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發明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即火藥、造紙術、指南針、雕版印刷術,也代表了中國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然而,火藥的發明有一段有趣的歷史。
火藥的發明源於鍊金術。中國自周秦以來就有煉丹術的記載。相傳春秋時期的道教創始人老子,通過煉丹獲得長生不老,騎著青牛到函谷關修煉成仙。在後來的神話小說中,他還被尊為三大道士之一的太上老君。
黃老煉丹風行於世,魏晉南北朝時期煉丹術走向成熟。當時,鍊金術士能夠提煉出許多化學物質。東晉方士葛洪主要著有《抱樸子》、《金丹》、《仙藥》等。這些章節描述了金和銀的生產工藝,以及通過與硫酸銅的置換反應生產鐵的工藝。他既總結了前人煉丹術的成就,又將煉丹術發揚光大,不愧為魏晉時期煉丹的集大成者。為後來火藥的發明提供了物質基礎。但據專家考古研究發現,魏晉時期已有火藥發現,但因相關文獻尚未發掘,無法確認。
一般來說,火藥的發明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既需要有物質基礎,也需要有使用年代。如果沒有戰爭,那麼火藥就只能用於民間雜技,火藥就不能發展。但正是古代鍊金術士發展了它,找到了它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