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淡藍點: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你的焦慮不值一提

2020-12-11 快樂媽媽愛分享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來未停止,從1957年前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到我國載人航天事業蓬勃發展,我們都希望擺脫地球引力去更廣闊的宇宙中去看看,也希望在浩渺無邊的宇宙中遇見像我們一樣的智能生物,讓我們不再孤單。

《星球大戰》《復仇者聯盟》一直受到廣大影迷的追捧,除了炫酷的武器,超大的戰艦外,我們更多地還是被未知吸引。電影中為我們營造了太空世界那麼遼闊廣博,讓人神往。不過,這都是想像出來的太空,那麼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宇宙是什麼樣,地球是我們目前唯一已知的適合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地球又是有哪些特別之處呢?

卡爾· 薩根的《暗淡藍點》告訴我們答案。薩根作為世界一流的天文學家和科學活動家,其科普作品的「含金量」自不待言;而其作品所體現的透徹的哲理性、厚重的歷史感和異乎尋常的洞察力,更是科學文化史上的奇蹟。

從遙遠的宇宙中看地球,它是一顆自己不能發光的藍色行星,是太空中一個暗淡藍點。這是一本探尋地球奧秘的科普書,它不是含混晦澀的名詞解釋,也沒有故作高深的姿態。《暗點藍點》就像一個老朋友,在細細講述地球和人類探索宇宙的故事。卡爾· 薩根是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這讓他的科普作品有非常紮實的科學基礎,同時語言清新流暢,讓讀者樂於接受。

在《地球上有智慧生命嗎》這一章中,作者假設「你是一位外來的探險家,經過在漆黑的星際空間中漫長旅行後進入太陽系」。用「你」的視角來慢慢觀察地球,感覺非常有趣。

「你看見那顆星了嗎?」「你說的是那顆紅色亮星嗎?」他的女兒發問到。「是的,你知道它也許不在那裡了。它此刻可能已不存在了—爆炸了或者出現了別的什麼情況,但它的光線仍在跨越太空,現在剛剛射到我們的眼睛。但是我們看不見它現在的樣子,我們看見的是以前的它。」

剛看到這段話,感覺有點不可思議。難道我們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事實嗎?眼睛看到的是事實,在我們的小小世界裡,光線傳播是一瞬間的事。但是恆星和星系離我們非常遙遠,光線傳播需要很長時間,這就是「光行差」。

太陽離我們的平均距離大約為1.496億千米,用光年表示就是0.0000158光年。而天王星距離地球最近時為17.38天文單位(約26億千米),最遠時為20.23天文單位(約30.27億千米)。

看看,如果在天王星上發出一束光,那麼要17年後才會達到地球,這麼多麼難以想像的事情。曾經說長城是在太空中唯一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人造建築。當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上升到距離地面30多公裡的高度時,就已經看不到長城。所以在浩瀚的宇宙中看地球,根本看不到人類的任何痕跡。

存在即虛無,人類之間的愛恨情仇又算得了什麼?無休止的戰爭,飛機大炮坦克,如果更強大的生物來看,無益於我們看兩群螞蟻在打架。

太陽東升西落,月亮繞著我們轉圈,人類有理由相信宇宙是為人類的存在而布局的。日心說的出現讓《聖經》變得不那麼神聖,讓人來覺得恐慌,1633年伽利略迫於教會的壓力,在宣布自己以前言論無效的申明上簽了字。直到1882年,羅馬教皇才不得不承認哥白尼、克卜勒、伽利略等人主張的日心說是正確的。其實,不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不是,銀河系也不是。宇宙大到無法想像,以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載人航天最遠尚只到達了月球,「旅行者」號探測器整整走了12年才到達了海王星。

在行星的尺度上說(更不用談恆星與星系了),人類是微不足道的,它只不過是在一塊偏僻與孤獨的巖石和金屬混合體上面的一薄層生命。 所以對於宇宙的廣博來說,地球不過是一粒塵埃,人類存在於地球距今520萬—580萬年,也就是一瞬間。

《最近比較煩》這首歌,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廣泛共鳴。老中青三代男人,唱出了不同年齡段的煩惱。害怕出名、在陌生城市打拼、得不到丈母娘的喜歡,錢難賺、孩子成績不好、長期加班,寫不出好歌、身體變差、頭髮掉完,我們好像每天都被這樣那樣的瑣事煩躁這。但是把這個放在更寬廣的時間和空間裡,其實什麼都不是問題。多看看卡爾· 薩根的書,可以讓我們從看眼前到看宇宙,視野的轉變會帶來思想的轉變,一直焦慮的事情,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卡爾· 薩根的科普作品被翻譯為中文後廣受好評。他第一部走進中國的作品是《伊甸園的飛龍—人類智力進化推測》,後來又陸續有《外星球文明的探索》《宇宙科學傳奇》《宇宙的時代》《暗淡藍點》等。

卡爾· 薩根是一位高產作家,相信讀到過他作品的人,都會願意去讀更多,也想嘗試看看他的科幻小說,看又有著怎麼樣獨特的味道。

相關焦點

  • 64億公裡外地球是個暗淡藍點,如此比較一目了然
    地球在海王星面前,一下子變得嬌小起來,看上去比月球在地球面前還要小啊!在天王星面前,地球顯得更小了。暗淡藍點1990年2月14日,已經在宇宙中飛行了12年多的旅行者1號接到科學家的指令,回過頭來望了地球最後一眼,並且留下了一張經典的照片。
  • 「藍點」點亮WE大會:預約新宇宙,開啟新未來
    3  今年騰訊WE大會的主題正是「藍點」。  1990年,旅行者1號在太空拍攝的暗淡藍點,也就是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引發了人類對宇宙和地球關係的全新思索。  當然,我和一些朋友就今年WE大會的主題交換過意見,有朋友認為藍點讓我們意識到自身的渺小,應該進一步敬畏宇宙和自然,停止無休止的發展。今年突如其來暴發的疫情,也是大自然對人類發展的懲罰,告誡我們今年是休養生息的一年。
  • |騰訊|暗淡藍點|卡爾...
    3今年騰訊WE大會的主題正是「藍點」。1990年,旅行者1號在太空拍攝的暗淡藍點,也就是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引發了人類對宇宙和地球關係的全新思索。「暗淡藍點」圖片傳回來後,卡爾薩根撰寫了同名著作《暗淡藍點》,讓我們認知到地球的渺小,更讓我們感受到地球不是人類的全部,我們的徵途是廣闊宇宙的星辰大海。
  • 「隱秘而偉大」,宇宙中的黯淡藍點,地球孕育了無數生物
    不論是在直徑940億光年的宇宙中,還是直徑2-3光年的太陽系中,地球看起來都是相當的普通,不大不小、不輕不重、不遠不近。但是,偏偏是這顆行星,卻成為了宇宙中最特別的星球,至少在我們心裡是這樣的。那麼,這顆行星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它到底為什麼成為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唯一孕育了生命的天體呢?
  • 趣知識;一粒沙中藏宇宙、黯淡藍點及「缸中之腦」悖論
    換句通俗的話說,無限無限大也無限小:你處於哪個層次,擁有那種能力,看到就是這一層次或你能力所及的世界。二,64億公裡外,旅行者回望地球,拍到了什麼?1990年,旅行者1號於距地球64億公裡處最後一次回望母星,拍攝下這張照片。
  • SpaceX移民火星再進一步,出發途中,記得回望暗淡藍點
    沒錯,那個毫不起眼的小小的藍點。卡爾·薩根為這張直觸人心的照片寫下了經典篇章《暗淡藍點》,感動了無數人:「......你所愛的每一個人,你認識的每一個人,你聽說過的每一個人,曾經存在過的每一個人,都在它上面度過他們的一生。
  • 浩瀚的宇宙到底有多少星系?目前的數據已經讓人們感到迷茫
    宇宙是浩瀚廣闊的,恆星是宇宙最重要的一種天體,也是普遍存在的一類天體。恆星依靠自己的質量優勢,組成了一個恆星系,而大量的恆星系又組成了更大的一個星系。比如銀河系,那麼銀河系很大嗎?站在太陽系的的角度,直徑達10萬光年的銀河系包含了大約1500-4000億顆恆星。
  • 宇宙到底有多「浩瀚」?驚人數據,讓你深刻感受人類的渺小
    不過,正如沒親眼見過大海,根本不知道大海是如何遼闊一樣,對於可能永遠沒有機會親身進入宇宙的普通人來說,「浩瀚」也僅僅是個普通的形容詞而已,根本無法讓人在心中體會到宇宙的波瀾壯闊。那如何才能讓沒去過宇宙的普通人,感受到宇宙直擊心靈的浩瀚呢?我們就需要將這種「浩瀚」進行類比量化,用驚人的數據感受人類的渺小,從而襯託出宇宙的浩瀚。
  •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那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就拿人類生活的地球來說,在太陽系中地球的大小僅僅排名倒數第四,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太陽的體積則是地球體積的130萬倍,也就是說太陽可以裝下整整130萬個地球,這個時候你以為太陽已經是巨無霸了,可是這個「巨無霸」在宇宙最大恆星面前,可能連一粒沙子都不如,目前人類在宇宙中發現體積大的恆星是盾牌座UY,這顆紅巨星的直徑高達74億公裡,光繞它一周需要6.8個小時,它的體積是太陽體積的
  • Pale Blue Dot | 黯淡藍點
    這張照片便是後世所傳的「黯淡藍點」(Pale Blue Dot)。在圖片中,地球如一粒閃光的微塵,漂浮在無涯深空,也被陽光照在鏡頭上產生的偽影光帶簇擁。實際上,地球在圖中的大小僅0.12像素,理論上已經無法被看到。
  • 浩瀚星河寫給科技愛好者的詩,令人沉迷的《卡爾·薩根的宇宙》!
    當我們以為宇宙星河無比遙遠時,我們收到了NASA送來的來自太空的花:這是2018年底NASA展示了一張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太空照片。照片的正中間是一顆被稱為RS Puppis的恆星,在它的四周環繞著巨大而又璀璨的塵埃雲。
  • 在我們浩瀚的宇宙中,是不是只有一個「太陽」?
    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是宇宙中一顆普通的行星,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體,宇宙是極為浩瀚的,目前人類依舊沒有探測到宇宙的邊界,目前人類觀測到的「可見宇宙」半徑大約為466億光年,至於宇宙是不是有邊界,依舊是科學界爭論的話題。
  • 從藍點酒店到懸崖酒吧,超美網紅打卡地,最好的峇里島藏在酒店裡
    坐落在峇里島的最南端的烏魯瓦圖的懸崖,酒店提供了同樣的浪漫的觀點,在烏魯瓦圖地區的任何豪華酒店,建在懸崖上的遊泳池似乎融入了浩瀚的海洋,天空和大海是一樣的顏色,這讓人想要遊向未知,站在池的盡頭,看著水從池邊傾瀉而下,仿佛有幾千英尺深的水流進了大海,危險使它變得更加美麗。
  • 宇宙是如此的浩大,到底為誰而生?為什麼我們擁有的地方那麼小
    這是旅行者一號在距離地球64億公裡以外所拍攝的照,在照片中那個暗淡的藍點就是我們的地球,而在地球以外則是漆黑茫茫的深空,我們幾乎看不見任何物質的存在。時至今日,旅行者一號已經在宇宙中孤獨的飛躍了43年之久,然而它仍然沒有飛出我們的太陽系,它想要飛出廣義上的太陽系,至少還需要18000年的時間。
  • 浩瀚宇宙,這顆行星為你而生——圓頭懸空掛繩迎賓柱
    浩瀚宇宙總給人以震撼吸引眾人去追尋宇宙中的浩瀚星河金柯設計團隊以行星為靈感研發設計圓頭懸空掛繩迎賓柱
  • 浩瀚的宇宙中,暗物質佔據96%的空間,宇宙或受到外星文明操控
    從137億年大爆炸以來,宇宙中深邃的環境,浩瀚的星球,點綴著人類眼前的宇宙,大量的星系開始相繼出現,而在當前的宇宙時空下,必然有大量的天體群成。利用射電望遠鏡,科學家們可以觀察到宇宙的廣袤,在宇宙中,可以看見其中閃爍著的行星,發出神秘的光芒。
  • 宇宙如此浩瀚 唯有想像力才能助我們自由翱翔
    而對於SpaceX創始人馬斯克來說,自己的探索宇宙之路,又跨出了堅實的一步。從古至今,像馬斯克這樣執著於這片天空的人,從來不在少數,古人想要飛天,現代的人想要探索太空,從飛機到火箭,再到宇宙飛船,人類一步一步接近這片浩瀚的世界,也一步一步接近心中的謎底。步履不停,卻仍有距離。但在想像力的世界,人類早就展開了對宇宙的各種解讀與描摹,科幻小說則是最好的載體。
  • 宇宙星辰那麼浩瀚,它卻給了我們很好的生日禮物
    24小時不間斷地觀測著浩瀚的宇宙。穿越百萬光年,探索那未知的宇宙史。 未知的宇宙世界,我們總想著去觸及但又很有限。所以只能把它拍下來,形成影像,然後被你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