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訪哈佛大學教育學碩士Cici:為什麼小步在家早教的孩子英語學的...

2021-01-19 手機鳳凰網

前兩天微博上一位姥姥和外孫女用英語互動的視頻火了,「姥姥教萌娃學英語自帶山東口音」的熱門話題閱讀數近1000萬。不少人被姥姥和萌娃的一舉一動可愛到,但也有許多人感慨,為什麼人家的孩子英語就能學的那麼好?這其中是否有什麼秘訣呢?

據孩子媽媽介紹,孩子一直是跟著小步在家早教的課程學習的,在遊戲和親子互動過程中,都會和孩子利用英語交流(課程引導)。她還分享了姥姥的帶娃筆記,姥姥很直白地寫道,「做了一年多早教(小步在家早教),孩子在很多方面的表現都比小區裡其他孩子更加優秀」。

那麼,小步在家早教是如何教孩子學英語的呢?市面上英語學習產品很多,小步在家早教的英語教學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為此,我們專門採訪了小步在家早教英語課程負責人、畢業於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Cici老師。

「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一直在探索最適合孩子的英語學習方式。」Cici老師還介紹,市面上很多給孩子做英語啟蒙的產品,都是讓孩子自己看動畫學英語。但是,讓孩子過度使用電子屏不僅會傷害眼睛,孩子也並不能得到有效地互動和反饋。所以,很多孩子的英語學習顯得格外艱難。Cici老師堅信,單純靠不加理解地聽和看來磨耳朵學英語,可以說是無效的。孩子的語言啟蒙,一定要與成人產生互動,而最好的互動,就是親子遊戲。

這也是小步英語的最大亮點:與DEEP課程深度結合。即,把英語學習融入到親子互動、生活場景中,讓孩子在真實的體驗中學習。「如果只是單純地填鴨式、灌輸式的教語言,孩子就變成了被動地接收者。而和DEEP課的結合,能讓孩子在真實地創作、遊戲、親子互動的過程中把語言用起來。」

Cici老師介紹,這套讓孩子通過實體材料、通過在遊戲中探索和創造來學習英語的理念,來源於哈佛大學階段的啟發,她還專門展示了一套叫做「通過創造設計學習體驗」的課程,用來說明這一理念的優勢。在課程展示過程中,Cici老師一再強調創作的重要性,因為創造的過程本身就是激發思考、動手、溝通、表達,鍛鍊孩子創造力、想像力的綜合過程。她說,我們希望家庭能夠提供給孩子的,不是「嬰兒圍欄」,而是「遊樂場」。我們希望孩子去掌控過程,決定做什麼、如何做;而不是灌輸式的剝奪孩子實驗的自由、探索的自主權,以及創造性冒險的機會,從而讓孩子錯失很多體驗。

「也正是得益於這套課程,我們更強調一個材料或者玩具,孩子能拿它做什麼,而不是這個東西本身是不是很精緻,因為那不能代表孩子能進行創作。只要是安全的物品,都可以成為孩子創作、學習的素材。」她還回應道,很多人有疑惑,為什麼我們要用最簡單的紙杯、絨球給孩子做早教,而不是更有科技含量的電子設備?其實,電子設備本身是高科技,但是並不代表孩子學到的是高科技;相反,一個紙杯、一個絨球,如果發揮想像力去創作出不同的內容,才是孩子更高級別的興趣。

另一方面,她也著重強調了課程的場景化。「我們根據家庭實際,為周末時光設計了不同場景的應用英語,讓孩子在具體的、真實的體驗中,實現英語的有效學習。」

當然,好的理念也要充分結合中國家庭的客觀實際,即英語使用率普遍偏低,尤其在三四線城市,很多家長本身就沒有很好的英語基礎,讓他們教孩子是極大的挑戰。在這個問題上,小步的英語學習在設計之處便做了充分考慮。

「小步的英語課程,將DEEP早教課的遊戲分成了三個場景,配以中教課程講解、外教發音講解、AI智能糾音。家長基本可以通過這三個環節,學會相應內容。如果家長教起來還是有難度,我們還搭配了點讀筆和配套親子悅讀書。」Cici老師介紹,在家長和孩子跟隨DEEP課程互動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在需要英文表達的部分借用點讀筆和學習書。如果課程過程中不想點,也可以在復盤的時候,當作和孩子讀繪本一樣使用,這樣既保證課程的流暢性、也能幫助孩子學習。「我們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最大化地解決了家長們不會教、不敢教的問題。」

說起這一點,Cici老師驕傲地說,「團團姥姥就是個很好地案例。」確實,連團團姥姥自己都說,其實對於她這個年紀地人學英語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小步地英語課程卻讓她成為了「英語早教達人」。而面對網絡上紛紛熱議地姥姥「口音問題」,Cici老師坦然表示,比起能夠流利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口音真的沒那麼重要。

據了解,小步的英語課程廣受歡迎的背後,是教研團隊一年半的精心打磨,課程研發團隊裡,有美國知名的教育專家;有來自北美的超級奶爸;還有有平均十年教齡的畢業於世界名校的老師們。確保每一節課程、每一個環節都是最地道的美語表達,都能在最適合親子互動的場景中,真實自然地進行。也正是秉承這份堅持、堅守這份責任感,才讓小步在家早教,即便走在一條tough的創業路上,卻極速地奔跑了起來。

相關焦點

  • 小步在家:從0個月寶寶做起的早教生意,真的靠譜?
    事實上,現階段中國的早教市場大部分都針對6月齡以上的幼兒,且近年來多次被曝亂象。對於2~6月齡階段的嬰兒而言,線上早教顯然仍處於發展初期。 那麼,小步在家在此時入局小月齡早教市場,真的做好了準備,幫家長們為孩子「搶佔起跑線」,還是僅僅想收割一波家長們的「智商稅」呢?
  • 小步在家早教創始人及CEO彭琳琳:幼兒園的孩子上課外班目的應是...
    中國的家長越來越追捧課外班,興趣班、課外補習如火如荼,也有一部分家長疑惑是不是應該從幼兒園起就讓孩子上課外班。對此,小步在家早教創始人及CEO彭琳琳說:「學齡前的孩子,上課外班的目的主要不是學知識學技能,而應該注重學習力的養成。」彭琳琳表示,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特長,但實際上到了小學三年級還堅持學習一項特長的孩子,連10%都不到。
  • 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程之工具箱拼圖The Toolbox Puzzle
    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程給予我們父母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局限於固定的教具去幫助他認識這個美麗的世界在材料包裡取出今天要用到的印刷品就可以開啟高質量陪娃模式啦真的很有成就感喲。榮榮姥爺每天都看著我無論多忙都會擠出時間去陪榮榮寶貝上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程,看著寶貝一天天的進步忍不住問我~之前給寶貝報的線下早教中心和小步有什麼區別呀?為啥線下要這麼貴難道也是教孩子這些內容嗎?
  • 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程之我是一名體操運動員I'm a gymnast
    寶寶爸爸一邊準備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程材料包道具,一邊和寶貝聊天,場面著實有點尷尬,因為寶貝會語無倫次地回答爸爸,他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爸爸每天都要和寶貝進行對話,多提問少給答案,讓寶貝學會思考,愛上思考。小步在家早教不僅僅是教我們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教會我們為人父母如何給予孩子最好的愛。我常常在想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要成為怎樣的人呢?
  • 小步在家早教:教會家長正確的親子互動方法,讓「陪著」成為「陪伴」
    據《2019年中國親子陪伴質量研究報告》數據顯示:91.7%的0-3歲孩子父母和97%的4-7歲的孩子父母群體認同高質量親子陪伴的重要性,但其中八成父母仍在以低質量的方式陪伴孩子,很多陪伴僅僅只是形式上的「陪著」而已。怎樣做到高質量陪伴、讓親子過程變得更快樂成為家長關心的普遍問題。小步在家早教創始人及CEO彭琳琳和她的團隊認為:早教的核心在於父母的參與。
  • 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程之冰球運動Ice Hockey
    身邊的閨蜜看到我們家每天跟著小步在家早教DEEP課程玩得特別好羨慕不已,紛紛過來請教該如何進行高效科學的親子陪伴。很多媽媽都和我吐槽~我還不知道什麼是小步在家早教,更沒有任何的育兒經驗,甚至連最起碼的陪伴都做不到。
  • 小步在家早教聯手臺灣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孫莉莉 教你高...
    但什麼樣的圖書適合孩子當前和長遠的需要、怎樣陪讀才能更有成效,卻困擾著絕大多數家長。小步在家聯手臺灣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孫莉莉,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了答案。今年9月,小步在家早教APP上線了《親子閱讀·泛讀10本不如精讀一本》的專家微課。課程一經上線,便收穫了大量家長好評。有用戶直言,終於等到一門專門指導家長陪讀的課程啦!這足以說明,家長們對這類知識確實渴求已久。
  • 小步在家早教聯手百度與牛欄牌3跨界共推公益課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在線教育知名品牌小步在家早教聯手百度與牛欄牌3推出《養出吸收好體質》第二季系列聯合課程。課程已於12月初陸續上線。據了解,這是小步在家早教與牛欄牌3在時隔半年後的第二次合作。(圖為小步在家早教、牛欄牌3聯合免費課程)高質量陪伴成主流,小步在家實現彎道超車負責此次課程研發的小步在家早教成立於2017年初,主張科學早教的核心是家長的用心陪伴。與很多其他早幼教賽道玩家不同,小步在家早教將受眾群體鎖定為家長而非低齡的孩子。
  • 小步在家早教:3歲前爸媽做對這件事,孩子智商比同齡人高17%
    這兩天辦公室的媽媽們都在討論「剁手」的戰績,結果大家一合計,發現基本都是孩子的東西佔了大頭,紛紛感嘆:我們養的不是孩子,簡直是碎!鈔!機!我在沒生雲寶之前,也想不到那麼小一個孩子,需要花錢的地方竟然這麼多,現在啊,看著每月家庭開銷,小心臟也是怦怦跳。曾經有人算過一筆帳,從備孕開始到孩子大學畢業,即使按最普通的標準,竟然也要100萬!
  • 小步在家早教聯手百度與牛欄牌 3 跨界共推公益課
    近日,在線教育知名品牌小步在家早教聯手百度與牛欄牌3推出《養出吸收好體質》第二季系列聯合課程。課程已於12月初陸續上線。據了解,這是小步在家早教與牛欄牌3在時隔半年後的第二次合作。
  • 小步在家早教開年會,你就是主角!
    小步在家早教開年會,你就是主角!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候,也許此刻的你已經歸心似箭,也許此刻的你心心念念的都是年終獎,然而此刻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新!年!年!會! 沒年會不算過年,1月11日,在北京廣播大廈一號演播廳裡,小步在家早教的夥伴們已經準備就緒,以「啟動生命,蒙以養正,生生不息,日日精進」為主題的2020小步年會拉開了帷幕。
  • 小步在家早教:磁力片這樣玩孩子更聰明
    磁力片因為粘性,便於操作,可以搭建各種形狀和場景,不僅好玩有趣,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讓孩子學習了搭建、磁極、審美等知識,符合STEAM教育理念。那怎樣讓孩子把磁力片玩出創意?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首先,難度分齡設置,低齡寶寶也能玩傳統磁力片針對的大多是3歲以上的寶寶,低齡寶寶通常只會拿來「搭高樓」,根本無法徹底玩起來。
  • 小步親子課堂:線上早教和線下早教哪個好?都有什麼區別?
    小步親子認為,最好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為主,線下為輔來進行。但從教學的角度上來看,線上早教與線下早教的區別非常大。小步親子認為,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是分齡的,但是有的是兩個月一分齡,有的是6個月一分齡,小孩子的發育是非常快的,分齡主要是要考慮孩子的發育特點線下的早教班由於師資和場地的局限,分齡都很粗,基本都至少是4到6個月一分。
  • 小步在家早教拼插積木課——魔法樓梯
    今天帶著開心一起玩了小步在家早教學習力課中的拼插積木課——魔法樓梯。活動目的:1.通過觀看動畫視頻,讓寶貝了解了不同的樓梯是怎麼發展到今天的樣子,幫助寶貝理解搭建的方法。在孩子搭建的過程中,要引導孩子搭建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引導孩子在積木的任何高度處,設計轉彎的樓梯,節省空間。活動過程:1.由《長髮公主》的故事情境導入今天的主題——魔法樓梯。點點公主被魔法關在了城堡裡,文文王子要去拯救公主。可是城堡很高怎麼上去呢?我們得搭建一個樓梯幫助文文王子爬上去。
  • 小步早教《會愛媽媽》溫情上線 地攤媽媽蛻變故事惹人淚奔
    不久前,有知情人透露,小步在家早教正籌備製作《會愛媽媽》系列短片,目的是記錄媽媽的蛻變故事,分享成長力量,這一消息的流出激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眾所周知,小步在家早教擁有龐大的用戶群,覆蓋全國多個省市地區,從千萬家庭中挑選值得記錄的媽媽,可以預期能看見非常多令人感動的好故事。
  • 百詞斬推出早教品牌—柚子鴨,在家也能給孩子最好的早教!
    朋友圈記單詞打卡網紅產品「百詞斬」應該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它以圖背單詞的形式迅速切入了英語培訓市場,並發展壯大,公司旗下還有很多教育產品,比如薄荷閱讀、芝士派、番茄英語、蛋糕英語等。
  • 學英語從娃娃抓起,悅寶園早教助力寶寶英語啟蒙
    關於如何學習英語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剛剛4歲,學習英語好像沒有什麼用?」「聽說別人說孩子如果在很小的年齡學習英語和中文,長大了語言發展會有問題,說話的時候中英文夾雜,含糊不清。」「現在學英語有什麼用?長大了就都忘了。」
  • 【小貼士】英國大學教育學專業名校推薦,速度收藏
    英國大學在各項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而且英國大學頒發的學位證書國際認可度極高,且學制短,本科只有三年,碩士一年,申請要求靈活。作為英語發源地,英國名校林立、課程選擇豐富、教育質量全球領先。這就吸引了很多學生,使他們萌生了去英國學習的念頭。那究竟哪一所大學比較適合自己呢?
  • 小步在家早教告訴父母孩子犯錯該怎麼辦
    一提到孩子犯錯,家長就嘆氣。其實,犯錯並不可怕,相反,「有效犯錯」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有很大地推進作用。那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從「有效犯錯」走向「有效成功」呢?小步在家早教下面為大家做詳細介紹。
  • 留學美國教育學碩士
    近幾年去美國留學讀教育學專業的學生人數呈上升趨勢,很多國內讀如英語、文學、對外漢語等文科專業的學生,或者國內從事幾年教育工作的人士都選擇去美國讀教育研究生專業。然而,美國教育學專業的分支方向在保持了多樣性,也獨有專業的專業性。想成功申請到該專業實屬不易,那麼,留學美國教育學碩士需要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