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省可以有條件地摘口罩了!但不要隨便……衛健委再次提醒!

2020-12-16 瞭望消金

部分景區出現擁擠且不戴口罩現象

國家衛健委:要始終做好個人防護

5月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米鋒表示,28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連續14天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日起,全國所有省份應急響應級別均為二級或以下。

假期第一天,部分景區出現了人員擁擠並不戴口罩的現象,再次提醒要分時預約、錯峰出行、間隔遊覽,避免人群聚集,正確佩戴口罩、注意手衛生、關注體溫變化,始終做好個人防護。

全國各地公布摘口罩時間?謠言!

近日,一張「31省市摘口罩時間表」在網上廣泛流傳。表上列出了全國各地摘口罩的時間,如上海、貴州、湖南、四川、江西等地顯示「已摘」;北京、廣西、湖北等地則為「暫不確定」。

經查證,廣東、上海等相關部門及媒體都沒有「可以摘下口罩」的說法。

近日,重慶市公安局官方帳號「@平安重慶」對此說法進行了闢謠。當前疫情未被完全控制,多地相關政策必然會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不斷調整。疫情期間,市民應以權威發布的信息為準。

三省官宣:這些情形可以不戴口罩了

貴州:這些地方可以不戴口罩

4月30日,貴州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貴州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條件下社會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指南。

指南主要內容如下:

當前,我省各縣(市、區)已全部為低風險地區。為科學精準指導公眾做好自我防護,有序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特制定本指南。

一、旅遊景區、街道廣場、城市公園、勞動場所,無人員聚集時,不需佩戴口罩。

二、居家、自駕、車間、辦公場所、會議室、學校、體育場館等室內場所通風良好,且面對面距離大於1米以上或非面對面接觸時,可不佩戴口罩。

三、在車站、機場、公共運輸工具、廂式電梯等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以及在人員聚集或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1米時,建議佩戴口罩。社會公眾應日常隨身攜帶口罩備用。

四、在醫院、監獄、養老院、福利院等場所,原則上須佩戴口罩。

本指南自發布之日起執行。此前下發的疫情防控有關指令與本指南不符的,以本指南為準。

四川:12種情形下可不用佩戴口罩

3月17日,四川省健康管理師協會副會長張建新在發布會上表示,有12種情況可以不佩戴口罩。

第一是在田間地頭、森林灘涂、牧場草原等農林牧副漁等戶外勞動的時候。

第二是在建築工地、野外勘探、高空作業等戶外人員不密集的這種地方勞動的時候,但是有一些特殊行業需要佩戴,那就需要根據情況來確定了。

第三是在自己的單位,包括公司日常工作,如果員工都沒有發熱、乾咳等異常的症狀的時候。

第四是人員固定,並且參會人員都沒有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

第五是在戶外空曠的地方,比如公園、綠道、景區、大街等。

第六是在人員稀少的地方活動,也就是說走路、散步、騎車或者購物等等。

第七是居家並且家庭成員沒有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的時候。

第八是在室內或者室外進行運動的時候。

第九是在個人獨處,比如一個人在辦公室、實驗室,或者在庫房。

第十是獨自一個人開車。

第十一是和健康的家人、朋友一起乘坐私家車。

第十二是1歲以內的嬰幼兒一般不能戴口罩,這樣容易引起窒息。

安徽:6種情形下可不用佩戴口罩

3月16日,安徽衛健委官網發布「關於印發低風險地區社會公眾口罩使用指南的通知」。

根據分區分級差異化管理有關要求,結合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認識,該通知明確指出以下情形中,公眾非必須佩戴口罩:

1、包括個人獨處、開車時;

2、獨自在室外空曠且人員稀少地區;

3、安康碼均為綠碼且居家家庭成員中均無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

4、無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且安康碼均為綠碼的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作時,間隔距離不少於1米,每人佔有面積不少於1平方米(按要求必須佩戴口罩的特殊行業、崗位除外);

5、均無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且安康碼均為綠碼的人員開會時,參會人員間隔距離不少於1米,每人佔有面積不少於1平方米;空曠地區戶外鍛鍊,且無人員聚集時;

6、年齡極小的嬰幼兒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到底全國何時可以摘下口罩出門呢?

鍾南山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明確表示:現在還不是摘口罩的時候!

鍾南山指出,現在國內外情況懸殊,中國由於採取了非常果斷的措施,現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階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國家還處在大暴發的第一階段,且仍在向上攀升。這意味著人傳人的機率非常高,確診病例增加非常快。

圖片來源 / 南方日報

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護手段,現在就提出不戴為時過早。不過,在疫情不嚴重的地區,人少的地方或空曠場所,倒不見得必須戴。

4月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張流波表示,是否要摘口罩要與整體疫情防控措施統一考慮,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低風險地區,但不等於沒有風險。

我國正面臨著境外疫情輸入、復產復工、無症狀感染者等風險,因此,當下公眾仍要做好個人防控,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張流波介紹,普通公眾在家中與通風良好的戶外不需戴口罩,而在人員密集的電梯、公共運輸工具等特定場所要戴口罩,除此之外,監獄、養老院等特殊場所工作人員,需佩戴口罩。

張流波強調,境外歸國人員與醫護、警察、保安等有暴露風險的人員,也要戴好口罩。

來源: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央視網、萬能實驗室、貴州省人民政府網、南方都市報、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摘口罩的人越來越多!可以摘嗎?聽聽鍾南山怎麼說
    這個省可以有條件地摘口罩了!4月30日,貴州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貴州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條件下社會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指南。指南主要內容如下:當前,我省各縣(市、區)已全部為低風險地區。
  • 什麼時候可以不用戴口罩?衛健委權威指南來了,這些人最好不要摘
    此時很多人都很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時候能不戴口罩?因為戴口罩容易使呼吸不順暢,很多人都覺得不方便甚至是很難受,如今終於盼來了不戴口罩的日子。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主要講的是目前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低風險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放鬆對口罩的要求。什麼時候可以不戴口罩?
  • 北京市衛健委:不要將口罩掛在手臂上,不要為說話方便將口罩拉至...
    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少聚集是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也越來越成為大家良好的生活習慣。當前天氣炎熱,有的市民朋友不戴口罩或者沒有科學佩戴口罩。在此,提醒市民朋友在當前形勢下,不但要適時佩戴口罩,還要科學佩戴口罩。一是科學佩戴口罩。
  • 提醒!離漢通道8日凌晨放開,坐飛機和火車全程不要摘口罩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全球健康系副主任、研究員崔丹提醒,市民離漢離鄂乘坐交通工具時,一定要增強防範意識,掌握防範知識,做好自我防護。乘坐飛機全程不要摘口罩崔丹認為,在飛機、鐵路、自駕這幾項出行工具中,飛機因為全程密閉,「危險係數」相對較高,建議市民全程不要摘掉口罩、不要進食,國內航班航程較短,最長不超過四五個小時,希望市民能夠忍耐。
  • 全國各地公布摘口罩時間表?什麼時候摘口罩?看看鐘南山怎麼說
    目前疫情防控已經持續好幾個月了,人們光佩戴口罩不知用了多少,都希望早日能夠摘掉口罩,盡情放鬆放鬆。然而,就在近日,一張"31省市摘口罩時間表"突然在網上被刷屏,人們高興地廣泛傳播。近日,一張"31省市摘口罩時間表"在網上廣泛流傳。
  • 北京市衛健委:不要為說話、飲食方便將口罩拉至下頜、脖頸
    北京市衛健委:不要為說話、飲食方便將口罩拉至下頜、脖頸 時間:2020-07
  • 應急響應級別下調 啥時才能放心摘口罩
    近期,蘇浙滬多地一些領導幹部摘口罩開會。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稱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普通公眾可不戴口罩。對於公眾來說,啥時才可以放心摘口罩呢?何時可以放心摘下口罩,不僅關係到生活成本,也是普通民眾判斷我們離正常生活還有多遠的一個最直觀標準。應該說,眼下多地出臺新的口罩佩戴指南,明確哪些地方可以摘口罩,以及部分地方公職人員帶頭「摘口罩」開會,這些都在向社會傳遞出直接信號——疫情防控向好,有選擇的摘口罩,已經具備客觀條件,不分場合戴口罩,不僅無必要,也是一種過渡防控。
  • 何時能進入影劇院、口罩要不要摘?權威回應來了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口罩能摘嗎?面對這些目前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 在13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來自國家衛健委、中國疾控中心的相關專家對此進行了回應。低風險地區需預約進入影劇院「防控常態化並不意味著和過去正常狀態一樣。」
  • 摘下的口罩該如何存放
    口罩暫時摘下,該如何存放?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日常生活中,人們難免會有需要取下口罩的時候,那麼,口罩暫時摘下,該如何存放? 新疆心腦血管病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何宣蓉說,處理不得當,再戴上口罩時,不但起不到防護作用,反而會成為傳染病毒和細菌的工具。 用了不久的口罩,就餐時怎麼放?
  • 又一省提出12種情況可不戴口罩,電影院可有條件開放
    近日,隨著各地疫情形勢逐漸好轉,全國多地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發布了部分情形可不戴口罩、開放低風險地區、允許外賣快遞進社區等通知和建議。安徽省合肥市一公司根據疫情防控需要,轉產生產口罩 新華社發四川建議12種情況下可不戴口罩安徽提出7種情形可有條件摘口罩3月17日,在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
  • 新鄉市衛濱區衛健委提醒 辦理健康通行卡莫扎堆
    預約辦理、分散設點、保持距離,新鄉市衛濱區衛健委提醒,該區已採取了多種措施為居民辦理健康通行卡,居民要有序辦理,避免出現扎堆現象。3月5日上午,荷苑小區內一工作點,部分居民在排隊等待辦理新鄉市新冠肺炎健康通行卡。
  • 多地緊急提醒
    請廣大市民朋友不要放鬆警惕,時刻注意個人防護,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分餐制等良好衛生習慣,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風險。如身體有發熱、咳嗽、腹瀉、乏力等不適症狀,請佩戴好口罩,儘量不要乘坐公共運輸,及時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東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2020年12月19日官方提醒:請戴好口罩!
  • 口罩摘下來別亂放!最全口罩指南,看這篇
    再次提醒大家注意,預防病毒的關鍵是少出門,不去人群聚集處。口罩只是不得已要出門時的選擇。 2. 在家是否要戴口罩? 一般來說不需要。 只要是正規的口罩,戴一層就夠了! 6. 如何正確地摘下口罩?
  • 【貼心提示】吃飯時摘下的口罩該放哪?戴口罩聞到的臭味,是口臭嗎?
    【貼心提示】吃飯時摘下的口罩該放哪?戴口罩聞到的臭味,是口臭嗎?,不戴口罩感覺就像是「裸奔」但戴的時間久了心裡的問號也多了起來——▼ 疑問 ● 吃飯時,摘下的口罩應該怎麼放?
  • 武漢解封有望,這2個省,可有條件地摘口罩了!
    對於武漢疫情何時能結束,李蘭娟表示,到3月20日前後,武漢新發感染病例若為零,再觀察大約兩周後,可以恢復到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中。全國已有兩省可有條件地摘口罩了!安徽為科學精準指導公眾做好自我防護,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16日印發《低風險地區社會公眾口罩使用指南》,根據分區分級差異化管理有關要求,提出7種情形之下,公眾非必須佩戴口罩。
  • 專家:千萬別摘口罩
    疾控專家提醒:出門做好防護 千萬別摘口罩  周末天氣晴好,一些市民選擇走出家門「擁抱春光」。昨天,記者在多家公園探訪時發現,雖然不斷有園方提醒,但仍存在不戴口罩、跨越防疫警戒線賞景、在戶外逗留野餐等現象。
  • 什麼時候才能摘口罩?怎樣正確戴口罩?
    隨著復工復產逐步推進,大家的生活逐漸回歸正軌,摘口罩似乎已經指日可待。那麼,什麼時候才能徹底摘口罩呢?3月3日,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武漢接受人民日報的專訪時給出了答案。他表示,估計4月底除了湖北以外,全國其他省市基本就可以摘口罩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秩序。
  • 突然不敢摘口罩,醫生看了嚇一跳!原來和這個習慣有關…
    突然不敢摘口罩,醫生看了嚇一跳!可她最近卻十分懼怕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臉,獨自一人時也不願摘下口罩。上醫院一查才知道,原來她是得了一種會讓人「眼歪嘴斜」的毛病。
  • ...專家提醒:不要摘下口罩,勤洗手,有些人不建議春節期間長途勞累...
    春運出行,建議旅客非必要不要摘口罩。國家防控專家隊已組建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常發、多發季,當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輸入我國的風險逐步加大。吳良有表示,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組建了國家防控專家隊,開展了在線培訓和實戰演練。截至目前,全國累計有295萬人參加了培訓。
  • 戴口罩跑步對身體有害,現在可以摘口罩跑步了嗎?可以了
    宅在家裡一兩天,刷刷手機看看劇,的確是很舒服的事情,但宅一兩個禮拜,一兩個月,三四個月,還是挺難受的。我知道,有很多很多熱愛跑步的朋友,為了響應號召,也為了保證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都將自己的跑步習慣給中斷了。直到現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才終於開始考慮恢復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