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梧桐金黃的季節想起你,一封南京人寫給拉貝的生日信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親愛的拉貝先生:生日快樂!

此刻的南京,梧桐落葉遍地金黃。

小粉橋1號的院子,有些寥落,但來拜訪您的人,或許更喜歡這隻有簌簌落葉和蕭瑟冷風相伴的寧靜。

兩層小樓的木樓梯上,偶爾響起吱吱嘎嘎的腳步聲。

照片、文字……因為您,和82年前您守護過的南京人,而被時光摩挲,愈發清晰。

您的故居,於珠江路地鐵站的熙熙攘攘和廣州路的車水馬龍中,靜極了。我猜,82年前被炮火聲和哭喊聲纏繞的您,應該會喜歡這樣的寧靜。儘管這裡,曾經驚心動魄。

親愛的拉貝,生日快樂。

今天的南京,與您55歲生日那天,已然不同。 55歲生日那天,您收到了兩輛卡車、100罐汽油、200袋麵粉。

為了保護戰火中的南京人,面對這禮物,您說「消息好得讓人不敢相信!」

今天的南京,給您的生日禮物,是和平。

您曾憂愁于晴朗的天氣,您怕晴天更容易被炮火轟炸。

82年後,每當天氣澄澈得可以一眼望穿紫峰大廈和紫金山,南京,總會被「藍鯨」這個別稱刷屏。

水晶天,我抬起頭,看各色的風箏、南飛的候鳥,笑著對打著旋兒的梧桐葉吹口氣。

我多慶幸,您仰面可見的戰機和硝煙,再也不會向這片土地投下陰影。

您目睹孩童、少女慘遭殺戮,古城淪為恐怖地獄。

82年後,孩子手捧紫金草種子小心種下;嬉笑的少年讓南京滿載生氣。

這裡,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和平城市。

您目睹難民們缺衣少食,蠶豆果腹。

82年後,您周邊,有美食街,有西餐廳,據說隔壁南大附近有家豬蹄很好吃。

這裡,不再有炮火焚燒紫金山,不再有士兵像麥子一樣倒下,不再有刺刀屠殺手無寸鐵的生命。

這裡,是南京,是您曾在無際的黑夜中播撒下愛的那座城。

把世界還給人,把人歸還給自己。

親愛的拉貝,您說這個國度有你最美好的青年時代,您說這裡是你的第二故鄉。而南京,不曾忘記您日記裡的硝煙戰火、生靈塗炭,不曾忘記您在安全區的盡心守護,更不曾,忘記您。

您的故事,被我們搬上熒幕和舞臺;我們用您同胞喜歡的形式——歌劇,在您的家鄉唱出您的正義、擔當和偉大。

我們遠赴萬裡修葺您的墓碑,墓園裡鮮花盛開,綠植滿目。松、竹、梅、牡丹,全部來自您深愛著的城市:南京。

親愛的拉貝,不僅僅是您,您的家族也在歲月裡與南京同頻。

1996年,您的外孫女萊因哈特夫人奉獻出了塵封60年的《拉貝日記》。

2015年,您的孫子託馬斯·拉貝在北京被授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他說,這份無上榮耀歸功於您。

82年前,您和您的老朋友留在戰火中的南京。

82年後,你們的後人一次又一次相聚在和平的南京。

他們中有人頭髮花白,有人臉龐稚嫩,但他們,因你們,和這個城市命運相連。我們歡迎他們,我們也一次又一次想起您,懷念您。

你的曾外孫萊因哈特(左)在你住過的老房子擁抱了約翰·馬吉的孫子克裡斯

今天,11月23日,您的生日。

南京,晴。金色的陽光灑滿金陵。

這裡,梧桐樹黃了又綠,綠了又黃。但只會因歲月而榮枯,不再因浩劫而血染。(楊升輝 趙伊漢 姜姜)

相關焦點

  • 一封生日來信,讓人心驚膽戰!
    我們可以看看目前莊園的求生者,大多數都是有汙點的人,輕一點的是詐騙和醫療事故的當事人,重一點還有直接搞礦難的兇手,總之在這個莊園中能生存下去的都不簡單,而盲女的履歷看起來就太乾淨了。百度搜索「遊戲年度盛典」,為你心目中的年度影響力投票吧!還有小度音箱、定製周邊等高能福利等你來拿哦!
  • 《拉貝日記》所見南京大屠殺真相
    拉貝在寫日記拉貝1882年生於德國漢堡,1908年到中國,1911年加入德國西門子公司,分別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經商。日軍佔領南京前夕,他和幾十位外國友人共同發起建立南京安全區,並擔任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
  • 關於那場南京大屠殺,我們為什麼要感激一個名叫拉貝的德國人?
    剛剛筆者無聊之中刷到了一條微博熱搜「拉貝後代向中國求援」,作為一個粗通歷史的愛好者,仿佛就看到了在1937年十二月那個「煉獄」般的南京城裡庇護了我們二十五萬同胞的「義人」拉貝先生。很多人或許只記得他是一個納粹黨員,是一個納粹德國的國民……於是乎,很多人對於我們如今感激這個叫做拉貝的納粹黨員十分不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是該寫一些東西了」。
  • 一封寫給蘭西法院的感謝信
    一封寫給蘭西法院的感謝信 2020-08-04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拉貝:南京大屠殺的「活菩薩」,在他的帶領下救下了南京25萬人
    1937年11月,日軍開始發動了對南京的作戰,蔣介石政府為了避難,匆忙逃到了重慶臨時政府。南京很快就淪陷,成為了日佔區,由於是國民黨首都的原因,所以日軍認為屠城可以對中國軍隊造成很大的影響,從而想要達到嚇破國人的效果。於是,一場國人的浩劫便開始了,南京大屠殺爆發了,喪心病狂的日軍將南京城內的人紛紛聚集到一起,拿機槍掃射,拿手雷炸。
  • 科比妻子收到科比生前寫給他的信
    距離科比去世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了,科比布.萊恩的去世讓很多人,尤其是那些熱愛籃球的人都感到惋惜,在5月6日,也就是科比的妻子瓦妮莎在痛失愛人以及女兒GIGI之後所過的第一個生日時,找到了一封科比在生前寫給自己的一封信。
  • 拉貝小傳: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1882年11月23日】拉貝小傳: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 :\Seal\未發布\文章\拉貝小傳: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東方辛德勒」\0.png 約翰·拉貝,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國漢堡。
  • 每日一詩|《恰逢一封冬季的信》,我們談詩,也談一粒幽微的塵埃
    >風,便不由地停在了梧桐的樹梢上壁鐘的秒針總是心事重重滴答、滴答,凝固了這光風霽月一封冬季的信箋猶如一個不約而至的故人我們談詩,也談一粒幽微的塵埃偶然地,談談泛黃的一張素描暫且忘卻吧,那綿長的寂寥我在信的最末尾,句點之前讀到了風和日麗,和隱沒在紙張裡我念念的囈語,以及你的影「你可知,透過時間的罅隙
  • 一封寫給老公的信,看完之後的人都哭了
    導讀:一封寫給老公的信,看完之後的人都哭了一個男人結婚的時候,在婚禮上收到了前妻閨蜜送的一封信,閨蜜說,她從來不欠你的,她從來也沒有對不起你,她比所有人都愛你,她更希望你幸福。男子拿著手中的信,信中這樣講到:老公,我好喜歡你,我捨不得離開你和寶寶,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夠太自私,拖累你們兩個,所以我才選擇離開你們。我知道你最討厭別人騙人,但是我還是騙了你,這幾個月一直騙你,其實你好幾次也都發現了,但是有一些事情我覺得我還是給你解釋清楚好了。
  • 歌劇《拉貝日記》: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南京故事國際表達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新聞專欄 > 2020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歌劇《拉貝日記》: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南京故事國際表達
  • 一封女孩寫給軍人男友的信
    這是一封女孩寫給軍人男友的信,他們在學校裡相遇、相知、相愛,到現在已經走過了近五個寒暑。現在,她把對異地軍戀男友的思念,寫成了文字。之前冬天的時候,我還跟你抱怨要掙扎著起床去上8點30的課,你撇撇嘴說你6點20就起來訓練了。我聽到的時候特別心疼,南方的冬天那麼陰冷,早上天蒙蒙亮就要喊破嗓子去跑操,我還有什麼資格磨蹭著不想去上課。寒假在家,我每天早上睜開眼,都能看到你給我留言:早安!我在吃飯了!你多休息會兒吧。然而,應該「多休息會兒」的人應該是你。 你還不去睡午覺嘛?
  • 僅4平方公裡,庇護超過20萬人免遭屠戮,拉貝日記中卻感良心有愧
    拉貝對政治並不熱衷,甚至一竅不通。從8月15日南京遭受轟炸開始,拉貝在南京廣州路小粉橋的別墅,就成了其手下員工和鄰居的避難所。拉貝在院子裡張開一面長6米寬3米的納粹旗幟,用來提醒日軍飛行員不要轟炸自己的房子。隨著避難的人越來越多,拉貝的家已容納不了更多的人。於是,拉貝對花園防空洞進行擴建,加固了梁木,在洞口壘上了沙袋。
  • 1937,南京城裡的納粹旗
    我立即喝住那個下流無恥的日軍,並用任何能夠讓人明白的語言向他呼喝。他丟下一句 「 新年快樂 」 就逃走了。他逃走時,仍然是全身赤裸,手中只拿著一條褲子。翻開 「 南京大屠殺 」 期間拉貝的日記,有很多是寫給日軍指揮官和日本大使館的抗議信,信中詳細記錄了日軍在南京的暴行, 「 槍斃 」 、 「 砍頭 」 和 「 強姦 」 這些名詞幾乎充斥了每一頁。
  • 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我年輕時,就拒絕與這兩種人交往
    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我年輕時,就拒絕與這兩種人交往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起洛克菲勒這個名字大家也許並不是很熟悉,但是在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期,"洛克菲勒"就是"美國財富和權力"的象徵。成為很多人想要探尋的謎底。研究者發現洛克菲勒家族可以如此興盛不衰的謎底在於,所有的創富秘密都藏在,他給兒子寫的38封親筆信中。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共有38封,這些信真實記錄了洛克菲勒創造財富神話的種種業績。
  • 億萬富翁寫給兒子的信:打工掙錢難當上富豪,更多人是因借錢發財
    這些家訓都總結在了洛克菲勒寫給兒孫的38封信中,其中第6封信講到了發財致富的秘訣——借力洛克菲勒:打工掙錢當不上富豪,更多人是因借錢發財信中他對兒子說「我能夠理解,為什麼你用借我的錢去股市闖蕩總讓你感覺有些不安。
  • 瓦妮莎生日當天更新ins,秀出科比生前寫給自己的信,令人淚奔
    瓦妮莎生日當天更新ins,秀出科比生前寫給自己的信,令人淚奔據科比吧官博發文曬照顯示,瓦妮莎生日當天,更新了自己的ins,在ins中,她秀出了科比生前寫給自己的信,看著畫面中滄桑的一隻手,想到失去科比之後瓦嫂不太舒適的生活
  • 一封永遠沒有回覆的信
    這幾天心情頗不平靜,很想安靜下來寫一封信,雖然我知道,這將是一封永遠不會有回覆的信…親愛的小傑兄(化名):你現在還好嗎?距離我們的最後一面已經七年了,不知道你在天堂是否一切安好?
  • 克勒格爾:率先披露南京大屠殺暴行
    1919年一戰結束後,老布瑟與拉貝是被同船遣返回德國的「難友」。  克勒格爾與同在南京的約翰·拉貝的關係顯然十分良好:他和拉貝是漢堡老鄉,而且其準嶽父又是拉貝的老朋友。拉貝有時直呼他的暱稱「克裡杉」,還曾愉悅地描述克勒格爾是「快樂的新郎官」,又稱讚他是安全區「非常頂用的人」。  然而克勒格爾和艾麗卡·布瑟的結婚計劃,很快就因1937年7月7日爆發的抗日戰爭而打亂了。
  • 拉貝後人向中國求援抗疫,國內藥企免費贈藥
    「我想大家知道,82年前,1937年底1938年初,侵華日軍製造了南京大屠殺,有一個叫約翰·拉貝的德國人,他召集一群正直的國際友人在南京成立了安全區,這個安全區保護了20多萬中國人」。,說現在需要一種藥品,除了救自己和家人,也想救我的患者,這個藥品由中國生產」,據吳懇介紹,收到託馬斯·拉貝的求援信後,他與國內聯繫後很快找到了這家浙江的醫藥企業,這家企業決定免費贈送,「這批藥品昨天已飛抵法蘭克福,順利送抵拉貝的手上」。
  • 時隔83年「拉貝」回來了!歌劇電影《拉貝日記》12月13日起將登陸院線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靜妍/文 徐洋/攝)在殘酷的戰爭背景下,約翰·拉貝等國際友人為和平奔走呼號,通過建立國際安全區,拯救中國難民……83年前的這些場景,在歌劇電影《拉貝日記》中重現。12月13日下午,歌劇電影《拉貝日記》首映活動在南京舉辦。影片將於2020年12月13日後陸續登陸全國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