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4月12日訊 據《今日早報》報導這一刻,網友「剎那芳華」特有女王範兒:幾百個符合條件的男人,拋著「媚眼」供她挑選,滑鼠輕輕一點,看中的男人就進了自家購物車,「看著滿噹噹的購物車,那種快感,不亞於商場血拼。」
「沒戀人,上淘男網。」目前,一家號稱國內首家女權交友的網站,被「剎那芳華」們熱捧,男人也能當貨品,是吸引她們的最關鍵原因。
巨大的「淘男」超市
媚眼,媚眼,還是媚眼。昨天下午,記者進行簡單註冊後,登錄了該網站。還在琢磨操作流程時,小喇叭就不斷提醒某某朝「我」拋了媚眼。
在這個網站中,女性被稱為「淘手」,男性統統為「寶貝」,「淘手」選擇「寶貝」的過程,就叫「淘男」。
按照規則,「寶貝」只能被「淘手」放入購物車後,才能進行交流,「淘手」擁有購物車及主動權,級別越高,購物車的容量就越大。「寶貝」們為了能被選中,得不停「拋媚眼」。
記者點開「我的淘男」,輸入對男性的基本要求,就跳出將近20頁的「寶貝」名單,有240餘人,國內國外都有,很多「寶貝」還上傳了照片。
被當作貨品,男人不生氣?
被女性當作貨品,會不會生氣?
記者隨手淘那幾個「寶貝」一回答都很平靜:
網友「牛奮」自稱是北京的26歲公務員:「反正都是虛擬的,我又不損失什麼。」他的目的很明確,找個女朋友。「牛奮」說,他一哥們就是在該網站擺脫光棍的。
網友「騎著蝸牛去散步」,25歲的公司職員:「玩玩唄,挺新鮮的,又不是我真的被你買走了。」
回復最積極的網友「陶然居」,說出了大白話,「這個網站免費的,你看我聊了這麼多天,一分錢都沒花。」
網站註冊未進行身份核實
網站是這麼給自己定位的:「國內唯一的女權交友網站。我們顛覆了傳統男追女的交友模式,提出一個全新的概念「淘男」,在這裡男人可以卸下現實的包袱,將自己放上貨架享受被搶購的快感,女人可以拋棄現實的被動矜持,推著購物車享受主動挑選男人的樂趣……努力打造一個真實、快樂、女權的交友環境,為廣大剩男剩女提供一個快速約會的交友平臺。」
據說網站相關負責人廖小姐介紹,該網站成立了3個月來,發展了將近60萬會員,男女比例為5.8:4.2,以85後會員為主。
靈感來自於法國最大的交友網站,「推出之前,我們也擔心男會員的感受,調查問卷反饋,90後非常接受,80後比較接受,70後可以嘗試,就有信心了。」
在註冊時,無需身份核實,安全性到底有多少?記者提及這一敏感問題時,對方表示,網站確實沒有進行身份核實,「現代人上網經驗足,交往過程中能夠自我甄別,當然,我們也會張貼網絡安全告示,並不斷進行版式改善,儘量確保交友安全。」
專家觀點
"淘男」釋放的是女人 現實中被挑選的壓力
杭州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臺長宋健男:
女性的擇偶要求越來越現實、直接,現實中要求房、車,這種心態折射在網絡中,就是把男人物品化,其次,在現實中,女性還是處在被挑選的地位,淘男的過程中,可以釋放這種壓力。」
而「淘男」之所以受到85後年輕人的熱捧,主要還是他們「生活即娛樂,娛樂即生活」的處事方式,把感情看得很「具像」,生命、友情、愛情都能量化,該網站用遊戲的方式來交友,恰恰迎合了他們的心理和網絡化的生活方式,「85後的生活環境優越,很多東西來之太易,在網絡上也就適應了交易。」
打著「女權」旗幟 背離「女權」本意
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楊建華:
按照社會學原理,女性的解放是社會進步的標杆,女權主義側重女性自身權益的保護、女性人格的尊重,能促進兩性平等發展,而這個網站卻背離了女權的本意,原先是將女性當作商品,現在將男性當作商品,變相承認了原本的觀念,即「人是商品」。
「淘男」本意是想營造輕鬆、娛樂的氛圍,緩解女性在社會中面臨的壓力,但將男人物品化,方式不對。即便網絡交流,也要遵循一些基本的人際交往原則,即平等、尊重。(張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