛說。

代表、委員點讚公益行動

希望烈士早日榮歸故裡、回歸家鄉

2019年的全國兩會上,就有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注到「幫烈士回家」的活動,點讚揚子晚報、新江北報的公益行動。他們希望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烈士早日榮歸故裡、回歸家鄉。

全國人大代表、建湖縣天和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共青團江蘇省委副書記(兼)魯曼來自江蘇著名的革命老區鹽城。得知揚子晚報發起了《尋路,幫烈士回家——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大型全媒體行動》,她覺得這個活動非常好。「從小到大,我一直都深受革命文化薰陶、聆聽先烈們的故事,」魯曼說,「我相信所有的人應該都像我一樣,希望歷史能夠榮歸故裡、回歸家鄉。我在這裡與大家一起接烈士回家!」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教授也認為,「幫烈士回家」是一項非常具有意義的活動。「戰鬥激烈複雜,很多情況下,部隊無暇安葬犧牲的戰士,而是交付由本地的村民代為安葬,進而造成了一些地區存在『無名烈士墓葬』的情況。」

賀雲翱同時也為活動提出了建議,「幫烈士回家是一件好事,同時也是一件嚴謹的工作,一定要和當地民政部門緊密合作,對烈士的身份、犧牲的具體事跡以及相關歷史事件進行詳實的調查,做到檔案齊備。同時對於烈士墓葬,如果是成群成片的,要做好保護,建設配套的紀念場館。如果是零散存於郊外村野中,可以考慮集中遷葬於當地已有的烈士場館周邊,便於保護管理和開展紀念活動。」

九旬參戰老兵張級三:

《幫烈士回家》公益活動很有意義

3月8日,揚子晚報和新江北報最新報導《70多名無名英烈血灑六合東王 請為他們建館立碑!》後,不僅引起了全國兩會代表們的高度關注和討論,同時還不斷有市民致電本報提供線索,其中有位自稱是親歷者的90歲高齡讀者張級三因年事已高,輾轉幾次才聯繫到記者,他向報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記者隨即進行了深入採訪。

「也許現在年輕人無法真切體會戰爭年代戰友之間的真摯情感,那個年代是用命可換命的」,張級三表示,揚子晚報和新江北報發起的「尋路,幫烈士回家」公益大型媒體計劃是件非常有意義的大事,他看到後特別暖心,說共和國如今的盛世繁華來之不易,是他的戰友們及一批批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3月12日,新江北報刊出《九旬參戰老兵,回憶東王廟激戰》一文,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和強烈共鳴。與此同時,新江北報記者把九旬參戰老兵張級三展示當年受傷斑痕的視頻上傳網絡後,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短短數小時,引發十多萬網友關注,短時間獲贊數超1.5萬。有網友評論:「這傷疤就是一枚沉甸甸的軍功章,致敬!」

文章刊出當天,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曹建新致電新江北報稱:張老負傷的那場戰役與同為老兵的父親所講述的戰鬥經歷極為相似。就這樣,在記者見證下,他們之間有了一場特殊的會見。

曹教授說,看到揚子晚報和新江北報組織策劃的大型《尋路,幫烈士回家》報導後,曹教授感到欣慰不已。他說:這些老前輩戰爭年代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很多指戰員在青春韶華之年就付出了寶貴生命,後代絕不能忘記他們!

新江北報:

繼續講好新區好故事、傳播新區好聲音

《新江北報》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管,揚子晚報主辦。2019年,揚子晚報與新江北報進行有機整合,成立揚子晚報南京江北新區記者站及融媒體中心,全媒體、全方位、全視角聚焦和服務江北新區的中心工作,講好新區好故事、傳播新區好聲音。

在2019年裡,《新江北報》不斷成長,多平臺融合步伐鏗鏘,全媒體宣傳發聲有力,現象級產品層出不窮。江北新區成立四周年,全報社上下不僅積極配合新區宣傳部做好全媒體宣傳策劃,還利用兩周時間完成了四周年80個版面特刊,從視頻到微信,再到微博,再回歸紙媒,全方位角度的宣傳報導,讓江北人更直觀的感受到了新區成立四周年來的變化,受到了江北新區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全媒體策劃擲地有聲。由《新江北報》策劃出品的「江北新區最美奮鬥者」票選活動,在投票發出後三天內票選數達到20w+。形成了江北新區一個有影響力的紙媒品牌。新媒體爆款頻出。在2019年,「新江北」微信公眾號出現了10w+的爆文。新江北報製作的短視頻瀏覽量更是在兩天時間內達到了100w+。新區成立的四周年的視頻瀏覽量更是達到了1000w+。本報今日頭條號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總推薦閱讀量達到了1億+。

「在新華報業集團和揚子晚報的領導和支持下,在新區宣傳部的關心和指導下,新江北報將繼續立足都市報定位,根植江北熱土,講好新區故事,不斷提升辦報水平,積極關注新區民生實事,切實將新江北報辦成一份群眾喜聞樂見的江北權威報刊。」楊躍說。

新江北報(電子版)0431期

來源 :新江北

相關焦點

  • "2019@共和國"系列報導之"褒揚烈士":念茲在茲,無日或忘
    "2019@共和國"系列報導之"褒揚烈士":念茲在茲,無日或忘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劉毅 賈志軍 胡競責任編輯:李晶2019-12-11 17:04
  • 臨沂測繪員「翻譯」地址幫烈士回家,有兩位烈士親人住址跟他說的...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8月8日訊(記者 李立紅)「讓思念發光 幫烈士回家」大型尋親活動啟動以來,大眾網·海報新聞的「烈士尋親」熱線線索不斷,其中臨沂一地理信息測繪員周厚彪來電幫忙「翻譯住址」,糾正了9位烈士的地址信息。
  • 【喜報】官渡法院多篇新聞報導獲昆明新聞獎!他們是……
    【喜報】官渡法院多篇新聞報導獲昆明新聞獎!昆明新聞獎是經昆明市委宣傳部批准常設的全市性年度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參評作品緊扣當前昆明的建設與發展,充分體現了昆明新聞媒體把握重大題材,堅持輿論導向的創新能力。其中有四篇報導官渡法院新聞作品獲獎,是昆明市唯一有新聞報導獲獎並多篇上榜的法院,這也是官渡法院在司法宣傳工作方面取得的又一可喜成績!獲獎的都有哪些呢?
  • 2020-9-28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央視快評】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央廣網北京9月2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本臺播發央視快評《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央廣網北京9月28日消息(記者徐志強 李曉波 王苗)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當地時間27日上午10點,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莊嚴舉行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
  • 重慶一批優秀新聞記者和作品獲表彰
    重慶有7件新聞作品獲得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其中,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旗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融合創新作品《2019對話1949:時代變了 初心未變》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華龍網集團總裁、總編輯周秋含獲評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
  • 2019-3-22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黨的領導是思政課建設根本保證 央廣網北京3月2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今天(3月22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題目是《黨的領導是思政課建設根本保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
  • 常德這些新聞作品、新聞工作者獲全省表彰
    尚一網訊(記者 李張念)11月26日下午,湖南省優秀新聞作品和優秀新聞工作者表彰會召開。我市共有11件新聞作品獲2019年度湖南新聞獎,常德廣播電視臺周敬峰獲評第十五屆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在2019年度湖南新聞獎獲獎作品中,常德日報社參評的文字消息《津市市全省率先打造「無證明城市」》、文字評論《警惕文明建設中的「非理性表達」》,常德市廣播電視臺參評的電視評論《用法律之盾保護英烈精神》榮獲一等獎。
  • 全省年度時事好新聞評選揭曉
    本網訊(全媒體記者蔡亞文 見習記者周夢伊)12月11日,湖北省記協時事版面專業委員會第25屆年會暨2020年度時事好新聞評選會在我市落下帷幕。本報9件參選作品,分獲一等獎4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2個。本次評選活動由湖北省記協時事版面專業委員會主辦,市融媒體中心承辦,共設立版面、標題、時事與編輯出版工作論文、重大事項報導專項獎、優秀時事編輯、關心時事報導總編輯6個評選類型。全省20家媒體153件作品參與角逐,經過3天的分組評選、定評等程序,共評出一等獎52件。
  • 朝日新聞轉型及對中國報紙的啟示
    朝日新聞經過查證後予以報導,出售該土地的日本財務省不得不向國會進行解釋。根據朝日新聞的後續調查的報導,財務省對國有土地交易文件進行了篡改,並刪除了有關政府給予森友學園特殊照顧的字句。  該系列報導迫使財務省的原國稅廳長官引咎辭職,麻生太郎財務大臣承認了文件篡改這一事實,並作出謝罪聲明。該深度報導榮獲2018年日本新聞協會的報導部門「新聞協會大獎」。
  • 第十一屆重慶市「十佳新聞工作者」簡介
    他採寫的《抗疫一線的那些黨員們》《重慶主城首批患者治癒出院》等戰疫一線報導堅定了重慶人民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決心;《「陸海新通道」背後的重慶探索》《長江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正式啟動》等報導展現了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成果;邢家橋社區老舊小區改造系列報導,成為重慶乃至全國基層治理的典型案例,助推邢家橋社區黨委書記謝蘭當選了2019年感動重慶十大人物。
  • 幫烈士回家,15天找到烈士的親屬
    今年3月初,四川省珙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發函給江寧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請求幫助尋找南京江寧籍烈士倪進宏的親屬,時為二野軍大學員的倪進宏在1950年2月的一次剿匪中英勇犧牲。得知尋親信息,工作人員了發現《南京當代人物大典》(英烈卷)中記載,烈士倪進宏,為原南京市江寧縣銅井新濟人,1950年在徵糧剿匪中犧牲,除此之外,無更多的烈士及其家人的相關信息。
  • 回家!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棺槨覆蓋國旗,三位志願軍烈士親屬均已確認
    今天,運20接志願軍烈士回家。在這批移交的志願軍烈士遺物中發現三枚印章,分別是馬世賢、林水實、丁祖喜。據此前消息,烈士馬世賢、林水實的親人已分別找到。目前丁祖喜烈士家庭基本信息也已確定:安徽蕪湖無為市嚴橋鎮人,1944年入伍,志願軍某部排長,1953年7月11日在朝鮮戰場犧牲。
  • 72年的思念 三代人的接力有了結果 因本報報導 烈士李賀華的親人...
    4月20日晚,對家住唐山市的李愛華老人來說註定是個不眠夜,一家三代人苦苦找尋烈士親人的安葬地終於有消息了——法庫縣秀水河子。二哥19歲參軍,20歲犧牲,李愛華老人已經不記得二哥的模樣了,但這份思念卻持續72年,從未遺忘。4月22日,當記者幫他與法庫縣秀水河子烈士陵園取得聯繫後,電話那頭的老人哽咽地道謝:「謝謝《瀋陽晚報》的幫助,讓我有機會去看二哥一眼。」
  • 抗戰殉國畢福昌烈士、劉秉勳烈士2019年3月26日入祀圓山忠烈祠
    2019年春祭大典之前,南京保衛戰後殉國英烈劉秉勳烈士、常德會戰殉國英烈畢福昌終於獲準入祀圓山忠烈祠,幾位抗戰英烈遺族從大陸趕赴臺北,3月26日參加了期盼已久的英靈牌位入祀儀式,並舉行首次家祭,達成抗戰英烈遺族長久以來的心願。
  • 16年堅持不懈 北京市人大好新聞評選碩果纍纍
    答:本市宣傳人大制度好新聞評選活動始於2003年,旨在鼓勵新聞媒體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人大新聞作品,宣傳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講好人大故事,到今年已經成功舉辦十六屆。評選活動設立評選委員會,主任委員由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擔任,副主任委員由主辦單位有關負責人擔任,委員主要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市委宣傳部、高校和新聞媒體等。
  • 記錄新時代 講好中國故事——湖南省新聞戰線工作綜述之二
    11月26日,在全省優秀新聞作品和優秀新聞工作者表彰會上,除了表彰第30屆中國新聞獎湖南獲獎作品、2019年度湖南新聞獎獲獎作品外,第十五屆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優秀個人等獲獎人員也相繼上臺接受表彰。
  • 「公益體彩 在你身邊」專題 榮獲湖南年度體育新聞優秀作品一等獎
    「公益體彩 在你身邊」專題 榮獲湖南年度體育新聞優秀作品一等獎 發布時間:2020-12-28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孫濤 文嘉 字體: 大 中
  • 2021-01-05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今天推出《端牢中國飯碗》;英國宣布在英格蘭全境再次實施最高級別嚴格管控措施;以下是詳細內容:習近平籤署中央軍委2021年1號命令 向全軍發布開訓動員令央廣網北京1月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4日籤署中央軍委2021年1號命令,向全軍發布開訓動員令
  • 2019福建"最美新聞工作者"劉學:群眾心聲的"傳話筒"
    原標題:獲評2019福建「最美新聞工作者」,六獲中國新聞獎劉學:群眾心聲的「傳話筒」 福建新聞廣播 供圖 在福建省委宣傳部牽頭組織的2019年度福建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美人物」推選活動中,福建新聞廣播記者劉學獲「最美新聞工作者」稱號。《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在對劉學的採訪中看到「最美」二字裡凝聚著劉學從業13年來不斷深入基層、錘鍊「四力」的點點滴滴。
  • 巴彥淖爾日報社15件作品獲全國大獎
    巴彥淖爾日報社選送的15件作品中,《河套灌區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獲得消息類一等獎,作者王羽南 、周昊、鮑豔媚、郭利平,編輯呂珂慧;《畝均一二三產綜合效益論英難》獲系列報導一等獎,作者王紫丁、王羽南、袁雅芹、楊志利、高曉龍、胡東育,編輯譚屹琳、呂珂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