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最近A股市場什麼題材最火?
答:人工智慧!
問:人工智慧為嘛火了?
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了。
問:怎麼辨別A股哪些上市公司真的涉足人工智慧核心領域?
答:靠譜不靠譜,就看哪些上市公司在機器人領域的產業鏈條上,公告中是否提到相關業績表現。
政策上的隻言片語,都可能迅速引爆市場對於相關題材股的追捧。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人工智慧之後,此後兩個交易日,人工智慧相關題材,股價迅速飆升。
3月6日、7日,短短的兩個交易日內,機器人上漲10.41%,科大訊飛上漲11.55%,科大智能漲幅更達到19.06 %。
不過資金在標的選擇上開始出現分歧。截至今日收盤,機器人大單淨流出2.52億元,科大訊飛大單淨流入6.4億元,科大智能大單淨流入1046.03萬元。
13家A股上市公司涉及機器人產業鏈
機器人領域作為人工智慧產業鏈上的「皇冠」,A股哪些上市公司正兒八經涉足其中呢?
首先需要釐清機器人產業鏈具體涉足哪些環節。同花順產業鏈中心數據顯示,機器人產業鏈分為系統研發、零配件生產、機器人本體製造、系統集成和售後服務等五個部分。其中,機器人本體製造企業為核心,連接上下遊研發商、零部件生產商、系統集成商、投資商和服務商。
根據上述定義,時報君梳理A股中涉及機器人產業鏈的13家上市公司、並梳理年報淨利潤(或快報)及A股總市值指標,詳細數據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可以看出,匯川技術和天奇股份同時涉足機器人產業鏈條中的兩個領域,具體來看一下這兩家上市公司相關的機器人業務是否已經給公司提供了可觀的利潤。
匯川技術
涉足領域:機器人本體伺服電機、控制系統伺服
業務進展:雖然匯川技術去年實現9.55億元的淨利潤,在13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但目前機器人相關業務仍未能給公司利潤帶來較大貢獻。2月24日,匯川技術業績快報中提到,工業機器人業務的研發投入增大,成為公司管理費用增速高於收入增速原因之一。在去年的三季報當中,公司提到機器人控制器已實現批量生產發貨,第二代X86平臺控制器已經啟動預研,年底啟動開發工作。在昨日上漲3.93%之後,匯川技術今日下跌0.31%。
天奇股份
涉足領域:機器人本體、系統集成
業務進展:公司業績快報顯示去年實現淨利潤1.07億元,但關於機器人相關業務並未提及。在公司2016年中報提到,經營活動涉及機器人的設計和製造。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公司雖然不在上述機器人產業鏈當中,但是隨著併購完成之後,公司也進入了整個產業鏈條當中。
2月27日,科大智能業績快報當中披露,公司完成了2015年的重大資產重組項目,併購上海冠致和華曉精密之後,合併報表導致2016年淨利潤達2.77億元,同比增長102.67%。從公司的三季報來看,完成這兩家公司的併購,對於進一步完善公司工業生產智能化和機器人應用業務實現從「智能移載機械臂(手)——AGV(腳)——柔性生產線(身)」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布局。
再來看看其餘的公司
機器人
涉足領域:機器人本體
業務進展:2016年推出具有國際一流技術水平的柔性7 自由度協作機器人、複合型機器人、雙臂機器人等系列產品。
銳奇股份
涉足領域:機器人本體
業務進展:在去年三季報中提到,公司的合資公司固頂機器人公司研發完成了一款針對焊接行業的機器人和一款噴塗機器人;同時,根據客戶使用情況和要求,對現有工業機器人產品及其系統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整和測試。報告期內,固頂機器人公司註冊資本由1000萬元增加至2000萬元,公司持股比例仍為35%。
博實股份
涉足領域:機器人本體
業務進展:2015年報中提到,公司利用自身在相關領域的優勢努力拓展新的發展方向,加快新產品研發,(高溫)爐前作業機器人、智能貨運移載設備研發應用取得成功;公司積極尋找、推進對節能減排環保、以機器人技術為代表的高端醫療、診療裝備領域的投資,以期提升公司中長期競爭力。不過在2016年以來的公告當中,未看到博時股份對機器人這塊的業務進展進行描述。
埃斯頓
涉足領域:本體伺服電機
業務進展:2016年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系統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相比實現150%以上的增長。
新時達
涉足領域:本體侍服電機
業務進展:公司公告稱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系報告期內公司並表會通科技、機器人及運動控制業務增長較快所致。
秦川工具機
涉足領域:本體精密減速機
業務進展:雖然在年度業績快報和三季報中未提及相關機器人業務,但在半年報中,有重點提到上半年公司自冰山寶雞工具機完成行走機器人軌道1項;上半年機器人減速器廠完成BX200C、BX400C、BX700F、BX320CA、BX500C等新產品的技術準備;以及非募集資金投資的兩個機器人項目:9萬套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技術改造項目和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生產線,分別募集資金1.94億元和1.2億元。
上海機電
涉足項目:本體精密減速機
業務進展:上海機電2015年報中提到,全資子公司上海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將與日本納博特斯克株式會社,合資設立納博特斯克(中國)精密機器有限公司,從事生產機器人精密減速機。此後,2016年的中報、三季報及其他公告中,均未提及相關機器人的事項。
英威騰
涉及項目:控制系統伺服系統
業務進展:在2015年報「研發投入」一項中提到,公司伺服等新產品並且在機器人、高光機、LED分光機等高端應用取得突破,標誌著公司伺服產品性能已取得跨越式進步。不過,2016年最新的業績快報中並未提及最新進展。
華中數控
涉及項目:控制系統伺服系統
業務進展:在2016年的業績快報當中,華中數控提到報告期內公司3C數控系統、機器人及電機等產品收入增長,公司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增長。
臥龍電氣
涉及項目:控制系統伺服系統
業務進展:在2016的半年報當中,臥龍電氣指出通過收購義大利 SIR,在工業生產機器人的前端性技術及整體方案的設計與解決能力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為開拓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奠定紮實基礎。
亞威股份
涉及項目:控制系統伺服系統
業務進展:在2016年的業績快報當中,公司提到公司工業機器人等新興產品業務得到迅速拓展。
資金、政策持續支持機器人行業
除了近期二級市場熱捧之外,在一級市場,機器人行業(不包含無人機)早已經受資金熱捧。廣證恒生研報引述的數據顯示,過去三年我國機器人行業融資金額呈現逐年攀升的態勢:2014年1.09億美元、2015年4.93億美元、2016年7.14億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一二級市場資金的追捧之外,來自政策面上的支持,也並不僅限於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
從政策層面上看,2015年,「中國製造的2025」國家級指導方針出爐;2016年4月,工信部牽頭髮布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中,也曾大力鼓勵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和使用;2016年12月,工信部發布了《智能製造「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定位「攻克關鍵技術裝備和關鍵共性技術」兩大重點任務,到2020年研發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國內市場滿足率50%,核心支撐軟體國內市場滿足率超30%。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頗受市場資金熱捧,但人工智慧領域的風險還是值得關注。 3月6日,中金公司研報指出,人工智慧目前面臨的主要風險有四個方面:(1)技術迭代速度減慢;(2)企業的核心人才流失;(3)缺乏合適下遊應用場景或者良性的商業模式,企業長期無法盈利;(4)由於需求升級緩慢以及傳統系統集成商把控渠道等原因,人工智慧的應用受阻。
(責任編輯:DF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