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臺山】臺山排球究竟有多厲害

2020-12-22 騰訊網

6月中旬以來,廣東省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官方微信「方志廣東」推出【印象】系列文章,已推出了【印象潮州】【印象梅州】【印象深圳】等。自9月9日起,開始推出【印象臺山】系列,臺山也是第一個推出系列報導的縣級市。下面請看【印象臺山】之臺山排球。

2020年初,「粵港澳大灣區排球促進會」和「廣東省排球協會臺山訓練基地」兩個牌子落戶臺山。隨著它們的落戶,再次向世人揭示了臺山與排球的百年情緣。

臺山,素有「排球之鄉」「無臺不成排」的美稱,皆因排球運動傳入時間較早,曾經湧現較多的優秀球員、教練和裁判員,且群眾廣泛愛好並積極參與,擁有眾多的球迷而得名。2009年,「臺山排球」入選江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黃汝江。

在新寧體育館舉行的排球比賽(甄永光 攝)

臺山排球的起源與普及

排球是19世紀末出現的一項球類運動項目,首創於美國。1914年傳入臺山。1915年—1916年,臺山四九鎮下坪堡(現下坪鄉)高級小學、臺城譚氏學校已有排球運動。

臺城及一些鄉村的青年在一起打排球(臺山市檔案館供圖)

1919年,鬥山浮石村成立中國第一個農民排球組織——華利磨協會(「華利磨」是英文Volleyball的臺山話譯音)。在華僑和社會熱心人士的支持下,排球活動在臺山迅速普及,愛打排球、愛看球賽的人越來越多。

1928年,臺山排球運動由十六人制、十二人制變成九人制排球。1951年我國排球運動正式採用六人制後,臺山將中國排協審定的六人制排球競賽規則與臺山傳統的九人制排球規則相結合,保留九人制排球運動,多見於鎮、村和自發性、特定性等排球活動,其對年齡、身高條件要求較低,易形成較為均衡的攻防體系,使比賽更加精彩,觀賞性高,因而歷久不衰。但在正式比賽、校園排球運動等均採用六人制。

臺山農村小朋友利用曬場和空地開展排球活動(臺山市檔案館供圖)

新中國成立後,臺山縣人民政府按照「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要求,加強對群眾性體育運動的領導。在當時縣體委的具體指導下,全縣以排球運動為主體內容的群眾運動廣泛開展。1958年,從各鎮挑選球員精英,成立臺山縣排球隊。同時,建立健全了全縣性的排球競賽制度,使臺山的排球運動更加彭勃開展。全縣幾乎每條村都有一支排球隊,全縣每年舉辦形式多樣的排球比賽活動,如學校排球比賽、機關排球比賽、職工排球比賽、農村排球比賽等,青少年乃至中年人都熱衷參與。逐漸地,排球比賽在臺山擁有大量的觀眾。

隨處可見的臺山鄉村排球運動(臺山市檔案館供圖)

1986年廣東省體委頒發的「哺育新苗」獎旗(臺山市檔案館供圖)

周恩來總理親切關懷

臺山群眾性的排球運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球員。在1958年全國甲級排球聯賽中,12隊男子排球隊149名隊員中,臺山籍的球員佔了69名,幾乎佔了一半。因此,周恩來總理有過「全國排球半臺山」的讚譽。

周恩來總理接見臺山排球隊隊員(臺山市檔案館供圖)

1958年7月5日,周總理到臺山視察,專程到燈光球場(現臺山體育館)觀看了排球比賽,並親切接見比賽的球員和教練員。就在這一年,臺山排球隊在全國乙級聯賽中,取得了輝煌戰績,晉升為甲級隊,開創了縣級排球隊進入甲級隊的先例。

原臺山縣人民球場(燈光球場)(臺山市檔案館供圖)

「排球之鄉」譽滿全國

臺山排球聞名全國,在各大比賽中,立下赫赫戰功,中國排球運動的歷史曾記下了臺山人的輝煌。其中,1927年8月,當時的臺山縣排球隊代表中國參加第八屆遠東運動會(亞運會前身),奪得冠軍,這是中國運動員奪得的第一項排球國際比賽冠軍。1956年在北京舉行的11個單位排球邀請賽,臺山男子排球隊所向無敵,獲得冠軍,《人民日報》為此發表了《排球之鄉——廣東臺山縣》的通訊。從此臺山「排球之鄉」的聲名鵲起,譽滿全國。

在過去60多年裡,臺山在全國性比賽中,男子排球隊11次獲得冠軍,6次亞軍,3次季軍;女子排球隊獲得3次冠軍,4次亞軍,5次季軍。臺山排球隊和臺山籍排球運動員,在實踐中創造出一套以「矮仔打高佬」「快速、靈活、多變」的臺山獨特的進攻技術,如四號位平拉技術,二、三號位快速低點配合進攻戰術,推動全國排球技術、戰術的發展。

隨著排球運動的發展,戰略戰術的不斷提高,臺山走出了不少排球名人。例如,新中國第一位國家男子排球隊教練馬杏修、隊長黃享、國家一級教練馬煥南、主力國手黃榮傑等。在國家排球隊中,臺山籍運動員多年來佔半數以上。臺山市(縣)先後向國家排球隊、解放軍排球隊和各省(市、自治區)排球隊輸送了470多名優秀球員,入選國家排球隊的球員24名(其中女球員1名);經國家體委批准授予臺山市(縣)的排球運動健將60多名。此外,還為國家和各省市培養、輸送一批排球運動的教練員、裁判員。

第一任國家排球隊教練馬杏修(臺山市檔案館供圖)

第一任國家男子排球隊隊長黃亨(臺山市檔案館供圖)

國家一級教練馬煥南(臺山市檔案館供圖)

中國女排與臺山排球

中國女排與臺山結下深厚情誼。1983年,中國女排在取得第一個世界冠軍後,時任主教練袁偉民帶領助理教練鄧若曾,主力隊員郎平、張蓉芳等首次來到臺山,參加第二屆「振興杯」排球賽。1990年,中國女排前來參加臺山縣第九屆「振興杯」排球賽(中國女排與古巴女排超霸賽)。2002年至2008年,中國女排連續7年到臺山進行「性別大戰」(與臺山男排進行公開訓練比賽)。在2018年世排聯賽上,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就表示:「排球之鄉臺山,我自己都去過好幾次了。排球在臺山非常普及,臺山排球的群眾基礎非常好。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很多國手都來自臺山。」

朱正賢先生贊助中國女排與古巴女排比賽在臺山舉行

(臺山市檔案館供圖)

臺山新寧體育館(餘煥權攝)

來源:方志廣東(臺山地方志辦公室供稿)

編輯:鄧嘉文

轉載需註明出處:臺山發布(taishanfabu)

點讚+在看,阿布C位站▼▼

相關焦點

  • 臺山為中國排球輸送500多名優秀運動員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顧國平說。在世界排球聯賽江門站賽事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同時,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江門這座城市。江門作為「排球之鄉」,排球運動群眾基礎深厚,多年來,一大批優秀排球運動員從這裡走向更大舞臺。
  • 臺山打造「少年排球」工作品牌 大力培養後備人才 推動排球文化...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李嘉敏通訊員/臺文旅明確排球人才培養方向去年11月,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排球錦標賽在臺山市新寧體育館圓滿落幕,臺山市組隊代表江門市參賽,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市代表隊伍比拼。臺山排球健兒頑強拼搏的精神、良好的意志品質和精湛的球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 甄錚平:「排球之鄉」臺山九人排球熱鬧非凡
    臺山是中國的「排球之鄉」。即使是孩子也可以在這裡打排球,要成為一個文明的村莊,該村莊必須至少有一個排球場。臺山每個春節都有9人排球比賽,水平高,比賽激烈,不下專業隊比賽。九人制排球錦標賽今年的決賽非常接近。
  • 2018世界排球聯賽將在臺山附近舉行,怎麼能錯過?
    臺山排球運動有著一百多年的光榮歷史,源遠流長。記者從臺山市體育局了解到,早在1958年的全國排球甲級聯賽上,12支男子排球隊的149名運動員中,有69名是臺山籍;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世界排球錦標賽的中國隊12名運動員中有8名是臺山人。「無臺不成排」的美譽名副其實。此外,周恩來總理在1972年對廣州二沙頭訓練基地視察時,給予臺山排球「全國排球半臺山」的高度評價。
  • 組隊打排球啦!臺山體育館完成重修投入使用
    組隊打排球啦!臺山體育館是我市的綜合性體育場所,位於臺城體育廣場東北面,於1986年建成。受強颱風韋森特的襲擊,臺山體育館受損嚴重,被迫暫停使用。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經過多方籌資,投入600多萬元,從去年5月起對該館進行全方位重建改造,改建為能容納近3000名觀眾的多功能高標準體育場所,並在出口、球場中心等多處標上「中國排球之鄉——臺山」字樣,營造了濃厚的排球運動氛圍。
  • 臺山這群少年拿下全省冠軍!排球之鄉 名不虛傳!
    「全國排球半臺山」臺山素有排球之鄉的美譽不僅培養了大量的排球名將在世界舞臺上為國爭光排球運動更是已經融入到臺山的文化肌理之中臺山大力弘揚排球文化與精神引導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健康生活與文明城市的建設中近年來,臺山市作為全國著名的「排球之鄉」,每年都迎來眾多大型排球盛事。
  • 臺山一中校友,歡迎「回家」!
    110年來,臺山一中發展的步伐從未停歇。在黨和政府的正確指導下,在海內外鄉親、校友們的支持下,臺山一中從開辦之初的只有幾十名在校生,發展到今天在校生已超過3200人,教職工250多人。近年來,臺山一中遵循「弘揚『勤、愛』精神,踐行人本教育,培養卓越新人」的辦學理念,上下同心謀發展,潛心鑽研求進步。如今,臺山一中師資力量雄厚,名師輩出。有廣東省學科帶頭人、江門市學科帶頭人,有特級教師、高級教師67人,研究生學歷教師35人,在讀研究生5人,研究生課程結業40人,曾赴澳大利亞講學的教師13人。
  • 臺山排球小將奪冠~
    9月26日,經過8場次的激烈角逐,2020年江門市「中國體育彩票」青少年排球錦標賽在臺山新寧體育館落下帷幕。臺山市分別獲得男女子甲組、乙組、丙組三個組別的第一名,開平市分別獲得男女子甲組、乙組、丙組三個組別的第二名,蓬江區獲得男子甲組第三名。本次賽事有臺山市、開平市和蓬江區共13支隊伍、156名選手參賽。
  • 【生活】江門—臺山
    臺山市,舊稱姜吳、新寧外文名稱:Hoisaan、Taishan臺山屬於中國廣東省江門市的一個縣級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港澳,南臨南海,有「全國第一僑鄉」、「內外兩個臺山」「排球之鄉」「廣東音樂之鄉」、「中國曲藝之鄉」、「飄色藝術之鄉」 之美譽。
  • 全國青少年排球特色學校名單出爐 臺山十所學校榜上有名
    、冰雪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名單出爐,教育部認定並命名籃球體育傳統特色學校有2796所、排球體育傳統特色學校1428所、冰雪體育傳統特色學校1026所,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208所,校園籃球「滿天星」訓練營29個。
  • 厲害了!我叫臺山,這是我2017年的新名片!
    看了我的照片,大家有木有喜歡上我呢?下面是正式的自我介紹▼▼▼名字:臺山市曾用名:新寧縣、臺山縣性格:自立自強、開拓開放、愛國愛鄉自我展示:海上絲綢之路、僑都之窗、排球之鄉、廣東音樂之鄉、中國曲藝之鄉、飄色藝術之鄉.
  • 佛山市臺山商會六人排球賽
    傳承是文化發展的基礎,相聚擁有悠久歷史的嶺南文化傳承之地——佛山市,開啟弘揚排球文化精神之路,挑戰運動極限,演繹健康人生。
  • 厲害!臺山這兩個組織被省點名!
    厲害!臺山這兩個組織被省點名!聯業合作社聯合都斛鎮勝裕家庭農場、臺山都斛鎮供銷社坦塘三農服務點、莘都米廠、江門天禾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臺山富貴水稻專業合作社形成「全程機械化+農事"服務聯合體,聯合成員124人,固定資產508萬,流動資產150多萬,建設面積約1300平方米,內設機具庫、維修車間、培訓室、展銷場等生產和服務場所,擁有各種農機設備75臺套(含日烘乾量90噸穀物烘乾機6臺,無人植保飛機2臺),為2000多戶種植大戶提供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 【印象臺山】解鄉愁的鹹湯圓
    在外打拼的臺山人紛紛回家,享受合家團圓的快樂時光。說到臺山人的冬至,鹹湯圓是必不可少的!比起各種以豆沙、花生、芝麻作餡的甜湯圓,臺山鹹湯圓則是另一翻風味。它的餡不是包在湯圓裡面,而是把糯米飯搓成圓,材料煮湯底。糯米粉加入適量的溫水搓成大粉團後,再取適量小粉團搓成長條,然後揪適合大小的小小粉團搓成小湯圓。
  • ...省中學生排球錦標賽落幕 臺山武溪中學代表隊勇奪初中男子組冠軍
    江門日報訊 (記者/李嘉敏 通訊員/臺教宣) 12月5-13日,由廣東省教育廳、體育局主辦的2020年廣東省中學生排球錦標賽在中山市舉行。
  • 【圍觀】臺山男子排球「架仔賽」你看過沒有?將於10月舉行!
    「架仔賽」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因為「架仔賽」可以三個人,可以兩個人,也可以四個人打球,有時要比賽叫不到那麼多人,這種比賽較為容易組織人員,所以叫做「架仔賽」。臺山排球學校的老師馬子文介紹,因為六人的正規比賽是需要轉位的,打六人排球賽和「架仔賽」不同就是「架仔賽」是固定位置,比如打二傳就可以一直站在二傳的位置,打六人賽需要一直轉位,要插上這些不可以越位的,打四人排球賽就不存在越位這個問題,像九人排球賽一樣。
  • 臺山「白玉」,每一口都是甜甜甜!
    】【印象梅州】【印象深圳】等。自9月9日起,開始推出【印象臺山】【人文臺山】【風物臺山】【風味臺山】系列,臺山也是第一個推出系列報導的縣級市。下面請看【風味臺山】之臺山蘿蔔、臺山菜花。人們都喜歡玉石,臺山人也不例外,這不僅是臺山的海上出產美玉「臺山玉」,臺山的海產品被視為「海中玉」,就連一些蔬菜都被譽為「白玉」,他們是「玲瓏白玉」臺山蘿蔔和「色白似玉,形似珊瑚」的臺山菜花。
  • 臺山被中央選中!未來將有大發展!
    無論您是從何獲知「臺山」又用何種方式與其相遇宜業宜商宜居宜遊色彩繽紛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眼中的臺山也是不同的 ▲衝蔞永盛村  秋華  攝色彩繽紛的臺山也許只是你對臺山的初步印象其實,臺山還有很多面的.
  • 凌文龍:臺山玉淺談
    所以,臺山玉更顯細膩和溫潤,更受玉石愛好者的喜愛,是矽質玉之中的姣姣者。作者張祖林  臺山玉與傳統的玉石有很大的不同。傳統玉石(包括翡翠)以冷色(白色、綠色)為主調,而臺山玉卻以紅色、黃色為主調,是一種以暖色為主色的玉種。唯其暖色,給人的感覺更顯親切、親近,溫暖和溫馨。與人一見如故,親厚友愛,給人帶來吉祥和安心,滋潤和快樂。
  • 【風味臺山】藍色鰻、青蟹、金蠔,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印象梅州】【印象深圳】等。自9月9日起,開始推出【印象臺山】【人文臺山】【風物臺山】【風味臺山】系列,臺山也是第一個推出系列報導的縣級市。下面請看【風味臺山】之臺山海鮮。臺山領海基線以內海域面積約2717平方千米,沿海海岸線長約306千米,島岸線長約391千米,大小島嶼557個,海(港)灣119個,20米等深淺海面積21萬公頃,灘涂面積1.3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