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發病隱蔽,早期難以發現,一旦失明不可逆,被稱作「盜走光明的小偷」。6月6日,全國「愛眼日」之際,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委員、愛爾眼科山西省區副總院長戴超教授呼籲全社會關注青光眼,做到早期篩查、定期檢查、終身隨診。
據了解,青光眼是一種嚴重的致盲性疾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會導致完全失明,而且是不可逆的。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青光眼是由於眼睛內部的各種壓力過高導致壓迫視網膜的神經、視神經而引起視力下降、視力損傷、視野缺損。臨床上分為先天性青光眼、原發性青光眼、繼發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四類。戴超教授說:「目前患病較多的是原發性青光眼,其基本的、內在的原因是遺傳,也是人們比較容易忽視的。所以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需提高警惕。」
「80%以上青光眼在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常常等你有感覺的時候,已經產生了嚴重的功能損害。所以我們說青光眼要靠檢查,要靠保健意識。」戴超教授表示,雖然青光眼造成的視功能損害是不可恢復的,但早期的治療幹預,可以停止或延緩進一步的視力損失,所以並不是得了青光眼就一定會失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於避免青光眼致盲非常重要。
「視神經一張照,青光眼早知道。」目前,拍眼底照片是比較直觀、簡單、經濟的篩查青光眼的方式,且眼底照相設備普及率較高,各大醫院基本都具備。而對於已經患青光眼的患者,戴超教授說:「如果已經是輕微的患者,重要的是確立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能害怕、不能忽略,要正確理解這種病。同時,患者應做好良好的依從性,跟隨青光眼專科醫生的治療策略,終身隨診。」
【來源:太原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