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
這是一個判斷句,我們一起來證明它的正確性。
春天是季節,這顯然是不需要證明的。我們只需要證明「春天裡萬物復甦」即可。
「萬物復甦」的意思是:形容到處生機勃勃,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淺顯點說,就是各種植物、動物都出來了。很顯然,這是與冬天相比。
那麼冬天是什麼樣子呢?
冬天裡,天寒地凍,很多植物脫去葉子,並提高自身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以抵抗寒冷。植物們的生長几乎停滯下來,並導致植食性動物食物匱乏。
動物,包括恆溫動物和變溫動物。恆溫動物包括哺乳動物和鳥類,它們的活動不會受到寒冷的影響。當然,也有個別恆溫動物會選擇冬眠,可能跟食物匱乏,日照時長有關係。而變溫動物體溫隨著氣溫變化而變化,體溫過低,細胞被大量破壞,可能導致死亡。所以,當氣溫低時,變溫動物要冬眠才行,才不會被凍死。很多恆溫動物因為食物匱乏,也會減少外出覓食,在一個暖和的洞裡對抗寒冷,才能提高生存機會。
所以,冬天是一個萬物沉寂的季節,就不難理解了。
春天,氣溫上升,小溪潺潺,魚遊淺底,百花爭豔。
日照時長和日照角度的變化導致氣溫上升。水、空氣、土壤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後,就像打開了「開關」,生命從「待機」狀態開始「開機」,生命活性大幅度提高。
如植物和變溫動物,氣溫上升導致細胞內結合水與自由水比值下降,細胞代謝活動加強。細胞代謝需要各種酶來催化進行,溫度適宜時催化效果最好。酶的這種特性,我舉個例子大家一定就知道啦——加酶洗衣粉,用過的都知道,溫水洗衣服效果最好,這是因為這裡的酶活性在37度左右最高,催化效果最好。
所以,春天,植物、變溫動物「開機」了,好像活過來了。恆溫動物又怎麼不參與呢?
柳枝吐嫩葉,桃花滿枝椏。蟲鳴鳥啼叫,萬物復甦時。
「有吃有喝的季節到了!」植物說,它的根從土壤中汲取水和無機鹽,陽光下,它的嫩葉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
「有吃有喝的季節到了!」植食性動物說,它吃了一口嫩草,很是滿足……
「有吃有喝的季節到了!」肉食性動物說,它盯著眼前不遠處眾多的獵物,兩眼放光。
這是一個有吃有喝的季節,萬物沸騰,爭相發聲。
你覺得春天是一個什麼樣的季節呢?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