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巡署」首艘600噸級巡邏艦交船,戰時可配16枚反艦彈當軍艦

2020-12-14 環球時報

綜合臺媒報導,12月11日上午,臺「海巡署」首艘600噸級巡邏艦安平艦的交船儀式、安平級巡邏艦2號艦成功艦命名下水儀式以及35噸級巡邏艇PP-3589交船儀式在高雄中信造船廠舉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並主持了典禮。

安平艦

據報導,安平級巡邏艦是以臺軍沱江級巡邏艦為原型改良設計,由臺灣中信造船廠建造,總計建造數量將達12艘。該級艦可以耐受蒲福氏風級達9級(76-87公裡/小時)的大風,最高航速超44節,艦上配備有最大射程120米的高壓水炮。

臺「海巡署」人員與安平艦合影

臺媒稱,安平級巡邏艦具備平戰轉換特性,艦艇上預留了空間和系統管線供「雄風-2」及「雄風-3」反艦飛彈系統使用。平時執行勤務不裝載飛彈,但遇戰時狀況,可由臺海軍迅速換裝飛彈模塊,並派遣人員上艦執行飛彈戰備任務,最多可搭載16枚反艦飛彈。臺「海巡署」官員表示,為飛彈系統預留的管線早前已用仿真器進行了驗證。至於飛彈實彈射擊的驗證,將在未來的演習中進行。

安平艦參數

報導稱,安平級巡邏艦上還配備有1門鎮海火箭彈武器系統、1門(2管) 20毫米機關炮遙控炮塔。鎮海火箭彈武器系統配備6具火箭發射巢,每具火箭發射巢內有7管發射管,其有效射程為500米,主要負責水面近戰防禦任務。可搭配射控系統,全天候執行水面目標搜索、辨識、測距、跟蹤鎖定以及自動追瞄射擊。另外,鎮海火箭彈系統也可發射照明彈,提升夜間搜救能力,若巡邏艦自身安全受到威脅時亦可選配具備殺傷力的其他彈種。

而遙控炮塔的射控系統設置於駕駛臺上,系統整合了光電指揮儀、風速風向儀、船速儀及電羅經等航儀系設備,並且具備自動演算功能及集火攻擊、自動追蹤目標等射擊模式,20毫米機關炮有效射程為2000米,可有效節省操作所需人力,更精準的打擊目標。

安平艦上的鎮海火箭彈武器系統

此外,為配合海巡任務,安平級巡邏艦在側舷處增設救難作業區,搭載警備救難艇,可執行海上救生救難、越界船隻登檢及驅離等勤務。

據悉,安平艦交船後,臺「海巡署艦隊分署」將陸續安排海巡人員進行戰系裝備教育訓練,完成武器系統海上實彈射擊後,安平艦將加入「海巡署艦隊分署南部地區機動海巡隊」行列。

相關焦點

  • 臺首艘600噸級巡防艦今交船,蔡英文將主持,艦上保留飛彈發射基座
    臺「海巡署」安平級巡防艦首艘安平艦(CG-601)完成海上公試,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將親臨交船典禮。臺灣省綠媒吹噓稱,安平艦具平戰轉換功能,平時捍衛藍色「國土」,也可搖身一變成為「國防戰力」。根據「海巡艦艇發展計劃」,共要建造141艘艦艇,新造600噸級巡防艦參考海軍沱江艦設計基礎,最大特色為甲板面積大,保留了雄二、雄三飛彈發射基座,也增加了警備救難區及救難艇,平常可以執行海巡救生救難及海域執法任務,平常速度達40節以上,據稱「可大幅提升巡防能量」。
  • 臺灣首艘自製600噸安平級巡防艦今交船 蔡英文:造艦...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臺灣海巡署首艘自製600噸安平級巡防艦在今天(12月11日)早晨舉行交船儀式,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前往見證並表示,她對承造海巡造艦計劃的各項進度都大幅超前表達肯定與勉勵之意,也希望海巡同仁能善用臺灣自製新艦艇,共同達成守護臺灣的目標。
  • 臺灣地區600噸巡防艦安平艦下水,還計劃造35噸的巡邏艇
    除慶祝第一艘600噸級安平級巡防艦正式下水,星期五的儀式還包括第2艘成功艦命名下水暨35噸級巡防艇PP-3589交船。這是臺地區「國艦國造」的重要成果之一,該艦雖然隸屬海巡署,但在戰時可緊急改裝為雄風二/三反艦飛彈發射平臺。同時今天該型的二號艦成功號(與成功級護衛艦首艦重名)下水,三號艦也已整體成型。
  • 臺灣專家擔心大陸對臺灣軍艦實施「飽和攻擊」
    據臺媒報導 蔡英文前天主持沱江級巡邏艦首艘後續艦下水、首艘快速布雷艇交艇典禮,但相較於小型水面艦發展順利,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戰系研發工作卻遭遇挑戰。臺灣專家呼籲,大陸在戰時可能對臺灣艦艇施以「飽和攻擊」威脅下,新型巡防艦務必採用「神盾」戰鬥系統或同等戰力,才能精進區域防空能力以肆應敵情威脅。臺灣康定、成功、濟陽三型巡防艦皆服役逾20年,尤其曾為美國海軍一份子的濟陽級巡防艦,更是自1970年代服役迄今。
  • 臺灣漁船釣魚島附近海域被日本公務船衝撞,臺「海巡署」派艦馳援
    臺外事部門隨後證實兩船發生擦撞,臺外事部門還進行說明稱,漁船船員均安全,臺「海巡署」派艦馳援,事發詳細原因尚待臺「漁業署」及「海巡署」調查,該部門將視調查結果對日方採取相應措施。  《自由時報》稱,蘇澳區漁會漁業電臺下午2時30分接獲新凌波236號陳姓船長通報,稱漁船在釣魚島西方12海裏海域作業時,被日本海上保安廳公務船撞擊,講完後掛掉衛星電話,一度聯絡不上。
  • 臺媒:20餘艘大陸漁船澎湖海域避風,臺「海巡署」竟派艦水炮驅離
    澎湖海巡屏東艦與巡護九號等,因海面風浪過大無法出海執行,只能作近岸航行,臺「海巡署」艦隊分署派出3000噸高雄艦前往,以發射水炮驅離陸船至澎湖限制水域外,並持續在附近海域監控巡邏。【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央社」10月23日報導,東北季風強勁吹襲,23日,有20餘艘大陸漁船出現在澎湖西吉海域避風,臺灣「海巡署」派出3000噸高雄艦前往,以發射水炮方式驅離大陸漁船至澎湖限制水域外。報導稱,澎湖海域23日東北季風增強,陣風高達10級,臺「海巡署」近岸雷達發現大批大陸漁船靠近望安西吉島海域避風。
  • 「海巡署」接收新艦 蔡英文登艦「作秀」點讚新式火箭彈
    據臺媒報導 蔡英文昨天主持「海巡署」安平級巡防艦首艘「安平艦」交船、第二艘「成功艦」命名下水典禮。「安平艦」艦艏安裝的「鎮海」火箭彈系統黝黑的外觀吸睛,蔡英文也登艦聽取艦務人員對「鎮海」火箭彈系統的性能簡報,並頻頻點頭表示滿意。
  • 臺「海巡署」派艦用水炮驅離20餘艘在澎湖海域避風的我大陸漁船
    然而,這些年來,臺灣「海巡署/隊」經常以我大陸漁船、採砂船「越界」為由粗暴、危險對待我大陸漁民、採砂船員,令我們大陸同胞極為憤慨。近日,臺「海巡署」又粗暴對待我大陸漁船。據環球時報-環球網-環視頻援引臺灣「中央社」的報導消息,清湖海域10月23日東北季風增強,陣風高達10級,有20餘艘大陸漁船出現在澎湖西吉海域避風。當天,臺灣「海巡署」派出3000噸高雄艦前往,以發射水炮方式驅離大陸漁船至澎湖限制水域外,並持續在附近海域監控巡邏。
  • 臺媒:20餘艘大陸漁船澎湖海域避風,臺「海巡署」竟派艦用水炮驅離
    【臺媒:20餘艘大陸漁船澎湖海域避風,臺「海巡署
  • 20餘艘大陸漁船遇10級陣風到澎湖避風,遭臺巡邏艦水炮驅離
    現場圖(圖片來自臺媒)據臺媒23日報導,由於東北季風強勁吹襲,20餘艘大陸漁船當天出現在澎湖西吉海域避風,但臺「海巡署」艦隊分署卻出動3000噸的高雄艦前往,以發射水炮方式驅離大陸船隻至澎湖所謂現場圖(圖片來自臺媒)據悉,當天澎湖海域東北季風增強,平均風力為7至8級,最高陣風達10級。臺灣「海巡署」近岸雷達發現有大批大陸漁船靠近西吉島海域避風。
  • 一艘700噸的小船,何以讓對岸歡呼雀躍?只因肩負打航母的重任
    對岸在過去多年來,都無法發展出一艘全新實用的大中型軍艦,只能靠著從美國進口退役二手貨的方式維持一支所謂的海軍。然而,這沒有阻止對岸發展海軍的夢想,其最新提出的臺艦自造的口號,要求自己製造新的軍艦來抗拒解放軍的海上軍力。
  • 粗暴對付大陸漁船,臺當局調派千噸級「屏東艦」進駐澎湖
    @銳看臺灣報導臺當局「海巡署艦隊分署」移撥1000噸級的「屏東艦」今天起進駐澎湖海巡隊。臺媒稱,「屏東艦」配有高壓水炮射程達120公尺、船速可達24節,可克服在惡劣東北季風環境下執勤,有效解決大陸漁船越界作業問題。另外,「屏東艦(CG-135)」由澎湖子弟黃聰正升任艦長。
  • 臺海軍吹噓要批量造「航母殺手」 美媒潑來一盆涼水
    臺灣「中央社」15日稱,臺海軍早在2015年就服役了原型艦「沱江艦」,在它的使用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後,新建造的「塔江」號於15日正式下水。同時舉行下水儀式的還有臺軍自行研製的快速布雷艇。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當天親自主持了下水儀式。
  • 「綠委」宣稱大陸船隻「包圍東沙」超過60小時,臺「海巡署」打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有臺媒報導稱,民進黨籍「立委」王定宇日前說,自9月9日上午7時開始,東沙島疑被大陸海上民兵、大批船隻「包圍」,還聲稱「至11日晚已經超過60小時」云云,但他的這一說法很快被「打臉」,臺「海巡署」12日表示,東沙島船隻正常出入,並沒有被包圍,傳聞絕非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