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日報社:走好全媒體時代群眾路線 做好深融大文章

2020-12-23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社長總編談媒體融合 | 陝西日報社:走好全媒體時代群眾路線 做好深融大文章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國家治理高度,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立全媒體傳播體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從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工作原則三個方面明確了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發出了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的號令。圍繞落實中央要求,各級各類媒體取得哪些進展成效?形成哪些規律認識?深度融合又有哪些發力方向?敬請關注「社長總編談媒體融合」專欄報導。

  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對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提出的重大課題,是賦予新聞宣傳戰線的歷史使命,也是當前媒體適應時代要求的一道必答題。

  今年3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陝西日報創刊8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陝西日報創刊80年來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對陝西日報守正創新、融合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

  面對融合發展這一時代考題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陝西日報社以建立現代傳媒治理體系、提升黨報治理能力和發展活力為目標,重點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人才培養、技術賦能四個方面入手,系統謀劃、頂層設計、整體推動,推進媒體融合不斷向縱深發展。

  更新理念,下好融合發展「先手棋」

  理念是融合發展的先導。融合發展首先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只有充分認識到融合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才能自覺增強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

  當前,新技術的迅猛發展,重塑著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傳播方式,特別是新聞傳播形式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我說你聽」,新聞也不再僅僅掌握在少數媒體從業者手中,我們面臨的是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信息傳播渠道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受眾獲取新聞的速度與效果。特別是對於從延安時期的戰火中走來,有著80年歷史的陝西日報而言,只有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強化對融合發展的認識,把握網際網路時代傳播規律,提升網際網路思維能力,始終貼近人民群眾的信息需求,才能更好地講述陝西故事,傳播陝西聲音,展示陝西形象。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陝西日報創刊80周年重要指示,走好融合發展之路,今年6月30日,陝西日報社在延安召開踐行群眾路線推進融合發展工作會議,在全省縣區建立陝西日報融媒體中心,聘任一批特約通訊員,通過打通省、縣聯動互通渠道,將基層的好聲音、好做法反映上來,拓寬新聞傳播空間,紮實推進融合發展。

  同時,將「掌中陝西」客戶端更名為「群眾」客戶端,陝西傳媒網更名為群眾新聞網,實質性推動報社採編力量、通訊員隊伍入駐「群眾」客戶端,通過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努力實現「上下」「內外」相通相融。

  深化改革,打通融合發展「腸梗阻」

  融合發展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一場不可避免的自我革命,根本在於改革重構符合融合傳播規律的體制機制。在這方面,陝西日報社通過體制機制改革,使全社上下由裡及外煥發出勃勃生機。

  一減一加,提高融合發展水平。做好傳統媒體的時代轉型,陝西日報首先採取的措施就是精簡機構、提高效能,加強統籌、整合資源,為融合發展提供制度保障。2018年1月,我們將採編部門從14個縮減至8個。同時,對原有新聞資源、人力資源和品牌資源進行整合,打通紙媒和新媒體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通過制度設計,為媒體融合夯實制度基礎。特別是新設立了全媒體指揮中心(總編室),以其為抓手,實施統一指揮調度,充分發揮好中樞機構統籌協調和示範引領作用,確保決策有據、統籌有效、指揮到位,實現採編力量、報導資源的整合。如今,陝西日報已建成9網、3端、100餘個微博微信帳號,正在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全媒體」邁進,全力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

  一破一立,激發全員創作熱情。在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陝西日報打破身份界限,設立新的獎懲制度,為融合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我們全面實現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全面推行職員制,統一實行職級制工資,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在全社構建起以崗位管理和目標管理為基礎的薪酬體系;突破體制障礙,打通幹部任用通道,實現幹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人員能進能出,激活發展的內生動力;制定新媒體考核評價標準,出臺了《陝西日報新媒體考核管理辦法》《陝西日報社優秀新媒體作品評選獎勵辦法》等,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推動紙媒記者編輯增強全媒體意識,主動運用全媒體思維和手段,採訪、製作新聞產品。

  戰「疫」期間,陝西日報推出的創意海報。

  今年以來,報社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重要講話精神,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入開展主題宣傳、形勢宣傳、政策宣傳、典型宣傳,通過全面統籌、深度策劃、融合傳播,充分發揮黨報新聞宣傳主力軍作用。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西考察期間,陝西日報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全力組織、全媒報導,深入一線、連續作戰,推出一系列有高度、有溫度、有厚度、有力度的新聞作品,湧現出一大批點擊量過百萬、千萬的產品。報告文學《通往春天的日與夜》在「學習強國」等平臺的閱讀量超過2000萬次,特稿《直與天地爭春回》在「學習強國」上的閱讀量達500餘萬次,點讚量達7萬以上。

  2020年9月18日,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一周年之際,陝西日報推出28個整版的「大河之上 中國之中」黃河流域全媒體行動特刊。其中,特別推出創刊80年來的首個8連版長卷,以手繪+稿件+新媒體產品的全媒體方式生動呈現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人才立社,把握融合發展關鍵點

  人才是核心競爭力,也是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我們不斷深化選人用人改革,著力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制定符合融合發展要求的職業培養規劃,加大培訓力度;以「四力」建設為抓手,制定出臺《陝西日報社開展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教育實踐工作實施方案》,提高編輯記者「採、寫、編、拍」四種能力,打造全媒體採編隊伍。

  以業務培訓為基礎,打造跨界融合人才。通過在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等院校開設專門培訓班或與兄弟單位開展業務交流,以及在報社內部開展「業務大講堂」等形式,進行全員培訓、定向培訓。通過系統化的跨界培訓,實現人才素養的提升、人員結構的優化、崗位需求的滿足,從而使得內生動力更加充沛。

  以實戰演練為契機,融合傳播出彩出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統籌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關係。黨的十九大期間,陝西日報社全媒體首次亮相。兩年多來,在兩會報導、重大主題報導等活動中,我們充分發揮媒體融合報導力量,融合傳播快速推進。如在每年的全國兩會和陝西省兩會宣傳報導上,整合陝西日報、三秦都市報、群眾新聞網、西部法制報等全社力量進行「集約化生產」、多平臺推送、分眾化傳播,並利用大數據分析的智能手段加強選題策劃,可視化的融合傳播方式提升閱讀興趣,讓兩會報導出新出彩、深入人心。兩年多來,陝西日報推出了一批閱讀量超過千萬次的融媒體產品,許多報導受到社會好評。

  2019年3月,設在北京的全國兩會陝西日報全媒體會客廳。

  以全媒體行動為載體,讓主力軍上主戰場。從2018年開始,陝西日報社推出由社領導帶隊、子報刊網共同參與的「全媒體行動」調研採訪活動,既加強了與市縣的交流合作,又鍛鍊了全媒體隊伍。僅2019年以來,我們就開展了13次「全媒體行動」調研採訪活動,深入區縣、校園,共採寫製作微博、微信、H5、封面秀、短視頻等新媒體產品3000餘件,點擊閱讀量達千萬次以上。通過「全媒體行動」,領導幹部開展了大調研,編輯記者實現了大練兵,新聞傳播實現了「端快、網全、報深」的傳播效果。

  陝西日報全媒體行動採訪小組深入村莊採訪當地脫貧攻堅相關情況。

  下一步,我們將實施「首席記者制」,組建若干個可「一次採集、多元生成、全媒體傳播」的採編團隊,真正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空間和條件。

  技術賦能,做強融合發展主陣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探索將人工智慧運用在新聞採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中,全面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媒體融合發展,不能忽視技術的力量。只有優質的內容搭載更便捷的傳播渠道、更多樣的傳播方式,才能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

  目前,我們開展了以技術驅動為核心的系統化建設,構建全媒體信息集成平臺。全媒體指揮中心下設的示範推广部與技術部門協同作戰,緊盯技術前沿,利用最新的媒體傳播技術和平臺,在報社內部做好示範推廣,以及報社重大策劃的新媒體宣傳統籌、新媒體產品創作的示範和推廣。同時堅持技術驅動創新,統籌報社所有技術力量實現「三個統一」,即技術服務團隊統一、技術解決方案統一、技術標準統一,負責運維管理報社全媒體採編系統以及所屬子報刊網各類新媒體平臺。通過「技術+媒體」,打造符合媒體自身的技術標準和產品,並致力於實現對外輸出。

  目前,陝西日報正在加快建設一個中心,即陝西新聞資料圖片數據中心;搭建兩個平臺,一是升級改造陝西日報採編業務平臺,二是建設全社層面的統一網站融媒體系統;打造「五大資料庫」,即歷史資料、新聞稿件、新聞圖片、人力資源、經營管理等「五大資料庫」,為陝西日報社媒體融合發展架起互聯互通的共享平臺。

  實踐證明,做好媒體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轉變理念是前提,體制改革是根本,人才隊伍是關鍵,技術賦能是支撐。把握好這四個原則,就能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釋放發展動能。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習近平總書記對陝西日報創刊80周年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堅持深化改革不動搖,堅持高質量發展不懈怠,進一步按照「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要求,弘揚延安精神、緊跟時代步伐,堅持守正創新,推進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宣傳闡釋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為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者李偉系陝西日報社社長,陝西日報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責編:趙光霞、燕帥)

相關焦點

  • 我市收聽收看陝西日報社踐行群眾路線推進融合發展工作會議
    我市收聽收看陝西日報社踐行群眾路線推進融合發展工作會議 2020-07-02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雙牌:「三個大」踐行全媒體時代群眾路線
    唐 俊今年9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要求「走好全媒體時代群眾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雙牌縣立足實際,創新模式,通過實現「三個大」踐行全媒體時代群眾路線。一是「大融合」。雙牌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總人口僅有20.04萬人,發展縣級融媒體中心相比缺乏強有力的經濟社會條件支撐。
  • 陝西日報社2020年夏季特約通訊員培訓班在我縣開班授課
    7月13日,陝西日報社2020年夏季特約通訊員培訓班在我縣正式開班授課。全省260餘名奮戰在一線的通訊員齊聚我縣開始為期五天的新聞知識培訓。陝西日報社記者部主任韓秀峰主持開班儀式,解讀了通訊員管理辦法及通訊員稿件刊發流程等,陝西日報社副總編輯王歡院,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振華,縣政協副主席周治民出席開班儀式,並和學員一起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陝西日報創刊80周年重要指示,觀看了陝西日報宣傳片。
  • 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
    原標題: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   不斷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需要在線上為走好群眾路線開渠引流,在線下為完善治國理政添磚加瓦   49萬,這是今年前10個月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收到各級領導幹部答覆網民留言的數量;200萬,這是該平臺自2006年上線以來累計促成解決民生問題的件數
  • 陝西日報社為我縣融媒體中心授牌
    7月13日,縣融媒體中心被陝西日報社授予「陝西日報社合陽縣融媒體中心」。這是陝西日報社第一次在縣級融媒體中心進行授牌。授牌前,陝西日報社副總編輯王歡院在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振華,政協副主席周治民的陪同下參觀了縣融媒體中心,詳細了解了縣融媒體中心中央廚房的各個功能板塊。授牌儀式上,陝西日報社副總編輯王歡院為「陝西日報社合陽縣融媒體中心」授牌。
  • 三省吾身需走好群眾路線
    人生也需要時時三省吾身,時常不斷反醒自己的言行行為舉止,經常對所從事的工作進行體檢﹑複查,總結經驗教訓,才能不斷提高,這樣才能堅守好人生底線,做到行穩致遠,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漢代王充的《論衡》提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意思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
  •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四平警事」獲評全國獎項!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四平警事」獲評全國獎項!吉林網信工作又獲獎啦~~~ 我省在「網聚『政』能量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中獲獎! 日前,由中央網信辦網評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和人民網聯合開展的「網聚『政』能量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公布。
  • 「2020年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展示」優秀個人案例——馮靜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日前發布,經專家評審共160個案例獲選「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
  •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入選「2020年度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9日訊 日前,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發布評選結果,共160個案例獲選「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10家單位獲得活動「優秀組織獎
  • 【2020年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展示】優秀創意案例...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日前發布,經專家評審共160個案例獲選「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
  • 光明日報社:思想文化大報的全媒體表達
    原標題:社長總編談媒體融合 | 光明日報社:思想文化大報的全媒體表達   同年6月16日,光明日報創刊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光明日報賀信中指出,希望光明日報「堅守思想文化大報的定位」「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傳遞黨中央對廣大知識分子的殷切期待和熱情關懷,把廣大知識分子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這個重要指示,透徹洞察光明日報的歷史傳統、深刻指出光明日報的發展方向,在全媒體時代賦予了光明日報新的使命與新的時代角色。
  • 郴州日報:從「融」到「強」 「四全媒體」助力高質量融合
    2019年以來,《郴州日報》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堅持黨報姓黨,聚焦移動優先,以「四全媒體」即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和全效媒體推進黨報融合發展,不斷增強黨報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2020年7月,郴州日報社融媒力作《我與河流的故事》重磅推出,迅速在微圈刷屏,閱讀量快速突破4000萬人次。
  • 陝西省慈協與陝西日報社舉行慈善宣傳座談會
    4月9日,陝西省慈善協會會長吳前進、常務副會長李榮傑、副會長趙浩義一行走進陝西日報社,就慈善公益宣傳深度合作與報社進行了座談。 陝西日報社長、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總編輯張連業,副社長梁偉等出席座談會。
  • 「2020年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展示」優秀機構案例...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日前發布,經專家評審共160個案例獲選「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
  • 福建省教育考試院獲選「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之「優秀...
    東南網12月14日訊 (本網記者 王楠)日前,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已發布,福建省教育考試院獲選「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之「優秀機構案例
  • 2021傳媒業,年初立下五桿旗,《中國報業》萬字長文講透媒體深融...
    2020年5G已經商用,主流媒體如何搶抓機遇?比如我們可以做分發風控,5G時代萬物皆媒,電梯、戶外、汽車、眼鏡都是媒體,萬媒上要分發內容,就要有人來管理,沒有編審管理的內容,存在相當大的政策性風險和失序,也是頭部商業媒體頭疼的問題。主流媒體深耕區域,對政策把握駕輕就熟,能做到切合區域特點精準分發,無疑是當地最好的運維商。再比如我們可以做超高清視頻。
  • 「彩雲網評」入選中央網信辦「2020年網上群眾路線典型...
    雲南網訊(記者 張正 王開妍)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日前發布,雲南網「彩雲網評」全媒體輿論引導平臺榮獲「優秀平臺案例」,成為此次評選活動中,
  • ...年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展示」優秀機構案例——寧波市...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日前發布,經專家評審共160個案例獲選「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
  • 陳堅男:群眾路線越走越寬闊
    學習領會習總書記這一重要指示,走好群眾路線,強化政治責任是重要前提,端正根本態度是核心要求,解決突出問題是緊迫任務 走好群眾路線,強化政治責任是重要前提。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90多年來,無論是革命年代「喚起工農千百萬」,築起「真正的銅牆鐵壁」,還是改革時期「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推動當代中國在改革開放中走過萬水千山,群眾路線始終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重要保證。群眾觀點樹得牢不牢、群眾利益維護得好不好、群眾路線走得正不正,體現黨性,折射人品,反映官德。
  • 「2020年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展示」優秀創意案例——以...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日前發布,經專家評審共160個案例獲選「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