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三大世界大學排名中,共有約40所內地高校進入全球500強榜單。其中,僅有兩所「其他高校」上榜,剩下的都是雙一流大學。
這兩所威武霸氣的「其他高校」被稱為「深圳雙子星」,一所是深圳大學,另一所是南方科技大學。
首先,來看下這兩所「其他高校」的排名情況
南方科技大學在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232位;在2021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471位;在2021THE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251-300位。
深圳大學未進入2021QS世界大學全球500強;在2021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427位;在2021THE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401-500位。
南科大和深圳的排名,屬於什麼樣的段位?
對比進入世界500強榜單的38所雙一流大學排名結果,發現南方科技大學的排名可以超過三分之二的學校,深圳大學的排名可以超過二分之一左右的學校。
我們都知道,首輪雙一流入選的高校數量有近140所,而沒有進入世界500強榜單的就高達上百所。
這就是說,南方科技大學和深圳大學的世界排名,是直接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雙一流建設高校的。
不得不說,「這是要逆天呀」。
第二輪雙一流調整,深大很有希望上位
隨著第二輪雙一流調整機會的到來,深圳大學很有希望上位,成為這一國家戰略中的一員。
一是深圳地方的大力支持。2020年年末,深圳市再次發文明確,全力支持深圳大學創建「雙一流」。
辦大學離不開錢,近年來,深圳是不斷加入對深大的投入,2020年深圳經費預算超60億元,穩居地方高校前列,即使在部屬高校中,也稱得上是「富翁」一個。
二是遇上好時機。深圳所處的大灣區,成為國家建設的戰略方向,深大的意義不言而喻。
深圳是目前唯一沒有「雙一流」的副省級城市。2019年,國家就發文支持提升深圳的教育醫療事業發展水平,提出要加快創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020年,深圳又成為中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所以,第二輪「雙一流」建設,深圳高校很有希望破零。
而在深圳高校中,深大是辦學歷史最長、體量最大、貢獻最大的綜合性大學,承擔著深圳三分之二以上本科生和一半以上研究生的培養任務。所以,如果雙一流名額給了深圳,就很有可能是深大的。
三是大量的創建指標超過現有的大部分雙一流。2020年,深大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73項,立項數位居全國第18位。PCT專利申請數連續三年位居中國高校第一。
在ESI最新的全球排名中,共有7個學科領域進入世界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等3個學科進入世界排名前0.3%。
僅2019年至今,就培養出3個傑青、5個優青。目前,共有全職兩院院士14人,包括深圳本土培育出的3位院士。
南科大的體制外辦學,終究成為一場夢
南科大首任校長朱清時,在創辦南科大之初,曾多次提出要把南科大辦成一所體制之外的「理想中的大學」。曾一度在未得到教育部認可的情況下,喊出「自授學位」、「不需要高考成績」等辦學口號。
不過最終,這些都是一場夢,並未完全做到。比如學生入學仍將高考成績作為重要參考,入學仍按照高考統招來辦,學生畢業的學位證也要按教育部的要求審批發放。
就連當初所說的「體制外辦學」,最後都銷聲匿跡。
2015年3月,南科大第二任校長陳十一帶隊到上海招生,明確表示「南方科技大學一定是一所體制內的高校,在體制內探索多元化辦學的道路,主要是辦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雖然南科大當初辦學時的三大理想,「自主招生、自授學位、去行政化」基本沒有實現,也被很多人評為「泯然眾人」。
但就其目前的成績和實力來說,仍然是顆璀璨明星,未來可期。僅正式辦學六年,就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先後入選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引進院士高達45人。
在2020年的校園開放日活動上,時任校長陳十一自信地說:南科大第一個十年的發展屬於「牛刀小試」。
十年新益求新,百年創領未來。相信南科大在下一個十年,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