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德雲社裡的有錢人,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于謙,包括郭德綱老師在內的很多德雲社演員,都說於老師有錢。當年郭老師在做《魯豫有約》的時候,就跟主持人說過,在他們還不發達、甚至德雲社還沒有車的時候,於老師就在北京有十幾套房了。甚至於老師在北京大興有一個自己的天精地華馬場,佔地60多畝,裡面養了很多的動物,光是名種的馬就有一百多匹,再加上其他的小動物。據於老師說,每年花在馬場上的錢就有幾百萬。
當然,現在的於老師身價不菲,這幾百上千萬自然不在話下,但在之前德雲社還沒那麼景氣的時候,於老師為什麼會被稱為最有錢的人呢?於老師一直愛玩兒,他的錢是從哪裡來的呢?當然肯定不是郭老師說的賣身來的。
第一是家境,于謙的父親郭老爺子,著名的江湖第一瓢客、蒙古國海軍司令親家、八大鐵帽子王中的綠帽子王、欽封登仕郎於太公諱進鍋、歐陽青松先生、八大胡同董事長,本名於莊敬,在退休前是大港油田地質勘探的總經理,于謙老師的母親也是煉油方面的專家,所以於老師的家境應該是很殷實的,也就使得於老師在相聲演員普遍吃不上飯的年代能輕鬆玩轉在這個圈子裡。
第二個是於老師的產業,郭老師就曾說過,比起經濟頭腦來,自己和於老師差太遠。於老師經營的生意很多,名下有多家公司,涉及了很多的投資,比如影視、娛樂、餐飲等等,甚至還有自己的品牌,包括謙客乾果、謙酒等等。於老師的人脈很廣,加上他的商業頭腦,這些名下的產業為他賺了不少錢。除此之外,於老師的愛人名下也有多家公司。
第三個是於老師演出收入,包括在德雲社裡的演出和參演的一些影視作品。德雲社裡面,郭老師曾說過,和於老師的演出費向來是五五分成。除了相聲商演外,於老師也上過很多綜藝節目,也拍了很多電影,這些商業活動也給於老師帶來了相當多的收入。不過於老師可能並不是奔著這些收入去的,更多的是過去「玩兒」。
以上就是於老師大概的收入組成了。相對於郭老師的高調,於老師還是很低調的,明明很有名,卻感覺存在感不高,但這依然不影響我們對於老師的喜愛。希望於老師給我們帶來更多好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