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2月14日中央電視臺《新聞1+1》節目中,主持人白巖松向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提問:「新冠肺炎實際上是一種自限性疾病,自限性疾病是什麼?」張定宇院長回答:「自限性疾病是自己可以治癒的,通過我們的抵抗力、免疫調節,能夠殺滅病毒,然後得到修復,這個病就可以康復。」
聽到這樣的消息,不少人的心中都鬆了一口氣,但隨之而來的疑問是「自限性疾病真的能自愈嗎?還需要治療嗎?為什麼有不少人會很嚴重甚至死亡?既然是自限性疾病,感染了病毒會傳染給別人嗎?」等等。那麼,如何理解自限性疾病呢?
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需要先了解一些人體免疫的基本知識。
人體是有自我保護能力的,時刻保持著對不屬於自己身體的外來物質排斥與清除功能,比如有病毒細菌入侵時,機體就是啟動防禦機制,產生大量的免疫細胞對侵入的病毒細菌進行殺滅。但這些病毒細菌也並不會束手就擒,特別是病毒它本身沒有繁殖功能,必須進入機體的細胞中才能大量複製;機體的免疫細胞不得不把機體的細胞也一起殺滅才能清除病毒。
因此,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機體免疫細胞的產生需要一定的時間,並非是病毒細菌一進入身體就能被殺滅,殺滅也需要一定的過程和時間;另一方面,機體在殺滅病毒細菌時對自身受感染甚至正常的細胞也有一定的殺傷。通常情況下,這一過程經過7-10天後自身免疫細胞會大獲全勝把病毒細菌清除掉,受損的正常細胞慢慢得以恢復,疾病便得以康復。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可能出現一些」意外「,比如侵入的病毒細菌過多,機體產生的免疫細胞不足以完全殺滅它們;比如機體自身的免疫力低下,不能適時產生足夠多的免疫細胞;比如免疫細胞大量殺傷了自身正常的細胞;比如趁機有其它更多種類的病毒細菌侵入,導致機體免疫細胞的產生應接不暇等等,使得病毒細菌在體內大肆繁殖,數量不斷增加,使人體正常的細胞不斷被侵害,疾病便會不斷加重甚至導致嚴重後果的發生。
由此可見,自限性疾病雖然是可以自己治癒的疾病,但並非不需要治療,尤其是身體本就虛弱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自身產生的免疫細胞不足以殺滅分入的病毒,感染病毒後病情即會加重;即便是自身免疫力很強的人,在病毒侵入後也需要通過採取一些積極措施比如多喝水、多休息、加強營養等進一步提高免疫力。因此,受到感染後並非不需要治療,只不過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
比如說大家熟悉的水痘,是由於感染了帶狀皰疹病毒而引起的一種自限性疾病,傳染性非常強,大多兒童都會受到感染,表現為皮膚出現丘疹、水皰,隨後結痂而自愈,並不需要特殊治療。但如果水皰因瘙癢撓破並感染,即可能引起感染性疾病,這是需要治療的。
了解了這些知識,即會知道感染了新冠病毒是有可能自愈的,但前提是自身免疫功能正常,未引發其它病毒細菌的感染,病情屬於輕微;即便如此,因身體帶有病毒也是有一定的傳染性的,只不過傳染性相對較小,比如沒有發熱、咳嗽等的無症狀感染者,少有咳出的飛沫,傳染病毒的風險較小,但仍然需要做好隔離,從源頭上阻斷病毒的傳播。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