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白頭書記」在扶貧戰場豎起一面旗幟!

2020-12-23 焦點回頭看

扶貧路上不老松

秦古鎮西南有座豎旗山,山下有個豎旗村。從秦古集鎮到該村,20多公裡,全是盤山路,不僅彎多,而且路窄。若沒有嚮導或者導航,很難找到這個村。

↑豎旗村全景。

今年60歲的吳強,滿頭銀髮,他是豎旗村扶貧第一書記。從縣直機關到扶貧一線,吳強已在這裡奮戰了四年。

↑豎旗村扶貧第一書記吳強。

豎旗村是全省重點貧困村,全村312戶998人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達135戶418人。交通不便、生產落後、基礎設施薄弱,是當時豎旗村最突出問題。

為改變豎旗貧窮面貌,吳強率村支兩委一班人,在扶貧路上奮力前行。吳強也用堅實的足跡,留下了許多鮮活的扶貧故事。

↑田豎路俯瞰圖(田埡--豎旗)

一座大橋連接兩岸群眾

豎旗村羅家壩、華家庵,是兩個相鄰村落。村落附近有條河,河的兩岸是大片耕地。過去,每到夏秋時節,人們最怕下雨,一遇暴雨來襲,河水陡漲,水流洶湧。因為沒有橋,對面成熟的莊稼沒法收,只能眼睜睜看著爛在地裡。

吳強初到豎旗,挨家挨戶走訪,村民對羅家壩、華家庵過河難問題呼聲強烈。有村民告訴吳強,好多次有人冒險過河,都險些被急流捲走。吳強暗下決心,必須儘快解決群眾的過河難。

經過緊鑼密鼓準備,吳強帶著建橋請示報告,向秦古鎮領導反映群眾訴求,到縣城向單位領導匯報建橋構想。在各級領導大力支持下,羅家壩大橋終於在2018年11月開工建設,2019年6月順利竣工通車。

羅家壩大橋建成貫通,徹底解決了豎旗村過河難,受益群眾覆蓋澗池、獨山、豎旗3個村1000多人。

↑建成通車後的羅家壩大橋。

一條水道惠及無數鄉親

豎旗是有名的缺水村,早年村民用水,要到幾公裡外的鄰村挑水;家境好的人家,在屋裡備有大水缸,從很遠的地方用車運水,再儲於缸裡。因為缺水,不少村民遠遷他鄉。

為解決飲水難題,吳強率他的戰友們四處尋找水源,跑遍周邊山谷。最終找到一個水源地,名叫張家灣,屬鄰近擂鼓鎮田埡村管轄。為勘察引水路線,吳強帶領工作隊員們多次穿越荊棘叢林,身上傷痕累累。

張家灣的飲水工程,仍不能滿足豎旗全村用水。在縣、鎮領導支持下,又另建一條管道,從幾十公裡外的洞溝水庫引水到豎旗,工程總投資近千萬元。利用兩處水源,為豎旗村民飲水加上了「雙保險」。

豎旗村飲水困難的圓滿解決,令吳強感慨萬分:「如果沒有黨的關懷,想解決這個村飲水困難,比登天還難!」

↑吳強(左二)在困難戶張秀英家裡了解生產生活情況。(資料圖片)

一位五保戶引出愛心故事

三組有位弱智老人叫周克根,按照他的情況,年滿60周歲應享受「五保」政策。但審核他的材料時,發現他的第一代身份證顯示:周雙根,1955年出生;而第二代身份證顯示:周克根,1965年出生。前者是姓名錯,出生對;後者是姓名對,出生錯。按周克根第二代身份證上的年齡,他不能享受「五保」政策。吳強在調查時還發現,周克根的親弟弟周克勝,為1960年出生,弟弟怎麼還大哥哥5歲?

通過走訪核實,終於在2017年10月,讓周克根重新領到正確信息的身份證,並納入「五保」對象。

↑吳強(右)看望貧困戶孟少英。(資料圖片)

修路、建橋、引水……四年來,在吳強和村支兩委的辛勤努力下,豎旗村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

吳強以務實的作風,趕在退休前夕,為豎旗群眾交上了一份無愧於時代的扶貧答卷。

↑吳強(後左)為殘疾人蘭秀珍(前)買了專用輪椅。

相關焦點

  • 抗疫一線她豎起一面旗幟
    韓靜帶領工作人員開展人員排查、聯防布控等工作61歲的韓靜是碑林區文藝路街道文藝南路社區黨支部書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一直在抗疫阻擊戰的前沿陣地,未曾睡過一個囫圇覺,她憑著超強的意志和執著的信念豎起了一面旗幟,鼓舞了身邊的每一個人,成為社區幹部和居民群眾心目中堅守初心
  • 豎起一面旗幟 打贏一場戰「疫」
    豎起一面旗幟 打贏一場戰「疫」 大字 日期:2020-02-06 來源:南昌新聞網   南昌新聞網訊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用實際行動體現黨員擔當   八一橋街道大士院南區社區黨總支社區書記聶婷,主動與武漢返昌人員定點結對,在排查了解到社區返昌居民潘某自我隔離期間生活物資短缺的情況後
  • 白頭書記的扶貧致富夢——廣西桂平市油麻鎮安平村第一書記盧廣
    4月1日晚,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了一則報導:《國務院扶貧辦:強化扶貧政策落地落實,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講述了廣西桂平市油麻鎮安平村的脫貧攻堅故事,暖心而振奮人心。鏡頭裡有一個穿著紅馬甲一頭白髮的身影,他叫盧廣,廣西第三強制隔離戒毒所四大隊中隊長,現任廣西桂平市油麻鎮安平村第一書記。
  • 一個先進典範一面旗幟
    「他們的故事一個比一個感人,我被他們深入扶貧一線的這種精神所震撼,在扶貧工作中要有深厚的為民情懷,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竭盡所能紓民困、解民憂。」鎮平縣玉都街道辦事處肖營村第一書記侯群華在宣講臺上動情的說。
  • 竹山裡「砍」出幸福路
    3月23日,在炎陵縣策源鄉竹園村貧困戶藍德勝家,炎陵縣紀委駐竹園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羅建群尋著後山「噹噹」的砍竹聲,上山給他送去了勞保手套。「送得太及時了,謝謝你。我要趁清明節前把這幾十畝已長成的竹子都砍了賣掉,不然新筍長半人高,竹子就不好砍了。」藍德勝笑著感謝說。
  • 一面旗幟就是一份責任
    一面旗幟就是一份責任 2020-02-13 10:1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湖北竹山:4個單位黨組織書記向縣紀委全會述責述廉
    2020年是脫貧攻堅工作的收官之年,你們將如何徹底解決扶貧領域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確保『脫真貧、真脫貧』?」 4個單位黨組織書記結合本地本部門黨委(黨組)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情況和個人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以及個人廉潔自律情況進行了詳細匯報,並現場回答縣紀委委員的提問。
  • 湖北竹山:「娃娃書記」扶貧記
    2017年2月,25歲的陳海英到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秦古鎮澗池村任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由於年紀輕,他被同事們稱為「娃娃書記」。澗池村中有條澗池大河,每逢雨季、冬季,過河就成了村民們的難題,陳海英為此申請建橋資金和技術援助。
  • 黨員先鋒頌|一名黨員一面旗幟 一份承諾一種信念
    黨員先鋒頌|一名黨員一面旗幟 一份承諾一種信念 2020-12-25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楊書記的「扶貧日記」
    這就是省稅務局駐富裕縣紹文鄉紹文村扶貧工作隊。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楊利維因為年紀不大,村裡人都親切地叫他小楊書記。他手裡有一個日記本,裡面記錄著扶貧工作的點點滴滴。「2020年7月17日,晴。今天在走訪菌場的時候,發現打包時遺漏的兩件榆黃蘑,怕時間長了變質,趕緊聯繫朋友將其收購。百姓的勞動成果彌足可貴,不容浪費!」
  • 竹山這個家族獲新中國特許,子女從母姓
    1921年10月,參加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工作,積極從事有計劃的工人運動。1922年6月18日,經項英和許白昊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底,指導漢陽鐵廠取得了罷工勝利後,參與組建武漢工團聯合會,並被聘請為該會法律顧問。之後又以律師身份支持煙廠工人和人力車夫的罷工。
  • 他在汛情中豎起一面旗幟
    「徐書記,蘆源多處山體出現滑坡,若不及時撤離,恐怕會危及村民的安全!」「徐書記,上山的路上全是石頭,有極大的交通隱患,需要立即處理!」
  • 立一面旗幟,守一顆初心——最「平凡」的逆行者
    立一面旗幟,守一顆初心——最「平凡」的逆行者 2020-02-09 16: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趙師偉、李小英夫妻舍小家為大家扶貧戰場的「夫妻檔」
    記者 何雨洋趙師偉和李小英是建始縣一對80後夫妻,為決戰脫貧攻堅,夫妻倆分別被組織選派為建始縣當陽壩村和蔡家村第一書記、「尖刀班」班長。面對各種困難,他們毫不退縮,把汗水揮灑在脫貧攻堅戰場上。這一天,建始縣委辦公室幹部趙師偉和建始縣教育局幹部李小英同時被組織選派為扶貧「尖刀班」班長,分別到業州鎮當陽壩村、花坪鎮蔡家村任扶貧村的第一書記。面對組織委以的重任,兩人欣然接受,但出現了一個難題,兩人都到村裡去扶貧,不滿2歲的兒子怎麼辦?第二天,這對即將下村投入脫貧攻堅工作的夫妻「尖刀班」班長在家裡碰頭「。都下去了,兒子錘錘怎麼辦?」
  • 記開州區雙白村扶貧「第一書記」楊祥勝
    記者 熊程成 通訊員 劉永芝在辭舊迎新、闔家團圓之際,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南門鎮雙白村扶貧「第一書記」楊祥勝的心。春節期間,他忙碌在村裡,爭當疫情防控的「逆行者」、扶貧政策「宣傳員」、致貧原因「分析員」、脫貧致富「引路人」。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走在前頭、幹在前頭,帶領黨員、群眾築起戰疫戰貧的堅強「堡壘」。
  • 五星紅旗:關於一面偉大的旗幟的歌
    有一面偉大的旗幟,在億萬人心中飄揚,TA寄予了革命先烈的厚望;有一面偉大的旗幟,在億萬人心中飄揚,TA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有一面偉大的旗幟,在億萬人心中飄揚,這面偉大的旗幟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五星紅旗!TA提醒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TA激勵著我們,在新時代努力拼搏進取!
  • 傳好第一書記的「接力棒」,住建扶貧開啟「加速度」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通訊員 馬娟為貫徹落實溫縣縣委組織部《關於做好全縣新任駐村第一書記入村對接工作的通知》要求,3月16日,河南焦作溫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王晟宇與該局幫扶工作組成員,以及新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一起,來到對口幫扶的溫縣張羌街道南張羌村
  • 中共竹山縣委 竹山縣人民政府 堅持系統化思維 推動高質量發展
    竹山地處秦巴山片區扶貧攻堅主戰場,是全省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脫貧攻堅任務繁重。2014年全縣244個行政村中239個是貧困村,其中建檔立卡省定重點貧困村61個,貧困人口總規模4.8萬戶14.65萬人,綜合貧困發生率為3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3.3%。
  • 北愛爾蘭居民家中升歐盟旗被誤認為恐怖組織旗幟
    據英國《衛報》9月30日報導,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警方正在調查一起居民投訴,當地居民將一棟民房內豎起的歐盟旗幟誤當為伊斯蘭恐怖組織旗幟。據報導,當地警方稱,9月28日他們接到報警稱,有人看到一戶人家豎起伊斯蘭極端恐怖組織旗幟。警方隨即前往調查,然後事實卻令人啼笑皆非。該戶主豎起的其實是一面歐盟旗幟。戶主解釋稱,他豎起歐盟旗幟是為慶祝歐洲在萊德杯高爾夫球賽上擊敗了美國。
  • 特稿:抗戰精神的一面光輝旗幟
    抗戰精神的一面光輝旗幟張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