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印| 一線部隊分批「脫離接觸」,莫迪退出微博
7月1日,據環球時報從中國邊防部隊消息人士處獲悉, 中印雙方一致同意,分批次組織一線部隊「脫離接觸」,切實採取有力措施,促進邊境地區局勢降溫。新浪微博社區管理官方微博昨天發布消息:微博接到印度駐華大使館的申請,「希望從微博平臺上移除認證的莫迪總理微博帳號」。
-
莫迪在敏感時刻突然造訪中印對峙邊境,他想幹什麼
文/行走斯圖卡中印達成對峙的一線部隊「分批次同時脫離接觸」的協議,兩國邊境的緊張局勢正在向緩和的方向發展;但是印度國內,似乎有人不太願意降溫,一些政客試圖榨取此事的剩餘價值,其中包括總理莫迪。據環球時報7月3日援引路透社的報導稱,莫迪當天突訪位於拉達克地區的列城,並與當地駐守和此前衝突中受傷的的印軍會面。在中印邊境緊張局勢趨緩的時候,莫迪想幹嘛?首先是來給印度士兵鼓勁打氣的,這次印軍在邊境被解放軍迎頭一記悶棍。
-
中方披露中印邊境衝突的真相!
今年 4 月份以來,印度的邊防部隊單方面在中印邊界加勒萬河谷地區越線侵權,暴力攻擊中方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加勒萬河谷地區主權歷來屬我,印軍為何一再出爾反爾越線侵權?印度總理莫迪在事先未預告的情況下,突訪中印邊界印方部隊。從洞朗到加勒萬河谷,印度到底想要幹什麼?
-
1987中印邊境危機始末:兩次撤銷攻擊令
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軍力增強,印軍自認為已在中印邊境居於「強有力的優勢」地位,其戰略思想由「縱深防禦」發展為強調進攻性的「攻勢防禦」。1985年8月,印軍深入到中國西藏境內的旺東地區(桑多洛河谷地區),並設立據點。1986年,印軍在旺東地區的滲透被中國軍民發現。為捍衛主權,制止印軍的蠶食,西藏邊防部隊受命在旺東地區設點。
-
中印邊境傳出重磅消息!印大批專業部隊正在逼近,還有美國的影子
日前《印度教徒報》等多家印度媒體報導稱,印軍方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會談進行之際,莫迪政府正在制定一項「野心勃勃」的計劃,試圖將印方邊境一線士兵從保障國內安全的職責中「解放」出來,投入到加強印度邊境軍事保障力量的部署中。
-
擅自往中印邊境增兵,莫迪這一行為足以表明野心,民眾怨聲載道
拉達克地區位於中印邊境,雖然大部分地區現屬於印度管轄區,但還有一部分地區屬於中國管轄。據印度媒體報導,中印兩國在拉達克實際控制線仍然處於對峙狀態,為保證印度在拉達克的防禦力量和優勢地位,莫迪政府計劃往拉達克增兵1萬,總兵力能升至10萬,增兵就表明印軍在加強自身軍事防禦的同時需要消耗更多的物資。印度方面違背中印兩國的談判成果,擅自往中印邊境增兵,這一行為足以表明莫迪政府的野心。據消息人士稱,印度增兵是為了與中國進行長期的對峙做準備。
-
印軍重新調整全國部署,更多聚集中印邊境
南亞次大陸長期以來都是全球熱點地區之一,不僅僅是因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數十年恩怨,也因為中印之間也曾為領土爭端發生過摩擦和衝突。尤其是在莫迪上臺之後的這幾年時間裡,印度國內民粹主義浪潮開始抬頭,再加上今年受疫情影響,印度政府開始不斷炒作「外部危機」,來轉移民眾視線和內部壓力。
-
中印衝突:美國衛星拍攝加勒萬河谷開始集結大量軍隊挑釁
印度與中國部隊在拉達克發生暴力衝突導致死傷後,雙方一級戰備,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衛星公司6月16日公布最新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地區照片。綜合媒體6月17日報導,中印兩國守軍在喜馬拉雅山脈上有主權爭議地區發生的暴力衝突曝光後,印方表示至少20名士兵喪生,並稱中方也有人員傷亡,但中國國防部與中國媒體未證實中方軍人的傷亡人數,印度官方也沒有進一步表態。
-
中印邊境發生車禍,一輛印度軍車墜入山谷,車上3名軍人當場身亡
據印度媒體最新發布的報導,一輛載著印度士兵的軍車在20號途經中印邊境附近區域時,意外發生了車禍事故。據悉,事發地點在距離乃堆拉山口27公裡左右的山路上,墜入山谷的軍車是從積雪覆蓋的路面上直接失控滑出,當時車上載有4名軍人,其中3人當場身亡,只有1人受傷存活。
-
外交部:中印邊境衝突的來龍去脈
趙立堅:加勒萬河谷位於中印邊界西段實際控制線中方一側。多年來,中國邊防部隊一直在此正常巡邏執勤。今年4月以來,印度邊防部隊單方面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持續抵邊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中方多次就此提出交涉和抗議,但印方反而變本加厲越線滋事。
-
俠客島:中印邊境再現衝突,怎麼回事?
中印邊境衝突又起。據西部戰區、中國駐印度大使館消息,8月31日,印軍破壞前期中印雙方多層級會談會晤達成的共識,在中印邊界西段班公湖以南地區、熱欽山口附近非法越線,公然挑釁,造成邊境局勢再度緊張。中印邊境衝突或將長期化嗎?中國如何應對?
-
中印邊境傳出重磅消息,中國部署重型火力,莫迪這回終於騎虎難下
基礎設施的落成和重火力的部署,一方面讓前線的解放軍士兵隨時都能有充足的火力供應,一方面,也為今年冬天解放軍在邊境高原地帶的長期駐紮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中印對峙的中國邊境高原地帶,受海拔影響,每年10月以後就會迎來寒冬,零下30度是家常便飯,極端情況下甚至會低至零下40到50度。 在這樣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如何保證士兵的戰鬥力,以及充足的作戰火力,就成了重中之重。
-
回眸2020⑤|龍象共舞需中印管控爭端向前看
2020年12月31日下午,中國國防部舉行2020年最後一場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大校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印兩軍第八輪軍長級會談以來,雙方聚焦一線部隊脫離接觸保持協商,加強部隊管控,邊境地區局勢總體穩定。希望印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切實落實軍長級會談共識,採取務實措施推動邊境局勢進一步降溫緩和。
-
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衝突之後,印度公開表態:「密切關注」香港
印度公開表態「密切關注」香港,不斷釋放「邊境增兵」信息……中印邊境地區局勢因雙方對峙和發生暴力衝突陷入緊張後,印度針對中國的「全方位報復」行動不斷升級。據印度報業託拉斯2日報導,印度在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表示,鑑於印度在香港擁有龐大的僑民利益,因此「正密切關注」近期涉港事態發展。新德裡電視臺就此分析認為,這是印度官方首次在香港事務上公開表態,顯然與近期中印邊境局勢有關。
-
外交部談中印邊境衝突來龍去脈 共同維護兩國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中新社記者:中印邊界西段加勒萬河谷發生嚴重事態後,印度多地發生針對中國的示威活動,部分組織到中國駐印使領館聚集示威,發起抵制中國商品運動。另有報導稱,印政府計劃對100多種中國商品展開反傾銷調查,要求印電信運營商停止採購中國設備,建議民眾不要使用同中國有關聯的手機APP。中方對此有何回應?趙立堅:我想重申的是,加勒萬河谷的嚴重事態,其是非曲直是清楚的,責任完全在印方。
-
美軍提出前往中印邊境一起訓練,莫迪真的會接受嗎?
圖為美軍極地部隊最近邊境地區又有大動作了,美軍提出要派出軍隊前往中印邊境,協同印度軍一起訓練,那麼莫迪真的會接受嗎?圖為高寒地帶作戰的士兵前不久美軍放出消息,正在大規模募集高寒地區的作戰士兵,由於地球環境不同,所以士兵們往往需要面對不同的作戰環境,此前美軍的戰略重心放在中東地區,這裡基本上是沙漠
-
印度全國黨派大會討論中印衝突,莫迪一句話暴露了……
【文/觀察者網 徐蕾】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後,印度這兩天的輿論很不冷靜,各黨派都向莫迪政府發難。莫迪領導的人民黨與最大反對黨國大黨一直在就此事打「口水仗」,直到當地時間6月19日下午5點半左右,莫迪主持召開「中印邊界問題全國黨派大會」。
-
中印邊境「武鬥」:論打群架,解放軍就沒怕過誰
此次爭端的起因據說是印度偷摸在中印邊境有爭議的領土地區修路,解放軍前去制止。2017年6-8月,中印又在中國不丹邊境的洞朗地區發生對峙。8月15日,在西段班公錯地區,雙方邊防部隊發生「肢體衝突」,那張著名的「解放軍飛踹印度兵」動圖,就出自這裡。
-
龍象共舞需中印管控爭端向前看
2020年12月31日下午,中國國防部舉行2020年最後一場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大校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印雙方正就舉行第九輪軍長級會談進行協商。譚克非說,中印兩軍第八輪軍長級會談以來,雙方聚焦一線部隊脫離接觸保持協商,加強部隊管控,邊境地區局勢總體穩定。
-
印度邊境深夜傳來噩耗,未開火印軍就損失慘重,已有3名士兵傷亡
這已經不是印度第一次出現這種問題,據印度媒體12月21日報導稱,一輛載有印度軍人和平民的印度軍車此前一天在中印邊境附近地區墜入峽谷,車上3名印度軍人當場死亡。有觀點認為,長時間、大規模的戰備駐軍,正在時時刻刻考驗印軍後勤保障。而這樣的困境,正在讓身處「一線」的基層士兵們仍然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