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就業」——新疆機場集團的特色脫貧之路

2020-12-18 人民交通網

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于田縣木尕拉鎮,一年之中沙塵天氣超過260天,自然條件差、貧困程度深,曾被形容為脫貧路上最難啃的「硬骨頭」。新疆機場集團迎難而上,探索出了一條「產業+就業」的特色脫貧之路。

「我現在也是民航人了,今年年底就可以去于田機場工作了!能在這麼好的大企業裡上班,還在家門口,這是我們一家三口最驕傲、最幸福的事。」于田縣木尕拉鎮阿熱木喀木村的熱孜古麗·買吐送開心地說。

熱孜古麗·買吐送是新疆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軍結對親戚買吐送·熱哈買提的女兒。成為民航業工作者,是這個曾經掙扎在深度貧困中的家庭一直不敢奢望的心願。張軍激勵她說:「知識改變命運。你一定要好好努力,既要認真學習國語和文化知識,也要遠離宗教極端思想,爭取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家鄉的發展建設做貢獻。」

「六年了,一批批扶貧幹部的勤勞付出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這六年來,我親眼看見在他們的幫扶下,村莊變美了,家裡變新了,道路寬敞了,冬天再也不用擔心受凍了……現在家裡年收入有7萬多元,我在機場上班後每月也有幾千元的收入,我的心裡除了感激,就是覺得自己很幸運。」熱孜古麗·買吐送動情地說。

于田縣木尕拉鎮庫開仁村村民多來提汗·阿不都瓦克正在木耳養殖廠採摘木耳

2014年以來,新疆機場集團黨委緊扣「兩不愁三保障」,落實「六個精準」,紮實推進「七個一批、三個加大力度」,實事求是、真抓實幹,對口幫扶于田縣木尕拉鎮深度貧困村,幫扶村從最初的四個發展到十二個。通過持續加大對深度貧困村人力、物力的投入,開展轉移就業、發展產業、教育扶貧、消費扶貧等方式,實現了家家有門路、人人有事幹、月月有收入的良好局面。2018年建檔立卡貧困戶為2091戶、8883人。 截至2020年9月30日,貧困家庭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的有1750戶729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收入全部達到年均5000元以上,以高於人均4000元的國家脫貧標準線水平實現脫貧。今年,在脫貧攻堅戰收官之際,新疆機場集團被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授予 2020年「自治區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攻堅掌舵,吹響衝鋒號

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好打贏的硬仗。新疆機場集團黨委高度重視,多次召開黨委理論中心組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堅持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脫貧攻堅工作部署要求,把12個深度貧困村的幫扶脫貧工作當成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創新提出「精準快實」工作方針,建立黨委班子統籌規劃、黨委書記和總經理雙組長制、落實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工作機制,吹響衝鋒號,向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高地穩紮穩打,有序推進。

僅2020年,機場集團黨委就先後召開14次專題黨委會,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建立實施周匯報、月總結,15天動態數據監測和30天扶貧項目收入跟蹤雙機制,準確掌握建檔立卡貧困戶收入情況和扶貧項目運營狀況,靶向施策,確保貧困戶就業、收入雙保障。

按照機場集團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實施方案,新疆機場集團黨委建立了脫貧攻堅包聯督導機制和掛牌督戰雙機制,清單管理、掛圖推進,不斷深化領導班子現場調研。新疆機場集團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克服疫情造成的影響,累計駐村蹲點調研12次,累計50餘天,多次開展實地督導檢查,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確保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只有真正撲下身子,把村民當親人,把村裡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用心用情,真抓實幹,才能幹成事,贏得群眾的認可。」新疆機場集團總經理馬伊磊常常對「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員們說。

「傳遞真善美、助力訪惠聚」,是新疆機場集團黨委向全體幹部職工發起的愛心募捐倡議,並以此設立「訪惠聚」脫貧攻堅專項基金。自2012年以來通過民航行業單位、民航基金會及機場集團員工捐助等多種形式,已累計募集捐款近300萬元,募集價值約200萬元的母親郵包、愛心藥箱、辦公用品、衣物等物資,全部用於當地扶貧工作。

啃硬骨頭,需硬核隊伍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隊伍作風。在初心的激勵下,一批批優秀駐村幹部沉下身子苦幹實幹,真心實意為村民辦實事、解難題。走在于田縣木尕拉鎮的田間地頭、農家院落、街道巷口,常常能看到機場集團「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員入戶走訪、精準幫扶的情景。

「村裡環境變好了,大家有了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日子也越過越紅火,現在的生活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說起村裡的變化,村民們為認真踏實的駐村工作隊豎起了大拇指。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新疆機場集團不斷增強駐村工作力量。2019年,在原有35名駐村隊員的基礎上新增16名隊員,增加至51名。截至今年10月底,新疆機場集團已累計選派六名廳級領導帶隊、六批6支「訪惠聚」駐村工作隊、12個駐村第一書記,共258人次投身脫貧攻堅工作。駐村隊員的熱情,猶如不滅的燎原之火,始終照耀著脫貧攻堅戰衝鋒的方向。

與此同時,新疆機場集團黨委還大力培養作風優良、敢打硬仗的青年幹部,擴充「訪惠聚」駐村工作人員儲備庫,不僅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堅實人才基礎,同時也鍛造了一支素質過硬、忠誠擔當、務實創新的幹部隊伍。

木尕拉鎮巴什喀群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呂浩田來到村裡已經兩年了,他說:「作為一名90後的駐村隊員,我跟著隊長們入戶走訪、下田地,真切感受到扶貧工作的難處和不易,但能為村裡的百姓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又覺得很光榮。」

為了讓駐村扶貧的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全身心投入戰鬥,多年來,新疆機場集團黨委始終把駐村幹部家庭的事掛在心上,積極幫助駐村幹部家屬解決實際生活困難,並加大對優秀駐村幹部的提拔重用力度,讓有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讓駐村幹部看到奔頭、更有勁頭。

對症下藥,竭力拔窮根

徹底拔掉12個深度貧困村的「窮」根,是新疆機場集團每個扶貧幹部的決心和誓言,而基礎信息精準是精準扶貧的前提條件。2014年和2018年,駐村工作隊兩次逐村、逐戶、逐人排查基本情況及致貧原因,累計走訪6.9萬戶次,26.4萬人次,精確完善了12個村的扶貧信息檔案庫,為「精準扶貧」插上數據化翅膀。

「回想起那段日子,就兩個字『很累』,還有兩個字是『充實』。那些天,我每日都要走訪10多戶人家,逐項排查收入情況等信息,每天的微信步數都穩居朋友圈第一名。」曾是木尕拉鎮巴什喀群村駐村隊員的夏丹丹笑著回憶道。

排查結束後,駐村工作隊確定了每戶脫貧的目標、方法和步驟,堅持規劃落實到村到戶、項目資金到村到戶、幫扶措施到村到戶、跟蹤管理到村到戶,落實「一對一」結對幫扶機制。

新疆機場集團駐于田縣木尕拉鎮庫開仁村第一書記黃學翱,在村裡的養殖合作社幫助村民餵養即將出欄的尼雅黑雞。

「這是新疆機場集團製作的『惠民政策家庭明白卡』,種植、養殖、就業等加起來一年收入能達到4萬多元。」買提肉孜·奧斯曼是巴什喀群村貧困戶,以前家裡沒有什麼收入來源,通過駐村工作隊的精準幫扶,扶貧5隻羊,1頭牛和10畝大芸地,小兩口現在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這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也是新疆機場人恪守的誓言。新疆機場集團「訪惠聚」駐村工作隊時刻關注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戶和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戶,堅持分級預警、分級負責,加大後續扶持和兜底保障力度,防止返貧和新的致貧。

2019年三月,新疆機場集團在木尕拉鎮巴什喀群村舉辦了脫貧攻堅「雙百」工程啟動儀式,為100名貧困邊緣戶家庭成員和100名有勞動能力的殘障人員提供就業崗位,實現脫貧致富。同時,新疆機場集團黨委高度重視南疆富餘勞動力轉移安置工作,自2017年至今已累計安置南疆富餘勞動力七百餘人,實現人人有崗位、天天有收入。

產業創收,敲開幸福門

每個貧困村的實際情況不同,扶貧的切入點也不盡相同。新疆機場集團黨委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大力推動產業扶貧,變「輸血」為「造血」。2018年,新疆機場集團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過建立養羊合作社,讓建檔立卡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羊群產生的糞便用於苗圃基地、稻田及其他農作物施肥,種出玉米、草料又可用於製作羊群的飼料,逐步形成了綠色循環的農業經濟。養羊合作社先期投入34萬元補貼1700隻羊,每年按季度分紅。2018年就有144名貧困人員享受到每隻羊220元的紅利。

于田縣木尕拉鎮巴什喀群村葦葉加工合作社裡工人們正忙碌著

木尕拉鎮阿亞格喀群村村民巴克·伊布拉音開心地說道:「我家有20隻羊,現在羊還在,每年我還能分到4400元紅利,非常感謝新疆機場集團,讓我家過上幸福生活。」有了穩定的收入,巴克·伊布拉音對新生活更有奔頭了。

2018年,新疆機場集團充分挖掘新疆傳統食品手工饢文化,投資200餘萬元在于田縣木尕拉鎮吐格曼闊恰村建立了集加工包裝、經營銷售、品牌打造為一體的傳統手工打饢合作社,讓村民藉助傳統手藝增收致富。

「我每天可以打400個饢,每月能領到近4000元左右的工資,現在日子過得太好了。」29歲的艾則孜·買吐送高興地說。打饢合作社將原來村裡分散的生產力進行集中,形成了規模化生產、抱團發展、共同致富的新格局。

于田縣木尕拉鎮吐格曼闊恰村村民買買提·阿不都瓦依提正在打饢。打饢合作社的成立,讓他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有了穩定的收入

聞著饢香,吐格曼闊恰村第一書記張曉龍喜笑顏開地說:「打饢合作社成立後吸納近100名村民進廠務工,每天能生產五千至一萬個饢,為本地貧困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就業機會,直接帶動70多名貧困戶脫貧。」歡快的打饢聲中,這些昔日為生計犯愁的村民們如今忙碌並快樂著。

規模化生產後,銷路環節不能掉鏈子。合作社生產的玫瑰花饢、辣皮子饢、核桃饢等除了供應本地外,駐村工作隊還積極與當地「美玉香饢」公司進行合作,建立穩定的產銷鏈,通過積極協調機場員工自主認購、對口援疆天津市人民政府採購,截至目前已幫助銷售扶貧饢100多萬個,價值約300餘萬元。

于田縣木尕拉鎮阿熱木喀木村赫彩服裝廠的工人們正忙著製作衣服

「噠噠…噠噠噠……」位於木尕拉鎮阿熱木喀木村的赫彩服裝廠車間裡傳出機械運轉的聲音,多條流水線上的工人們正專心致志地工作著,裁剪布料、縫製樣衣、加工熨燙……經過一道道製作工序,一件件漂亮的服裝呈現在人們眼前。

今年40歲的艾吾孜汗·買買提是阿熱木喀木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服裝廠成立後優先招錄建檔立卡貧困戶,她主動報了名,成了一名縫紉工。「服裝廠離家不遠,不出遠門就能掙上錢,工作家庭都能兼顧,兩不誤。」她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2019年初通過招商引資方式總投資4800萬元建成的赫彩服裝廠投入運營,新疆機場集團投入資金用於完善車間基礎設施,解決就業貧困戶116人,月人均工資1500至4500元,新疆機場集團還將三年近400萬餘元的勞保服訂單交付該廠生產,竭盡所能地提高村民收入。

葦葉加工合作社、木材加工廠、苗圃基地、礦泉水廠、養雞合作社、木耳廠……一個個富民產業陸續落地生根。

于田縣木尕拉鎮就業扶貧產業園

截至目前,新疆機場集團已累計向所幫扶的12個深度貧困村投入項目資金1300萬元,協調引進資金7621萬元,落地了12個項目產業,直接產生經濟效益260萬元,解決貧困人口965人就業,受益3860餘人。

消費扶貧,催開致富花

深入推進消費扶貧,是持續幫助貧困地區人口增收致富的有效方式,也是引導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新疆機場集團通過自主採購、設點銷售、網絡直播等方式,多點發力帶動所轄深度貧困村百姓脫貧致富。

引導「內需」自主採購。新疆機場集團各級工會、所屬子公司通過自主採購和按季度組織職工認購等方式,在採購于田縣農產品的同時,重點採購幫扶村農民養殖種植合作社農副產品,累計購買幫扶村農副產品近400餘萬元,促進當地農民提高收入。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機場集團利用職工福利經費在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採購于田縣農產品核桃、饢、木耳等農副產品約270餘萬元,作為節日禮包向職工發放,在帶動當地農產品增收的同時,促進了扶貧產業鏈的持續發展。

大力推動饢產品上飛機。今年,新疆機場集團黨委在烏魯木齊機場和疆內五個「百萬級」支線機場候機樓內設立扶貧產品銷售點,利用航空業優勢拓寬扶貧產品銷售渠道。目前,烏魯木齊國際機場T2、T3候機樓已完成設點,並啟動運營,喀什、庫爾勒、和田、阿克蘇、伊寧5個機場正加緊推進,阿克蘇機場努力協調各機上供餐單位促成與阿克蘇饢產業園籤訂合作協議,實現饢產品加入航食配餐,讓廣大旅客感受新疆特色飲食文化,同時助力脫貧攻堅產業發展。

隨著網際網路相關產業的飛速發展,直播產業快速崛起。今年新疆機場集團在烏魯木齊國際機場舉辦網絡直播消費扶貧活動,直播期間有近10萬名網友觀看,開通「新疆空港」抖音直播間,幫助貧困村農副產品提高銷售力度和擴大南疆特色產品的知名度。

支教扶智,託起新希望

扶貧先扶智。2016年至今,新疆機場集團累計派出兩批次12人的支教隊伍參加和田地區鄉村支教工作,紮實落實教育扶貧工作部署,為當地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支教隊員給幼兒園的發展帶去了一股清新之氣,她們為鄉村學前教育帶來了新理念、新思想」。于田縣木尕拉鎮巴什喀群幼兒園園長熱娜充滿感激地說。

由於多方麵條件的限制,當地的孩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基礎比較薄弱,幼兒的接受能力也十分有限,使得支教隊員在教學過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她們沒有灰心,課前認真鑽研教材,查找相關資料,精心備課,以輕鬆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掌握所學知識,與幼兒園的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感情。

在助力當地發展學前教育的同時,新疆機場集團還持續投入資金,為幼兒園的孩子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2016—2019年期間,新疆機場集團累計向巴什喀群幼兒園捐贈衣物書籍、學習用品、課桌等36萬元,出資17萬元將旱廁翻修成水衝式衛生間、硬化校園地面、重建警務室等。同時積極協調當地政府出資50萬元,改造教室水暖,徹底改善孩子們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條件。

在三年的幼兒園支教工作中,教員們不斷創新教育方法,用心用情付出汗水,使得學前支教工作在木尕拉鎮取得了顯著成效,獲得了自治區教育廳及和田地區教育部門的高度認可,2018年獲得自治區級優秀支教隊的稱號。

2019年9月,為精準提升南疆高校、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促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疆機場集團支教隊伍將對象轉向和田地區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今年7月,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分公司急救中心與該校籤訂畢業生實習協議,為畢業生提供實習崗位,努力培養更多的優秀醫療人才。

于田機場,助飛小康夢

今年9月29日,于田萬方機場的建設工地上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天後就是國慶中秋假期,但近千名工人和管理人員仍將堅守在施工一線拼進度、搶工期、抓質量,共同為這個意義非凡的萬方機場奔前忙後。

于田機場建設項目是國家、自治區、民航局「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也是脫貧攻堅重點支持項目。該機場建成後,不僅將完善和田地區綜合交通體系,還將打破地方經濟發展的瓶頸,促進旅遊業和物流業的發展,吸引企業開發優勢資源,對鞏固脫貧成果,帶動區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讓小康夢既飛得出去,又飛得進來。

新疆機場集團黨委充分認識于田機場建設的重大戰略意義,克服疫情影響,加快推進機場工程建設,切實擔負起機場建設的主體責任,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據了解,于田機場開工至今,累計吸收于田縣及周邊1200人次就業,其中貧困戶112人,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目前航站區工程累計完成工程總量的80%,飛行區工程累計完成工程總量的99.75%,今年10月2日已完成了飛行校驗工作,計劃於12月25日正式通航。

脫貧摘帽,是新的起點

當前,兌現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鄭重承諾,關鍵是打贏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脫貧攻堅戰。今年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衝擊,也增加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難度。

面對新問題和新挑戰,新疆機場集團黨委將深入學習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將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作為接續奮鬥的精神動力,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積極應對困難挑戰,採取靈活多樣的有力舉措打贏脫貧攻堅戰,在思想上引導貧困村群眾不等、不靠、不要,用自己的雙手主動去創造幸福;在工作中堅持用好用活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貧困村脫貧產業、推動扶貧就業良性可持續發展,為貧困群眾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發展後勁。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指出的:「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新疆機場集團將在鞏固現有脫貧成果基礎上,抓好產業和就業「雙保險」,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一棒接一棒繼續傳好接力棒,讓百姓們穩穩地富起來,實現全面小康。

()

相關焦點

  • 新疆于田縣打造「無花果全產業鏈」助脫貧
    近期,由于田縣本地種植無花果加工生產的商品酒開始上市銷售,這標誌著無花果在于田縣實現了種植、管理、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成為助力當地脫貧攻堅的又一特色產業。 「這個季節的無花果一定要注意溫度管理,20度左右才有利於無花果的生長……」一大早,在于田縣英巴格鄉無花果種植示範基地的大棚裡,新疆機場集團天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楊敏正在大棚裡指導新園村村民無花果管護注意事項,讓村民養成標準化種植管護習慣,逐步提高無花果品質和產量。
  • 積極穩推「黔貨出山」,貴州機場集團助力脫貧攻堅!
    「截至5月18日,行程5000公裡,已第三輪實地督戰12個鄉鎮街道71個行政村315戶農戶,排查了如產業就業扶貧和易地扶貧搬遷等方面100多個問題。」這是近兩個月來,貴州機場集團作為組長單位脫貧攻堅工作的成績單。
  • 新疆于田縣:精準施策 穩就業促脫貧
    新疆于田縣斯也克鄉克尕孜村始終堅持「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龍頭企業、片區工廠、扶貧車間等載體作為吸納農民轉移就業的主陣地,增加就業崗位,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實現穩就業促脫貧的目標任務。
  • 燕廈鄉:發展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成效
    截至2019年,全鄉2303戶7929名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近年來,該鄉著力建立穩定長效的脫貧機制,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富水明秋月,湖畔採皇菊。皇菊基地上,村民們穿梭其中,或採摘菊花、或裝筐搬運,勾勒出動人的豐收畫卷。「家裡上有老、下有小的,都需要人照顧,不能外出打工掙錢,收入也少了。自從基地建起來後,我可以就近照顧老人小孩,去年一年掙了一萬多元。
  • 新疆福海縣:就業鋪築致富路 產業開出幸福花
    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是關鍵。近年來,新疆福海縣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典型帶動、整村推進」的總體思路,以特色產業、規模養殖、鄉村旅遊為重點大力發展脫貧產業,把「輸血」逐步轉化為「造血」,為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鋪築了康莊大道。
  • 幹群合力 走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之路——新疆阿克蘇地區脫貧攻堅的...
    【探尋「中國之治」的「實踐密碼」】 幹群合力 走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之路——新疆阿克蘇地區脫貧攻堅的探索與實踐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 摘要 關鍵詞:脫貧攻堅 精準施策 「黨建+」 產業扶貧4月初,暖陽下的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柯柯牙鎮紅山新村,易地扶貧搬遷戶阿巴斯·艾臺克在粉刷一新的牆邊撒下一把花種。「住上了新居,有了穩定的收入,生活就像花兒一樣燦爛美麗。」阿巴斯·艾臺克笑著說。
  • 【脫貧攻堅 央企行動㉛】中核集團:因地制宜 打造特色扶貧產業群
    ,都是中核集團為幫扶石柱縣脫貧攻堅而援建的一個個產業扶貧項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路。自1995年起至今,中核集團定點幫扶石柱已有25年的歷史。中核集團聚焦用好政策推力,發揮市場引力,提升脫貧能力,激發內生動力——「四力」並舉,出實招、出硬招,走出一條富有中核集團特色的幫扶之路。 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
  • 各地各部門千方百計保障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 飯碗端得穩 脫貧底氣...
    今年,新疆針對10個未摘帽深度貧困縣啟動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調劑了5.1萬個就業崗位,專門用於安排和田地區、喀什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確保剩餘的4.21萬戶16.58萬未脫貧人口如期脫貧、已脫貧戶不返貧。阿依圖拉罕正是受益者之一。不只是新疆。
  • 發展特色產業 打造「脫貧王牌」
    與武陵村一樣,西鄉塘區壇洛鎮同富村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助力農民脫貧,昔日的貧困村,如今成為附近聞名的產業強村。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武陵村、同富村的變遷,是南寧市西鄉塘區因地制宜引導扶貧村打造特色產業「拔窮根」的生動縮影。該城區通過培育扶貧產業、創新產業模式、出臺科技政策支撐、發展鄉村旅遊、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形式,助推脫貧攻堅「攻城拔寨」。
  • 華電集團:衝刺脫貧「最後一公裡」 - 中國電力新聞網
    在華電集團的有力幫扶下,約2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130個貧困村實現脫貧出列,助力定點扶貧的新疆烏恰縣和阿圖什市、對口支援的新疆喀什市和青海都蘭縣、電力援藏的西藏尼瑪縣等62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 墨玉縣產業脫貧決戰攻堅
    新疆新聞在線網3月30日消息(新疆臺記者劉強 墨玉臺記者乃比江):最後84個貧困村退出、3.6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這是墨玉縣脫貧攻堅要攻克的「最後堡壘」。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墨玉縣精準施策,抓產業、促脫貧。
  • 新疆日報丨細算脫貧帳 奮進新起點
    種植戶在阿克陶縣巴仁鄉庫爾幹村香菇大棚內放置菌棒。中國建設銀行新疆分行駐墨玉縣普恰克其鎮阿亞克普恰克其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阿不都熱依木·阿勒瑪斯說。阿卜力孜等13戶脫貧戶在養羊合作社實現了穩定就業。阿卜力孜說,要繼續學好養殖技術,以後在家建個畜圈,養10隻羊、2頭牛。脫貧要下「繡花功」,心中得有「一本帳」。脫貧戶心中有「一本帳」,脫貧村亦是如此。
  • 鋼鐵長子助力新疆塔縣脫貧攻堅
    新華網瀋陽8月20日電(記者白湧泉)從民生扶貧到產業扶貧,從教育扶貧到消費扶貧,鞍鋼集團自2015年以來,針對扶貧點新疆塔縣實際需求,精準對接,積極探索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立體幫扶措施,有序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塔縣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脫貧攻堅等做出了貢獻。
  • 湯池鎮:發展特色產業 助推脫貧攻堅
    近年來,湯池鎮以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為理念,大力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通過扶持壯大特色產業,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而且解決了一部分貧困群眾的就業和增收問題。眼下,正是紅桃上市的季節,湯池鎮譚嶺村貧困戶魯志剛變得比以往更忙了。
  • 廣西大新縣:壯大特色產業 聚力脫貧攻堅
    今年以來該縣已安排產業獎補資金7761.59萬元,已發放7140.84萬元,惠及貧困戶12034戶,貧困戶特色產業覆蓋率達92.86%。  大新縣產業發展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當天舉行。官方稱,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大新縣緊緊圍繞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這一主線,堅決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一核心,緊緊抓住產業扶貧這個關鍵,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 經濟學家董志龍談新疆扶貧產業
    經濟學家董志龍談新疆扶貧產業 2020-06-23 10:07:00來源:央廣網
  • 助力新疆興農扶貧 阿里巴巴集團產業扶貧進入新篇章
    阿里巴巴新疆興農扶貧啟動大會日前在烏魯木齊召開,標誌著新疆與阿里巴巴集團產業扶貧戰略合作進入新篇章。這也是阿里實施電商援疆的新舉措。  當日在新疆軟體園,南疆的喀什、和田、阿克蘇和北疆的伊犁、阿勒泰等地區的42個縣市被授予"興農扶貧官方服務站",與阿里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助力更多新疆優質特色農產品觸網,走向全國。
  • 河南匯農農業有限公司王新社: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幾經輾轉,在朋友的幫助下,王新社在鄭州開啟了防水工程的創業之路。三年來,憑藉他堅韌不拔意志、吃苦耐勞的品質,他從工地上的臨時工,逐漸成為小有名氣的包工頭。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第一桶金的王新社沒有留戀大城市的繁華。「一個人的財富,不是自己多有錢,多富有,而是利用自身的資源能夠幫助多少人。」
  • 南方日報報導|茂名電白:脫貧路上故事多 特色產業遍開花
    這些年,扶貧幹部採取申辦低保金、產業分紅、子女教育生活補貼等辦法為貧困戶兜底,還幫助他妻子就近就業,協助他辦理小額貸款並在家門口建起了汽修店。今年,張振光一家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已逾萬元,達到脫貧標準,這個曾因病致貧的家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張振光家的變化是電白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今年4月,省扶貧辦督戰電白脫貧攻堅工作。
  • 新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壓茬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和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要求,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指導和支持下,以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為重點,堅持「搬遷是手段、產業是路徑、脫貧是目的」,聚焦產業和就業「兩個關鍵點」,因村因戶因人精準施策,易地扶貧搬遷取得決定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