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編輯冒險出版,王小波死後4年大賣20萬冊

2020-12-22 莫染說

在24年前的文壇,王小波是個另類的存在,他的黑色幽默和崇尚自由的文風與主流文壇格格不入,具有最大爭議的是王小波作品裡大量的性描寫更是離經叛道,被很多當時的主流文人認為沒有格調

王小波去世時,為他送別的人裡面有編輯、記者、哲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電影導演等,就是幾乎沒有小說家。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是部怎樣的作品?

王小波的代表作《黃金時代》從二十多歲一直創作到中年,是以他年輕時在雲南的經歷為背景創作的小說,裡面對王二和陳清楊大量直白細微的性描寫一度被編輯認為是「小黃書」、「色情文學」而拒絕出版。

《黃金時代》剛開始被妻子李銀河認為是天才之作,但在24年前的大陸文壇卻被編輯當成」禁書「拒絕出版,1992年時《黃金時代》才獲臺灣第十三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獎,這次獲獎堅定了王小波成為職業作家的決心。

王小波拿著25萬新臺幣的資金在北京順義買了套房子,就辭職準備專業寫稿了,最初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因為獲獎的原因得以在香港和臺灣出版,由於作品裡越界的性描寫,《黃金時代》卻被當成色情文學出版,書名改為《王二風流史》,封面上是王二和陳清揚的luo體。

港人把《黃金時代》當成色情文學出版,是因為他們沒看懂,王小波的作品開篇就是大量對性qi的描寫,比如在《黃金時代》中,寫陳清楊和王二發生關係的時候,說她就像一隻考拉熊。

這些性描寫與色情文學的如出一轍,理所當然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但那絕不是色情文學,看一部書是不是色情文學,主要標準是看其中的性描寫是單純地寫性,還是通過性在傳達著另一種信息。王小波的作品很顯然是後者。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裡寫道:「在我看來,春天裡一棵小草生長,它沒什麼目的,風起時一匹公馬發情,它也沒有什麼目的,草長馬發情,絕非表演給什麼人看的,這就是存在本身。「

王小波認為:性是自然的人性,要用一種「偉大的真誠」來做這件事,不要羞答答地表演,而在生活中,王小波又是一個「性道德」非常傳統的人,他認為性亂是社會的負面現象。

《黃金時代》王小波死後4年大賣20萬冊

王小波《黃金時代》前後共拖了兩年多的時間才由華夏出版社的編輯趙潔平力排眾議出版。趙潔平的丈夫和李銀河同在社科院工作,被「安利」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趙潔平看了《黃金時代》稿子之後下意識就覺得可能出版不了,太多關於「破鞋」和某器官的描寫,但繼續往下讀,她不禁拍案叫絕,書中對人性的拷問和自由的探討,讓她有種讀世界級大師的感覺。

趙潔平當下決定,不管怎樣,都要把這本書出版出來,他們社的副總編林建初認為:這本書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人們的生存和生機,宣傳了健康的性理念,反應了年輕一代對完美的追求。

王小波拿了9000的稿費,他倒不在意多少錢,最主要的是《黃金時代》終於順利出版,當時這本書的出版是冒了很大的風險,不能參加定訂貨會,不能打廣告,王小波和李銀河就親身上陣推著自行車去大街上給小攤兜售。

直到王小波在家中因心臟發猝死,發行了6000冊的《黃金時代》還沒賣完,王小波生前曾幽默地說,日後寫墓志銘,應在「活過,愛過,寫過」後,加上一句:書都賣掉了!

神奇的是,似乎應了王小波這句「預言」,《黃金時代》在王小波去世兩年後,突然掀起「王小波熱」,他的時代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4年時間加印10多次,熱銷20萬冊,至今仍雄踞各大圖書銷售榜前列。

原本無人問津的《黃金時代》,更是被搶售一空。2019年,仍高居北大圖書館的借閱排行榜第二名

他的讀者群從70後延伸到了00後,無數曾經像他一樣熱血的年輕人把他當作偶像。

王小波的作品被譽為「當代文學最美的收穫」,很多名人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這正應了一句「生前寂寞,死後成名」,王小波已成為那個時代文壇的印記。

大佬們是如何評價王小波的

高曉松說「在我的心目中,他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

文壇大伽王朔說:王小波要是活著,他比我厲害,但這不意味著我不好,我們交相輝映吧。

中國知名主持人魯豫說:王小波的作品有一種詭異的力量,它有一種無堅不摧的破壞力,又有著超強的癒合力,喚醒能力,改變了我的一生。

劉心武說:「王小波以幽默的角度表達出對歷史進程的『看穿』,常令我有醍醐灌頂的快感。」

當代著名小說家、編劇麥家說:如果讓王小波多活10年,他也許會和魯迅齊名!

曾在網上看到一個說法

讀第1遍王小波,大笑;

讀第2遍王小波,大罵;

讀第3遍王小波,大哭;

讀第4遍王小波,大悟;

讀第5遍王小波……

從大佬到普通人,無數人為王小波的文字而熱血沸騰,你讀王小波的作品幾遍了呢?還是沒開始讀呢?那麼一定要買一套王小波的經典作品來讀一讀?

又到了雙十一搞促銷活動,原價143元的《時代三部曲》(20周年精裝無刪減版),包含《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目前只需98元,1頓午餐的價格,即可和世界上最有趣的靈魂不期而遇。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的連結直接購買:

對於王小波,您怎麼看?歡迎在文章下方評論轉發點讚

相關焦點

  • 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編輯冒險出版,王小波去世4年卻大賣20萬冊
    王小波離世時,他寫了二十年的《黃金時代》更是銷量慘不忍睹。在這本書剛剛寫完,被他投進各大出版社,編輯們看到裡面大量描寫性的文字後都紛紛退稿,一時間誰也不敢出版這本書。王小波不甘心,得到的回覆卻是:你寫得很好,就是內容不太適合出版。
  • 性描寫太露骨,小說被無情駁回,臨死沒賣完的書,王小波死後火了
    王小波到死或許也未曾想到,屬於自己的「事件」竟然是自己的遺憾離世。為何說遺憾呢?這還要從《黃金時代》的坎坷歷程說起。性描寫太多,出版社不敢冒險出版1994年之前,王小波還是個鮮有人知的「非著名作家」。那時候的王小波從國外留學歸來已有6年,除了1989年成功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集《唐人秘傳故事》之外,剛剛憑藉《黃金時代》在第13屆「聯合報」文學評選中獲得大獎,將近高達25萬臺幣。那次獲獎對王小波影響很大,除了對自己寫作能力的信心倍增,也變相地促成了他儘快在內地公開發行《黃金時代》的想法。
  • 王小波《黃金時代》:大膽坦蕩的性描寫,是作者編輯和讀者的災難
    《黃金時代》這本書,給作者、編輯和讀者都帶來了「災難」。這一點,王小波知道的非常清楚,他在後記中這樣概括:一本大書就是一個災難!我同意這句話,但我認為,並且是作者和編輯的災難。作者的災難王小波1952年出生於北京,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留學,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
  • 王小波《黃金時代》:直白暴露的性描寫,掀開人性的遮羞布
    王小波《黃金時代》:直白暴露的性描寫,掀開人性的遮羞布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 王小波《黃金時代》:直白的性描寫背後,為何撇開雙腿無罪?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1952年,王小波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在他出生時,家裡還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在男孩中排行老二,而《黃金時代》的主人公叫做王二,不知道是不是王小波的真實寫照。王小波曾經說過,黃金時代是他的寵兒。也許是因為這本書,改變了他的命運。
  • 王小波《黃金時代》賣了3年沒賣完,死後卻被追捧成神,一書難求
    1992年,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獲第十三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正是借這次獲獎的機會,王小波的書才得以在港臺地區出版。香港出版商為了讓書更好賣,把《黃金時代》改成了《王二風流史》,因為書中有大量關於性的描寫。
  • 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撞牆而死?生前悲哀,死後意外爆紅
    他在黃金時代裡,藉由王二這個角色表達了在非性年代的人們對於性的渴望與追求。王小波筆下的性,是極其正常的,他並沒有將性描寫成一件美好或醜惡的事情。他只是表達了一種再正常不過的性愛觀:性愛是和吃喝拉撒睡一樣正常且極其重要的事情。然而,在無性年代,《黃金時代》這樣的書只能列為禁書,被退稿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 《黃金時代》:荒誕不羈的性描寫,其實是對性禁錮的控訴
    上世紀90年代,出了三本性描寫非常多的小說,分別是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三本小說因為過度的性描寫,都遭遇過出版難的問題,幸運的是這三部優秀的小說都能得以面世,並引起讀者的熱評與追捧。為什麼90年代會誕生這麼多涉及大量性描寫的小說?
  • 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是無害的,但被壓抑久了,也就容易扭曲了
    《黃金時代》是已故作家王小波著名的《時代三部曲》之一,可謂是王小波心頭的寵兒。「我盼她時,她沒來;到她來時,我沒盼她。」王小波說。等他離世後,這本書才迎來它的黃金時代,4年時間大賣20萬冊,2001年,《時代三部曲》加印10次,印數20萬冊。王小波從此火遍了大江南北。
  • 王小波《黃金時代》被眾多出版社拒之門外:男女之事描寫過於露骨
    有人說王小波是中國的「梵谷」,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即刻「封神」。因為書中一些大膽的性描寫,那個不夠開放的年代,根本沒有出版社敢出版這本書。因此,直到他死後這本書才得以出版問世。就在那愛情美好,春暖花開的日子裡,王小波完成了自己的小說《黃金時代》,這本書前前後後寫了20年。
  • 《黃金時代》中的性描述,是李銀河影響了王小波嗎
    之所以想以王小波為例,是因為近期在無意中讀了李銀河的一些介紹和故事,而讓我也覺得王小波這個人確實是一個奇人,為什麼他生前的小說《黃金時代》託人投稿,都沒出版社敢接,但都評價挺高——你的小說寫得太精彩了?我想,也許是裡面的性描寫過於直露,嚇壞了編輯,就像賈平凹的《廢都》一樣,禁了很多年,最後才得以出版,不過也增加了這樣的話語——此處刪去五百字。
  • 王小波:寫了20多年「黃色小說」!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卻被封神
    ——王小波自古以來,性這個話題對於保守的中國人來而已,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就如同《金瓶梅》一本在文學上有著極高造詣的書,但由於其中描寫內容的不堪而被列為禁書之一。千百年來的儒家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談性色變,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反應,在描寫這方面的文章是隱晦而羞澀的;即使現在,關於性教育的話題還始終存在著爭議,就連教師向學生講述懷孕的過程就會受到家長的破口大罵。
  • 王小波:因大膽描寫屢次被出版商拒絕,45歲暴病離世牙縫滿是白灰
    偏偏造化弄人,在王小波去世後,他的名氣日益變大,在他去世2周年的時候,出現了「王小波熱」,他的《黃金時代》也變得供不應求,6000冊一下子賣光。在他去世4年的時候,他的「時代三部曲」加印了10餘次,總數超過20萬冊,成了最熱門的文學書籍之一。
  • 王小波寫了20年小說,花25萬買房卻無福消受,死後才紅遍大江南北
    1992年,孤獨終老的王小波在北京花了250000元買了套房,去世後《黃金時代》受萬人追捧,4年時間就加印了10多次,成為了20多萬人深夜被窩中的性啟蒙讀物……王小波有錢但是不被社會所接受,都直言他的書是「黃色小說」
  • 王小波:「生前籍籍無名,死後聲名鵲起」
    所以,後來王二以「偉大的友誼」之名和陳清揚搞起了「破鞋」,然後出逃,離開了農場……《黃金時代》這部書中,鋪天蓋地都是對性和愛的描寫,且沒有任何掩飾與文學修飾,這也導致當年出版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挫折。王小波自己也承認:這本書本身就有媚俗嫌疑,容易招致非議。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這樣寫出來了。眾所周知,六七十年代,處於一個非性的年代。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不羈的「性」描寫,實則是對時代的控訴
    在上個世紀末,有三本小說是最出名的:《白鹿原》、《廢都》,還有就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這三本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性」,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描寫,而且正因如此,在出版的時候總是遭到很多的困難。幸運的是這三本書最後都順利出版並且成為了當今中國文學史上,非常出名的小說。為什麼那個年代,對性的描寫頗豐?
  • 《黃金時代》的「性」描寫,被批格調低!白樺:「槍斃」文學小說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描寫了大量的「性」!可以說在讀過他的小說後都會有種瞠目結舌的感受。不過對小說裡面關於性的正面描寫,我還是感到很驚訝的,這手筆也太大膽了吧。這也是我第一次看的真實感受。《黃金時代》是一本被誤解了的書!1992年,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在香港和臺灣地區出版,並且獲得第十三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王小波是第一個拿到這個文學獎的大陸作家。雖然《黃金時代》在臺灣、香港很受歡迎,好評如潮。但是到了國內,卻遭到了諸多的阻力。
  • 王小波的一生,生前籍籍無名,死後名聲鵲起!他究竟有何本事?
    1997年4某天,水木年華的前成員姚勇,哭著聯繫遠在英國學習的舅媽李銀河,告訴她舅舅王小波不在了!23年前,當王小波離開這個世界時,很少有人聽說過這位作家,他病逝幾天後,南方都市報導的編輯想以《著名作家王小波去世》為題目將消息見報。然而發表之前,同事卻再三確認,王小波真的著名嗎?
  • 王小波《黃金時代》出版慘遭拒絕,死後卻大賣,高曉松劉心武推薦
    王小波一直以來都是喜歡思考喜歡發呆的人,在小的時候還被稱為「傻波子」,但是,在閱讀寫作方面,從小王小波就展現出了自己異於常人的優異。在1992年的時候,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寫出來了,這本書王小波確實是非常滿意的,因為從開始寫到最終寫完王小波足足花了20年的時間。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快樂,是對荒誕時代的世界的一種反擊
    有人評價王小波說,如果他還在世,是足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說起來,他生前時小說連出版都不能夠,死後卻被追捧。這不知是遺憾,還是一種諷刺。  早年歲月  1952年,王小波出生於一個革命知識分子家庭,在家中男孩裡排行老二。  當時,他的父親被批判,這對他的家庭來說打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