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體育與英超分手背後:每年轉播費15億,只賺吆喝不賺錢

2020-09-05 AI財經社


文 | AI財經社 馮圓圓

編 | 華記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對於英超聯賽的球迷來說,接下來的日子會些許困惑甚至絕望。9月3日晚間,PP體育在官方微博中宣布與英超終止合作。

各執一詞的解約

據PP體育官方微博發布的聲明表示,經過多輪會談,PP體育仍與英超在版權價值方面存在分歧,未能與英超達成協議。

令人疑惑的是,關於這場解約,雙方卻各執一詞。在聲明中,PP體育表示,公司已按照協議向英超聯賽超額預付了版權周期費用;但英超方面卻表示,PP體育拖欠英超高達1.6億英鎊的轉播費,已然半年卻遲遲未付。

此次,PP體育所終止的轉播協議是其在2016年與英超籤訂,彼時PP體育以5.32億英鎊的價格買下了英超2019至2022年三個賽季的獨家轉播權。按照彼時的匯率,PP體育為三個賽季的獨家轉播權支付對價近50億元人民幣。

此外據媒體報導,PP體育在今年3月便預付了三年版期限50%的費用。從金額上,PP體育於3月份預付的50%版權費,與英超要求的預付80%的版權費,差額近乎英超方面所表示未付的1.6億英鎊。

此次,分歧的根源或許與新冠疫情導致五大聯賽停賽有關。據報導,3月13日英超聯賽在當日股東會議後決定暫停比賽,延期至4月4日,屆時根據疫情進展和醫療建議決定後續賽程安排,然而原定於4月4日恢復的賽程卻又延期至6月17日。而PP體育亦在聲明中表示,疫情對版權談判中的影響尤為凸顯。

受解約影響,9月4日,PP體育在官方微博中再次聲明表示,將對英超新賽季連續包月會員停止扣款,針對已扣款用戶將退還最後一次扣款金額。

漲幅堪比樓價的版權費

現如今,各大賽事的版權均已被蘇寧、騰訊兩大巨頭集中反扣,市場雖日趨集中,但版權費增速卻堪比樓價,一路飆升。

2007年,剛成立五年的天盛公司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拿下英超聯賽2007-2008年賽季的中國大陸地區全媒體轉播權,使得中國球迷被迫進入付費觀賽時代。

隨著英超熱度的暴漲,賽場上球迷的歡呼有多熱烈,轉播版權費就有多高的上漲潛力。繼天盛之後,新英體育以1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拿下了英超聯賽2013-2019賽季的版權,相比彼時天盛公司的5000萬美元,上漲了3倍之多。

而此次,PP體育解約的獨家轉播權是彼時PP體育的母公司蘇寧集團以5.23億英鎊的價格拿下,而這一價格則是上一周期價格的5倍有餘。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顯示,1992年英超轉播權收入僅為1.9億美元,而到了2016年卻上漲至51.2億美元,25年間增長了近26倍。

在如此高昂價格的映襯之下,體育版權的「泡沫」迅速膨脹。作為版權方的PP體育與英超聯賽之間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簡而言之,英超聯賽的所有比賽,一切透過媒體、公共信號進行傳播和分發的,都只能通過PP體育;而PP體育為獲取這一特權需向英超聯賽支付高昂的費用,同時PP體育亦通過向其他渠道分發信號獲取版權收入。

但即便是獨家版權也並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畢竟大環境是不可預測,2020年的新冠疫情導致的停賽便是很好的案例。

此前,以80億元人民幣競得中超聯賽五年版權的體奧動力也一度不願意按照原定價格進行支付。事實上,彼時的中超出現了各種政策調整,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體奧動力認為在種種的約束下會導致中超的觀賞性和社會關注度下降,故而不願意按原計劃進行支付。

然而與日趨「天價」的體育賽事版權不同,賽事生意的盈利模式卻並未發生質的變化,國內轉播賽事的平臺創收依舊依賴廣告及付費觀賽兩大領域。但目前,我國用戶的付費習慣尚處於培養當中。

公開資料顯示,PP體育系蘇寧體育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下稱「蘇寧體育」)旗下的視頻直播平臺。而蘇寧體育系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其持股比例高達90%。

據媒體報導,此次PP體育與英超的獨家轉播合約,要求其首年便須預付三年期費用的80%,按照近5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計算,蘇寧集團首年便要支付近4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

此外,9月1日,蘇寧旗下的江蘇蘇寧足球隊突然傳出俱樂部欠薪,事後官方出面闢謠表示欠薪罷訓傳言為「謠言」。

九月的第一周尚未結束,蘇寧系便連續爆出負面消息,無風不起浪,蘇寧是不是缺錢了?

與行業龍頭差距較大

蘇寧體育真正的崛起是在2017年下半年,當年PP體育成為國內首個齊聚歐洲五大足球聯賽的版權平臺。

在與英超終止合作之前,蘇寧體育在足球賽事版權領域相當完整,其旗下PP體育涵蓋英超、西甲、德甲、歐冠、亞冠、CBA、WWE等直播,其中多數為獨家版權。如今的蘇寧體育已然涵蓋體育傳媒、OTT服務、體育零售以及體育培訓等業務。

簡單來說,通過獨家和非獨家賽事的版權合作,搭建了非常高的內容壁壘的PP體育,無疑是蘇寧體育強悍有力的拳頭;而零售起家的蘇寧,可以從體育媒體業務入手進而帶動體育零售,從看到買踏上了新一輪的消費升級。

然而,體育板塊雖是蘇寧重要的業態布局,但在其2019年年報及2020年半年報中並未直接披露蘇寧體育的詳細數據。

據易帆千觀數據統計,從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PP體育的月活用戶一直處於體育視頻行業的第三位,且較第一位的騰訊體育差距較大。

除此之外,在用戶使用時長、行業滲透率等方面均與行業第一的騰訊體育有較大差距。而PP體育與英超聯賽的分道揚鑣,無疑會「流失」部分用戶。

據東方財富網顯示,2019年末蘇寧批發零售貢獻的營業收入佔其營業收入總額的94.22%。具體來看,通訊產品貢獻收入23.03%、日用百貨貢獻收入16.93%、小家電產品貢獻收入16.28%、白色電器產品貢獻收入10.36%。而在2020年的半年報中,批發零售行業的收入貢獻佔比依舊高達93.56%。

而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部分消費需求受到抑制,2020年上半年蘇寧易購實現營業收入1184.24億元,同比下降12.6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67億元,同比下滑107.79%。2020年上半年蘇寧不佳的業績可以歸因於新冠疫情這起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其在2019年的淨利潤雖然較2018年有所下滑,但仍舊實現利潤93.2億元。

然而,企業的利潤事實上可以劃分為兩種,一種是帳面上的利潤,另一種則是銀行帳戶中的淨利潤。相比前者,後者才是企業口袋中實實在在、可以支配的利潤。

2020年上半年,蘇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量較以前年度雖然有所上升,卻也僅為2.45億元。據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蘇寧易購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量從-66.05億元擴大至-178.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蘇寧「口袋」中的資金並不寬鬆。截至2020年6月30日,蘇寧帳面流動性最強的貨幣資金為365.2億元;而同期,其短期借款304.9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64.85億元,簡而言之,蘇寧一年內需要償還的債務高達369.75億元,二者近乎「持平」。

這不禁讓人思考,對於企業而言,如此高昂的版權費和「一成不變」的變現模式,究竟是動力還是「包袱」?

相關焦點

  • 新賽季英超去哪兒看?體育直播是不是「賠本賺吆喝」?
    英超官方在其社交媒體上發表了聲明:我們已經終止了與中國轉播商的合約。英超聯賽現階段不會再對此事發表任何言論。中國國內的轉播商指的是蘇寧體育旗下的PP體育。2016年11月17日,PPTV以5.23億英鎊獲得了2019-2022三個賽季英超在中國大陸以及澳門地區的獨家轉播版權。
  • PP 體育與英超解約最新進展:PP體育決定起訴英超聯賽
    IT商業新聞網9月5日訊,關於PP 體育與英超解約迎來新消息,據新京報貝殼財經,PP 體育與英超聯賽轉播權解約後,PP 體育決定起訴英超聯賽。  此前,英超官方 9 月 3 日晚間宣布與中國轉播商 PP 體育解約。PP 體育隨後也發聲明宣布與英超解約。
  • 記者:PP體育已預知英超轉播費 疫情不降價不合理
    記者:PP體育已預知英超轉播費 疫情不降價不合理
  • PP體育已支付50%版權期費用,英超曾退還天空體育1.7億鎊轉播費
    5.23億英鎊)的80%費用即約4億英鎊。此前蘇寧集團已經支付了2.65億英鎊的版權費用,但因為疫情原因,蘇寧並沒有支付剩餘金額(約1.6億英鎊),這最終導致雙方合作終止。2019年7月,PP體育曾以5.23億英鎊獲得了2019-2022三個賽季英超在中國的獨家轉播版權,這一價格相當於英超此前版權周期的12倍,也創下了英超海外版權價格紀錄。
  • 英超、PP體育「分手」會成為體育版權市場的「多米諾骨牌」嗎?
    英國《每日郵報》8月10日報導,PP體育拒絕支付本應在3月預付的1.6億英鎊應付款。作為報復,英超拒絕了PP體育將合同延長三年以涵蓋2022-2025賽季的提議。據業內人士透露,在英超三年版權期實際開賽進度不到20%的賽程時,PP體育已支付了商定費用總額的一半——換句話說,在三年版權期只執行了20%的情況下,PP體育支付了50%的版權期費用。
  • 體育版權市場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倒下?英超和PP體育為1.6億英鎊分手
    英國《每日郵報》8月10日報導,PP體育拒絕支付本應在3月預付的1.6億英鎊應付款。作為報復,英超拒絕了PP體育將合同延長三年以涵蓋2022-2025賽季的提議。據業內人士透露,在英超三年版權期實際開賽進度不到20%的賽程時,PP體育已支付了商定費用總額的一半——換句話說,在三年版權期只執行了20%的情況下,PP體育支付了50%的版權期費用。
  • PP體育已預付英超轉播費 疫情不降價不合理
    北京時間9月3日晚,英超此事引起了外界的熱議,中國記者在微博上表示,PP體育在今年3月就已經預付完3年版權50%的費用,如果英超在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不降價,那麼PP體育理應解約。英國媒體《泰晤士報》早些時候表示,中國流媒體服務商PPTV已經拖欠英超聯盟近6個月的轉播費用,累計約1.6億英鎊。去年夏天時,PPTV以5.23億英鎊的費用獲得了2019-2022賽季英超在中國的獨家轉播版權。
  • 新聞分析:英超、PP體育「分手」會成為體育版權市場的「多米諾骨牌」嗎?
    英國《每日郵報》8月10日報導,PP體育拒絕支付本應在3月預付的1.6億英鎊(1英鎊約合9.1元人民幣)應付款。作為報復,英超拒絕了PP體育將合同延長三年以涵蓋2022-2025賽季的提議。據業內人士透露,在英超三年版權期實際開賽進度不到20%的賽程時,PP體育已支付了商定費用總額的一半——換句話說,在三年版權期只執行了20%的情況下,PP體育支付了50%的版權期費用。
  • 記者:PP體育已預付英超轉播費 疫情不降價不合理
    北京時間9月3日晚,英超此事引起了外界的熱議,中國記者在微博上表示,PP體育在今年3月就已經預付完3年版權50%的費用,如果英超在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不降價,那麼PP體育理應解約。英國媒體《泰晤士報》早些時候表示,中國流媒體服務商PPTV已經拖欠英超聯盟近6個月的轉播費用,累計約1.6億英鎊。去年夏天時,PPTV以5.23億英鎊的費用獲得了2019-2022賽季英超在中國的獨家轉播版權。
  • 英超今晚開賽,國內看不了,天價轉播費使其成「燙手山芋」
    臨近開賽,轉播黃了新賽季的英超周末就將揭開大幕,可前不久,英超與PP體育卻同時宣布雙方終止合作。PP體育與英超的轉播協議是在2016年籤訂,當時PP體育以每年2.4億美元的天價買下了英超2019至2022年三個賽季的獨家轉播權。
  • 英超、意甲、足總杯相繼停播,PP體育到底怎麼了?
    說起PP體育,國內體育迷恐怕沒有幾個不知道的。
  • PP體育已支付50%版權期費用 英超曾退還天空體育1.7億鎊轉播費
    直播吧9月3日訊 英格蘭媒體《每日郵報》分析了英超和蘇寧集團終止合作的情況,該媒體表示合同雙方約定在今年3月支付全部3年版權總金額(三年合同費用為5.23億英鎊)的80%費用即約
  • PP體育作繭自縛,那不勒斯要價1.6億,國米連籤3老將
    近日,關於英超聯賽與pp體育解約的事件,鬧得可謂是沸沸揚揚,英超官方宣稱PP體育已經拖欠1.6億英鎊轉播費長達半年之久,而這邊PP體育則堅稱自己已經超額預付版權費用,兩邊各執一詞,很有可能將對簿公堂。這句話說得很好,PP體育如今的下場就是很好的證明。當年PP體育為了從新英體育手中搶走英超版權,開出了3年50億的轉播費報價,相當於原先版權費用的12倍有多,錢都給外國的資本家賺了,而痛苦卻留在了國內。PP體育壟斷了英超轉播權,不再分銷給其他廠商,把會員價和點播費用上漲了2-3倍,然而轉播質量卻沒提高,國內球迷苦不堪言,紛紛不願買單,結果PP體育年年大虧損,最終落得解約的下場也是活該!
  • 英超與PP體育「分手」後 迅速牽手騰訊體育
    媒體報導稱,本輪騰訊獲得的轉播權總價為1000萬美元,這尚不及PP體育此前三個賽季6.95億美元轉播費的零頭。騰訊體育周四晚間公告稱,已與英超聯盟達成合作,正式成為英超聯賽大陸地區獨家新媒體轉播平臺,將全程轉播英超2020-2021賽季剩餘全部賽事(372場)。
  • 曝英超聯盟將起訴PP體育 要求賠償2.15億美元
    聯盟將起訴中國國內轉播商PP體育,由於PP體育未能全部支付此前的轉播費用,英超聯盟此次起訴要求PP體育賠償2.15億美元(約合1.6億英鎊)。北京時間9月3日,英超聯盟通過官方網站宣布,已經終止了與中國國內轉播商PP體育的轉播協議。英超聯盟當時在官方公告中表示:「我們已經終止了與中國轉播商的合約。英超目前不會對此發表任何言論。」PP體育則表示已經超額支付了版權費用:「全球疫情帶來了許多挑戰,在版權談判中更為凸顯。
  • 英超轉播費為何「高臺跳水」?
    騰訊體育昨天宣布成為英超聯賽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新媒體轉播平臺,將全程轉播新賽季剩餘全部372場賽事。據媒體報導,騰訊體育與英超籤下的合同金額遠低於此前PP體育的合同。轉播費為何會「跳水」?對普通球迷觀賽有什麼影響?未來英超海外版權走勢如何?
  • 天空體育和英超達成協議,同意延期退還1.7億轉播費
    虎撲6月4日訊 此前,轉播商們和英超聯盟就3.3億轉播費的退還事宜鬧了彆扭。據《The Athletic》近日報導,天空體育已經和英超聯盟達成協議,同意英超延期退還一筆1.7億英鎊的轉播費用。然而,英超方面還是需要在七月底前向海外轉播商付清1.07億英鎊。
  • 與英超解約後,PP體育王冬首發聲:賽事版權價格亟待回歸理性
    新華社報導分析稱英超、PP體育「分手」是否會成為體育版權市場的「多米諾骨牌」。王冬在會上表示,體育賽事版權市場回歸理性,是疫情後體育產業最大的趨勢之一,英超是第一家,如果價值體系不能回歸正常,不排除還有其他企業放棄相關版權。據報導,雙方對於版權價值的評估分歧是造成這次合作不歡而散的重要因素。
  • 英超聯賽未來3年轉播費收入將達到92億英鎊!
    5月22日消息,據美聯社報導,英超聯賽2019-2022年的轉播費額度將增長8%,達到92億英鎊(約117億美元),其中海外轉播費收入增長顯著。   英超臨時執行長馬斯特斯表示,到2022年英超將從海外轉播商獲得總計42億英鎊(約53億美元)的轉播費用,相比於上一個3年周期的海外市場轉播費收入(31億英鎊)高出了35%左右!   未來3年英超聯賽在英國本土的轉播收入總計為50億英鎊,相較於2016-2019年總計54億英鎊的收入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但海外收入的大幅增長很好地彌補了這一漏洞。
  • 英超解約後PP體育服貿會首發聲:賽事版權價格亟待回歸理性
    新華社報導分析稱英超、PP體育「分手」是否會成為體育版權市場的「多米諾骨牌」。王冬在會上表示,體育賽事版權市場回歸理性,是疫情後體育產業最大的趨勢之一,英超是第一家,如果價值體系不能回歸正常,不排除還有其他企業放棄相關版權。  據報導,雙方對於版權價值的評估分歧是造成這次合作不歡而散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