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儀式感的房子就是家

2021-01-19 你猜麼麼扎

記得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醉漢搖搖晃晃在門口遲遲不進門,這時附近的保安認出來這不是某棟的富豪嗎。於是保安出於好心想把他帶回家,沒想到醉漢竟然說「我沒有家」。保安聽了十分納悶指著前面內心嘀咕著前面不就是了嗎。醉漢說那只是我的房子不是我的家。

如果說房子是一個家的載體,那麼家就是一所房子的靈魂。就算是一個再小的房子,其屋簷下坐著其樂融融的一家人,那就是一個家的氛圍。相反的,一個靚麗堂皇的大房子,住著獨來獨往的一個人,缺少了一家人從早上一起吃完早餐相互告別上班、晚上下班回家一起共進晚餐的樂趣,那麼便顯得有點「黯然失色」。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每一個人大多數都是循規蹈矩的生活著。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從幼稚園到受更高的教育,從完結學業到踏出社會自我成長,最後組成新家庭。這其實是一個無限循環的過程,只不過每個人每個階段所花費的時間不同,獲取的結果也不同。每一個人都是從懵懂無知到成熟穩重。但是是否每個人最後都有一個「房子」呢?或是一個「家」?想必很多人認為只要是一家人在的地方,或者是有自己喜歡的人或物在的地方,那才算得上是自己心目中的一個家。一個充滿溫暖的家。

不管一家人住的房子是大是小,是買是租。只要一家人住在一起,那便多了許多樂趣。例如廚房裡,家裡總有一個或幾個角色是大廚,一起精心烹飪出美味的食材跟家人一起分享,這樣使得廚房是個充滿溫暖的地方。又如客廳裡,吃完飯或者周末閒暇的時候,懶散的躺在沙發上,一家人一起無所事事圍坐一起,一家人有說有笑的,這樣的客廳無疑也是充滿活力與溫馨的。再如陽臺,風和麗日的時候曬曬被子枕頭、晚飯後坐在陽臺吹吹風,享受歲月靜好。暴曬後的被子枕頭更多歲了太陽的味道。

那麼是否沒有與家人同住,許許多多孤身在外拼搏的人,就不算擁有一個家呢?其實也不一定。生活需要儀式感。當你心中存有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念想時,就算是一個親人不在身邊,同樣可以把自己的住所安排的生活氣息滿滿。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首先把自己的房子打掃乾淨整潔,養養花或者養一隻寵物。讓自己疲倦了一天回來有個舒適的感覺,那就是屬於自己的歸宿,漸漸打理成屬於自己的「家」。看到廚房,就想起昔日在家是爸爸媽媽做飯的地方,你在旁邊等候美食。房子的一個小角落是你常常與家人視頻聊天的地方,猶如在家時一起圍坐沙發喝喝茶的場景。在家裡的生活總是少不了爸爸媽媽的各種嘮叨,離開了家倒是有點想念享受被嘮叨的感覺。生活的儀式感其實還來源於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如果你有養花的習慣,養養多肉植物鮮花什麼的,也可以使你的房子多了幾分生活的氣息。這樣再小再簡陋的房子也是你一個人在外拼搏的一個歸宿一個家!

現實生活中,當房子的燈泡壞了,這時總有爸爸換燈泡,並且是輕而易舉。當自己在外燈泡壞了,就要聯繫電工或者打擾鄰居,這多了幾分不想麻煩別人的心理。這就是家與房子的區別。當媽媽炒菜中途發現沒有鹽了,馬上喊你去樓下買,快速且不當誤。這時如果是你獨自在外,便不是那樣的方便快捷。周末了或者什麼家庭日,一家人其樂融融共進晚餐或者相約了下館子,都是充滿歡聲笑語的。而當你自己在外,雖然說也有同事也有好友可以聚聚。但兩者之間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當你在家生病的時候,總有家人的噓寒問暖與悉心照顧,可是如果是自己在外呢?可能是硬抗與選擇不告訴家人不想讓他們擔心。家總是自己的避風塘。自己在外總是承受了各種委屈,生活上的工作上的等等。所以說這就是「家」與「房子」的區別。

雖然說一個家也少不了有一些矛盾。可是家總歸是家。是屬於一家人的歸宿與港灣。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自己在外也總是有愉快悠閒的時光,但是那與家的感覺真的是相差甚遠。自己在外的房子只是你肉體的暫住地,家就不一樣了。家是你心靈上的棲息地與溫暖鄉。只有家人才是真正的給予你關心並且關心你飛的累不累難不難。而不是奮鬥中的同行與外人一味的關心你飛的高不高遠不遠。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心目中的一個溫暖「家」!

相關焦點

  • 沒錯,就是這樣充滿儀式感,40歲王祖藍父親節宣布李亞男懷二胎
    生活對於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但是如何能夠把日子過得有意思,有那麼一點儀式感,就要看自己花了多少心思和愛了。法國童話《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當小王子再一次來看望狐狸時,小狐狸希望他在固定的時間來,這樣就可以表達出一定的儀式感來。「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道。「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 宅家變美攻略請查收,愛茉莉官方海外旗艦店讓生活充滿儀式感
    但是,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即使在「全民坐月子」期間,也要讓生活充滿儀式感,愛茉莉官方海外旗艦店就推薦大家幾個宅家變美小攻略。  首先要推薦的就是愛茉莉PRIMERA/芙莉美娜黑籽精萃賦顏多效精華露,這個精華露最明顯的效果就是抵禦初老,打造晶透嫩肌。
  • 上海年輕人的單身公寓:哪怕小家也要精緻,一個人的儀式感!
    而受到環境的感染,每個生活在魔都的年輕人也學會了一種生活的儀式感,哪怕是一個人生活,也要有一個人的儀式感。在當前環境下很多年輕人為了能在工作的城市有一個自己的家,可以說是付出了無數的努力,但即使如此,攢下的錢也只能買下一套小小的房子,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住單身公寓的女生,是如何布置自己這間小小的房子。
  • 古人的生活,充滿了儀式感
    那時候,時光緩,歲月充滿了溫情。古人的生活,雖然不如現代便捷,卻簡單淳樸,與自然親近,待他人情真,獨處時亦不無聊無趣。縱使條件簡陋,生活環境不盡如人意,但是內心的充實卻勝過其他,知足常樂,隨遇而安。和現代人一樣,古人也是講究富有儀式感的生活,不過,未必是建立在豐裕的物質條件上,更多的,來源於精神和態度。王維王維除了寫得一手好詩,尤喜參禪論道,性情恬淡,有「詩佛」之稱。蘇軾評論他的詩裡有畫意,畫裡又有詩情。
  • 女孩22平精緻小家:每寸空間不敢浪費,即使蝸居也要充滿儀式感!
    女孩22平精緻小家:每寸空間不敢浪費,即使蝸居也要充滿儀式感!女人獨立才美麗!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女孩自己購買住房,既為自己打造一個溫馨的港灣,還讓自己活的更有底氣!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一個年輕女孩買房裝修的故事,雖然她的小家是有22平米,但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年輕人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小家,哪怕很小,也讓她身邊的閨蜜羨慕不已!這是一套小公寓房,空間雖小但卻有3.3米的層高,因此被設計師打造成小複式,將臥室抬高,並榨乾每一寸面積,臥室底部是玄關、廚房、衛生間的區域,收納空間規劃的也很充足,讓小蝸居一點也不顯擁擠、壓抑和凌亂。
  • 時光裡的儀式感
    什麼是儀式感?《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和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有時候,你會覺得生活太過粗糙,那是因為你沒有想辦法讓它變得精緻。我們為什麼需要儀式感?記得德國作家洛蕾利斯寫過一本書,叫《我們為什麼需要儀式》。書裡說:有儀式感的人生,才使我們切切實實有了存在感。
  • 生活處處要有儀式感。儀式感不夠?健帕來湊!
    許多人認為生活就是給自己過得,粗一點細一點的都沒關係。但殊不知此話雖不假,但在生活中添加一些儀式感,可以讓生活更加的的充滿信念感。近日,我國民政部和婦聯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探索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證常態化。將結婚要有「儀式感」這件事正式加入到法定結婚流程中。讓大家對婚姻更加具有信念感。法國名著《小王子》中提到,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 在時間裡遇見你,在深藍色星球裡在一起,一場充滿儀式感的婚禮
    每一個眼神都充滿了滿滿的愛。路先生會在每一個重要的節日為Mina精心準備禮物。我們也希望為充滿儀式感的他們,設計一場屬於他們的充滿儀式感的婚禮。父母的疼愛父母對子女的愛,永遠是最無私的。空間結構三裡屯通盈洲際酒店的宴會廳乃至整個酒店的環境充滿了藝術感,嶄新而有調調,到處充滿了藝術裝置卻不冷,所以整個婚禮的設計感迎合了酒店藝術裝置的架構,並且融漾著愛情的暖和浪漫。
  • 高顏值好物安利,生活就要充滿儀式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人上山,ID:yirenshangsh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首先還是前線的工作人員真的辛苦了,剩下的我們不出門,勤洗手,就是給國家做貢獻啦。但是我們在用餐巾紙的時候要充滿儀式感。這個小毛驢是實木的材質,收到的時候要好好摸摸它的小屁股,哈哈。
  • 魔方空間設計:儀式感生活的魔法師
    可這就是我們現代人無法逃避、無法選擇的生活。所以,魔方空間設計的創始人本馨就認為,空間設計必須能給人帶來生活、家的儀式感,讓人感到輕鬆、舒適,獲得內心的安寧,能讓久居都市的靈魂得到短暫的歇息。這就是家和建築美感要承擔的使命。讓家裝變得更加溫馨,帶著生活儀式感,讓靈魂每晚歸家都能充滿電,再去上班。這也是魔方空間設計的願景。
  • 走進大魔王張怡寧的家,是北京的四合院,房子周邊就是故宮
    走進大魔王張怡寧的家,是北京的四合院,房子周邊就是故宮眾所周知,張怡寧是前中國女子桌球運動員,她的打球實力非常強,可謂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她的運動生涯中,一共獲得過19個世界冠軍,為我們國家贏得了無數的榮譽。每當人們談論起張怡寧,說到她的專業技能,都能夠讓人不自覺地豎起大拇指。
  • 生活——需要儀式感
    生活——需要儀式感 2020-12-22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活,為什麼需要一些儀式感?
    儀式感,其實就是一種慢,一種把生活過得精緻的奢侈,一種悠閒的心情,一種不湊合的生活態度。張愛玲曾說過:生活需要儀式感,儀式感能喚起我們對內心自我的尊重,也讓我們更好的更認真的去過屬於我們生命裡的每一天。
  • 上海酷女孩的精緻生活:38㎡小家也要裝出儀式感,一個人住真踏實
    看看她們的家就知道,哪怕因為房價昂貴,多數只能買得起小房子,但也一樣能把小小的家布置得精緻且有格調!本期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位上海酷女孩的精緻生活,38㎡的小家也能裝出不輸大戶型的生活儀式感。這套房子除了精緻,更多的是酷感十足,以現代裝修風格為基調,有融入大氣的美式線條,也有充滿活力的跳色對比,更大膽融入了工業元素,裝修效果美出了新境界,個性與內斂並存。
  • 莫失莫忘生活的儀式感
    村上春樹說過: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生活不易,需要儀式感。擁有儀式感的人生,會讓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存在感,從而讓我們的心能夠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滿熱忱的面對我們的生活。
  • 儀式感,對於一個人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儀式感重要嗎?復旦大學教授陳果說過這樣一段話:別小看儀式,存在即合理。儀式能存在這麼幾千年,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儀式不在於昭告天下。真正的儀式感是:你知道你們為什麼要吃這頓飯,為什麼要買這束花,是真心的在享受過程。曾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需要儀式感?」
  • 肖戰成立公益項目組,頭像盡顯決心,註冊日期充滿儀式感
    也許他正默默承受著這一切,近日肖戰終於迎來了最新消息,那就是成立肖戰粉絲公益項目組。而且粉絲公益項目團隊之所以成立,可能是因為粉絲們還沒有找到一個非常正規的渠道來表達自己的愛心。有了官方的公益渠道,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都可以避免。肖戰粉絲公益項目團隊的頭像也是一個亮點。最重要的是「益」裡面隱藏著一種愛,是相當用心的。
  • 看了她家極簡風,一眼就愛上了,有驚豔之感,這就是家該有的樣子
    全屋以實用為主,在能做柜子的地方都做滿了儲物櫃和衣櫃,來滿足足夠多收納,因為房子屋主二人計劃長居,至少十年以上,所以對於儲物收納的要求就很高了,只有柜子多了,家裡面才不會顯得凌亂,因為雜七雜八的東西都有地方收納了。
  • 儀式感,從來不在朋友圈.
    儀式感的意義在於,用莊重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裡看似無趣的事情。 講究的生活,往往充滿了儀式感。儀式感是為了讓你覺得,你是在生活,而不只是在生存。 儀式感可以讓平凡的生活變得優雅。炎熱的日子裡,下班回到家,將吃完的冰棒棍和喝完飲料瓶收集起來,做成一個簡易的置物桶,或放在書桌充當筆筒,或貼在牆上充當裝飾,在忙碌的生活中追尋內心的寧靜,這是生活的儀式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體會生活中那些藏匿起來的儀式感,你在的地方,就是詩意的遠方。
  • 重視愛的紀念日,讓戀情多一份儀式感
    期間積累了紀念日、姨媽助手、戀人清單等儀式感滿滿的功能,最近還在用戶的催促下,爆肝更新你畫我猜、消消樂、小窩裝扮等上頭的小遊戲。啊,真是妙呀。 一、「紀念日」的3大亮點 自動匹配全面屏壁紙,可自由更換; 時間精確到秒,儀式感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