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的CBA總決賽不同,受疫情的影響聯賽也不得不縮短了賽程,原本的七局四勝賽制卻改成了三局兩勝,這對於兩支殺入總決賽的球隊來說,充滿了無限的戲劇性,要知道首戰告捷意味著什麼,在這場遼粵大戰中,不被外界看好的遼籃意料之中負於廣東,可以說遼籃已經站在了懸崖邊緣,而距離廣東捧起隊史的第十冠就差一場勝利。
手握一場勝利的廣東可謂是輕鬆無比,想要製造總冠軍的懸念,那麼遼籃必須在第二場拿出拼搏的態度,首戰22分的大敗,讓遼籃承受著各方帶來的壓力,球迷、媒體以及球員本身都在不停詢問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生死之戰」,在賽後的統計中籃板45對47、助攻13對24、搶斷6對16、蓋帽3對10,可以說遼籃在廣東面前不堪一擊。
客觀的說,遼籃在本賽季能最後與廣東會師總決賽已經創造了奇蹟,在複賽初期遼籃處於動蕩期,進入季後賽都成了問題,遼籃憑藉頑強的韌勁跌跌撞撞來到了總決賽,可以說遼籃已經超額完成賽前制定的目標,可是面對更大誘惑的時候,那種強有力的渴望變得更加肆無忌憚,遼籃想要奪冠的聲音即便不敢放聲,但既然走到總決賽,球員還是希望能爭取一下,哪怕還有一絲的希望,也不會輕易的放棄,哪怕在0-1落後的情況下。
背水一戰,是遼籃與廣東第二場比賽前設定的基調,在第一場的失利中,遼籃的暴露的問題非常明顯,外線的命中率低下使得破聯防變得更加困難,內線空虛韓德君孤掌難鳴疲態盡顯,郭艾倫疑似將帥不和嚴重限流等等,這些顯而易見的問題,想要在短時間去解決還是難度不小,那麼如何完成逆襲?
首先,如果繼續與廣東拼速度的話,那麼遼籃不會佔任何優勢,廣東的板凳厚度要遠優於遼籃,因此體力更加充沛的廣東更喜歡用速度打擊遼籃,因此給廣東降速是遼籃首要解決的問題,即便在攻守轉換中處於劣勢中,也要通過不惜犯規來遏制廣東衝擊。
其次,在進攻端需要加快球的運轉,避免出現「1個打4人看「局面,至少每一次進攻每個球員都要觸碰到球,通過快速的傳導從中獲取最有利的投射機會,如此一來給廣東防守端造成一定的壓力,在出現空位的時候果斷出手,哪怕沒能轉換得分也要堅決出手。
最後,遼籃精神不能丟,一直以來遼籃素有「挖坑大隊」的名譽,面對處於劣勢的境遇,總能給球迷帶來驚喜,因此遼籃要把第二場比賽當成最後一場,不要有任何的負擔,放手一搏或許還有奇蹟的可能,要知道在遼籃的身後永遠有一些不離不棄的球迷為他們搖旗吶喊。
在CBA總決賽的舞臺上,一些技戰術或許已經不能完全左右比賽的結果,雖然在紙面上與廣東相比,遼籃是那個始終處於劣勢的一方,但這並不能代表可以屈服對手的原因,遼籃上吧,「無論成敗,與遼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