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ID.4實拍!外觀高爾夫 內飾寶馬i3 卻配後輪鼓剎

2020-12-26 易車網

引言 | 21寸大輪轂?


廣州車展還在進行,最熱的一對車型大概就是大眾ID.4了。


一汽-大眾的叫ID.4 CROZZ,上汽大眾的叫ID.4 X (中文名光荷)。它們的兩驅版價格不會超過25萬,與Model 3入門版相當。


那麼,兩款ID.4有什麼不同呢?他們加起來能撼動Model 3的霸主地位嗎?一起來看車聚君在展館蹲了一天拍的視頻吧!


視頻正在加載中...


▲廣州車展實拍:大眾ID.4兩兄弟有啥區別?


時長約12分鐘,建議WiFi下觀看


一、以看得見的豪華,能贏特斯拉?


南北大眾的ID.4同出於MEB純電平臺,也是該平臺在中國市場首次推出的量產車型,續航達到550km。這改變了大眾朗逸純電、高爾夫純電這些「油改電」車型續航只有270km的尷尬局面。


據說,大眾內部從上到下非常重視ID.4,卯足了勁兒要跟Model 3一較高下,從定價上就看得很清楚了。是騾是馬,先拉出來溜溜!



說實話,ID.4的配置真不低,很多項直逼豪華車水準。


比如21寸大輪轂、增強實現HUD、哈曼卡頓音響、按摩加熱的前排真皮座椅,再加上別致的換檔機構、音樂播放鍵的踏板,真讓人身陷其中,欲罷不能。


但是,它的糾結點挺多。也讓人困惑。



第一是南北大眾的兩款ID.4的參數,難以邏輯自洽。


上汽大眾的ID.4長了兩公分、高了一公分,軸距一樣,但整備質量少了10kg,是說它的輕量化做的更好?


答案應該是,上汽大眾的電池容量少了1.4kWh,為83.4kWh。


但問題又來了:上汽大眾ID.4的電池小了一點,車子又大一點,為啥它的續航又多了5km?難道是風阻係數更低一些?



第二,兩款大眾和Model 3的定位與取向,涇渭分明。


Model 3是重內不重外,即性能更高、內飾更簡陋。百公裡加速快了近3秒鐘,功率與扭矩大了30%以上,而且用了更運動的雙叉臂前懸。


ID.4則在表面功夫做到了極致,21寸大輪轂,在一款緊湊型SUV上極為罕見。Model X作為一款中大型SUV才用了20寸輪轂。


但同時,大眾用給ID.4的大腳配了一對後輪鼓剎。



天,7.59萬的哪吒V還是四輪碟剎呢。更別說,十多萬的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了。大眾ID.4好歹賣到了25萬,大哥,想啥呢?


車聚君今天和一位上汽大眾的學弟聊天,他居然還不知道這事兒。當確認是前盤後鼓後,他不由口吐芬芳,表示難以置信。


感覺ID.4像一個身穿阿瑪尼、手持iPhone 12 Pro Max、腳踏Gucci鞋的帥哥,卻穿著一雙露腳後跟的襪子......


二、一些小心思,確實能吸引年輕人


話又說回來,這可能就是大眾一貫對中國消費者的理解:看得見的地方,極盡豪華和面子,保證「看上去很高級」;看不見的地方,能省就省,畢竟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但是,現在的90後不一定吃這一套了吧?


好在,大眾在其它地方動了不少心思,讓車聚君也感到意外。



ID.4的換擋機構,在方向盤後,向前推是前進擋,向懷裡拉是倒擋,按下側面是駐車擋。這個結構不同於傳統的擋把,也不同於特斯拉的懷擋。


這讓人想起了寶馬i3。


這款早年的網紅電動車,也採用了諸多創新設計。方向盤後的換擋模式是其中之一,加上科幻中控,一時傳為佳話。


ID.4的內飾感覺在努力討好所有年齡段的中國人。



前排座椅NAPPA打孔也就算了,還帶主駕12項調節,而且還帶加熱,而且還有按摩功能。要知道,40多萬的凱迪拉克旗艦轎車CT6,最新一版也省掉了按摩功能。


而且,上汽大眾ID.4的座椅,比一汽-大眾ID.4還要討國人喜歡。椅面用了菱形縫線,給人一種豪華車的既視感。


相信,30歲以上的消費者會喜歡這種豪華風。



ID.4的剎車與加速踏板,應該會博得大家一致好評。


分別是暫停鍵、播放鍵。不但美觀、有藝術氣息,還有增加一些阻尼。從來沒有一款車在這個細節上,用這樣巧妙心思。


相信,年輕愛音樂的消費者,會覺得是個小驚喜。



另外,儀錶盤設計也比較個性。像幾何A一樣是獨立懸浮儀表,但造型更有藝術氣息。加上遠處的AR HUD,比Model 3的便利性一下提升了兩個檔次。


只是在現場,車聚君按它的左右快捷鍵,阻尼完全不一樣。而且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ID.4存在一樣的問題,可能是同一供應商批次的問題?


另外,作為一款電動車,它保留了點火開關鍵,挺遺憾的。


回想到,ID.車型在德國剛一下線時,還得在現場插線給軟體升級,讓人覺得它骨子裡還是傳統車企的產物。



外觀就不多說了,像一個Cross Golf,ID.4的優勢就在於內飾與做工。


車聚小結


感覺,ID.4的出現就是大眾照著Model 3做了一個鏡像產品。


你有性能長項,我就儘量避開。你有做工槽點,我就極力加強。誰不喜歡你,就趕緊來我懷抱。


別說,當陶琳在微博上一再發表不實言論被網友戳穿後,一些準Model 3車主在評論區說:1000塊定金不要了,定ID.4去。


但這話,別讓大眾的高管聽到。聽說他們正在苦惱最終定價:定高了,怕不走量,輸給Model 3沒面子;定低了,怕沒利潤,白白痛失割韭好機會。


所以啊,再讓子彈飛一會兒。

相關焦點

  • 大眾ID4雙車實拍!外觀高爾夫 內飾寶馬i3 卻配後輪鼓剎?|視頻
    大眾ID4雙車實拍!外觀高爾夫 內飾寶馬i3 卻配後輪鼓剎?ID4雙車實拍!外觀高爾夫 內飾寶馬i3 卻配後輪鼓剎?ID4雙車實拍!外觀高爾夫 內飾寶馬i3 卻配後輪鼓剎?|視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大眾ID.4實拍!外觀高爾夫 內飾寶馬i3 卻配後輪鼓剎?
    :大眾ID.4兩兄弟有啥區別?南北大眾的ID.4同出於MEB純電平臺,也是該平臺在中國市場首次推出的量產車型,續航達到550km。這改變了大眾朗逸純電、高爾夫純電這些「油改電」車型續航只有270km的尷尬局面。
  • 後輪竟是鼓剎!上汽大眾ID.4純電SUV中文名定為光荷4X
    id.4#,定位為中型SUV,分別由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引入生產,在外觀略有區別,其中上汽已經率先公布了其中文命名為「光荷4 X」,一汽方面還未有消息露出、仍在使用ID.4 CROZZ的英文名。從外觀上,兩者都是封閉式的前臉搭配發光的大眾logo,雖然明顯年輕科技化了許多,但ID.4還是能讓你一眼看出這是大眾的產品。兩個版本不同的地方是,一汽版ID.4 CROZZ造型與海外版基本保持一致,上汽版光荷4 X的大燈眼角更往側面延伸、保險槓是貫穿樣式,看個人口味不同了。
  • 國產ID.4減配用鼓剎,ID.3歐洲銷量奪冠!大眾的電動攻勢能成功嗎
    緊接下來,標緻208純電、寶馬i3、MINI EV、日產聆風也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車型了。從10月歐洲純電動車的銷量TOP 10不難發現,這些車型在價格和尺寸上有一個很好的平衡。沒有太貴,尺寸也符合歐洲市場對小車的偏好。
  • 大眾這樣解釋ID.4後輪用鼓剎 網友:你又懂了!
    經過長時間的預熱以及「遲到」後,大眾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尖刀」終於在國內亮相了,誕生於大眾汽車純電動平臺的ID.4定位中型SUV,分別由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引入生產。一汽-大眾命名為ID.4 CROZZ,上汽大眾命名為ID.4 X,成為「南北」大眾進一步落實新能源戰略的「排頭兵」,其中上汽大眾ID.4 X公布了更多消息,並展開預定,其預售25萬以內,預計綜合續航550公裡。從其售價以及續航來看,其大抵對標的是特斯拉Model 3。身負大眾光環的的ID.4X一經亮相便引來了大家的關注,甚至不乏有消費者興衝衝的想跑去訂車。
  • 大眾全新電動車ID.4後輪竟用鼓剎!大眾:單靠電機就足以減速
    雖然不少汽車廠商一在宣稱鼓剎這種那種優點,但是看到後輪是鼓剎的剎車,消費者的第一印象還是,這是一款低端車。不過,大眾又要開始「培育」中國用戶了,用實際行動證明,高端車同樣可以使用後輪鼓式剎車。在11月3日晚間,大眾在國內推出的首款全新純電動車ID.4 X正式發布,與不俗的車身內外設計,以及550km的續航裡程相比,該車後輪採用了鼓式剎車的設計,也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 大眾ID.4X亮相廣州車展,後輪採用鼓剎,續航裡程可達550km
    但是我們同樣不能忽略傳統車企,畢竟它們著深厚的造車實力,現在很多傳統車企也已經開始發力新能源市場了,比如說大眾,大眾之前也在經典燃油車型的基礎上推出過新能源車型,但是似乎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大關注。在2020廣州車展上,大眾集團正式發布了基於MEB平臺打造的首款純電動SUV:大眾ID.4X,取名光合,這款車型算得上是大眾正式跨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代表作,對於品牌來說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在外觀設計方面,大眾ID.4X採用品牌最新的新能源車型設計語言,但說實話,在看到這款車的瞬間,並沒有給人帶來太大驚喜。
  • 大眾的ID系列為什麼後剎車是鼓剎
    這個兩廂小車,居然是中置後驅結構,當然了,是中置電池後輪驅動。卸掉輪子之後更震驚,後輪居然用的是10萬塊飛度才用的鼓剎。這是為什麼呢?那麼在剛剛提到的情況裡,後剎車蓄積的熱量已經很少了,即使用鼓剎,也可以散的掉。所以大眾ID3用後鼓剎,日常使用也沒啥問題,我也相信大眾的工程師能標定好。
  • 外觀與內飾顏值大增!實拍2019 寶馬 330i M-Sport
    外觀與內飾顏值大增!實拍2019 寶馬 330i M-Sport 2020-12-06 00:00 來源:小芳仔農村
  • 全新大眾高爾夫R海外實拍 預計明年引入國內銷售_易車網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取到一組全新大眾高爾夫R車型的海外實拍圖,據悉該車目前已在海外市場正式發售,並且新車有望在明年以進口的形式引入到國內銷售。在外觀方面,該車與全新大眾高爾夫普通車型採用相同的設計語言,前臉處兩側犀利的大燈極具辨識度,並且在格柵處還加入了R字標識,進一步凸顯該車的特殊身份。新車的前保險槓造型也變得更加運動。
  • 25萬的大眾高級車用鼓剎?雅迪電驢看後笑而不語
    最近,它倆後輪用鼓剎的事兒在微博上鬧得可high了,我就不多描述了,精選幾位「陰陽怪氣」的老哥給大家看看。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鼓剎有優勢也有劣勢,那麼大眾解釋自己用鼓剎這句「因為新能源車有制動能量回收,只有在緊急制動時才會用到後輪制動。」合情合理嗎? 我認為這句話前半句沒問題,但也涉及一個用戶願不願意開高檔位動能回收的問題,有人覺得動能回收開高了容易暈車,上車就會調低甚至完全關閉棄用。
  • 25萬的電動車後輪還是鼓剎 這合理嗎? 大眾:很合理 單靠電機就足以...
    【PConline 聚超值】 昨日大眾發布了首款全新純電動車ID.4 X,車型設計非常不錯,而且還有高達550km的續航裡程,初步看來感覺還是可以的,不過細心的網友發現該車後輪採用的是鼓式剎車,一時引起了不少的討論。
  • 嫌棄大眾高爾夫R貴?R-Line車型實拍來了,搭1.5T,外觀超運動
    作為大眾旗下的一款經典車型,旗下高爾夫於2004年正式在華國產開售,很快便在國內市場收到了諸多年輕消費群體以及改裝車迷們的熱捧,而今年其純電版車型也已在在華實現國產。近日海外媒體曝光了一組大眾全新高爾夫R-Line車型實拍圖片,其全新一代車型也已在海外市場陸續開售。
  • 全新大眾高爾夫旅行版車型海外實拍 搭載1.5T發動機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取到一組全新大眾高爾夫旅行版車型的海外實拍圖,據悉該車目前已在歐洲部分國家上市開售。在外觀方面,該車前臉採用了全新大眾高爾夫車型相同的設計語言,並且前臉底部還換上了更加運動的包圍套件,使該車從前臉看上去更加年輕化。
  • 實拍寶馬7系,長5米2提速6秒,配空氣懸架,外觀時尚潮流
    實拍寶馬7系,長5米2提速6秒,配空氣懸架,外觀時尚潮流與奔馳S級相比,寶馬7系最大的優勢在於擁有與奔馳S級相同的品質,但價格要低得多。我們來談談入門級的730Li,對於那些需要入門級寶馬7系的人,你可以了解一下。寶馬7係指導售價82.8-242.8萬元。
  • 大牌入門新能源車優選,特斯拉領銜寶馬奧迪隨後,大眾也開始發力
    如果此項技術直接應用於待銷的特斯拉Model 2,其價格則有望進一步降低,屆時可能將低於20萬元人民幣,競爭對手將主要來自大眾旗下的高爾夫和大眾ID.4。02 寶馬i3寶馬是三大豪華品牌最先進入新能源市場的品牌,自寶馬發布i8之後寶馬又發布了一輛小型掀背車i3。
  • 披頭四精神回歸 大眾ID.Buzz將替代途安
    近日,大眾汽車研發董事會成員弗蘭克·韋爾施(frank welsch)表示,純電動產品「 microbus」id.buzz將於2022年推出,它將間接取代途安的地位,外觀設計通過對t1的借鑑,利用充滿情懷的設計重振mpv
  • 寶馬推i3快充版、33.98萬元,續航340公裡,配10.25英寸大屏
    寶馬發售了i3快速充電版。進口BMW已發售i3快速出版版,價格是33.98萬元,作為年度車型,新車外觀內飾與現行車型一致,但不同的是將續航距離提高到340公裡,將中控屏幕升級為10.25英寸,提供無線充電功能。
  • 2021款大眾高爾夫旅行版到店實拍!配運動套件,有四驅
    近期全新的2021款大眾高爾夫旅行版車型正式到店,消費者對於大眾高爾夫這款車型,更多的印象來自於緊湊和運動的外觀,也包括爆發力極強的動力表現和駕駛樂趣,在當下的國內市場,除了標準版的大眾高爾夫,還有高爾夫嘉旅這款車,也就是實用版的大眾高爾夫,而這次推出的全新2021款大眾高爾夫旅行版本車型,融合了以上兩款車型的綜合特點
  • 實拍第八代大眾高爾夫,顏值更高,內飾更有科技感,爆款穩了?
    對於喜歡兩廂運動車的消費者來說,一汽大眾高爾夫永遠是一座避不開的「高山」,它在緊湊型兩廂車中一直都是「標杆」地位,從1974年上市至今,已經進化了8代,經過46年的沉澱,全球銷量接近4000萬輛,而在不久前,一汽大眾又推出了第八代高爾夫,這代高爾夫被稱為「全新數字高爾夫」,這就說明它在智能化、科技化和數位化方面有了很大提升,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加新潮的用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