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空置率高,銷售額下降明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增長,2019年中國消費市場運行平穩,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萬億元,同比增長8.05%,與2018年相比,全年增幅雖然有所上升,但是每個月的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放緩,社零消費增長仍舊承壓。再加上受2020年初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1-5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為13.87萬億元,同比下降13.5%。
購物中心是實體商業的主體力量,能最大程度反映實體商業的經營現狀。2019年受全國消費意願影響,全國購物中心空置率略高於2018年,達到9.6%。具體從各級城市空置率來看,一線城市空置率達到6.1%,四五線城市達到15%。2020年,一季度購物中心空置率約為9%,與2019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但是受疫情影響,實體零售關店潮還沒有在一季度數據中真正顯現,2020年全年購物中心空置率將大幅度增長。據贏商網,受疫情影響,廣州購物中心遭遇不同程度的租戶流失,全市購物中心空置率攀升至5.7%。國外方面,房地產管理諮詢公司仲量聯行最新數據顯示,雖然疫情封鎖措施放鬆,但增加的客流量未能減輕許多零售商的壓力,導致澳大利亞購物中心的空置率已創20年新高。澳大利亞購物中心空店面的平均數量從2019年12月的3.8%提升至2020年6月的5.1%,如果將中央商務區購物區和大型零售店的空置率納入全國平均水平,平均空置率將升至6.3%,在半年內上升了1.5%。
新冠疫情對我國購物中心銷售影響巨大。在購物中心空置率大幅上升的影響下,據商務部數據,2020年重點監測零售企業購物中心銷售額累計同比大幅下降20.4%。
購物中心積極應對,長期仍有好轉
從購物中心租金收入來看,從近三年(2017年至2019年)租金收入看出,14家企業近三年的租金收入均呈遞增的態勢。以恒隆與華潤旗下代表性購物中心為例,2017-2019年三家代表性購物中心租金收入整體趨於上升。2019年上海恒隆廣場、上海港匯恒隆廣場和深圳萬象城購物中心租金收入分別錄得16.96億元、8.53億元和10.66億元,均實現上漲。
2020年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體零售商業已受震蕩,品牌閉店潮暗湧,購物中心空置率風險持續高位,租金收入下行壓力明顯。1-2月全國各地大部分購物中心主動提出降租免租的優惠措施,租金收入產生直接損失,對單個購物中心而言,2020年的租金收入必然是下降的。但從長遠來看,總的租金收入依然會保持上升態勢。
雖然新冠疫情對我國購物中心發展帶來較大衝擊,但是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各購物中心也積極應對,進行戰略調整,或相繼推出線上服務,並且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如蘇州各大購物中心緊抓熱點,將「地攤」融入商業項目,以地攤2.0版本—市集的形式,為實體商業復甦帶來了新的生機。深圳各購物中心積極推出無接觸配送,號召線上購物,並且2020年8月,深圳市商務局發布關於公開徵求《深圳市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告,規劃到2025年3萬㎡以上購物中心130個。
商業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突出,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了購物中心行業發展,隨著疫情得到控制,2020下半年,多個購物中心擬開業,如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龍湖成都上城天街等。從長遠來看,隨著新增商業體入市,市場供應持續加大,購物中心積極轉型升級,行業發展將保持良好態勢。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