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仿剪仿刻到自己創作,從「喜花」到窗花,從動物到人物,從花鳥到風景……剪紙藝術的博大精深,在一位老師手裡,徐徐展開。
11月21日上午,九三學社宜春書畫院熱鬧非凡,嘉賓雲集,高朋滿座,「紙藝人生——張開桃剪紙藝術作品展」在中心盛大開幕。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有:宜春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沈曉洪;九三學社宜春市委會副主委、宜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友亮;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毛壽龍;宜春市文化館館長吳小雲;宜春市教體局四級調研員陳燕;宜春市教體局體育藝術教育科科長熊暉;宜豐縣教體局局長鄔君榮;宜豐中學校長熊海波;宜豐美術家協會主席、宜豐博物館館長餘康華;宜豐中學黨總支副書記劉堅;著名畫家劉愛民;著名畫家李志剛;著名畫家嚴興河;九三學社宜春書畫院院長、宜春非遺文創體驗中心主任肖洪波等。
上圖:九三學社宜春市委會副主委、宜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友亮致辭。
上圖:九三學社宜春書畫院院長、宜春非遺文創體驗中心主任肖洪波致辭。
上圖: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毛壽龍宣布開展。
九三學社宜春市委會副主委、宜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友亮在開幕式上說到:誰將妙意寄工巧,溪藤雪瑩金刀小。張開桃老師的作品色彩單純、明快,形象誇張、簡潔、優美,富有節奏感。其實剪紙藝術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技藝,但張老師採用「層層壘高」或並用「隔物換景」的形式巧妙的將太陽、月亮、星星,飛鳥、雲彩同地面上的建築物、樹木、人群、動物等進行有效的組合,利用長短、疏密、曲直,剛柔的線條變比,結合不同物象的特徵,表現出不同質感、量感,形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在祝賀張老師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希望張老師能秉承自己的初衷,將這一傳統藝術進行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帶動和激發更多的人樹立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與自信。
據記者了解,此次剪紙藝術作品的作者為張開桃,江西省宜豐中學高中數學教師,江西省宜春市名師,宜春市數學學科帶頭人,中學數學高級教師,1992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數學系,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熱愛教育、喜歡學習,被學生稱呼為「桃子」。「桃子」是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老師,堅持練氣功,還特別喜歡剪紙,到目前為止,已經為至少一百多對新人剪刻過「囍」字窗花。隨著自己對剪紙的不斷研究和創作,桃子剪紙的剪紙題材越來越豐富,作品從仿剪仿刻到自己創作,從「喜花」到窗花,從動物到人物,從花鳥到風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桃子還不斷研究剪紙的歷史文化,自費印製的「桃子的剪紙」圖冊被宜豐縣圖書館收藏,出版了《桃子的剪紙》(江西高校出版社)校本教材,在學校多次開設「桃子的剪紙」的校本課程,並受到廣大學生的好評。
宜豐中學原校長、21世紀教育研究院特聘專家、語文特級教師、江西省首批正高級教師黃建德說到:「開桃老師一直擔任兩個班的數學課併兼任班主任,近幾年還都在高三,要說工作量不可謂不大,但他不僅課教得好,班主任工作尤其受學生歡迎,現在又把剪紙「玩」到了這樣一個境界,真是難得。做一個會玩的人,不管能不能玩出精彩,至少我們的人生會因此多一抹亮麗。」
九三學社宜春書畫院院長、宜春非遺文創體驗中心主任肖洪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到:「作為宜春非遺文創體驗中心負責人和現代指掌畫的傳人,本人致力於弘揚非遺文化的傳承和宣傳保護。宜春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78項。如萬載開口儺、豐城嶽家獅、高安採茶戲、靖安黑陶、上高龍燈、銅鼓西向曬紅節、宜春版畫、袁州南廟武術、宜豐雙獅舞、樟樹剪紙等眾多的非遺文化。中國的剪紙藝術歷史悠久,宜春的剪紙藝術也享譽全國,九十年代初就有樟樹中學學生作品走上中央電視臺,今天的主角張開桃老師作為一名班主任兼數學老師,在繁重的教學之餘教學卻能堅持剪紙藝術的學習與創作,實屬難得。」
剪紙藝術家張開桃說到:剪紙雖然不是我的主要工作,但因為在經常幫助他人剪刻「喜」花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為他人祝福帶來的快樂和喜悅。這也讓我感受到了剪紙的魅力和生活的樂趣。剪紙是我們國家優秀傳統文化中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保護和傳承,作為一位喜愛剪紙的老師,傳承文化也是教育的責任。這次展出的七十多張作品,是我日常剪紙過程中,積累並保存下來了的一部分,這次的展出,也是我首次舉辦的作品展示,可以說期待已久。
此次「張開桃剪紙藝術作品展」主辦單位為九三學社宜春市委會、宜春市文聯;承辦單位為九三學社宜春書畫院、宜春非遺文創體驗中心,協辦單位為江西李渡酒業公司。展覽時間為11月21日至11月30日,共十天,歡迎市民前往觀賞。(記者 黃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