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能源規劃的思考和建議

2020-12-16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售電網訊:編者按:國網(蘇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規劃諮詢中心主要聚焦於園區級和區縣級綜合能源系統規劃、商業模式分析、體制機制分析以及配套展示宣傳等領域,根據城市能源系統的主要構成和功能,重點從電力、熱力、建築、交通等專業領域開展深入研究,實現從理論研究到落地應用的貫通。本專欄將圍繞園區級和區縣級綜合能源規劃關鍵問題,從理論研究、模型方法和經驗實踐等方面展開,結合相關成果和研究思考與讀者進行交流分享。

文章導讀:自1979年我國設立第一個工業區—蛇口工業區以來,我國工業園區已歷經40年的發展,工業園區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和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截止2018年底,全國共有國家級和省級工業園區2500餘家,貢獻了全國一半以上的工業產值。其中,僅219家國家級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2萬億元,佔全國的11.3%。隨著數量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工業園區也成為了高耗能產業的主要集聚區。「十四五」期間,隨著新發展理念的深入貫徹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園區能源生產消費將面臨諸多挑戰、發生諸多變化,基於此背景,關於工業園區能源規劃提出一點思考和建議。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電力」ID:ELECTRIC-POWER 作者:國網(蘇州)城市能源研究院 孫志凰)

一、強化規劃引領,統籌規劃園區能源系統,保障園區高質量發展

工業園區經濟基礎好、負荷聚集且負荷類型多元,具有能源梯級利用的客觀優勢。立足園區產業發展和能源資源稟賦,統籌規劃園區電、氣、熱等綜合能源系統,是提升園區綜合能效的重要手段。合理選擇集中式與分布式能源供應方式,協同規劃電網、熱網等能源傳輸網絡,促進多種能源形態高效協同轉化。發揮儲電、儲熱、儲冷等靈活資源的調節能力,挖掘需求側響應、輔助服務市場潛力,抓住碳交易等新興能源市場發展機遇,創造更多增值收益。重視能源生產、傳輸與消費的質量和效率,保障園區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

二、推動園區工業節能,制定合理的產業政策,優化能源資源利用

2016年7月,國家工信部發布《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將工業綠色發展作為重要戰略。推動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按照「源頭減排、末端治理、技術優化、全程監控」的系統性思維,重點做好工業能效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改造等工作。明確產業轉型升級途徑,鼓勵園區造紙、電力熱力生產供應企業、化學製品製造業、紡織業等重點用能行業積極使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堅持生產集約化、高效化、綠色化、數位化發展;立足園區自身發展實際,將產業能耗指標納入產業準入條件,實行工業園區綠色準入,有償使用環境資源,執行強制性汙染排放標準和汙染收費制度等。

三、推動園區交通節能,建設集約高效、智慧便捷的綠色交通體系

推廣使用節能交通工具,優先發展園區公共運輸,加大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在公共運輸中的應用。開展新能源汽車及加氣站、充電站等配套設施的建設發展規劃,做好充電設施預留接口與停車場區域總體布局;鼓勵園區內部物流車、私家車使用電動汽車、LNG、油電混合動力等節能車輛;有港口的園區,大力推動岸電布局,推廣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和裝卸機械「油改電」;推廣節能型路燈,提高園區照明系統節能水平;完善智能交通體系,全面開展電子站牌建設、無線視頻監控、及時更新園區道路基礎數據和電子地圖,推動智能化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交通引導、交通監控等)和智能化交通服務(停車服務、綜合樞紐換乘、動態導航等)。

四、推動園區建築節能,建設綠色節能、智慧宜居的特色建築集群

2017年,我國建築總能耗為9.47億噸標準煤,約佔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21.11%。據中國建築節能協會《中國建築能耗研究報告(2019)》預測,我國建築部門總能耗將在2042年達峰。建築能耗一直是能源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推動園區建築節能,是優化園區能耗指標的有效途經。一方面,對既有建築實行建築能源審計,加快建築節能改造,根據實際建築負荷特性,充分利用園區本地工業餘熱、清潔能源,積極使用水源熱泵、地源熱泵、儲能等技術,提升建築能效;另一方面,對新建建築,在土地出讓、規劃設計等環節嚴格把關,明確其綠色建築星級及能耗標準要求,從源頭上推進建築節能。同時,打造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等示範項目,推動綠色建築發展。

五、推動園區清潔能源使用,建設本地清潔能源充分利用的綠色供應體系

根據國家2018年能源局統計數據粗略推算,我國工業園區新能源消費佔總能源消費比重不足5%,新能源消費提升空間巨大。園區應加快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和常規能源融合發展,發揮多能互補和協同供應,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與綠色供給。充分挖掘太陽能發電、太陽能熱水、地熱能、風能、生物質能、氫能等清潔能源利用潛力,積極利用柔性電力技術、熱泵技術、儲能技術,推動園區建設綠色能源供應體系。

六、推動園區智慧平臺建設,建設實時監控、協同管理的智慧管理平臺

2016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工信部聯合制定的《關於推進「網際網路+」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開始實施,能源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正在興起。園區需加強對用能單位能耗監測系統建設,實現對重點工業用戶、重點建築、交通樞紐站等能耗監測,建立和完善能效測評、能源審計、節能服務等能源管理工作。長遠考慮智慧管理平臺對各類能源管理系統的兼容和擴展能力,為智慧園區、智慧城市建設做好技術準備。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售電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把規劃作為工業園區開發的剛性約束
    作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最大的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區注重借鑑新加坡經驗,堅持「規劃先行、環境立區」,以規劃為引領,以制度為保障,探索出園區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之路。  嚴控準入和淘汰  調「綠」產業結構  啟動早、標準高、落實嚴,是工業園區規劃環評的主要特點。
  •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關於「十四五」能源規劃重點問題的建議
    在能源低碳轉型提速的背景下,能源規劃工作呈現與之前不一樣的兩大特點,一是用以保障能源供應安全與可靠的可利用技術,以及管理工作的側重點會有所變化,需要結合新技術的應用予以梳理和分析確定;二是電力系統的重要性會進一步凸顯。
  • 中國高新院助力臨武工業園區創建省級高新區
    、基地和機構,通過與相關負責人深入座談與交流,對臨武工業園區電子信息產業、農產品加工產業及文化休閒產業發展情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並形成初步的產業定位和規劃思路。圖1項目組調研食品加工產業龍頭企業舜華鴨業圖2 項目組考察久森新能源車間
  • 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發布 為新疆能化產業發展提出思路建議
    ,了解了當地能源化工產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規劃。由中國化工報社牽頭組織的這次調研報告,是基於國家相關部委、科研院所、院士、業界知名專家、資深行業媒體記者等,多次實地調研形成的,具有很強的真實性、權威性和指導性,也必將為國家和行業制定能源和現代煤化工「十四五」規劃提供第一手的詳實依據。
  • 安寧工業園區完善「十四五」發展規劃
    本報訊 記者繆亞平 通訊員武麗梅報導 日前,安寧工業園區召開《雲南安寧產業園區「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專題會,進一步完善園區「十四五」發展規劃文本。  會上,編制單位匯報了園區「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相關情況,與會人員圍繞規劃編制工作進行了討論發言,進一步提出了修改意見。會議指出,「十四五」時期是園區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重要時期,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對園區積極適應經濟發展形勢的新挑戰、妥善應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 蘇州工業園區蘇相合作區規劃發展專家諮詢會召開長三角發展機遇
    近期,圍繞市委、市政府以及兩區相關要求,蘇州工業園區蘇相合作區積極履行建設主體責任,加快推進「十四五」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核心規劃。為了更高水平、更高標準、更高質量編制蘇相合作區規劃,8月22日,蘇州工業園區蘇相合作區規劃發展專家諮詢會召開,來自各個領域的多位專家學者為蘇相合作區的發展建言獻策。活動現場,江蘇省規劃設計院、蘇州市規劃設計院分別就蘇州工業園區、蘇相合作區基本情況作詳細介紹。
  • 賦能園區綠色智慧可持續發展 南大環保為工業園區量身定製專業化的...
    南大環保提供的智慧園區頂層規劃設計,能夠涵蓋園區的各個管理模塊,打造國內本質安全型工業園區,全面提升園區安全管理、生態環保、應急救援、公共服務等方面水平,賦能園區綠色、智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南大環保總經理助理盧永就"工業園區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體系實踐探索與思考"發表主題演講,深刻解讀了南大環保創新治理體系,通過融合式創新、精細化管理和多元化參與共治實踐探索,構建了"可感知、可管控、可治理、可提升、可持續"的新型工業園區第三方服務模式。  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工業園區將成為"新基建"的重要參與環節,智慧園區也將成為"新基建"最佳落腳點與實踐區。
  • 19省下發能源「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在今年11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該文件指出,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
  • 鴻信電力進駐察哈爾工業園區
    11月29日,內蒙古鴻信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進駐內蒙古察哈爾工業園區三峽現代能源產業園舉行入園儀式。  副市長雲鵬剛,內蒙古鴻信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單俊平出席入園儀式。  「近年來,內蒙古察哈爾工業園區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充分發揮區位、政策等優勢,規劃建設了裝備製造產業園,配套制定了《風機裝備製造產業招商優惠政策》,為入園企業在生產建設、人才培養、配套服務等方面提供了優越的發展環境。」市區域經濟合作局局長、察哈爾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張瑞賓表示,將一如既往地為企業項目建設提供周到、便捷、全方位的服務。
  • 玉泉區召開「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建議座談會
    玉泉區召開「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建議座談會 2020-12-19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力規劃是集體行動計劃 不是個人思考的行動準則與計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電力規劃是集體行動計劃,不是個人思考的行動準則與計劃。(來源:能源雜誌 ID:energymagazine 作者:張樹偉)對於個人來講,一切都可以是主觀的。
  • 清水河縣人大常委會調研全縣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和工業園區建設情況
    清水河縣人大常委會調研全縣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和工業園區建設情況 2020-12-13 2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份「答卷」,來自市工業園區
    12月2日,記者從市工業園區(來賓高新區)舉行的2020年產業集群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市工業園區充分發揮來賓工業主戰場作用,著力打造八大特色產業集群,園區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
  • 李仁君教授:建議海南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根據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和海南省清潔能源發展規劃,我提出以下三個建議:  (一)將甲醇清潔能源納入海南省清潔能源發展規劃;  (二)建設國家級清潔能源(甲醇)應用示範基地;  這是海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海南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海南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盟海南省委員會副主委李仁君委員提交的關於「關於海南發展清潔能源甲醇燃料的建議」。  李仁君教授在他提交的提案中指出: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能源需求正在持續增長,能源消費結構也存在著過分依賴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的不均衡發展的問題。
  • 工業園區簡介 - 新華網寧夏賀蘭
    工業園區簡介   賀蘭縣工業園區是在原賀蘭縣馬家寨經濟開發區和暖泉老工業區基礎上形成的,是自治區鄉鎮工業小區之一,也是我縣民營經濟試驗小區。園區包括一區、二區、三區三部分,佔地面積約4.1平方公裡。
  • 市場結構升級,聯美控股如何確保清潔能源業務長足發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順利起航的夯基之年。在此背景下,環境治理效果考核將更加嚴格。在行業大浪淘沙之下,「A股清潔供熱龍頭企業」聯美控股或將迎來「黃金起點」。
  • 最新|天津49個市級和國家級工業園區名單來了!
    10月27日,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尹繼輝及各相關處室負責人做客由市政府辦公廳、市網信辦、海河傳媒中心共同策劃的《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節目——「向企業家報到」,介紹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的具體舉措,並現場幫助企業家解決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 廣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2008-2020)
    構建清潔、高效、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依靠大力發展新能源來補充和替代化石能源,直接關係到我市的現代化進程,關係到我市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首善之區」的建設。 為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新能源產業,構建我市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體系,建設宜居城市,特制定本規劃。
  • 關於電力發展「十四五」規劃的若干建議
    可見,中西部地區的電力發展不平衡性正在扭轉,這將對長期以來實施「西電東送」的規劃思路帶來影響。  (五)電力與其他能源發展缺乏協調性  電力是由一次能源轉換而來,煤、氣、核等一次能源轉換成電力,其能量利用效率取決於轉換方式和轉換技術。煤電的能量轉換效率一般在35%~45%;天然氣聯合發電效率一般在55%~60%;核電的核能轉換效率在30%~35%左右。
  • 蘇州工業園區某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能耗管理系統的應用
    智能電網解決方案關注新浪微博:江蘇安科瑞徐聃鴻摘要: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繁榮發展,人們對能源的需求逐漸增長,由此帶來的能源危機日益嚴重。派出所建築如何實時的了解、分析和控制派出所的能源消耗已成為需要解決的迫在眉睫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