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君達: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法院黨爭怎麼打

2020-12-14 觀察者網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金君達】

魯斯·金斯伯格女士是一位為美國性別平權做出傑出貢獻的卓越法官和公眾人物,也是最高法院目前佔少數的進步派(progressive wing)成員,其離世消息因而受到廣泛關注。

外媒紛紛報導

司法權在美國政壇地位相當特殊,最高法院的法官們享有終身任期,往往對美國政治帶來長期影響,但很少像總統或議員直接影響施政。隨著美國兩黨就金斯伯格留下的法官席位展開爭奪,司法權有可能再次成為美國權力競爭的重心。

作為美國三權之一,聯邦最高法院具有最高等級的司法解釋權,能夠對政令、立法和司法判決的合憲性進行裁判。司法權的巨大影響力體現在1857年德雷德·斯科特訴桑福德案上,當時黑人奴隸斯科特以曾與已故主人在自由州居住為由,要求主人親屬恢復其自由民身份,以坦尼(Roger Taney)為首席法官的最高法院裁定斯科特敗訴。在此之前美國蓄奴州和自由州之間定有「密蘇裡妥協案」,允許兩種制度同時存在;坦尼判決推翻了妥協案,導致本已矛盾重重的蓄奴問題空前激化,最終造成南北內戰。

Roger Taney,圖片來源:wiki

最高法院的許多案例都造成了深遠的社會和政治影響,例如1892年的普萊西訴弗格森案(普萊西是一名因乘坐白人專用列車遭到逮捕,後起訴政府的美國公民,弗格森為初審法官)提出所謂的「隔離但平等」概念,為美國的種族隔離政策提供了法理依據。

美國第十四修正案規定所有公民享有平等權利,但一些南方州通過制定「不交人頭稅就不能投票」的規定將貧困黑人排除在外,這一做法也一度得到最高法院判例支持。

1964年的民權法案就曾經在1875年通過後被違憲判決推翻,美國民權運動因此被推遲將近百年。當然,最終推翻這些反動政策的手段也是新的最高法院判例。

由於美國憲法經過多次修正,其中包含一些範圍模糊甚至略顯矛盾的條款,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判例對於釋法顯得格外重要;這種制度安排其實賦予大法官左右政治議題的能力,讓九名最高法院大法官變成一種特殊的政客。

歷史上這種專權造成了一些嚴重後果,但因為幾方面原因被美國社會廣泛接受:

第一,司法權是一種被動權力,它只能審理提交的訴狀,不能主動制定法律。

第二,最高法院的諸位法官在政治光譜上不能簡單地以左右劃分,而是分布在政治光譜的不同位置,法官之間也沒有黨團組織和紀律,因此不能簡單將法官與黨派簡單掛鈎。

第三,大法官任命傳統上是兩黨協商的結果,極具爭議的候選人往往不能拿到參議院提名,因此最高法院法官受到的政治爭議較小;縱觀美國大法官提名記錄,約有四分之三的提名被通過(包括通過後拒絕的案例)。

第四,由於政治協商的存在,法官往往是名望較高、受到兩黨尊敬的人物,例如金斯伯格是性別平權的旗手,政治立場鮮明,但在提名投票時得到了兩黨壓倒性(96比3)的支持。

當然,其他兩權對於司法權能夠進行制衡。首先是行政部門,總統可以提名新的法官人選,在少數案例中總統還有更加激烈的鬥爭形式。

小羅斯福時代的所謂「憲政革命」(該說法存在爭議,有人認為該變化是長期形成而非羅斯福之功)是總統直接對抗最高法院的案例。當時羅斯福政府大舉幹預市場,而美國司法系統在資本主義擴張時期的傳統是保護「契約自由」,援引憲法(如第十四修正案)禁止政府干預生產活動;因此羅斯福的一些新政法律遭到推翻。在1936年後,成功連任的小羅斯福向最高法院「開戰」,不但在國會抨擊法院越權,而且提出了「填塞法院計劃」(court-packing plan);該計劃如通過,將授權總統建議70歲以上的最高法院法官帶薪退休,如法官拒絕,總統可以把一名「助手」法官提名到最高法院,使最高法院最多增加至15人(「助手」上限6人)。羅斯福的這一計劃被視作明目張胆的權力侵蝕,受到參議院司法委員會、首席大法官修斯(Charles E. Hughes)、部分地方政府和媒體的批判,最終該計劃也因最高法院的人事和政治立場變動失去必要性。

其次是立法部門,傳統上法官提名需要經過參議院通過,因此參議員可以反對提名,這使得不能掌握參議院多數的「跛腳鴨總統」更難任命大法官。

國會少數派傳統上可以在議題辯論階段通過長時間演講阻撓提案(filibuster),希望通過提案的一方需要三分之二支持才能推翻阻撓。由於兩黨議員人數往往接近,還存在立場搖擺的議員,這種制度防止多數黨憑藉人數優勢強行安插符合自身政治傾向的大法官。歷史上共和黨曾用類似手段阻撓過林登·詹森提名的進步派法官佛塔斯(Abe Fortas),但事後該黨宣稱自己只是「進行辯論」,而非「阻撓提案」。

但在2017年保守派大法官戈薩奇(Neil Gorsuch)被提名時,佔據多數的共和黨人通過決議,規定提名只需簡單多數即可通過辯論進入表決;改寫後的規則顯然對少數黨不利,同時為多數黨操縱法官提名、推舉爭議較大的政治人物開了綠燈

最後媒體也對有爭議性的判決起一定監督作用,例如坦尼判決就遭致媒體批評,但媒體往往服務於特定利益集團或黨派。

近年來愈發激化的政黨政治已經影響到了司法系統。

第一,由於社會分離導致政策的合憲性爭議愈發頻繁,法院有時成為為爭議性政策「保駕護航」的工具。

第二,圍繞提名的協商原則被打破。肯塔基參議員米奇·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是操縱國會政治和執行雙重標準的黨爭老手,在歐巴馬執政末年以「可能影響總統選舉」為由拒絕批准民主黨的法官提名,但在金斯伯格離世後第一時間聲稱要推動另一位保守派法官上臺。

第三,法官個人存在爭議。共和黨在川普任期裡任命的兩位法官戈薩奇和卡瓦諾(Brett Kavanaugh)都是年輕(60歲以下)的極端保守人士,其中後者還被捲入性侵醜聞,兩人均遭到民主黨議員的強烈反對。

第四,兩黨對最高法院的看法出現分歧。馬凱特法學院2019年的調查表明52%的保守派對最高法院「非常有信心」,而自由派(左派)中這一比例僅為31%。蓋洛普同年數據顯示半數美國人對最高法院意識形態傾向不滿。

第五,法官的黨派色彩日益強烈。金斯伯格曾經在2016選舉前的採訪中批評川普,共和黨的幾位新任大法官則與該黨高層關係密切,川普近期的大法官提名中更包含了幾名政治盟友。大法官任命權日益成為總統和國會競選的關鍵因素。

由於美國今年的選舉中涉及郵政選票問題,大選之後兩黨有可能產生舞弊糾紛並訴諸司法;在這種假想情形下,保守派佔據多數的最高法院對共和黨有利。考慮到大法官約翰·羅伯茨政治傾向中立,共和黨勢必希望由一名保守派法官進駐最高法院,保持對自由派的優勢。如果川普獲得連任,另一位82歲高齡的民主黨大法官很可能被共和黨取代,屆時最高法院將出現「一邊倒」的罕見局面,直接下場參與黨爭也並非不可能。

從以往的案例來看,即使較快的任命也需要將近50天時間,這意味著共和黨人可能為了在川普選舉前,或者被迫離任之前採取非常規手段通過法官任命。而民主黨人必然抵抗麥康奈爾的法官任命,儘可能避免最高法院出現3:6的絕對劣勢,如果贏得總統選舉還可能發起另一場「憲政革命」,對最高法院進行擴容,打破法院內的保守派優勢。我們可能在川普第一任期的末尾看到美國的又一項政治規則被黨爭打破。無論如何,共和黨開創的一系列惡例都可能對美國三權關係造成長達數十年的深遠影響,甚至影響到美國進步主義和保守主義運動的走向。

相關焦點

  • 金斯伯格大法官去世與風雲莫測的2020美國總統大選
    美國華人 第1832篇文章 距離總統大選只有43天,川普總統在金斯伯格大法官去世後不到24小時就公開宣布他將於一周內提名大法官人選,填補剛剛去世的金斯伯格大法官的空缺。
  • 金斯伯格大法官去世後,美國的墮胎權面臨巨大威脅
    話說,這幾天幾乎全美都在悼念金斯伯格大法官的逝世,白宮降半旗致哀,在她去世的當晚,成群結隊的市民自發地前往最高法院門前為她獻花,悼念的花形成了數米長的花牆,人們舉著各種悼念標語、以及金斯伯格的手繪畫像,默默地對表達對她的離世的不舍和難過。
  • 新聞周刊丨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 「大法官補位戰」火藥味十足
    本周,隨著美國司法界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法官的去世,圍繞著誰來繼承空缺的大法官職位,美國的自由派和保守派勢力爭論不休,「大法官補位戰」的火藥味十足。美國司法界的天平會因此而發生傾斜嗎?當地時間9月18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一份聲明中宣布,大法官金斯伯格因胰腺癌引起併發症,在其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家中去世,享年87歲。連日來,在最高法院門前,不分晝夜,前來緬懷金斯伯格的人絡繹不絕。
  • 金斯伯格去世引發熱議,為何大法官對美國如此重要
    原創 譯言讚賞 譯言美國前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於9月18日因胰腺癌併發症去世,享年87歲。而美國最高法院目前的格局是5名保守派,4名自由派,她的去世使最高法院的空缺成為總統競選活動的焦點,將不可避免地引發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
  • 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是讓川普都要稱讚一句「了不起」的女人
    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註定成為傳奇。 前幾天,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因病逝世,終年87歲。(近些年來這位「女戰士」,一直受健康問題困擾,曾接受過結腸癌、胰腺癌、肺癌和肝癌的治療)
  • 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美兩黨加速提名博弈 成為選舉戰中的一張牌
    【導讀】當地時間9月18日,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因病去世,白宮降半旗致哀。 金斯伯格作為第二位入主最高法院的女性,並且是猶太人,終身為女性的平等和公平做鬥爭,她個人也成為美國人的偶像。從法律層面,您怎麼評價金斯伯格的成就?
  •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去世 享年87歲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歷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18日在她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家中去世,終年87歲。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發表聲明說,金斯伯格逝於轉移性胰腺癌的併發症。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表示,美國「失去了一位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大法官」。金斯伯格1933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法律學位。她於1993年由時任總統柯林頓提名成為聯邦最高法院法官。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由5名保守派大法官和包括金斯伯格在內的4名自由派大法官組成。
  • 大法官金斯伯格:川普最頭疼的女人,從淑女到「悍婦」的傳奇
    金斯伯格與川普的紛爭始於2016年。金斯伯格稱川普是「一個騙子」,「的確非常自負」,批評媒體對他的態度太過溫和。她認為,川普的想法前後不一。而在當時,川普也對金斯伯格進行了回擊:「 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捲入政治競選是極為不妥的,她應該向法院道歉,因為這是會讓最高法院蒙羞的行為。」
  • 作為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擁有多大的權力?她的薪水有多少?
    露絲·金斯伯格根據多家美國媒體的報導,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金斯伯格於9月18日因癌症去世,享年87歲。從金斯伯格的個人簡歷可以看出,她是一位非常傳奇的人物。上世紀60年代,成績優異的金斯伯格從哈佛大學畢業,法學院院長薩克斯向時任大法官弗蘭克福特「強烈推薦」金斯伯格,希望能夠幫助她獲得一個實習職位。
  • 金斯伯格去世,美國會徹底進入保守時代嗎?
    這個案子,從公平就業機會委員會到阿拉巴馬州一家法院,再到第十一巡迴法院,萊德貝特如打怪升級一般,一步步往上打,到2006年,終於達到最高法院。 最終,萊德貝特輸掉了官司。最高法院裡有5位法官站在了固特異一邊。
  • 美參議院投票通過新大法官提名:緬懷逝去的金斯伯格時代
    自金斯伯格大法官去世之後,我一直想寫點什麼,但是很難下筆,因為我想寫更深層次的金斯伯格大法官的時代,不只是她的生平,不只是她作為女權主義的旗幟地位,而是伴隨她一生的合眾國歷史。2020年9月26日,川普在金斯伯格去世僅僅8天之後就提名了現任聯邦第七上訴法院法官艾米·康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她也是被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的第一位(二十世紀)七零後。2020年10月22日,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按著嚴格的黨派劃線投票,12:0,12名共和黨參議員投票支持而10名民主黨參議員反對。
  • 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不要讓他們拖住後腿,伸手去夠星空」
    在接下來的近10年內,她在最高法院進行了一系列裡程碑式的辯護。4. 她是最高法院大法官。1993年,RBG被柯林頓總統提名為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大法官,她是繼桑德拉·戴·歐康納(Sandra Day O'Connar)後的第二位女性大法官。她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的大法官,在最高法院任職27年。5. 她是社交網絡上最受歡迎的精神偶像。
  • 大法官金斯伯格:身高僅1米52,年輕一代文化偶像,獨一無二女王
    18日,美國最高法院發表聲明稱,美國最高法院第二位女性大法官、女權倡導者露絲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周五去世,享年87歲,《紐約時報》稱,她是年輕一代不可思議的文化偶像。最高法院表示,「由於胰腺癌引發的併發症,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於今晚在她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家中去世,她的家人陪伴著她。」2018年12月,在對最近一次摔倒造成的肋骨骨折進行的後續掃描中,金斯伯格在她的一個肺部發現了兩個小腫瘤。1999年,金斯伯格戰勝了結腸癌,10年後又戰勝了早期胰腺癌。
  • 「姐學」傳奇(五):大法官金斯伯格,這個時代的「老人與海」
    前幾天,傳奇女性魯斯·巴德·金斯伯格,因為癌症復發去世了,享年87歲。她是美國最高法院歷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也是一位永遠不知疲倦,堅決對抗保守主義、堅持捍衛女性權益的鬥士。她被無數人奉為女神,但也有人視她為眼中釘,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就是她的頭號反對者,曾說她是:「腦袋被槍打了,最高法院裡的恥辱。」
  •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癌症復發去世
    美國華人第1830篇文章美國最高法院發出公告,金斯伯格大法官因轉移性胰腺癌的併發症去世,享年87歲。正文共:4242字預計閱讀時間:11分鐘撰文:薄霧2020年9月18日,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
  • 美國「律政女魔頭」金斯伯格的傳奇一生
    近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歷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因轉移性胰腺癌併發症在家中去世,享年87歲。 不僅民眾自發前往最高法院門前悼念,包括卡特、小布希等政要以及幾乎所有好萊塢明星,也都紛紛發文哀悼。得知金斯伯格去世的消息後,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當天發文悼念,「金斯伯格大法官為包括我在內的許多女性鋪平了道路。再也不會有像她一樣的人了。」 在這裡,咱們就一起回顧一下這位「律政女魔頭」的傳奇人生。
  • 美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享年87歲
    @9月19日消息,據路透社剛剛消息,美國最高法院發表聲明稱,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去世。露絲·巴德·金斯伯格17日曾表示,她因癌症復發正在接受化療,但目前「無意退休」。
  • 停靈國會、備極哀榮,金斯伯格讓世界更美好的努力會被記得嗎
    「聲名狼藉」的大法官時代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歷史上總共有114名大法官,其中110名是男性。第一位獲得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的女性是桑德拉·戴·奧康納,金斯伯格是史上第二位。
  • 美國最潮女法官金斯伯格的故事
    她是1993年柯林頓提名的,一位經常爆「金句」、全民偶像級大法官,偏自由派,堅決支持婦女墮胎權,1970-1980年間,曾參與過300多個性別歧視案子,有6個打到最高法院,並贏了其中5個,成功拓展了《憲法》十四條修正案的適用範圍,從禁止種族歧視,延伸至禁止性別歧視。2005年,金斯伯格頻頻採用當庭宣讀「異見書」的形式表達自己不同的意見。
  •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計劃退休:我無意終身任職,正在準備退休事宜
    一位美國總統最多只能影響美國八年,但最高法院大法官是終身制的,除非大法官死亡或主動退休,否則,一位大法官或將至少影響美國數十年。在1994年被比爾·柯林頓提名正式成為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史蒂芬·布雷耶今年82歲,他已成為大法官26年了,據悉,自由派大法官布雷耶最近透露他「終將」退休,他無意終身任職,正在準備退休事宜,但很難確切知道他什麼時候退休。」美國最高法院82歲的大法官布雷耶表示,他不打算在板凳上度過餘生,並將在某個時候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