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央視主持人大賽第九期文藝類(9進6)第8名王帆,止步,以下為主持原稿。
從來沒有來過中國的外國人,對於中國會有一種特別浪漫的想像。比如說有人會說在你們中國是不是家家都養大熊貓?大家還聽沒聽過類似的,經常會有外國人說,中國人是不是都會功夫?所以我覺得在海外中國功夫其實是中國非常具有標誌性的一個文化符號。
我今天就帶大家走進位於瑞士蘇黎世的一家由華人開創的精武館,去看一看,(看視頻後)一丹老師,這用咱東北話是不是叫耍大刀啊?但他可不是瞎耍,張博瀚9歲開始練習詠春拳,到今年練武整整30年,所以在拍他之前我們都是買過保險。武術就像一顆火種,徹底點燃了他對中國文化的喜愛。喜愛到什麼程度?他曾經辭職,專門跑到上海體育學院學中文、學武術,他的女兒從5歲就開始習武了,正可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孩子說練武沒有困難,咱也知道練武不可能沒有困難,只不過孩子喜歡,就以苦為樂。
在今年2月份,小天語在滑雪的時候摔傷了鎖骨骨折,上身要纏著繃帶,但她依然堅持下肢訓練。她不想錯過在6月份舉辦的武術比賽,她是整個比賽當中年齡最小,個頭最小的選手,還是帶傷參賽。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拿了三個冠軍,取得這樣的成績,除了自己勤學苦練,還要有一位好師傅,對不對?那就是她的媽媽張影。張影說,其實希望孩子明白,練中華武術不是為了打敗別人,而是要磨練意志戰勝自己,這是咱們中華武術所倡導的修身精神。
像天語這樣的華二代、華三代越來越多。很多小朋友們會跟我說我去過中國,但是在交流的過程當中,天語的一句話令我特別觸動,她說我每年都回上海,我每天都回上海,為什麼孩子脫口而出的一個回字會讓我這麼的觸動?因為通常情況下,咱們會在回這個字後面加上家。所以就這一個字,我感受到了這些華二代華三代的歸屬感,挺好。在每一個海外華人家庭當中,這種作為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在不斷的傳承,這種流淌在血液中的中華情節家家相守,代代相傳。
點評:
曾解讀婚禮習俗、貼合節日氣氛主持晚會的北大才女王帆,如今成為本場比賽中「走」得最遠的選手,跨出國門前往瑞士探訪一家由華人開創的精武館。5分鐘現場考核中,她一改以往引經據典的主持方式,以全新造型和張弛有度的表達介紹中國功夫,帶觀眾感受中國文化基因的代代相承。康輝表示:「前幾場比賽中,我們看到她都是穿著典雅的旗袍、禮服,今天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王帆,一下就把場上的氣氛帶動起來了。」
歡迎關注百家號「平常的精神家園」,每天分享創業財經、閱讀心得、人生技能(辯論、演講、主持)相關原創知識,歡迎點讚、轉發、收藏、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