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零年,日治時期,臺灣有史以來第一座飛行場在屏東啟用。隔年,屏東陸續興建「崇仁新村」(成功區)和「崇仁新村」(通海區)等軍官宿舍群。
一九二七年,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進駐屏東,屏東機場成為臺灣最早的軍用機場。
一九三六年八月,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擴編為「日本陸軍第三飛行團」,並在屏東機場增設「屏東陸軍航空支廠」。
因應人員擴編,次年(一九三七年),在屏東機場北邊興建了「崇蘭陸軍官舍建築群」,以及一九四一年興建的日本第八飛行聯隊第三期官舍群。
一九四五年國府接收臺灣,孫立人將軍為了訓練新軍,選擇了臺灣南部鳳山作為訓練基地(幅射屏東、高雄、臺南)。
一九四七年,孫立人將軍將「陸軍訓練司令部」從南京遷至鳳山,並接收了日軍遺留下來的「崇蘭陸軍官舍建築群」作為陸軍眷舍,將軍命其名為「勝利新村」。
「勝利新村」才是真正意義的臺灣第一個眷村,但隨著孫立人將軍被軟禁、成為臺灣的禁忌,官方將一九四八年才興建的臺北「四四南村」稱為臺灣第一個眷村。
一九四七年後,孫立人將軍和陸軍將領們陸續搬入「勝利新村」,村裡的眷戶赫赫有名,李鴻(前新三十八師師長)、葛南杉(前新三十八師副師長)、劉放吾(前新三十八師一一三團團長)、董嘉瑞(陸軍副總司令)、清華畢業留俄的李法寰將軍、呼之周(青年軍二零一師六零三團團長)、孫伯舉(高雄港口司令)、顧祝同(國防部長)、湯曜明(陸軍一級上將)、羅文浩(陸軍中將)……整個眷村星光熠熠(將軍佩戴星章)。
孫立人將軍入住勝利新村的第一棟官舍,此官舍日治時期曾先後是日本陸軍第三飛行團團長、第四飛行團團長的官舍。這裡成為他的屏東行館。
整個建築的空間型態、建築樣式、結構及構造型式,都能反映出日治時期官舍建築的特質——和洋折衷式住宅(日治時期的高級官舍,通常都採用和洋式)。
前半段洋式二層樓房,用來招待賓客;後半段和式(日式)建築,供居家生活使用。
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五年期間,蔣氏父子為了就近監視孫立人將軍,命將軍從屏東行館搬至臺北行館。
一九五五年,將軍遭構陷被禁後,屏東行館改為空軍招待所。
二零零二年,屏東行館經文化資產審議,登錄為歷史建築。
目前一樓為獨立書店「南國青鳥」,二樓為孫立人將軍常設展。
門口的警衛室現在是冰品店
行館庭院格局
今昔對比
行館建築正面,洋式二層建築
入門後,須在玄關處脫鞋。
羅廣仁先生典藏提供將軍照片,供我們緬懷將軍。
以上圖片均由「臺灣的那些雞毛蒜皮」攝影。
行館後半段和式(日式)建築。來源:美學行旅。
一九九六年,《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頒佈,勝利新村的居民陸續遷出。
二零零七年,勝利新村的五十棟建築、南側崇仁新村(成功區)的二十一棟建築,共同被登錄為屏東市歷史建築,二零一八年六月更名為「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
「臺灣的那些雞毛蒜皮」二零一五年七月拍攝的勝利新村:
~~~~~END~~~~~
*本公眾號的文字、圖片為「臺灣的那些雞毛蒜皮」獨家創作,受兩岸之相關著作權法保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