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價不斷上漲,對於現階段想買房的購房者來說,壓力非常大。一二線城市就不說了,現在連一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子,都動不動上百萬一套,給普通家庭來說,造成許多困擾。
因此,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買房不能再像過去一樣,閉著眼睛亂買了。畢竟買錯了,不僅居住不舒服,未來轉手還可能會貶值。我有一個親戚,當初買房的時候不懂,聽信了售樓處工作人員的話,買了一套頂層,先不說每到夏天居住體驗有多差,現在5年過去了,當初120萬買來的房子,不僅沒漲,還反而跌了5萬塊,如果算上稅費、中介費等等其他費用,這套房子虧了將近10幾萬。
所以,對於購房者來說,未來買房一定要擦亮雙眼,以免踩坑,尤其是去售樓處買房時,一定要謹慎,否則就很容易被銷售人員高超的銷售話術套牢,加上在售樓部烘託的銷售氛圍下,衝動購房。
為了大家買房時能選到好住宅,今天筆者就請來一位內行人,讓他來告訴我們到底買房時,該如何選擇,才能買到好住宅。內行人表示,只要遵循這「3點」原則,就能夠買到好房子。
01
一、不選大戶型,買110平以內的3房。
對於有條件的人來說,肯定希望買的房子越大越好,但對於普通剛需來說,買房一定要精打細算,購買更具有性價比的房子。
那為啥說不買大戶型,要買110平以內的三房呢?
對於大戶型我定義為140平方以上的4房,這種房子在市場的成交率一直偏低,基本難賣,而且價格漲幅也很低。
而反觀110平以內的三房,一直是剛需的最愛,不僅能夠滿足自住,並且不用擔心未來無法轉手的問題。同時對於剛需來說,壓力也不會太大,如果你買太大的話,不僅首付也出更多,每個月的還貸壓力也變大。所以,綜合這幾點來說,能不選大戶型就別買大戶型,儘量買110平的三房。
二、遠離超高層住宅。
對於這點,可能很購房者都會比較懵,為啥要遠離超高層住宅呢?畢竟高層住宅視野好,通風採光還一流,住起來十分舒服。
確實,高層住宅在居住體驗方面都不錯,但考慮到未來的話,超高層住宅的弊端還是比較多。
首先,安全問題。要知道,一旦出現地震、火災等問題,居住在高樓層的人是很難逃生的。尤其是火災,按照我們目前的消防技術,雲梯只能去到15樓左右的樓層,再高的話就得聽天由命了。
其次,電梯問題。一般情況下,電梯的使用壽命在15-20年,然後就需要更換使用了。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於高層住宅密度高,如果使用維護方面不到位的話,會加快電梯老化的進程,不到10年就會出現問題。那對於居住在高層的業主來說,出行必然會有所不便。
最後,生活用水安全。高層住宅用水需要「二次供水」,若小區管道爆裂維修,大都會致水壓減小,高樓層住戶的水就供不上去。目前在香港就有一些老舊的高層住宅小區,對於住高樓層的住戶來說,高峰期時間經常沒水用。
可見,超高層住宅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帶來一系列的弊端。因此,對於購房者來說,最好還是選擇多層住宅,或者12層左右的高層住宅。
三、不買低樓層的房子。
這裡講的低樓層,是指8/1的樓層。比如一棟樓有24層的話,那4樓以下的房子最好是不要購買。
尤其是一樓,因為樓間距的問題,家裡的通風和採光都會非常差,基本白天都要開燈。而且一到回南天,家裡就會溼溼的。加上周邊人來人往,私密性差不說,噪音也會干擾休息。
試想下,一個沒有通風的臥室,人的睡眠質量怎麼能好,一個陽光照射不進來的房子,如何能驅除那種無法言表的陰冷,一個一陰天就返潮,一下雨就到處溼噠嗒的房子,如何又能讓風溼病遠離購房者。所以,對於低樓層的房子,能夠儘量避免就避免。
02
以上三點就是內行人給出的方法,對於剛需者而言買房可以說是最關鍵的一步,甚至比攢夠房款還要重要。因為買什麼樣的房子可能關係到我們整個下半生的居住體驗,所以這「3個」買房技巧,在我們買房時我們不妨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