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樸初先生1907年11月5日出生於安慶天台裡,4歲時隨父母回到太湖縣寺前鎮狀元府祖居,直至1920年秋離家外出求學。趙氏家族為太湖的名門望族、翰林世家,趙樸初六世祖趙文楷為嘉慶元年(1797年)狀元,其後代趙畇、趙繼元、趙曾重相繼為翰林,晚清重臣、趙畇二女婿李鴻章書「四代翰林」的匾額高懸正廳,十分惹眼。
趙樸初一生不斷探索真理、追求進步,對國家和人民事業忠心耿耿,奮鬥不息,成為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享譽海內外的著名作家、詩人和書法大師。生前曾擔任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等重要職務,為中華民族的振興、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000年5月21日,趙樸初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3歲。為紀念趙樸初先生愛國愛鄉的赤誠情懷,經全國政協批准,太湖縣政府在趙樸初祖居的寺前鎮建起趙樸初文化公園,為故鄉人民及海內外賓朋提供一處憑弔、瞻仰之地。
選址於寺前鎮萬年衝,背倚峰巒競秀的雙鳳山,面臨碧波蕩漾的花亭湖,四季景色優美,人文底蘊深厚,是花亭湖風景區的重要景點之一。
以中軸線為神道組織其建築。因山勢轉折,縱深500餘米,豎向高差70餘米,層層推進。自下而上,沿軸線配置廣場、門坊、月塘、碑亭、瞻仰平臺( 雕像 )、祭掃平臺( 樹葬墓地 )。神道寬10米,臺階456級。
陵園空間布局尺度適宜,組織序列變幻豐富,視覺效果完美,給人以神聖、莊嚴、永恆而又充滿生機的感覺,形成強烈的紀念氛圍;同時注重樸實自然,充分體現樸老的性格特徵和人格魅力。
陵園牌坊寬15.9米,高13.5米,採用著名的徽州青石牌坊樣式,寓意一代狀元、四代翰林之家。月塘350平方米,內植睡蓮。詩碑亭為重簷圓亭、方形基座,取「天圓地方」之意。亭內石碑刻有樸老名詩名句,正面為「自度曲」,北面為「生死觀」。
位於公園西側,2005年奠基修建。紀念館佔地面積6公頃,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仿照趙樸初先生祖屋「狀元府」的建築風格建設,「三進」「三縱」布局,共有34間大小用房,包括中堂、祖堂、書房和居室;八個展廳以及接待室以及後花園等。建築沿襲當地清代居屋風格,粉牆黛瓦,馬頭牆,內院青石板鋪地。陳設古樸典雅,嚴肅莊重。
花亭湖北端五公裡的佛圖山,山高險峻,景色奇異。清代內閣中書、直隸清河道魯之裕曾云:「太湖之勝……則必以佛圖山為最」。
佛圖山又名大尖山,亦稱嵯峨寨,山高險峻,景色奇異,人傑地靈,因印度佛教高僧佛圖澄在山中首建佛圖寺而得名,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躋身名山之列,素有「清幽宛是小蓬萊」之譽。
佛圖寺不但是外來僧人在太湖縣所建的首座佛教寺院,也是太湖縣乃至江淮地區有文字記載的首座佛教寺院。佛圖寺的建設,標誌著佛教文化在晉代就正式傳入傳入江淮地區。寺廟現已毀壞,僅有廟基,佛圖寺著名八景:天柱塔、飛來泉、天就門、披雲石、八正橋、生白洞、一線天、祖師洞。
太湖縣寺前鎮歡迎各位前來遊玩!
【視頻】《美美花亭湖》,航拍美到天荒地老,轉發請用盡洪荒之力!
重磅!2017年《禪源太湖》宣傳片
玖玖花海出視頻了,我們不見不散!
水韻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