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林博白朋友圈熱傳一件逸聞,稱該縣新田鎮有一名高齡老人突發疾病去世,由於走得急,沒來得及交代後事。老人的子孫在焚燒遺物時,在一個內藏暗格裡意外搜出大量現金,經清點,約有20萬元。
據同村村民介紹,這些錢都是上世紀80年代的舊紙幣,先用繩子扎捆好,再用膠紙袋包裝;然後存放在幾個飯盒內,接著放入防蟲的樟腦丸;最後將這些飯盒藏於一個箱櫃裡的暗格之中。
「這種藏錢的方式,老一代村民是比較常見的。」上述村民稱,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當老人去世後,家屬會把房間清理乾淨,然後把遺物丟掉或燒掉,「20萬元差點就被燒掉,好在清理的時候,特意多看幾次這箱櫃。」
如果按照當年的物價水平換算,20萬元不是一筆小數目。對於這筆款項的來源,當地坊間傳聞,老人生前曾做過藥材販賣,因此很有可能是當年做生意賺的。
8月19日,南國早報記者輾轉聯繫上老人的兒子,對方稱,網上流傳的版本,有部分情況不符合事實。
據介紹,老人於8月初突發心梗去世,在處理後事時,老人的孫子在一個木箱衣櫃裡發現幾個鋁飯盒,打開後看到碼放整齊的百元大鈔,「粗略清點一下,將近18萬元,加上後面找到的存摺2萬多元,才達到20萬元」。
他澄清說,近18萬元只有大概一半是舊幣,是第四套人民幣的100元,「老人生前是一名教師,這筆錢是他一輩子的積攢,目前已悉數分給子孫。」
對於涉事的圖片資料,老人的兒子表示無法提供。他說:「我已把錢存進銀行,沒在手上。至於其他人如何處理,我不清楚。」
公開資料顯示,第四套人民幣的100元紙幣,主色調為藍黑,正面圖案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和朱德四位國家領導人的浮雕像,背面圖案為井岡山主峰。其中,1988.5.10發行1980年版,1992.8.20發行1990年版。
▲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
據中國銀行廣西分行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其中集中兌換期為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兌換期已經過了,現在在銀行兌換不了。」
不過,由於第四套人民幣券別在市面上已很少見,因此有個別品種實際上已進入收藏領域。
據唐人文化園一名收藏錢幣的經營商介紹,第四套人民幣的100元最低可兌換120元,具體要看票面的新舊程度和年份,例如1980版的,如果票面是新的,目前市場價約800元一張。
紙幣的包裝介紹
紙幣通常會說到一刀,一捆,一條,一包,一麻袋,一箱,原捆,整捆,原箱,整箱,,連號,跳號等詞語。
那這些是什麼意思呢?現在市場上普遍見到的一箱一包的錢幣幾乎只有分幣和四版紙幣。因三版之前的錢幣大部分已經數量很少,所以大部分出現成包的紙幣幾乎看不到。以四版紙幣和分幣為例,通常所說為:
1刀:為100張連號紙幣。
1捆:為1000張連號紙幣。
1條:為5000張連號紙幣。
1包:為10000張連號紙幣(只限125分和125角的老包裝)。
1箱:為1元和1元的40000張連號紙幣,1角2角5角的50000張連號紙幣,5元和10元的25000張連號紙幣或50元和100元的20000張連號紙幣。
1麻袋:為10包分幣。
原捆:是指原包裝,包裝皮破裂不大,無法將紙幣拿出來的那種破裂。
整捆:是指保證千連,而且刀籤未斷裂,並用塑膠袋重新包裝了一遍,稱為整捆,又稱為後封千連。
原箱:是指鉛封未開。
整箱:是指原箱的把鉛封打開了,但裡邊的東西未動,稱為整箱。
連號:是指號碼相連的若干紙幣。
跳號:是指在號碼相連的若干紙幣中有1枚或幾枚號碼缺少未能連貫的紙幣。
紙幣的分類介紹
喜歡收藏的人越來越多,那對紙幣如何區分收藏呢?紙幣中任何一種類別的價格都是單獨核算的,所以需要對這些類別做一了解。那我就把我所知道的向大家做一介紹,說錯了請指正,沒說到的請大家補充。
紙幣種類繁多,但基本的分類有冠號分類,版別分類,水印分類,時間分類,補號分類等。
冠號分類:簡單的說,冠號就是指紙幣上面阿拉伯數字前的羅馬數字或拼音字母。
在四版之前的一、二、三版人民幣紙幣中冠號為羅馬冠號,其中羅馬冠號有二個羅馬數字的冠號和三個羅馬數字的冠號,在冠號上還有顏色之分,如三版1角錢,有羅馬冠號為紅色的和羅馬冠號為藍色的兩種。這些種類都是不同的,當然錢幣的價格也是不同的。
四版之後的紙幣中冠號均採用拼音字母代替(很多人說是英文字母,是錯誤的)
版別分類:上面已經介紹了幾種版別,其分類就不做詳細介紹了。
水印分類:水印是一種幾乎不可見的印記,必須放置於特定環境下才能被看到,不影響物品的使用;水印的製作和複製比較複雜,需要特殊的工藝和材料,而且印刷品上的水印很難被去掉。因此水印常也被應用於諸如支票、證書、護照、發票等重要印刷品中,長期以來判定印刷品真偽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檢驗它是否包含水印。因人民幣中水印圖案的不同,也決定了某種圖案存世量或價值的不同。
時間分類:如第四套人民幣有80年發行的和90年發行的紙幣,他們單看外表幾乎相同,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差在年代上,所以年代的不同也決定了錢幣的價值。
補號分類:補號也就是看冠號,因為印刷過程中是會出現印刷問題的,所以在印刷人民幣之前都會事先印出一些特定冠號來做提補用的紙幣,這些冠號的紙幣就被稱為補號,以便提補正常印刷時出現錯誤而不能使用的紙幣。故這些補號非常稀少,尤其連號補號。
紙幣的品相介紹
「
為了對市場上人民幣紙幣品相劃分有一個客觀的標準,我們根據人民幣紙幣票面汙染、堅挺、票角磨圓、摺痕和斷裂以及缺損程度情況,參照國內紙幣收藏專家的觀點,並借鑑國際上的劃分標準,把人民幣紙幣的品相劃分為九等,並根據國內集幣者的習慣稱為「品」。現分述如下:
挺版:幣面清潔堅挺,未流通。
十品:未流通,但因為時間久遠或保存不當,表面有極輕度的褪色,沒有受過水漬而使表面失去光澤;也可包括有極輕度摺痕。
九品:有較明顯的摺痕,票角有最輕度的磨圓,票面無汙染,仍能保持原票的光澤。
八品:多次觸摸流通,有幾條明顯摺痕,票面有少量汙染和色斑,但仍堅挺不垂軟,邊緣無撕裂痕,票角有輕度磨圓。
七品:多次觸摸流通,票面已汙染,並垂軟,邊緣有小裂口,但未延伸到票面圖案。
六品:長期流通票角已磨圓,邊緣裂口延伸到圖案,但沒有缺損;票面髒或褪色,但票面圖案細節仍可辨認;幣垂軟,有中心孔。
五品:嚴重磨損,票面髒,褪色,邊緣撕裂並有缺損,票角磨圓,但無大塊缺損。
四品:票面髒,褪色,圖案模糊,有缺損或大片斷裂。
三品:紙幣斷裂,有大片缺損或空洞,票面模糊不清,一般無收藏價值。
各位朋友,如果你對上面這些關於紙幣收藏的基礎知識都了解了,那麼你就可以放心地投身於收藏紙幣的海洋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