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日暮悲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王朝衰落時的抬棺死戰

2020-12-15 趣觀歷史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紅柳三千裡,引得春風度玉關。」

曾國藩死後,王朝的接力棒交到了左宗棠手裡。左宗棠抬著這頂破敗的轎子繼續在沒有前方的路上繼續行走。

左宗棠是一個矮個子男人,面容倔強剛毅,矮小的身材配上堅定的臉龐看上去像是一隻兇猛的鬥犬,可這位王朝末年的權臣並非一介武夫。左宗棠有著一文一武兩種性格特點,文人的氣節和武將的勇毅同時都在他的身上出現。

左宗棠出現在清王朝的末期,也是中國整個王朝時代的結尾。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幾千年的王朝制度就要走到盡頭,但是左宗棠做了無愧於王朝和自己,他拼盡全力的想把這個王朝的句號畫的圓滿一些,他的一生已是瀟灑。

▲左宗棠舊照

左宗棠每一件事都盡力而為,可是人力終有窮盡,他也決定不了王朝時代該在哪裡落腳,像是一位行者,左宗棠只是一路向前。

左宗棠從小立志報國,而林則徐、曾國藩等也都曾在年少時期有過這樣的雄心壯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可是他們都知道,王朝所面臨的已經不是挫折那樣簡單,更多的是一種無奈。他渴望能夠拯救蒼生,把清王朝從懸崖邊上拉回來,可是這一切終究如同鏡花水月。

▲外國人所繪的清末北京城

歷史的魅力也許是因為有金戈鐵馬和王朝遺恨,可是歷史的真正魅力絕不只在於此,我想歷史的真正魅力就在於在這個生死、成敗、是非、榮辱構成的人間裡每個歷史人物都在拼盡全力的活。這些英雄也許從小就知道王朝更替不可阻擋,可是自己依舊會為了這個國家盡心盡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就是中國歷史精神內核裡的那麼一股英雄氣。

無愧於心

年輕的左宗棠遇見了垂垂老矣的林則徐,兩個人那麼的相似,可是又是如此生不逢時,左宗棠把林則徐對新疆的勘察落到了實處,收復新疆的功勞共同屬於這新老兩代英雄。

當清王朝的國門被重炮轟開,除了一開始的錯愕,回過神來的中國人開始了對先進的現代國家的嚮往,左宗棠也不例外,他越來越覺得現代化才是中國的出路。

▲第一次鴉片戰爭場景繪畫

太平天國覆滅之後,曾國藩的湘軍實力逐漸崛起,滿漢雙方的軍事實力發生了顛轉,慈禧太后作為掌權人也逐漸的傾向了漢族,清王朝的基本架構開始了變化。

曾國藩是個治世之能臣,並非王佐之才,因為曾國藩渴望著一種屬於自己的勢力,這也是左宗棠與他最不同的一點,左宗棠只是想多做一些,為了這個國家,僅此而已。

正是這種純粹,讓左宗棠成了人們心裡盼望著出現的英雄。

左宗棠在平定太平天國、中法戰爭和治理新疆回亂的三場戰役中都取得了勝利。平定太平天國的主力是曾國藩和他的湘軍,而新疆回亂和中法戰爭是左宗棠的高光時刻。

▲左宗棠戎裝雕像

新疆回亂的因素複雜,根本原因就是清王朝的禮教文化使得各民族之間的隔閡摩擦不斷,而且共族旁族的概念在清朝發揚光大,加上新疆又位於邊境地區,外國勢力的幹預和清王朝的壓榨使得內亂最終爆發。

「國家」還是「王朝」

是否收復新疆是路權和海權的鬥爭,但是深層次來說是國家概念和王朝概念的正面衝突。左宗棠和李鴻章分別代表著國家派和王朝派,他們爭論的核心是一個看似幼稚的問題,就是「國家是誰的」?

▲今人所繪的秦始皇形象

封建時代的中國被分成了許多塊屬於許多個族群,這些土地都是共族和旁族的土地,天子只是族群利益的代表。到了「秦王掃六合」的大一統時代,出現了華夏正統的概念,這個概念是可以無限擴張的,造成了強大的文化輸出,周邊的國家都爭相學習中華文化,王朝成為了主流。

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傳統的舊中國,整個國家並非屬於人民,而是屬於某一族群和某一股勢力。現代國家概念的出現使得國家屬於人民這一概念的出現,除了美國和歐洲文藝復興的影響之外,這種國家概念和「天下為公」和「民為貴」這樣的儒家行為論是相契合的,這種思想為國家的概念提供了最好的土壤。

▲正大光明殿內景

國家概念和大一統思想成為了左宗棠的做事準則,如果說慈禧太后的一生是昏庸糊塗和被人唾罵的一生,那麼在支持左宗棠收復新疆這一點上是這個女人為數不多的閃亮時刻。

左宗棠身上的勇敢和堅強發揮了作用,他帶著所有人的期待和自己的棺材毅然的向西走去了,他知道他要維護的不只是清王朝的顏面更是整個中華民族最核心的利益,他要去關好中國的大門,為西北的安寧他做好了付出一切的準備。

這種慷慨悲壯激發了這個沒落王朝最後一絲勇毅——收復新疆,把中國的西大門安安穩穩的關好。左宗棠一戰迎來了自己的人生巔峰,其後的歲月他與另一位重要的權臣的糾纏將是這個王朝最後的戲碼,這個人便是李鴻章。

參考資料:《左宗棠全傳》秦翰才《左宗棠》徐志頻

相關焦點

  • 左宗棠:林則徐的忘年之交,抬棺出征收復新疆,晚年卻抱憾而終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如果沒有左宗棠,就沒有如今的960萬平方公裡的疆域。清廷末年的不作為,被國人痛罵了百年,可有一個人,縱使我們的武器落後,也依然相信我們能戰勝敵人,為此,他抬著棺材出徵,抱著''不破樓蘭勢不還''的決心。
  • 70高齡「抬棺出徵」:左宗棠的大義與無奈!
    更重要的是,伊犁雖然表面上收回了,但是它卻變成了一個三面被俄國包圍的孤城,根本無法防守,早晚還是俄國的囊中之物。消息傳至國內,天怒人怨,清廷最後將前去籤約的大臣崇厚下獄,讓曾紀澤出使俄國,重新談判。此時的左宗棠,已年屆七十,體弱多病,夫人又剛剛過世,喪偶的陰霾還尚未散去。
  • 為收復新疆,抬棺出徵的左宗棠,到底做出了多少努力?
    西邊的捻軍為左宗棠所平定,東邊的捻軍被李鴻章所滅。大清國內,內憂問題解決了大半,是時候解決當前所面對的外患。由於清朝末期政局動亂,清朝對於邊疆的控制力越來越弱。在新疆因為複雜的矛盾終於造成了內亂,而國外的軍閥阿古柏在沙俄的暗中默許和支持下,於1865年提兵入境侵入新疆。在最嚴重的時候,新疆的不少地區都被侵略者佔領,並實施宗教化管理。
  • 雲夢姜氏家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用在感情裡會怎麼樣?
    古偶劇看多了,見慣了高高在上的男主人設:當年的東華上仙、天帝之子旭鳳、太子夜華、到東華帝君。突然出現一個有血有肉的純情小男主:禹司鳳,也算是眼前一亮。《琉璃》也是一個虐男主、虐觀眾的戲。大家評論都是在玻璃渣裡找糖吃。身為妖族的男主肯定知道不該愛上女主,但是就是愛了沒有辦法;就像「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句話是《陳情令》裡雲夢姜氏的家訓,多次出現在劇中。
  • 收復新疆,左宗棠抬棺出徵鎮住了對手?這才是沙俄「讓步」的原因
    1859年(鹹豐九年),出佐湘幕的左宗棠引起朝野關注,時人有「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之語,在群僚競相舉薦下,鹹豐帝也對左宗棠給予極大關注。次年8月,左宗棠補授大學士,不久又補為東閣大學士。收復新疆大清的內憂外患在1870年代接連不斷,就在左宗棠率部平定陝甘回變的1874年,沙俄和英國趁機作亂,扶植阿古柏勢力侵佔烏魯木齊和吐魯番等新疆大部地區,沙俄更是出兵強佔了伊犁地區,而這一年又發生了日本侵臺事件。由此,清廷展開了「海防」與「塞防」之爭。
  • 《陳情令》魏無羨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切選擇源於所堅持的原則
    《孟子·離婁章句下》中有言:「有所不為,而後可以有為。」孟子認為人的精力有限,只有放棄一些事情,才能在別的事情上做出成績。而常言卻道: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方男兒本色。對此,雲夢江氏有家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有所不為,方有可為。「01所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於魏無羨而言,這不僅僅是家訓,更是他自己做出的選擇。
  • 土耳其借外債亡國,左宗棠借外債抬棺進軍新疆,慈禧:借500萬兩
    1867年,原浩罕汗國軍官阿古柏在新疆建立所謂的「哲德沙爾汗國」,並投靠俄國;1870年,俄國強佔伊犁;英國也趁機插手新疆,企圖和俄國將新疆以天山為界南北分而治之。西北邊疆局勢告急,1866年左宗棠率領湘軍抬棺西徵,歷經14年,先鎮壓陝甘回民起義,後劍鋒西指,收復新疆全境。
  • 【魏-龐德】抬棺決死戰關羽,平民也能虐土豪
    抬棺出戰,打破質疑公元219年關羽進攻樊城,樊城軍官因馬超和龐德兄長在蜀為官對其有些顧忌。而龐德則喊出了「我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身自擊羽。今年我不殺羽,羽當殺我」隨後抬棺出戰,戰平關羽,使得關羽軍中對龐德產生忌憚,稱其為「白馬將軍」。水淹七軍,誓死不降龐德在樊城北部紮營,因天降大雨,部隊盡數被淹。
  • 《陳情令》,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魏無羨和可為可不為的江澄
    魏無羨的性格,桀驁張狂,豪放不羈,他可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了正義與恩情,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坦蕩磊落,只求無愧於心。而江澄呢,雖然一樣的有正義感,卻是有所保留的,他是有可為有可不為,他會審時度勢,明哲保身。魏無羨之於他,多了一份熱血灑脫和一份義無反顧。
  •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你的舉動,配得上英雄二字
    明知不可為而為知,你放棄的也許是你的職業生涯後半段,或許還有那份本可唾手可得的頂薪!
  • 黑人抬棺微信小遊戲來了!《抬棺》等你!
    黑人抬棺微信小遊戲來了!之前各位玩家朋友圈有沒有被黑人抬棺表情包刷屏?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款動作類黑人抬棺微信小遊戲《抬棺》,趕緊來《抬棺》體驗黑人抬棺吧!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馬上開始遊戲
  • 晏殊的這段「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或許可以換一種翻譯方式
    郭皇后劇照其中,最燒腦橋段的應該就是晏殊被貶、啟程應天府前,與官家趙禎圍繞「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展開的那段對話。大娘娘也沒有辜負晏殊的煞費苦心,以「失儀」為藉口,貶黜晏殊至應天府。接下來,就來到了晏殊被貶啟程前,與趙禎圍繞「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對話。在簡述背景後,我們可以對這段對話展開另一種方式的翻譯了(未加粗為原文,加粗為譯文)。
  • 黑人抬棺,為何突然爆火?
    整段視頻看下來,頗有閱盡塵世,苦笑人間之感。 正所謂 黑哥一笑 生死難料 棺材一抬 人間白來 2020第一網梗:啥是黑人抬棺?
  • 解析三國(連載二三三):抬棺決死戰,擲地有聲,誓不空回
    《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 龐令明抬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隨軍司馬王甫及時提醒關羽,要提防江東呂蒙偷襲荊州;關羽點點頭對王甫說道:這一點我已經想到對策了,正要請你前去負責此事;你可以在沿江之處,每隔二三十裡;就在地勢較高的地方修築一座烽火臺,內設五十名軍士把守;一旦發現吳軍渡江來襲荊州,就讓他們白天放狼煙,夜晚點烽火
  • 「黑人抬棺」大戰「湘西趕屍」
    網民們給這幾個黑人老哥的視頻取名為「黑人抬棺」。「黑人抬棺」系列視頻如同病毒一般在網絡傳播,整個世界已經被這幾個黑人送葬者佔領。很快,老鐵們又開始在各種作死視頻之後配上黑人抬棺,一切都顯得那麼順滑,比德芙還順滑。
  • 黑人抬棺是什麼梗 黑人抬棺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火了?
    最近無論是在抖音上還是B站中,流行起來一個梗,那就是「黑人抬棺」,很多人還不清楚這個黑人抬棺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突然之間就火了,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梗。
  • 左宗棠收復新疆前,為什麼要向慈禧太后提一個奇葩請求?
    ,絕對是晚清王朝的一塊遮羞布。說起這個要求,你絕對想不到:當時正值科舉考試,即將出徵新疆的左宗棠,卻要留下來考取功名。這麼一說,著實有些讓人費解。不過,左宗棠雖在家隱居,卻已然聲名在外。鴉片戰爭時期,林則徐回原籍養病,途經長沙,指名要見左宗棠。縱觀左公一生,建功立業,出將入相,無愧於他年輕時的偶像諸葛武侯。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左宗棠天生就是幹大事的。左宗棠登上政治舞臺,是從平定太平天國開始。他入幕湖南巡撫的幕府,為平定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此時的左宗棠,也成為九位封疆大臣之一。
  • 航海王:草帽一夥對抬棺業務下手了,海迷調侃:專業的抬棺團隊
    最近,黑人抬棺火遍了整個網絡,可謂刷爆了各大平臺。因為黑人抬棺團隊的做法顛覆了大家的三觀,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原來,黑人抬棺只是西非國家的一個傳統習俗而已。然而,與我們以悲傷痛苦來哀悼死者不同,這些黑人則以歡樂的舞蹈來安慰生者,讓逝者安息。
  • 黑人抬棺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文化?抬棺的秘密
    #最近黑人抬棺的惡搞視頻火遍全網,整齊的服飾,魔性的DJ配樂,使大家對喪葬有了新的認知,原來葬禮還可以這樣搞。其實在中國也有著系統完備的喪葬禮儀,其中也包括有奏樂、宴請賓朋,但更多的是表達一種悲痛和哀悼,與黑人抬棺背後所表達的喪葬文化有相通但卻不同。
  • 《抖音》黑人抬棺專業團隊名字 黑人抬棺遊戲開黑名字
    黑人抬棺專業團隊名字。黑人抬棺是近期非常火的一個梗,因為短視頻中0共有七位抬棺人,也衍生出了遊戲開黑時用這幾位抬棺黑人的頭像的玩法。那麼有了頭像名字應該叫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小編收集的網友建議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