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2020貴陽市中考順利結束,共有近5萬名考生在66個考點、1663個考場完成考試。其中,語文與綜合理科考試時間為7月12日,數學與綜合文科考試時間為7月13日,英語考試時間為7月14日上午。日前,貴陽市教育局組織權威專家,對英語、生物、地理等已考科目試卷進行了評析。英語:突出語境強化語篇注重語用貴陽市第十六中學英語高級教師:楊夢影 2020年貴陽市中考英語試題把握英語核心素養和學科能力,緊扣時代脈搏,落實學科育人的根本任務。試題依據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五級標準進行命制,並主動對接普通高中和《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部分理念,注重語言基礎,強調語言運用,充分體現了「既重視對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的考查,又突出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的指導思想。
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新課程的評價理念,試題覆蓋面廣,題型多樣,突出語篇,強調語用,全篇試卷共28幅插圖,體現了多模態文本在英語測評中的有效應用,使試卷變得靈動豐富。題目的設計將考點置於相應的微語境中進行綜合考查,注重英語學習的工具性和交際性。
一、試卷布局合理,試題難度適中試卷整體預測略低於2019年中考試題,對知識綜合能力考查比例有所提高,並且對知識考查的覆蓋面呈上升趨勢。基礎知識與運用板塊,語境豐富,不再是考查學生對詞彙知識的死記硬背,而是凸顯對語境和主題的理解,將語境把握及綜合運用知識能力作為考查重點,提升考生在特定語境靈活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
完型填空板塊,整體詞彙難度不是很高,注重考生對整體語篇的把握,對於選項的選擇更加依賴於上下文的推理和理解。由此可見,中考試題靈活度有上升趨勢,並有機體現初高中銜接。
任務型閱讀板塊更加凸顯對學生語篇綜合理解能力的考查。以學生為本,強調能力培養,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是英語課程改革的方向。
中考不僅僅是為了給高中學校選拔人才提供依據,更重要的是對教學起到反撥和促進作用,給教學以正確的引導,使教學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使教改不斷深入,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基。
試卷布局合理,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等考查比例合理,試題難度適中,試題設置講究梯度、深度和廣度,幾乎所有題型都按題目由易到難的順序編排。
全套試卷,在每個題型中,既設計了部分難度係數較低的題目,也有少部分題目的要求較高,屬選拔性的題目。因此,全卷試題普遍容易上手,但沒有紮實的語言基礎和嚴謹的學習態度,也很難取得高分。
試卷淡化了壓軸題,在五個題型中都有較難題的呈現,而不僅把較難題放在一兩個大題,其目的是引領英語教師在夯實基礎的基礎上,以閱讀為主線,側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全卷考查方向科學,突出基礎性、發展性、導向性。全卷有較好的的區分度,試題設計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難易適中,不偏不怪,本著交際性和應用性的功能原則進行整體設計,很好落實了課標的理念和目標。試題通過區分,測試了考生的英語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側重對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尤其是運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全面、公正、客觀、準確地評價學生英語學習狀況,有效實現試卷的選拔功能。二、立德樹人,凸顯時效性和時代感試卷堅持立德樹人導向,結合英語學科特點,通過科學設計命題,厚植家國情懷,倡導品德修養,講述奮鬥故事,引導考生傳承愛國精神,接續時代奮鬥,譜寫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奮進之歌。試卷聽力部分第五節選材聯繫時代背景,聽力第五節內容為鍾南山的偉大事跡,讓考生了解真正的民族英雄和當今時代的楷模。該題貼近生活,彰顯時代精神,體現人文關懷,試題取材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關注社會熱點話題,緊扣時代脈搏,所選題材體現了極強的教育性和時代感,幫助考生增強國家認同和家國情懷,學會做人做事,成長為有文明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人。
單項填空第32題通過考查介詞引出習主席對大家的寄語:沒有什麼比人民的安全和健康更重要。36小題題幹傳遞出在困難時期,總是有民族英雄挺身而出給人們帶來希望;41小題通過考查介詞stayawayfrom傳遞出學科考試中有機滲透戒毒知識;42小題用情態動詞的考查引出貴州教育行政部門的擔當的作為——在疫情期間推出空中黔課,使學生倍感親切;40小題題幹中呈現的平塘大橋彰顯貴州本土文化,讓考生體會到作為貴州人的驕傲!
完型填空所選語言材料符合所需的語言材料特點,情景真實,內容完整,長短合適。語篇講述了學生青春勵志,實現理想的故事,情節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其處理方式又給學生很好的示範和啟示,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文章主旨明確、脈絡清晰、語境充分,有充分的信息供學生推測答案。文章中考點涉及面廣,考查的內容豐富全面,設空均勻,降低了學生理解語篇及做題的難度,體現了試題的科學性,較好的考查了考生篇章結構的分析能力、文章主題的理解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運用適當的詞語重建文意的能力。
閱讀理解安排的題材豐富,體裁多樣,具有生活化、教育性、真實性、時代性的特點。語篇難度適中,命題主要涉及主旨、細節、詞義、篇章結構、作者觀點和態度等,考查了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的能力。
第一篇內容是關於學生生物學科實驗報告的科普文,在實驗報告中,通過實驗過程描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並通過從實驗中領悟到的道理體現生活中處處充滿學問的道理,從而對實驗結果有強烈的獲得感。此閱讀語篇有意識地探索跨學科英語閱讀、處理信息等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整體素養的提高。
本篇設置的題目屬較容易題和中等難度題,學生通過閱讀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有關這幾個問題的相關信息。第三篇語篇是根據短文內容,選出最佳選項完成短文。
試題內容圍繞尼泊爾登山家普爾亞僅用短短7個月,挑戰世界上14座最高的山峰的勵志經歷來展開介紹,通過他的挑戰和成功故事,向考生傳遞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不斷進取的生活理念,並考查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學生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
三、注重基礎、淡化語法、強調運用、突出能力、彰顯學科素養全卷立足基礎知識,充分體現教材的基礎作用,試卷中約有35%的試題素材源於教材,並改編教材,命題者深入挖掘教材的考評價值,體現試題的激勵功能。基礎知識與運用主要考查了詞形變化,把對詞形轉換的考查置於句子層面的語境中進行,考查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及所給詞彙的靈活運用,避免了學生對詞彙知識的死記硬背。
另外,題幹在不影響學生對其理解的前提下做到了語言生活化、簡潔化,但又科學嚴謹。試卷部分單項填空和完形填空素材來源於不同版本的教材,精心選取真實的生活、地道的英語素材,多角度設置貼近學生校園生活和社會熱點的問題情景,考查了學生應該具備的學科等多元化知識的積累與沉澱。
英語寫作分兩節,第一節回答問題;第二節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健康的生活習慣,以」GoodLivingHabitsMakeMe_______「完成不少於80詞的英語短文。
題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題幹需要考生自己補充完整,體現了命題者的創新性思維,充分尊重每一位考生獨特的思想,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話題與教材內容緊密聯繫又不拘泥教材,第一節五個問題的提示即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的思路和方向,也給學生創造和想像的空間,有利於學生實際水平的發揮,較好地考查了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難度把握也充分考慮了大多數初中學生的英語水平。
四、引領學生發展綜合能力 倡導教師教學與時俱進試卷以學生為本,強調能力培養,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試題內容引導學生貼近生活實際,突出語境,強化語篇,注重語用,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品質,並品味人文精神。
閱讀理解題型在命題特徵方面,依舊是理解、判斷、含義、主旨、推理五大特徵,綜合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文章體裁方面,A篇為實驗報告,要求學生具有在文章中檢索和定位關鍵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選項的設置需要學生具有一點推理能力;B篇為記敘文,題型設置更加多元化,對學生的英語功底要求較高;另外一篇為人物傳記,試題設置有一定的挑戰性,要求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語篇,難度中等偏上,文中有一些專業性詞彙,對於中考學生而言,雖存在理解困難,但在可控範圍。
通過試題的正向反撥教學功能,倡議教師要與時俱進,自覺加強中外文化修養,拓展知識面,更新知識結構。在夯實雙基的基礎上,重視學生綜合的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不斷創新,不斷改進教學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成為創新型和研究型教師。
五、時政熱點和人文關懷並存 發揮考試的正確導向功能近年來,中考英語試題會不同程度地涉及當前國內外的一些重大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新情景的方式將熱點和人文關懷巧妙結合,有效發揮考試的正面導向功能。單項填空堅持「突出語境,強化語篇,注重語用」,始終體現在語境中考查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試題提供的語境充分,並且能結合當前的熱點話題人物等,考點設置合理,試題題幹簡潔明了,突出考點。正確選項和幹擾項設立科學、有效。
沒有偏題、難題和怪題。在有限的題量中注意了試題的情景化和生活化設計,綜合考查學生在一定的語境中運用語言基礎知識的能力,避免了單純考查語言知識的現象。
任務型閱讀是閱讀理解題中難度係數略高的一種題型,考查學生閱讀信息材料、收集整理直接和間接信息、科學表述信息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在閱讀文章之後能對文章裡的一些細節做到準確把握,是一種讀與寫結合的題型。
在本次中考英語試卷中,第一篇為句子完成型,此閱讀篇章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結合網絡交友的利弊此熱點話題,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第二篇為完成表格型,主要描述生態之都庫裡蒂巴對垃圾收集、分類和循環的措施和方法,通過垃圾處理全民參與的運動,有效的打造城市綠色創新發展,激發環保參與熱情,提升生活品質。
綜合而言,2020年貴陽市中考英語試題難度適中,試題的選材豐富,靈活多樣,注重雙基,很好的體現了多模態文本在英語試卷中的應用,突出語篇,符合初中畢業生的實際水平,既具有選拔性考試的特點,又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
試題通過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凸現了語篇的作用,即基於語篇所涉及的生活題材來考查聽,讀,寫技能,提高了測試的綜合性,將原本枯燥的語法、詞彙考查變成了語篇層次的考查,突出了中考命題的創新性原則。
生物:堅持正確育人導向注重科學能力考查貴陽市第二十三中學正高級教師:赫萍貴陽市2021屆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生物試卷完全符合《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版)》相關內容和國家對初中生的能力要求,試卷在整體設計上保持平穩,試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反映義務教育的性質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試題考查了核心價值、生物學科素養、科學探究、科學思維和學科基礎知識等,體現時代性、科學性、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價值性和創新性,以真實生活和生產實踐、科學實驗和探究、生命科學史為試題情境進行組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科學,同時,也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知識的目的在於學以致用,並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科能力和生物科學素養。一、試卷結構1.結構穩定根據省教科院相關文件規定和近10年來貴陽市地理-生物學業水平考試的試題結構和分數分配,維持試卷結構和分數分配穩定不變。沿襲2019年學業水平考試基本框架,生物試卷滿分為60分,由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大板塊組成,其中選擇題由12個小題組成,共24分,非選擇題由4道大題組成,共36分,題量適中,知識覆蓋面廣,沒有出現偏題、怪題,顧及到了不同類型學校的學生實際,彰顯特殊時期對學生的人文關懷。2.難易適中面對生物第一次納入中考和升學要求,教師、學生和家長高度關注這一變化,也擔憂疫情下本次考試命題的難度。本次試題包括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題,比例嚴格控制在7:2:1,試卷整體難度較2019年有所降低,完全符合今年學生學情,對維持社會穩定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本卷較難題均分布在非選擇題,難點分布合理自然,巧妙設障,淡化了壓軸題。如第32題第(3)小題,題目反向設問並與呼吸作用的知識聯繫起來考查,增加了試題的難度。
又如第33題第(3)、(4)小題,根據遺傳學規律,對雜交組合作出預判,利用學生學習過的遺傳經典實驗作為試題情境進行思考、推理和判斷,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
試卷雖然難度有所降低,但是該試卷從一些學生易錯點出發去把握了試卷的區分度,能有效達到試卷的選拔功能。二、命題方向命題對考試實現教育教學評價功能至關重要,整套試卷命題是以課標為標準、以教材內容為依據,結合疫情期間貴陽市教學實際進行命題,本試題力圖從核心價值、生物科學素養、科學探究、科學思維和學科基礎知識等方面入手,並且在生命觀念、科學探究、科學思維、社會責任四個生物學核心素養方面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考查,例如第32題將部分系統中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活動恰當的融合,綜合考查人體結構和生理的相關知識,學生能充分體會到人體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可分割,各系統既有分工又協調配合,並特別強調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生物學的基本觀點,體現了命題的綜合性,對生物教師今後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均具有指導性,也為學生高中後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不斷形成生物學課程的生命觀念。三、試題突出特點1.依據課標,注重基礎試題依據課標緊緊圍繞對生物學基礎知識及相互聯繫的理解進行設計,以期讓學生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了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運用。本次命題立足於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突出基礎性,例如屬於基礎題的有18、19、20、21、22、23、26、27、28、31、32等,其中第22題直接是七下教材課後練習的原題,教學要更加注重貼近教材和教學實踐,加強理論聯繫實際,緊密結合生產生活,用生物學概念、原理、規律和方法解決相關實際問題,考查體現基礎性和應用性。2.圖文並茂,符合認知本試卷最大的亮點是圖文並茂,圖片尤其清晰逼真、直觀性強,給考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助於加深學生對重要概念的理解,試卷符合初二學生的認知水平。本次考試我們不難發現,許多試題素材來源於教材,貼近初中生物教學實際,引導教師教學要回歸教材。
比如,第21題選擇教材圖片對比考查了玉米與菜豆種子的不同結構、貯藏營養物質的不同部位、種子萌發的過程以及胚是新植物的幼體的知識點,選材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第23題選擇教材縮手反射圖片,講清縮手反射是簡單反射,其神經中樞在脊髓,聯繫生活實際,明確先縮手再感受到燙這一事實,運用生物所學解釋了生活中常見現象。
此外,第31、32、33都選擇清晰又直觀的圖片素材,突出考查學生對生物重要概念的理解,對學生理解人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關係,理解人體自身的整體性和各部分之間的合作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26題展現了可愛的「蠶寶寶的一生」,與學生熟知的蝗蟲發育過程進行有效對比,加深對完全變態發育與不完全變態發育的理解,有助於學生對重要概念的學習。
3.關注實驗,提升能力生物學實驗在生物學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是生物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生物學科考試的重要內容。本次試題注重對學生科學實驗、科學探究等學科能力的考查,結合生物學科特點,加強對實驗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科學探究的能力和表達能力等多種學科能力的提升,著力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促進初中生物育人方式的變革。
如第31題探究綠色植物和種子的生命活動,實質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部分實驗,讓學生分析光合作用的條件、產物、變量,以及描述和預測實驗現象並闡述原因,強調了學生的分析、推理和科學思維以及表達能力的考查,體現試題的科學性。
從試題反映出教學要重視生物學實驗教學,倡導探究性學習,有意訓練學生學會「說理」,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幫助學生領悟科學的本質。
4.貼近生活,學以致用試題中多處關注學生日常生活或社會實踐中常見的生物學相關現象或問題,強調生物學與生產生活的緊密聯繫,引導學生自覺地從生物學視覺思考生活中的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現象,解決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例如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是黑猩猩,人體遇到刺激後的反射,種子呼吸和人一樣,能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學生健康生活行為的判斷等,又如第25題,考查了無性生殖的優點,緊密聯繫生產實際,體現生物學習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利用這些熟悉的生物學現象或事實作為試題的情境,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有利於幫助學生提高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熱愛自然、崇尚科學的意識。
5.創設情境,突出創新試題情境是實現考查目標的載體,其合理創設能有效激發學生思維,本次試題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多處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試題分別是從學生生活和生產實踐、科學實驗和探究和生命科學史上都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設置新穎的試題呈現方式或設問方式,使學生能在新穎的情境中積極思考,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能夠依據新情境得出新結論。
對實驗探究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創新能力的考查充分體現了創新性。如第33題考查的是孟德爾豌豆雜交經典實驗,是對教材的很好補充,設計體現試題的科學性、價值性和創新性,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相對性狀、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基因組成、後代的性狀表現等重要概念,從而達到以考促教的目的。
命題採用生命科學史中的重要事件作為試題情境,使學生能夠在科學研究精神和科學研究方法方面得到啟迪,學會繼承、借鑑和創新。
又如試題緊密聯繫全球熱點話題「疫情」為問題情境,命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抗擊新冠肺炎的中國行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政府的態度是全力保障人民生命權、健康權,上下一心抗擊疫情,只有築牢人民群眾的生命防線,才有共同奔向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從病毒的結構、傳播途徑、個人防範、積極治療、踴躍獻血、抗體等也很自然地與教材「傳染病及其預防」等知識點巧妙結合,引導學生學會維護自己的健康也能幫助他人增進健康,這也是生物學的魅力之所在。6.以人文本,育人為先試題多處體現了以人為本、育人為先的命題思想,如第29題強調了生活方式與健康密切相關,從避免濫用抗生素、合理利用網絡、了解吸毒的危害以及遇到挫折如何正確的處理,多角度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試題的育人功能更是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第24題,教材的編排緊緊圍繞「人與生物圈」,依據課程標準的內容框架應突出人與生物圈的關係,通過身邊的諸多事例讓學生學會區分判斷,喚醒學生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上升到保護生物圈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認識高度,凸顯學科的育人價值。本試題對課標當中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性目標各水平的要求和課程內容中行為動詞的使用都非常準確,從這點來看,教學中一定要認真研究課標和教材,才能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本試卷突出對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素養等的考查,此外,試題在保證時代性、科學性、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基礎的同時,也實現了價值性和創新性的提高。總之,整體看今年的生物學業水平考試試題,試卷進行了系統設計,起點低、入口寬、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試題重視了學生思維的層次性,很好詮釋了作為初中學生通過兩年的生物學習後應該了解、掌握的必備知識和學科能力,題目整體的高度、考查內容的布局、精心設問、難度與區分度的把控等方面都體現了「平穩平和、穩中有新、回歸教材、加強實驗、注重基礎、提升能力、評價選拔、兼顧導向」的命題思路,充分發揮了初中生物學業水平考試的激勵、評價、選拔和導向功能,對試題進行分析,有助於新中考改革的有效推進。地理:關注學生生活突出學科特點貴陽市第二實驗中學高級教師:王榕蓉2020年是貴陽市初中地理、生物學科以等級考試的形式納入中考的開局之年,等級考試地理試卷把握貴陽市中考制度改革的整體形勢,在題型設計、命題風格、信息呈現等幾個方面延續了近些年的特點,以「變中求穩」為總基調,結構合理,難度適中,充分反映地理學科的本質,契合等級性考試的功能定位,實現平穩過渡。試題圍繞地理學科屬性,從情境創設、考試內容以及核心素養等方面設計試題,多維度考查學生綜合素養。一、地理試卷基本情況分析1、沿襲題型設計,抽樣考查知識今年等級考試地理試卷題型依然保持了單選題和綜合題的形式。選擇題保持綜合性較強的特點,以情境創設為方式,以選項為渠道,綜合考查多個知識要點,在保證了考點覆蓋的基礎上,突出考查重點。
例如第4、5、6題,總的情境是我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及發射基地位置的分布,但是三道題指向了不同的知識點,包含了「影響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因素」、「緯度位置的判讀」以及「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三個知識點。
綜合題的設計具有「切入口小,內容深廣」的特點,考查具體的問題。比如第17題,以貴州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代表,考查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自然區域特點和人文區域特點。2、強調主幹知識,突出重點內容試卷容易題、較容易題、較難題的比例約為7∶2∶1,考題關注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力求避免死記硬背內容的教條化,重視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試題設計與實際生活和社會熱點結合緊密,以人地關係為主線、以圖像為載體、以區域為落點,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維度和深度,考查方式也是抽取重點內容,考點的選取體現出多樣聯繫,並不一味倚重題目難度來顯示區分度,而是結合具體背景信息,用聯繫實際體現知識理解深度來區分。
較難的點出現在16題的(7)、(8)兩道題,以世界海陸分布和板塊分布作為背景圖,考查南極大陸氣候嚴寒的原因以及世界人口多集中分布在中低緯度沿海低地的自然原因。
兩題兩空共計7分,前者為簡要說明,考慮的角度可從緯度位置、地形因素、地面反射、人類活動較少等方面來答題,角度雖然較多,但學生回答較全面的比例並不大。第(8)題亦如此。
今年等級考試地理試卷的命題要點仍然以地理學科的主幹知識為核心,讀圖分析為重點,幾個典型考點和圖表,比如地理位置的判讀、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的判讀、區域內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聯繫區域自然條件特點分析該區域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等內容仍然是重頭戲。二、地理試卷突出特點1.呈現豐富圖像,凸顯地理學科思想方法全捲圖像共計6組,圖像類型豐富多樣,涉及區域圖、景觀圖、示意圖、統計圖、等值線圖等,充分體現出圖像在解決地理問題中的重要性。地理圖像為構建生動的地理情境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從不同角度提供地理信息,突出地理圖像在解決地理問題中的工具作用。圍繞圖文信息設計問題,有效考查學生整合圖文信息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例如,選擇題第7、8題,呈現了日本工業的分布圖,該圖像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地理事物空間分布圖,學生可以從圖中一目了然的看出日本工業區的分布,同時在圖中獲取日本是一個島國,多優良港灣的位置特點。綜合題第16題以世界海陸分布和板塊分布作為背景圖,考查學生從地理視角獲取信息,判斷海陸比例、大洲大洋位置、洲界線、板塊構造理論、重要的緯線等,綜合題第17題則將中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圖、三級階梯圖疊加,組合貴州省地形圖疊加風景名勝區圖、烏魯木齊、貴陽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從圖中獲取貴州、新疆的地形地勢、氣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特徵,分析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進而理解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地理環境特徵,考查運用地理圖像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2.創新問題設計,注重學生地理思維過程試卷整體難度適中,問題設計具有較好層次性。問題與題目素材緊密結合,形成完整的問題情境,充分考查學生的思維過程,突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結合的考查思路,符合等級考試的考查要求。例如選擇題第1、2、3題,呈現了蘊含地方特色文化元素的簡稱藝術字,引導學生依據簡稱藝術字,說出其所在的省區和行政中心,找出並分析字裡蘊含的「傾斜屋頂設計」的建築特色及原因,以及區域的飲食文化特色,由已知的地理現象,分析相關影響因素,體現以「果」求「因」的邏輯思路。這種對人文地理思維過程的考查,方式新穎,難度不大,但又能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地理學科知識進行問題解決。選擇題第11、12、13題,依託2020年5月以來南方強降雨的背景,結合等高線地形圖,要求考生分析和探討強降雨對山區造成的影響以及引發的其它自然災害,考查考生以「因」推「果」的邏輯思維能力。選擇題第14、15題以北京即將舉辦2022冬奧會,配套使用清潔能源為試題素材,考查學生對自然資源的屬性、資源地區分配不均的解決措施的判斷、分析能力。3.關注生活情境,考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試題充分結合學生生活體驗,挖掘社會生活現象,圍繞地理學科應用價值,注重從學科角度引導考生觀察生活,關注家鄉,通過描繪和展現生活生產中的地理現象,激發學生思考。
例如,試卷涵蓋了2020年長徵5號B運載火箭發射、2020年南方強降雨地理事件、北京2022年冬奧會、精準扶貧等新近的、與生活和學習相關的地理事件。利用真實情境從不同視角、不同維度引導學生將自身體驗、社會生活、地理學習結合,考查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地理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核心素養。
總之,今年初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地理試題呈現了豐富多樣的地理圖像,引導學生獲取圖文信息,彰顯地理學科思想方法;創新問題設計,注重學生地理思維過程;注重聯繫社會熱點和生活實際,創設真實情境,考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讓不同水平的學生有發揮才能的空間。
同時,今年的初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地理試題也對今後初中地理教學許多啟示: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落實地理學科的主幹知識;注重地理圖像教學,培養學生獲取、解讀地理信息和有效運用地理信息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積極探索、開展基於情境、問題導向的課堂教學,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關注生產生活和地理科學發展,幫助學生樹立人地協調觀,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地理學科育人價值。
都市新聞記者 趙毫
編輯 陳茜茜
審校 廖波
籤發 沈麗瓊 石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