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調控力度在加大,未來房子還值得投資嗎?
從約束房地產上的三道紅線,到約束大型銀行新增房貸貸款不超過30%的要求,房住不炒的政策一步一步的在深入,在改變整個經濟發展的模式。
確實是,在這個卡脖子的關鍵點上,如果經濟增長的重點還在房產上,無疑於給對手留下一個致命的缺點,這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所以轉變經濟發展結構,發展高技術產業也成為共識。
那對個人來說該如何配置自己的財富呢?以後房產還有機會嗎?
我的回答是有。
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對個人來說最大的機會在權益類的資產之中,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卻又不適合,因為市場上一直存在著「七負二平一正」的定律,掌握不了股市的規矩,克服不了自己的本性,到頭來只有既虧錢又浪費了時間。
所以房產投資也不失為一項好的選擇。但房產的機會不在4、5、6等數不到的城市,而是在一二三線這樣的大城市。
人口流入量大、注重重點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地方政府務實、肯乾等等這些都是加分項。
所以未來城市的競爭也更多的是人才與科技的競爭,誰把握住了這兩點,誰也就搶佔了未來發展的先機,也一定會帶來房產的溢價。
一定程度上而言,一座城市發展的上限也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與選擇的空間。
房價倒掛,是福還是禍?
所謂的房價倒掛主要是指同區域內新房價格比二手房還要低,因此坊間普遍認為凡是倒掛盤買了就能賺。那麼,房價倒掛到底釋放了什麼信號呢?
以深圳為例,在限價政策下多數新房與二手房存在倒掛現象。尤其是熱點片區,新房供不應求,不斷有網紅新盤入市,諸如華強城、海岸城,以及鼎鼎有名的華潤城4期等等。
一時間市場情緒高漲,打新火遍全城,加之需要搖號且中籤概率較低,甚至不乏十個人搶一套房的情況。
反觀片區內二手房,曾經傲嬌的業主想要賣房也得主動降價,降幅從十幾萬到上百萬不等,在這樣的市場行情下,與其說新房價格倒掛,不如說片區內二手房價格虛高。
房價倒掛的根源,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新房交易是計劃經濟,二手房交易是市場經濟,在高層加強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預期管理之下,通過對新房的限價影響二手房交易,達到防止大量熱錢流入房市的目的,扭轉了社會輿論對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
相信事實證明,以這種擠泡沫而非刺破泡沫的方式來解決目前房價過高的問題,無疑更有利於保持房價長期平穩。
對於房價倒掛的現象該如何看待?新房倒掛的樓盤你會買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你認為呢?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信息有誤,或侵犯到您的隱私,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