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正如當下我們正經歷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影響到全球多個國家,而網球賽事作為一項跨國度活動,正在被疫情深深影響著。
網球之家在3月5日短圖文裡放出一張稍顯異樣的抽籤儀式圖:
在義大利的卡利亞裡戴維斯杯的抽籤儀式,對陣雙方韓國和義大利彼此隔著「銀河」而坐,保持距離、不聚集、不密集,這正是疫情肆虐下的義大利活動的一個縮影,但雖然大家隔「銀河」而坐,但是還是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並沒有佩帶口罩。
有球迷表示,在歐美文化語境中,戴口罩是身體虛弱、有疾病的象徵,如果一個人在歐美社會為了保護自己佩帶口罩,可能會被當地民眾視為「此人有病」,戴口罩=病毒,這一文化差異還是值得關注的。理性來說,一般佩帶口罩一方面可以讓生病的人不會通過飛沫傳播病毒,另一方面可以保護健康的人。
相比歐美國家,日本算是最有佩戴口罩習慣的國度,秋冬季前往日本,可以發現有不少民眾預防性佩戴口罩。
在日本和厄瓜多之間舉行的戴維斯杯賽上,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有不少細節做出了相應的應對調整:比賽不允許有觀眾觀賽,寥寥幾人均為隊員或工作人員;球童均佩戴手套;球童在遞送毛巾的時候不再是手與球員交接,而是採用託盤的形式,避免直接接觸。
有應對舉動固然非常不錯,不過筆者有個疑問,如果是為了應對新冠肺炎這樣一個目前共識為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的疫情,戴手套、使用託盤應該是切斷接觸,那麼並沒有佩戴口罩,雖然人與人之間有一定距離,這樣的效果是否會受影響呢?
對於球童是否應該為球員遞送毛巾這個話題早在疫情之前就有圈內人士進行過探討,由於毛巾可能會沾上球員的體液,從衛生角度來看,球童直接徒手接觸球員私人毛巾可能會有一定風險,因此有人呼籲停止球童遞送毛巾,比如新生代米蘭年終總決賽就採用了球場邊放置毛巾的方式,讓球員自取自用,而不再是球童遞送,球童回歸到「球」這個詞的本義,在賽場上主要對球負責,而非再為球員提供其他服務,賽事中也有一些素質堪憂的球員因為球童遞送毛巾不合其意而倍加指責,甚至將毛巾故意丟在地上讓小球童去拾揀,頗有侮辱人的意味,令人大跌眼鏡。
義大利賽場上,疫情的影響讓球員賽後常規的握手變成了碰拳,真·認真貫徹落實少接觸的防疫思想啊!:)
中國的疫情已經被有力控制住了,而世界其他地方的疫情還在蔓延。不僅是戴維斯杯受到了影響,就連即將開賽的印第安維爾斯賽事也高度警覺,為了保護球員、工作人員、觀眾,開啟了一系列措施:放置了超過250個手消毒裝置;工作人員(球童、餐廳食物供應人員、檢票志願者等)佩戴手套;不再會有球童幫忙遞送毛巾而是球員自己拿取毛巾,在底線放置了一個凳子供球員放置毛巾;準備備用的N95口罩;每天消毒場地……甚至,主辦方放棄部分賺錢機會,為購買了今年門票的球迷進行退票或者保留觀賽資格到明年。
接下來疫情之下的網球世界還有受到怎樣的影響,不得而知,而網球賽事主辦方只能依附在主辦地所屬國家的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活動,道阻且長。也有球迷苦中作樂,為自己的偶像熱情推薦了新款實用戰袍,供大家一樂:
(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子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