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6賽季歐聯杯決賽輸給塞維亞,主裁判霍納斯-埃裡克森的多次爭議吹罰成為賽後焦點;2017/18賽季歐冠決賽不敵皇家馬德裡,卡裡烏斯的兩次致命失誤葬送好局;2018/19賽季與曼城合力演繹史上最強聯賽爭冠戰,成為了五大聯賽歷史上最高分聯賽亞軍……若非在萬達大都會擊敗熱刺捧得大耳朵杯,利物浦近年來的遭遇完全可以成為一部悲情連續劇,適逢英超聯賽因疫情停擺,紅軍球迷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老英甲時代的絕對王者進入英超後便陷入低谷,在崎嶇而漫長的復興之路上,利物浦經歷了太多的失敗和挫折。屬於紅軍的英超賽季大多都需要用灰暗色調來書寫,2004/05賽季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那些跌宕起伏的情節為人所津津樂道,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似乎從未遠去,伊斯坦堡奇蹟如暗夜中的明燈一般引領著利物浦將士不斷向前,這段輝煌往事帶來的精神加成一直是紅軍氣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奇蹟早有伏筆,傷病禍福相依】
從整體實力和歐戰經驗上來看,伊斯坦堡之夜的交戰雙方均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距。賽前輿論幾乎是一邊倒地看好AC米蘭,利物浦在時隔多年後重回歐戰頂級舞臺,主帥初涉歐冠,球員星味不足,外界對他們並未抱有太大信心。
(圖)雙方此役的首發陣容。
安切洛蒂和貝尼特斯在布陣時循規蹈矩,使用的都是久經考驗的常規配置。在2003/04賽季的裡亞索之戰,以及此前半決賽作客埃因霍溫的比賽中,體能都成為了AC米蘭的"痛點"。此役,紅黑軍團在上半場建立起了優勢,利物浦在易邊後發動反撲,相似的一幕再次出現。安布羅西尼在意甲收官中的受傷,這為紅黑軍團在下半場初段的"短路"埋下了伏筆,利物浦在開場後不久便失去了科威爾,貝尼特斯順勢將傑拉德頂到前腰位置產生了奇效。
(圖)安布羅西尼因傷缺陣,兩年後,他在雅典之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無翼陣型有利有弊,紅黑軍團虎頭蛇尾】
開場後不到一分鐘,AC米蘭就取得了進球,特勞雷在左閘送出任意球,中路無人防守的馬爾蒂尼接應傳中輕鬆叩關。這粒失球既源於球員經驗不足、注意力不集中,也與利物浦自身的定位球部署有關。
(圖)馬爾蒂尼取得閃電進球,紅軍在定位球防守中的問題貫穿著貝尼特斯時代的始終。
貝尼特斯為紅軍引入了區域防守理念,即四、五名制空能力很強的球員在小禁區前沿一字排開保護門前,其他球員遊弋周圍負責盯人,這種模式雖然可以確保門前的安全,但卻很難應付對手的後上衝擊。在距離英超冠軍最近的2007/08賽季中,利物浦多次因為定位球防守不力痛失三分,貝尼特斯也不止一次地抱怨:「辛苦準備一周的戰術被對手一個大腳就破壞了」,西班牙人在其任內始終未能為區域防守找到補丁。
(圖)紅軍沒有安排專人盯防皮爾洛,米蘭的攻勢綿延不絕。
利物浦在丟球後試圖通過加強了逼搶,AC米蘭開始回收打反擊,貝尼特斯似乎沒有安排專人貼身盯防皮爾洛,他們的防禦重點是卡卡和西多夫。既能用長傳引領雙前鋒衝擊身後,也能通過短傳調動對手,皮爾洛總能輕鬆地完成進攻策劃。
米蘭4312體系的一大缺陷就是邊後衛身前區域缺乏保護(中場狹窄),貝尼特斯的應對之策是使用兩名長傳能力很強的後腰,加快轉移球速度,搶在加圖索和西多夫補防之前完成邊路進攻。
儘管都在職業生涯後期都成功轉型為後置核心,但在那個風雲激蕩的2004/05賽季,傑拉德和哈維-阿隆索都還不是稱職的中場防守者。在德努埃的442體系中,哈維-阿隆索是偏重於進攻的中前衛,在其身邊負責掃蕩與攔截的球員是阿蘭布魯,貝尼特斯麾下與阿蘭布魯風格最為相似的哈曼沒能獲得首發機會。在傑拉德和哈維-阿隆索身後,海皮亞和卡拉格也不能夠提供大幅度前頂覆蓋,紅軍中場和衛線之間的空當很容易被專職前腰利用。
(圖)紅軍雙後腰起不到過濾進攻的作用,米蘭的攻勢可以輕鬆地通過中場。
既沒有強力中鋒利用邊路傳中,也很難通過細膩的傳切配合撕開鐵桶陣,利物浦的陣地進攻效率一般,米蘭的反擊卻是非常犀利,他們僅靠強勢中軸的驅動就能打穿對手的防線。當然,無翼的陣型設置對於防守落位的要求很高,過於頻繁的球權轉換也加劇了中前場球員的消耗,這對整體年齡偏大的米蘭來說是不利的。
【哈曼出場解放傑拉德,全新體系招招制敵】
時隔多年後率領紐卡斯爾造訪安菲爾德,貝尼特斯在接受《利物浦回聲報》時回憶了伊斯坦堡之夜:「在丟掉第三球時,我就做好了變陣三中衛(352)的準備。」貝尼特斯的原計劃是用哈曼換下特勞雷,但德國中場最終換下的卻是受傷的右後衛芬南。這次受迫性換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特勞雷擁有能夠勝任邊中衛的體格、速度和制空能力,他不僅很好地限制了右傾的舍甫琴科,還在最後時刻用門線救險拯救了紅軍。
在歐冠決賽的舞臺上取得了3球領先,這突如其來的戰果令經驗豐富的米蘭將士有些「措手不及」,他們似乎對英格蘭人的反攻缺乏必要的準備。下半場中段,以馬爾蒂尼為首的老將進入了體能瓶頸期,安切洛蒂直到第85分鐘才用掉第一個換人名額。「邊鋒」斯米切爾和裡瑟限制了馬爾蒂尼和卡福的助攻,哈曼+三中衛很好地遲滯了米蘭中路的兵鋒,位置前移的傑拉德讓紅軍的進攻顯得很有層次。
(圖)傑拉德展現出了非凡的覆蓋能力,斯米切爾的內收令米蘭始料不及。
在傑拉德和斯米切爾進球的過程中,加圖索都被牽制在了右路一隅,留守中路的皮爾洛和西多夫無力阻止紅軍洶湧的後排進攻。連續兩粒失球讓加圖索意識到紅軍在邊路的壓制只是佯攻,中路才是英格蘭人的目標,可惜的是,倉促回位中路的義大利鐵腰在速率上還是慢了傑拉德一步,後者強行切開米蘭中路防線後製造了扳平點球。
在這場史詩級的決戰中,人們記住了傑拉德在兩個禁區之間往來衝突的身影,記住了他作為影鋒插上破門後的振臂疾呼,也記住了他凍結米蘭生力軍塞爾吉尼奧時的傑出表現。傑拉德在貝尼特斯時代幾乎打過中場的所有位置,伊斯坦堡之夜的一人分飾三角就是這段奇幻之旅的開端。
(圖)傑拉德在貝尼特斯時代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利物浦始終不具備聯賽爭冠的條件。
在完成這一波效率極高的短促突擊後,利物浦也不得不退守後場保存體能,AC米蘭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重新奪回了球權,但比賽的勢頭和運氣似乎已經遠離了他們。安切洛蒂後來在接受義大利《晚郵報》採訪時曾表示「實際上後來米蘭依然有大把機會殺死比賽,可利物浦人似乎就是奔著點球去的,他們成功了。」終場前,舍甫琴科錯失絕殺良機,「杜德克讓世界見識了決賽史上最佳的撲救」,當兩名球員在隨後的點球戰中再度交鋒時,烏克蘭前鋒的心理防線已經完全崩潰。
(圖)貝尼特斯離任後,利物浦進入動蕩時期,克洛普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
【戰略影響:貝大師的無奈與克洛普的時運】
伊斯坦堡之夜是一段關於勇氣、鬥志和信念的不朽傳說,也是一次關於主帥臨場調整的教科書式戰例。加冕歐冠後,貝尼特斯在接受採訪時激動地表示要在接下來好好研究英超的對手,爭取帶領紅軍奪得聯賽冠軍。
可惜的是,伊斯坦堡之夜成為了這支球隊的輝煌頂點,利物浦未能利用歐冠盟主的身份做大做強。高層的吝嗇導致紅軍引援效率低下,陣容深度不足和部分關鍵位置的羸弱一直困擾著貝尼特斯,他的球隊配置始終達不到一線豪門的標準,擅長杯賽博弈卻難以應付聯賽長跑。
(圖)重金籤約阿利松和範戴克,貝尼特斯時代的紅軍沒有這樣的大手筆。
時隔多年後,利物浦迎來了救世主克洛普,遺失於羅傑斯時代的戰鬥精神回歸。從2015/16賽季歐聯杯1/4決賽次回合逆轉多特蒙德,到2018/19賽季歐冠半決賽次回合逆轉巴塞隆納,克式紅軍在短短數年間兩次複製了「伊斯坦堡奇蹟」。 不同於貝尼特斯時代的「出道即巔峰」,新時代的紅軍呈明顯的上升走勢。克洛普的幸運之處在於他得到了「天時」的眷顧,德國人的氣質與利物浦的文化高度契合,芬威高層的開拓精神遠非吉列和希克斯可比,克洛普可以再造一支多特蒙德。當未來我們再回首時,"奇蹟"或許只是這支紅軍輝煌戰史的點綴,無數的榮譽才是他們的偉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