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1月22日,南通理工學院舉行建校20周年暨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論壇,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曹衛星出席。
南通理工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民辦本科高校,由陳明宇和周偉共同投資創辦。2000年從紫琅學院(籌建)起步,2000年去籌更名為紫琅職業技術學院,2014年升格為民辦本科大學——南通理工學院,也是南通第二所本科大學。
曹衛星對南通理工學院二十華誕表示熱烈祝賀。他說,南通理工學院聚焦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積極開展應用型科技研究,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學校探索和實施了「應用型精英人才培養」工程,「競賽育人」工程,「畢業設計真題真做」工程,校企「六個共同」協同育人工程,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南通理工學院創辦者、董事長陳明宇會上表示,學校始終堅持「真心辦學、良心育人」的辦學理念,把「立一等品格、學一等技能、創一等事業」作為育人目標,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下一步,學校將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努力為南通乃至江蘇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南通理工學院校長、黨委書記王寶根致辭表示,「十四五」學校將重點實施「五大發展戰略」:實施質量立校戰略,以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以強有力舉措提升師資隊伍素質水平;實施產教融合戰略,以產(行)業學院為載體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服務地方水平;實施特色優校戰略,以發揮學校自身優勢,著力培育和打造特色亮點;實施管理創新戰略,以制度創新釋放民辦機制的優勢活力。
教師代表孫建華在發言中表示,如今正處於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全方位變革時期,需要大量的「新工科」人才,教師團隊將以主動識變、主動應變、主動求變的思路開展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在已有省重點建設學科、省一流專業、省一流課程的建設基礎上,繼續加大建設力度,促進學科與專業協同發展,教師團隊將毫不猶豫、傾盡全力地加入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確保在「十四五」期間取得新的突破。
「在老師和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先後獲得國家級特等獎4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2項、校級獎1項,已授權專利2項,已受理專利2項,三級期刊論文一篇。」電氣與能源工程學院船海1802班學生、在校生代表陳燁輝說,無論是設備結構出了問題還是編寫程序時沒有頭緒,老師和學校總是能夠在第一時間給予幫助,學校近年來以賽促學賽學合一的理念為在校生與眾多211、985等知名高校同臺競賽時拿下好成績奠定了基礎。
「學院快速發展的同時,企業也迎來了『校企合作』的契機。」中科風電科技(連雲港)有限公司董事長、校友代表王韜傑說,感謝學校搭建了「校企合作」這一平臺;感謝電氣與能源學院的領導與老師為促成共建「中科風電智能運維」實驗室的努力。在學院配套資金的扶持下及各方科研力量的支持下,「中科風電智能運維」實驗室一定會取得預期的科研效果,平臺建成之後,將緊密圍繞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等方面方面開展各項工作。
論壇期間,南通理工學院與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和籤署校企合作協議,與會嘉賓為蘇中建築產業學院、宏德智能製造產業學院揭牌。當晚,學校還舉行二十年校慶晚會。
學校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14915人,專兼職教師821人。學校擁有南通和海安兩個校區,佔地總面積82.7萬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近48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1.3億元。學校設有機械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商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電氣與能源工程學院、基礎教學學院7個二級學院,設置本科專業31個。建校20年來,學校為社會培養了3萬多名畢業生,每年就業率均達97%以上。學校在江蘇省連續四年的民辦高校年檢中,考核成績均名列前茅。
交匯點記者 張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