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治癒者的感悟:健康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2020-12-26 楚天都市報

從醫院回到熟悉的家,

僅僅只過去半個月,

周璐覺得這個世界似乎都變了。

突如其來的疫情,

將周璐和老公李軍一起捲入。

「我們是幸運的,及時得到救治,順利痊癒出院。」患難夫妻劫後餘生,周璐說。

出院後,看到那些無助的人和家庭,她很心痛。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身邊的人,哪怕只有一點點。

01

人生有太多意外

34歲的周璐老家在黃岡,她和老公李軍是大學同學,畢業後在武漢市江夏區工作安家。婚後,過著幸福的小日子,兒子浩浩今年也已經5歲了。

在疫情徹底爆發前,周璐平靜的生活就已被打亂。1月11日,她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頭痛伴有低燒。

以為是流感,周璐吃了兩天藥,頭痛乏力減輕,但出現了胸悶症狀。與此同時,老公也開始發燒,去省人民醫院打了三天針。

那時,還很少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例確診,周璐對此也一無所知。

1月16日,單位體檢,周璐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最先去做了CT。結果不容樂觀,體檢中心主任馬上趕來,懷疑是病毒性肺炎,讓她哪兒也別去。當天,就安排她去了發熱門診,並住進病房。

在連續打針後,李軍的病情也不見好轉,他也回到江夏就診。確診後,他與周璐住進了同一間病房。

「人生有太多意外,之前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感染。」事後回想,在乘坐地鐵時,坐在身旁的乘客不斷咳嗽,周璐當時還提醒這名乘客趕快就醫。

不幸沾上病毒,30歲的張佳明同樣刻骨銘心。他是一名醫學顧問,年紀輕輕,平時很注意保養身體,唯一不滿的就是有點微胖,總想著減肥瘦一點,就剛剛好了。

1月19日,張佳明全身肌肉酸疼,疼得睡不著覺。因為學醫的緣故,他結合網上的消息,不覺警惕起來。趕緊與家人隔離,自己單獨吃住,也買了口罩。那會,口罩還不難買。第二天,去武漢市第四醫院做了CT,顯示正常。但全身酸痛卻加重了,還開始腹瀉,想起讀書時,老師說的影像檢查有滯後性,他不敢掉以輕心。

22日,張佳明又跑去做了CT,這次肺部感染嚴重多了,基本上瀰漫性感染。擔心在外面感染別人,他思來想去,決定住進病房。

02

在病房吃到最香的快餐

住進病房,看到醫護人員穿著隔離服,張佳明知道,這次情況很嚴重。

住院第一天晚上,張佳明失眠了,以淚洗面。病房內的其他兩個病友也哭了。最初兩天,大家都不吭聲,各自戴著口罩,安靜的可怕。

年三十前後,張佳明的症狀有些加重,胃口不好,邊吐邊吃。當時,有愛心餐飲企業給醫護人員送盒飯。看到病患吃不下,護士就把更好吃的盒飯給了他,自己吃食堂。

「那是我吃的最香的快餐。」張佳明說,快餐裡有魚、肉和白菜。他也是後來才知道,這是愛心企業送給護士的愛心餐,他吃了後,內心很過意不去。也多虧了那幾餐飯,他才挺過了難關。

張佳明出院拍照留念

其實,真正應該保障的是醫護人員,只有保障了他們,疫情才能快速平息。

對白衣天使,周璐和李軍出院後,一直心存感激,念念不忘。

辦理入院手續時,到了下午2點,護士還沒吃上飯,晚上打針到八點多,也是顧不上,「她們沒吃,我自己吃也很難受。」

隨著確診病例越來越多,病房內人滿為患,一晚上,病床前的呼叫機就沒停過。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上不了廁所,喝不上水,防護鏡裡都是水汽。周璐去打水時,看到護士站的護士,累得直接坐著睡著了,聽到病人呼叫,又馬上打起精神跑過去。直到江蘇醫療隊來援助後,局面才從容一些。

醫護人員的努力,也漸漸打消了他們初始的恐慌。夫妻倆住在同一病房,不會孤單,彼此的安慰,給了對方莫大的勇氣。李軍比周璐晚兩天感染,大概率是她傳給老公的。但當親戚問起誰傳誰時,出於對妻子的愛護,李軍總說不知道。

聽到老公的回答,周璐的眼眶溼潤了。

03

「要有信心,不要恐慌」

經過醫院悉心治療,病情持續好轉。大年初四,張佳明感覺到了飯菜的味道。兩次核酸檢測都呈陰性,肺部病灶被明顯吸收,2月2日,達到治癒出院的條件。

「社會上的恐慌情緒比病毒本身更可怕。」親身經歷與疫情的鬥爭,張佳明說,這一切仿如隔世。現在醫院資源很緊張,他建議,身體好、症狀輕、沒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最好在家隔離,吃好睡好,按之前公布的方案服藥治療,避免交叉感染。

出院時,醫生叮囑隔離14天。張佳明帶著乾糧和體溫計,住進了酒店。老闆有顧慮,他拿出核酸檢測的結果,並保證不會離開房間。

媽媽把他的東西收拾好,放在房間門口。張佳明讓媽媽先離開,自己再出來拿東西。隔著門,他聽到了媽媽的哭泣聲。

張佳明出院後發的朋友圈

周璐和李軍回到熟悉的家,儘管還要居家隔離,但比起醫院,她有一種自由的感覺。僅僅過去半個月,她的世界似乎都變了。

住院後,兒子被母親接回老家,周璐想見兒子,但理智告訴她,不能見。

熱心的鄰居們送來蔬菜,朋友們為她高興。更多的人,向她諮詢,各種各樣的問題,擔心、恐懼、誤解都有,她都耐心解答,想給大家信心,不要產生恐慌。

「我們是幸運的,及時得到了救治,順利痊癒出院。」疫情爆發後床位緊張,看到微博上好多無法入院去無助的人和家庭,周璐心痛不已。

04

健康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人健康活著比什麼都重要!」病癒後,49歲的耿曉峰發出這樣的感慨。耿曉峰是武漢市三醫院神經內科醫生,1月19日接診時,與一位後來確診病例密切接觸過,出現咳嗽、乏力等症狀。

在門診做了CT檢查,耿曉峰肺部磨玻璃樣改變,屬於高度疑似患者。當時沒有試劑盒,他怕傳染給同事,也擔心入院後被傳染,就選擇和妻子在家隔離。雖然夫妻倆都是醫生,但疫情爆發後,他們還是產生了恐慌,承受很大的壓力,也不敢告訴在外地的女兒。按照此前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治療方案,他堅持服藥,在家做好防護和衛生。用酒精擦拭餐桌椅、手機、馬桶,清洗地面,用開水燙毛巾、杯子、牙具。

隔離第十天,耿曉峰和妻子又去醫院做了一次CT,妻子檢查正常,他的肺部也比此前好轉,病情減輕。核酸檢測結果顯示,也呈陰性。

戰勝了病毒,耿曉峰夫婦準備投入到一線,與同事們共同去抗擊疫情。他說,疾病預防重於治療,科學防控疫情,輕型和普通型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可在隔離點隔離治療,重症及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住院治療,把醫院現有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

經此一難,年輕的張佳明瘦了不少,也一下子成熟許多。他告訴自己,珍惜生活,抓緊時間,追求自己的夢想。未來,他想讀個博士。

疫情也教會周璐,更懂得珍惜。她說,以後要和喜歡的人,認真工作,用心生活,善待身邊的人。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周璐、李軍、張佳明、耿曉峰為化名)

來源:楚天都市報

記者:劉閃

編輯:鄔曉芳

相關焦點

  • 人生感悟:人活著,為了什麼?
    生活實苦,人生本累,既然如此,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呢?難道是為了吃苦受累,如果真是這樣,你願意這樣活嗎?我是不願意的。我認為,人活著,要能吃苦受累,要從吃苦受累中成長,變得強大,優秀,出色,活出一個更好的自己,過上美好的生活,擁抱精彩的人生。
  • 沒有什麼比健康活著更重要
    你還記得,你上一次體檢是什麼時候嗎?會飛的小猴子是一名健康顧問,她說她有時候也會想,自己到底在體檢中學會了什麼。(於年)沒有什麼比健康活著更重要撰文/會飛的小猴子我大學是學新聞的,畢業後做了銷售,這和我所學的專業沒有任何聯繫。
  • 生命誠可貴,有時候,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人生固有一死,可是,沒有誰活著就是為了那一死的。生命誠可貴,有的時候,沒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上天給了我們生命,父母給了我們血肉之軀,老天和父母都不是為了讓我們去死的,所以,有時候,活下去才是主題,且是唯一的主題。
  • 大連理工25歲研究生離世:好好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斯人已去,我們不去做其他的評價,但還是想說一句:好好活著,比什麼都重要。大四那年的畢業季,5月初結束了廣東的實習,坐了一個白天的火車,從廣州一路到南昌火車外的氣溫也在慢慢降低。5月份的江西,經過了陽春四月的洗禮,也變得溫柔了許多。從南昌轉乘動車,到達撫州的時候,天好像已經快黑。
  • 2020年在平凡之中尋求快樂,健康地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在有限的時光裡,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健健康康地活著比什麼都重要.生活不易,請繼續努力,在未來的路上,願你步伐堅定且內心堅強。我們時常會感覺到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我們總說生活繁瑣,其實是自己不懂得品味。幸福有時候,真的就在身邊,學會知足常樂,享受生活的味道。人生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擁有。
  • 仝卓發文稱讀《活著》感悟多,書中「主角」也很坑爹
    作品《活著》講的是「富二代」福貴嗜賭成性,揮霍了家裡所有的資產,活活把父親氣死。之後又經歷了母親、妻子、孩子相繼死亡的悲慘經歷,最後和一頭牛相伴終老,感悟出了「人生有平常心,淡然處世」,繼續活著的人生道理。
  • 新冠治癒者後遺症嚴重嗎?張伯禮院士這樣回答……
    24日下午,接診了10餘位新冠肺炎治癒者後,張伯禮受聘為「長江日報長江健康顧問團顧問」,他在接受長江日報獨家採訪時,拿到報導過他的《長江日報》表示:很珍貴,要珍藏起來。它的急性期愈後會留下什麼後遺症?恢復期的都有什麼表現?遠期愈後到底怎麼樣,我們還不清楚。所以,我們希望通過查看第一手資料來對它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張伯禮院士為新冠肺炎感染後康復的武漢醫護人員坐診。 7月24日下午我看了十多個病人後,應該說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 時過境遷的仝卓感悟餘華的《活著》,網友為什麼堅決不買帳
    最近仝卓手持餘華的小說《活著》的一張照片走紅網絡,上了微博熱搜。針對仝卓的感慨,網友毫不留情,決不買帳。首先,仝卓說的感悟,令人浮想聯翩。這個感悟是一個泛稱,具體感悟什麼內容,卻值得三思。因為高考造假而身敗名裂,並且牽出一大串的人物。
  • 人,除了健康,什麼都是浮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感悟人生,ID:samick5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除了健康,什麼都是浮雲!沒了健康,功名利祿都是浮雲;沒了健康,半生奔波都是徒勞;沒了健康,再多錢財都是虛無。
  •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有多少人曾無數次問過自己,也問過別人「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人生該怎麼活才有意義?今天,我的朋友突然問我 她說:丹丹,你說怎樣才算是個人,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 這一生,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麼,無非就是這幾點
    人活一輩子,無非四個字:錢、命,家,情!錢是什麼?在這個現實複雜的社會,錢是一個好東西,沒錢萬萬不能,錢是生活所需,沒錢買不來東西,甚至窮在鬧市無人問。錢雖好,但也不是萬能,再多的財富,也買不來健康,更買不來一顆真心。
  • 仝卓舉報鄭雲龍懟姚晨,難道他讀《活著》的感悟是誰都別想活著?
    6月19日,仝卓在社交平臺與大家分享了他讀完餘華作品《活著》的感慨。從他發出的照片不難看出書本已經被他翻得有些破舊,仝卓確實有在認真鑽研這本書折射的大道理。與其他明星不同,即便被負面新聞纏身,仝卓仍願意繼續活躍在網上,絲毫不在意外界的輿論。正因為仝卓的一舉一動不同尋常,所以他自曝高考舞弊後衍生了更多刺激的瓜。
  • 復旦患癌女博士于娟人生通透的感悟,除了健康平安,其他都浮雲!
    她叫于娟,是上海復旦大學青年教師,在她被癌魔侵襲,處於生死臨界點的時刻,用她的感悟和經歷,用她發自肺腑的吶喊,為健康的人留下了了很多珍貴的人生警示。之二:「我想我之所以患上癌症,肯定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累積的結果,但是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
  • 仝卓發博曬《活著》封面稱感悟多,網友:開始賣慘了?別裝了行嗎
    19日上午9時許,他忽然更新微博,曬出餘華《活著》封面,稱感悟很多。仝卓在直播中炫耀高考造假。6月19日上午,仝卓毫無徵兆的在社交平臺發聲,他曬出的照片裡是餘華經典作品《活著》的封面,配文寫到,「讀完這本書,感悟很多」。這也是近一個月以來他的首度發聲。
  • 《活著》|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活著是人生哲學|仝卓讀到了什麼
    而監察機關也反應迅速,馬上表示「全面徹查,一個也不放過」,通過順藤摸瓜,最終查處了21名相關責任人。6月18日,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期限內,紀檢委就通報了調查結果和嚴厲懲處。通報發表的第二天,仝卓發了一條微博,圖片是作家餘華的著作《活著》,並配文「讀完這本書,感悟很多」。這短短的一句話,藏有太多的內容。
  • 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
    有一天忽然發現一個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生著病的身體真的是異常痛苦啊,做什麼都沒有力氣,吃飯都沒有味道,整天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我那時候才覺得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我們有多麼的重要。平時我真怕你會覺得自己不夠靈活,身姿不夠矯健,沒有成年人的朝氣。
  • 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需要強調的是,連走背字的卓爾隊,在今年到目前為止的的所有關鍵戰役中全部失手,哪怕任何一場焦點戰咬牙扛住,都不至於淪落到最後一輪保級第一階段高開高走一路穩居前三,晉級前四完成保級基本都是大概率的事件。頑強逼平北京國安之後,武漢卓爾第10輪遭遇狀態並不好的石家莊永昌,只要能拿下對手,基本就能宣告提前保級,那場比賽永昌沒有頭號射手穆裡奇,主力臧一鋒和王鵬也無法的登場,該場也是隊長李行缺席的首場比賽。
  • 仝卓高考舞弊風波後首發文,讀餘華《活著》感悟很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說今日,仝卓在自曝高考舞弊事件後首次更新微博,曬出一本餘華的《活著》,並發文感慨:「讀完這本書,感悟很多」。有網友指出,這本書的內容是男主角把自己父親坑死了,與仝卓目前的情況十分相似。
  • 人這輩子,除了健康,什麼都不是你的,輸了健康,贏了世界又如何!
    什麼是幸福?我認為,健康的活著,就是幸福,雖然有了健康,不一定會擁有一切,但沒了健康,即使擁有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 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擦傷。當你經歷了災難或者疾病,你就會知道好好的活著,健康比什麼都重要!你會發現以前執著不肯放手的東西根本不值得一提!
  • 2020最後15天:好好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好像每個人,都在不斷地與生活苦戰。我時常會想,如果是我的生活中遇到了那麼多難過的坎,甚至連簡單的健康都難以保障時,我還能好好生活嗎?最近,在微博上看到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的視頻,特別觸動。好像瞬間明白了,苦難面前,什麼才是一個人活著最好的姿態。01「你什麼病?」、「我腦子有病。」一個人最遺憾的事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