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更新軟體的時候,發現百度輸入法全新上線了「滑行輸入」的功能。看得我頓時沙雕了,打了這麼多年的字。第一次聽說有這樣的輸入方式。
頓時讓我浮想聯翩,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輸入姿勢?難道要一邊滑行一邊打字?
但轉念一想不對啊,這樣就不能算輸入法的新功能了。最多只能算一種新的打字姿勢。翻開百度輸入法的宣傳頁面,才了解「滑行輸入」的真相。
原來是手指不離開屏幕,直接滑動輸入的打字方法。還真的是蠻有趣的方式。實際效果如何呢,我做了一番嘗試:
如何開啟「滑行輸入」功能?
首先,需要將你的百度輸入法更新到最新版本。點開輸入法右上角的設置,在菜單欄裡選擇開啟「滑行輸入」功能。
開啟時會有相關提示,我們只要點擊「下載並啟用」就可以開啟這個功能了。
滑行輸入的體驗如何?
應該說滑行輸入是一種全新的輸入體驗。初上手時有些不習慣,但玩了幾分鐘以後就開始掌握要領了。
手指只要在你要輸入的字符之間遊走一下,文字就很快地被打出來了。這種感覺真的還蠻神奇的。
體驗了一會兒發現自己習慣於全拼雙指輸入,而這種「滑行輸入」的方式需要單指在各個字母間遊走。比如要從A走到L再走到W,路程太長時。打字效率就沒有雙指輸入那麼高。
於是我把鍵盤從26鍵換成了9鍵,鍵程變短且排列的更緊密了。打字效率果然大大提高了。
體驗了半天時間,個人感覺整個功能還是不錯的。雖然對於我這樣用大屏手機且習慣雙指輸入的用戶而言,「滑行輸入」功能並不能作為主力輸入方式使用。但在坐公交或地鐵需要單手拿手機的場合,切換到9鍵模式使用「滑行輸入」功能可以提升我的輸入效率。
並且「滑行輸入」輸入方式下單手握持手機更加穩固,可以有效防止打著打著字突然手滑,導致屏碎的慘劇。(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如果你使用的是小屏手機,或者習慣用9鍵模式打字輸入。那麼我強烈建議你試下這個「滑行輸入」功能。習慣了這種輸入方式後,你真的可能會「回不去了」。
事實上,這不是百度輸入法第一次推出這樣新奇的輸入方式了。2019年初,百度輸入法宣布開啟「全感官輸入2.0」。不僅要把輸入方式做得多種多樣,而且每一種輸入方式都要追求最好的用戶體驗。前面所說的「滑行輸入」只是百度利用AI技術實現的一種功能罷了。
除了「滑行輸入」,百度輸入法還開發出其他的新奇又好玩的輸入方式:
手寫自由寫
利用AI功能,百度開發出基於自研飛槳框架的手寫模型。進一步優化了手寫識別效果,可以實現單手寫字、疊寫和連寫混合輸入。而且它會根據用戶手寫習慣,不斷優化手寫識別效果。可以說是越寫越智能。
本人很少用到手寫功能,出於好奇也體驗了一把自由寫功能。識別速度和效率都非常高,習慣手寫的用戶用這個功能,輸入速度可以不輸於打字。
離線中英自由說
百度輸入法的語音輸入功能識別率非常好。相對於打字語音輸入非常高效省力,在不方便打字的場合我都會用語音輸入法方式輸入文字。一點也不會耽誤功夫。
而且百度輸入法的語音還能支持中英離線自由說,在地鐵、電梯、高鐵、隧道等網絡信號不好的地方。我們依舊可以同時輸入中英文混搭的句子。一點也不會卡頓現象。
也只有用百度輸入法,我才能說出這樣隨心所欲的奇奇怪怪的句子。
方言自由說
除了可以實現中英文自由說,百度輸入法對方言人士也很友好。前不久推出的"方言自由說」功能,在原有的六種方言和普通話混合輸入的基礎上,新增了河北、昆明、武漢、福建、廣東、湖南、江西、四川和吳語等重口音方言的語音識別。
這個功能特別適合家裡的長輩和口音較重的網友使用。平時和老鄉們溝通時,蹦出幾句家鄉話來也會顯得格外的親切。
語音速記
平時公司的小型會議,我們可以用這個功能來做會議記錄,相當於請了一個專業速記員。它可以同時識別兩到三不同的聲紋。能把不同人的說話內容自動區分開來。
這樣就可以把會議上的討論內容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
你還可以用這個功能來記課堂筆記和撰寫文稿。語音速記功能在生活中非常實用。
根據艾媒諮詢預估,2020年國內第三方手機輸入法用戶規模達到7.46億人,而百度輸入法以43.4%的市場份額獨佔鰲頭。粗略一算,百度輸入法的用戶規模超過了3億2千萬人。
這些用戶分布在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年齡層次、使用習慣的差異巨大:有使用全鍵盤輸入、也有使用9鍵輸入,也有習慣語音輸入。但無論他們使用哪種方式,用百度輸入法都能獲得非常棒的用戶體驗。
百度輸入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他們會把「全感官輸入」做好做完美。來滿足最極致的用戶體驗。不僅要滿足用戶體驗,他們還要創造新的用戶體驗和用戶需求。「滑行輸入」功能就是本著這個目的而開發的全新輸入方式。
今後,百度輸入還將為我們帶來哪些新的功能和創新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