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縣潭頭村第一書記:總書記牽掛老區「脫貧摘帽」

2020-12-22 人民日報

「總書記考察時特意叮囑我們『要把富硒品牌做起來』。現在梓山的富硒絲瓜,不僅能賣上好價錢,而且不愁銷路。」走進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的蔬菜大棚,翠綠的絲瓜長勢喜人,駐村第一書記肖桂花樂呵呵地給記者介紹。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于都縣,實地考察革命老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發展情況。在梓山富硒蔬菜產業園,總書記聽取園區人員介紹當地的蔬菜產業發展情況,還拿起桌上的蔬菜細細察看。

總書記牽掛我們群眾的生活好不好、收入高不高

最近,潭頭村不少農戶新種上了辣椒和絲瓜,肖桂花一天跑好幾趟蔬菜大棚,察看蔬菜長勢。「我們培育好幼苗免費分發給村裡種養合作社的農戶種植。農戶種出的蔬菜,由合作社以保底價收購,也可以自找銷路。」

肖桂花原先在于都縣房地產管理局工作,2017年2月,來到潭頭村擔任第一書記,「想得最多的就是怎樣讓鄉親們早日脫貧。」

這幾年,潭頭村先後建起了富硒葡萄基地、百香果基地、富硒水稻基地、萬畝蔬菜基地(南區)等多個特色產業基地。目前,潭頭村已實現整村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到潭頭村考察時,同村民孫觀發一家和當地鎮、村幹部圍坐在一起拉家常。總書記深情地說:「我這次來江西,是來看望蘇區的父老鄉親,看看鄉親們的生活有沒有改善,老區能不能如期脫貧摘帽。」

「大家向總書記匯報,潭頭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9戶,這些年全都參與了蔬菜產業發展,不少村民通過種植富硒蔬菜,過上了好日子。」肖桂花激動地回憶起當時的場景,「總書記走出孫觀發家時,鄉親們聚在門口,爭相同總書記握手」。

「總書記牽掛我們群眾的生活好不好、收入高不高,我們必須把富硒產業做出影響、做成品牌、做大規模,讓蔬菜產業成為潭頭村的幸福產業,造福鄉親。」肖桂花說。

潭頭村脫貧成績單

貧困戶全部入股種養合作社

「那天,總書記來到富硒蔬菜產業園,我向總書記介紹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和貧困戶』發展模式,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總書記聽了很高興。」時任梓山富硒蔬菜產業園負責人施長國動情回憶,「總書記握著鄉親們的手說,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黨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今後的日子會更美好。聽了總書記的話,鄉親們使勁鼓掌,不少人激動得流淚。」

2017年,潭頭村成立了專業種養合作社,著力培植農業產業,打造富硒品牌。「要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實現農業種植產業化,首先得讓農民承包的土地流轉起來。」肖桂花說。

一開始,有的村民不理解。「我擔心把自家的地租出去以後,就沒了收入來源。」貧困戶劉洋福的顧慮很有代表性。肖桂花得知後,連續3次上門做工作,悉心講解扶持政策,終於打消了劉洋福的疑慮,他將自家的3畝多地流轉給了合作社。

「拿到土地流轉租金和合作社分紅的時候,心裡別提有多開心!」劉洋福充滿感激,「是肖書記和村幹部把好政策送到我們手裡,把溫暖送到了我們心裡。」目前,潭頭村109戶貧困戶全部入股種養合作社。

潭頭村還引進贛州金瑞盛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由企業負責提供優質種苗、農藥化肥和技術指導,合作社作為紐帶對接企業、組織農戶生產,駐村幹部隨時協調解決出現的問題。政府、企業、駐村幹部一齊幫,農戶安心種地,收入更有保障。

2019年11月,潭頭村35名農戶從金瑞盛公司認領了400畝蔬菜大棚,種上了絲瓜、辣椒、茄子、豆角等蔬菜。「現在還有好多村民來找我,問還能不能租大棚、怎麼租。扶持政策這麼好,鄉親們的積極性甭提有多高!」肖桂花說。

村民自己做的梓山麻餅經常賣斷貨

如今的潭頭村,村道乾淨整潔,兩旁綠樹成蔭,清冽的渠水匯入池塘,村居白牆上繪著喜慶的農民畫,富有江南村落韻味。

「那天,總書記在我們村察看了村容村貌,仔細詢問舊房改造、村落環境治理等情況。總書記稱讚,這樣的農村不比城裡差!」潭頭村黨支部書記劉連雲說。

這幾年,潭頭村完成集中改水700餘戶,改造通組路26條13.6公裡,還利用新農村建設資金修了一個休閒廣場。「以前潭頭村有句老話,『梓山潭頭,吃苦兩頭;晴三天,挑爛肩頭;雨三天,水進灶頭』。現在,通上了水泥路,用上了自來水,蓋起了小樓房,好日子有盼頭、有奔頭!」肖桂花說。

富硒品牌打響了,村容村貌變靚了,鄉村旅遊也火起來了。2019年7月,潭頭村成立旅遊合作社,160餘戶村民入股。很多遊客慕名而來,採摘富硒蔬果,品嘗富硒農家菜、體驗鄉村民宿。

「村裡還辦起了特產超市,專門銷售村民加工製作的富硒特色農產品。村民自己做的梓山麻餅經常賣斷貨。」肖桂花說,「旅遊合作社成立半年,營業額就超過了80萬元。頭幾個月,每天接待上千名遊客。村裡劉氏宗祠做起了富硒宴,七八十桌同時開餐,常常一桌難求!」

肖桂花介紹,旅遊合作社經營收入的50%用於股東分紅,30%用於合作社運營發展,20%作為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現在,我們村做大了蔬菜產業,辦起了特產超市,搞起了鄉村旅遊,鄉親們的日子就像總書記說的那樣,芝麻開花節節高!」肖桂花說,「鄉親們都說,總書記如果再來,一定要請他嘗嘗我們潭頭村地道的富硒農家菜!」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決勝小康·奮鬥有我|出16位將軍的於都革命老區如今啥樣了?「家訪...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張瑞玲 王增強 楊月 實習記者 陳一奔) 于都縣,地處江西省贛州市東部,是中央紅軍長徵集結出發地、長徵精神的發源地、中央蘇區「全紅」縣之一和蘇區精神的形成地之一
  • 決勝小康·奮鬥有我 | 出16位將軍的於都革命老區如今啥樣了...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張瑞玲 王增強 楊月 實習記者 陳一奔)于都縣,地處江西省贛州市東部,是中央紅軍長徵集結出發地、長徵精神的發源地、中央蘇區「全紅」縣之一和蘇區精神的形成地之一,曾誕生16位將軍。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考察調研,前往于都縣向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碑敬獻花籃。
  • 飲水思源不忘老區 小康路上習近平的拳拳深情
    8月3日起,人民網推出「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全面小康『硬任務』」系列報導,深入解讀這篇重要文章的精髓要義。  努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一公裡」,需要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精準攻堅。  革命老區脫貧奔小康,習近平始終牽掛在心。他曾明確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政論專題片《為了總書記的囑託》10月25日播出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最深的牽掛。三集政論專題片《為了總書記的囑託——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過的貧困村脫貧紀實》從10月25日起連續三天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20:00黃金檔播出。
  • 一位縣委書記的脫貧攻堅手記:決勝整縣摘帽的日子
    他頓了頓說:「三坪村四支隊伍中有鎮幹部、村幹部和第一書記,幫扶單位有西安交大醫院、市水文局、縣電信公司,大家來自不同的單位,帶著不同的任務,統一管理很有難度。」我隨即連續走訪了幾個村,得到的情況基本一致。決戰之年任務更加繁重,完全靠村上的黨支部書記調動這麼大一幫人,難免力不從心。比如三坪村,來自鎮政府的駐村工作隊長要統籌省市縣鎮村的幫扶力量,各項工作按部就班推進,但離村裡脫貧要求依然有差距。
  • 看瑞金如何摘掉窮帽子(脫貧摘帽縣系列調查①)
    編者按:前不久,國務院扶貧辦宣布,2017年第二批申請退出的85個貧困縣符合脫貧摘帽條件。至此,2017年申請退出的中西部20個省區市的125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從全國情況看,脫貧摘帽步伐加快、脫貧質量明顯提高、貧困群眾獲得感更強等新特點突出。
  • 羅城群眾慶祝整縣脫貧摘帽
    11月20日,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點「仫佬家園」社區,搬遷群眾用仫佬山歌齊唱自編山歌,慶祝該縣整縣脫貧摘帽。當日,自治區政府網站公布了包括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在內的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五年攻堅,羅城全縣共有8萬多貧困人口實現脫貧,82個貧困村退出貧困村序列。面對黨和政府精準扶貧成果,貧困群眾道不盡感激。「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 牢記囑託再出發 感恩奮進繪新卷——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委...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要求江西「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作示範、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江西如何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努力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書記劉奇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 決戰貧困,紅土地上啟新程——革命老區脫貧致富換新顏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說:「習近平同志就任總書記以後,國內考察的第二站就是革命老區河北省阜平縣,專門考察扶貧開發工作。」  共產黨人為什麼要革命?這一問題,也許能在井岡山一棟老宅外牆的標語中找到答案——「紅軍是為勞苦工農謀利益的先鋒隊」。  為什麼要推動革命老區脫貧致富?
  • 沿著總書記春節足跡 探訪旅遊扶貧富民路 - 山東文旅門戶網站 山東...
    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雲南,看望慰問各族幹部群眾,向全國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總書記雲南之行的第一站來到了騰衝市三家村。三家村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村,當地積極發展鄉村旅遊等,於2017年實現脫貧摘帽。習近平在與村民座談時指出,鄉親們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 我省33個縣(市、區)脫貧摘帽
    至此,全省累計有48個貧困縣(市、區)脫貧摘帽,佔貧困縣總數的54.5%,與全國貧困縣退出進度大致相當,為確保2020年脫貧攻堅取得全勝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8年我省13個州(市)的33個貧困縣(市、區)申請退出。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嚴格按照國家關於貧困縣退出的標準、程序和要求,從嚴從實,周密部署,認真組織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
  • 「十三五」,總書記關心的這些事:這五年,扶貧產業更興旺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要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強化產業扶貧,組織消費扶貧,加大培訓力度,促進轉移就業,讓貧困群眾有穩定的工作崗位。  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要加強產業扶貧項目規劃,引導和推動更多產業項目落戶貧困地區。
  • 美麗中國鄉村行紅色於都之旅1月6日21:30播出敬請收看
    在於都有句老話「寧願少米飯,不可無擂茶。」走進潭頭村,映入眼帘是村莊的精緻,整齊的房屋,精巧靈秀的小池塘,但是一聲聲「吮恍」聲會讓遊客順著一股股淳醇的香味向前尋覓。於都擂茶,世代相傳,源遠流長。張忠華的爺爺是于都縣的第一位黨員,他作為年輕貧困戶的代表,不怕苦不怕累,他承包了蔬菜產業園的3個大棚種起了瓜果蔬菜,年收入也達到了20幾萬。
  • 脫貧攻堅讀秒倒計時!19省份已全部脫貧,最後25縣擬摘帽
    已有四省區摘帽速豹新聞網·山東商報記者注意到,上述7個省份中,目前新疆、雲南、寧夏、四川已實現全域脫貧摘帽。11月14日,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告稱,鎮雄縣、會澤縣、屏邊縣等9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彩雲之南,雲南是我國直過民族主要聚居區,隨著怒族、傈僳族實現整族脫貧,雲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歷史性告別絕對貧困,實現整族脫貧。
  • 凝聚氣象之力 決勝脫貧攻堅
    縣按程序退出貧困縣序列,正式脫貧。在於都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大棚蔬菜產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贛州市于都縣,看望慰問老區人民,考察調研梓山富硒蔬菜產業園。總書記在梓山蔬菜產業園考察時曾囑咐:「這裡有豐富的富硒土壤資源,一定要打好這個品牌,讓富硒農產品在市場上更加暢銷。」  總書記的囑咐,氣象部門牢記在心。
  • 決勝脫貧攻堅,北航人在行動!
    ——山西呂梁陽坡村駐村第一書記 韓庚」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總書記的話令人振奮近日,學校黨委書記曹淑敏帶隊前往山西省中陽縣調研定點扶貧工作帶去溫暖、助力扶貧8月17-18日,北航黨委書記曹淑敏17日上午,曹淑敏一行來到北航派駐第一書記的陽坡村,考察調研了愛心超市、扶貧車間、老年照料中心及村委會,聽取了第一書記韓庚的匯報,深入了解了陽坡村脫貧攻堅的成效,並向7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了北航愛心大禮包。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對口支援於都工作紀實
    爭取各類支援資金5205萬元,「中國好糧油」建設成效喜人,助力脫貧攻堅……八年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先後選派周輝、李紅、袁海波等優秀年輕幹部到我縣掛職。他們時刻牢記推動老區振興發展的使命,把於都當作「第二故鄉」,不辭辛勞、傾情奉獻,迎難而上、擔當負責,為老區振興發展奔波忙碌、傾力支援。建設「中國好糧油」近日,於都好糧油020體驗店內一片忙碌,工作人員正在打包裝箱,把656包於都富硒大米發往北京。
  • 戰貧鬥困,不獲全勝誓不收兵——山東盡銳出戰,堅決打贏打好脫貧...
    (□新華社發)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今天的中國,即將書寫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山東的脫貧攻堅工作。2013年11月,總書記在菏澤召開座談會,同菏澤市及其縣區的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時強調,要堅決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不斷改善貧困人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